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第331章 ,上餐桌的卫满与墨家的《工匠法令》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列表 >> 第331章 ,上餐桌的卫满与墨家的《工匠法令》

第331章 ,上餐桌的卫满与墨家的《工匠法令》


更新时间:2024年05月11日  作者:小兵王2  分类: 历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31章,上餐桌的卫满与墨家的《工匠法令

第331章,上餐桌的卫满与墨家的《工匠法令


长安城,足球场。

吕臣,刘邦等诸侯在此处观看足球赛。

看到了一个运动员把足球踢进门框刘邦激动叫:“好球”

当年刘邦在齐国留学的时候就喜欢蹴鞠,而现在更加激烈的足球更是喜欢,要不是年纪大了,他都想要上场踢一下。

在战国时期蹴鞠已经发展的比较快,当年王翦和项燕在陈郡陈兵对峙的时候,为了让士兵消耗精力,在营中推广蹴鞠。

而当年徐凡和蒙恬在黄河沿线对峙的时候,为了保持汉军士兵的战斗力,直接把蹴鞠的规则改成了现代足球的规则,全军大力推广足球运动,于是蹴鞠快速进化成为了现在的足球。

大汉获得天下之后,足球运动被军中士兵带到民间开始得到推广。

而在汉军当中,踢足球这项运动作也成为了一个军中传统。基本上每隔一个旬日就会有一场足球赛,汉军的将军们也鼓励这样的赛事。一来足球可以锻炼士兵的体力,二来足球还可以锻炼基层军官的指挥能力。

而士兵们的足球赛,也吸引了四周的居民观看,那甚至有不少富贵闲人来观看。

“这足球赛不错,不但能锻炼体力,还能锻炼指挥能力,我们回去之后应该推广,下次更应该带几支足球队过来。”陈婴道。

大兴土木在封建时代一直都是禁忌,尤其是经历始皇帝时代了,为了暴秦的基建,天下百姓死伤惨重,整个天下从上到下都反感这样的行为。

但现在大汉建立如此庞大的一座奇观,居然整个天下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甚至比这座足球场本事更是奇迹,要知道当初始皇帝想要建造阿房宫,需要在天下刑徒进入关中服徭役,引得天下震动,更是暴秦灭亡的直接原因。

徐帆把后世比较成功的商业经验交给了郦食其,像足球场四周要修建店铺,还有什么商业,门票等商业开发知识全部告诉了郦食其。

郦食其察觉到此中的商机之后,同时他也想自己在内史郡留下一个让人可以铭记的政绩。

于是上报朝廷想要在长安城郊野建立一個足球场,供百姓来观看消遣。

这个足球场建设好之后,快速成为了大汉的消遣享乐的场所,几乎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场足球赛事,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们前来观看。

竹筋水泥的出现,直接把大汉修筑大型建筑的成本打成了地板价。

而在大汉有清闲时间来观看足球赛的,普遍都是大汉中产以上的富裕人群,这些人又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足球场四周上百个店铺每个出租的价格都极其高昂,但依旧供不应求,造价高昂的足球场已经见到回本的希望了。

吕臣对足球赛事不怎么感兴趣,他看向这个巨大的足球场感叹道:“大汉的发展太快了,前两年我们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个足球场,现在却如此快速的建立起来了。这要是在暴秦时期,修建这样一栋庞大的建筑,必定会天下震动。”

陈婴道:“据说这个足球场用的是竹筋水泥,水泥虽然价格昂贵,但需要的民力极力极其少,据说只要了上千民夫就修建好了。”

这就导致砍伐,修剪,运输下山,运输到目的地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说古代修建宫殿的成本,九成都在这些巨木上面也不为过。

吕臣惊讶道:“这怎么可能?这座足球场不比边塞城邑差多少,千人怎么可能修建的出来,按照某的计算,最起码也要上万人劳作。”

刘邦笑道:“这是因为有水泥,就不用再砍伐什么百年老树了,据说长安城的宫殿腐朽之后,也用水泥做柱,修建一座宫殿的成本比以前节省了九成。”

而徐凡也赞成这样的行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发展体育赛事能够维持大汉百姓的勇武。

于是在徐凡的下,郦食其招募了上千百姓,还动用竹筋水泥等新兴原材料,花费半年时间,修建了一个可以容纳上万观众的露天足球场。

这个时代越是大型建筑,就越是需要大型的巨木作为支柱和横梁,偏偏这样的百年巨木都在深山老林当中,这些巨木距离他们的目的地,普遍都有几百乃至上千里的路程。

“这个提议好。”吕臣点点头道。

郦食其大受震撼,果然想要赚钱还是要找天子。

最重要的是和其他的体育赛事相比,足球是非常容易盈利的,这点从后世就可以看出,烂的全国皆知了,但球员居然还可以轻松赚上千万。

刘邦笑道:“和你们说一件好笑的事,箕子之国,在秦末的时候收留了一批燕国士兵将领,为首的将领好像叫什么卫满,君主箕准还以为这是一个贤人,拜卫满为博士,将箕子国西部方圆数百里土地封给卫满,让卫满守护箕子国西部边境。

却没有想到,这个卫满是一个十足小人,这两年他觉得自己实力坐了,便驱逐箕准,自立为王,定都王险城,建立属于他的卫国,箕准逃到了我沛国,求某帮他复国。

“这和我等有何关系?”吕臣鄙视道。

一个君王居然被自己收留的将领驱逐,这个箕准也是一个废物。

大汉的诸侯深受徐凡的影响极其务实,他并不认为这样一个失国之君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有时间关心箕准还不如多想办法向北开拓领地。

刘邦笑道:“箕子之国毕竟是流传800年的王国,其国内有几十万百姓,其习俗和我大汉相同,都是男耕女织,与我汉人无异。

我等要是以箕准为借口,进攻卫国,灭了卫满,而后瓜分这些部众,我等辽东诸侯一人可分得几万部众,这些人口可都是会种田纺织的人才,不是辽东那些野人可以比的。”

刘邦这样一说,吕臣的人顿时来了兴趣道:“卫满有多少军队?国内又有多少箕准的人?

刘邦道:“卫满兵力不足一营,精锐只有千人,都是从燕国带来的精锐。”

说到燕国精锐,刘邦一脸不屑。

春秋战国几百年,燕国就一直是弱国,也就是在燕昭王时期雄起了一把,差点灭了齐国。但很快燕国又打回原形,兴盛时期太短了,以至于天下的百姓都没有留下燕国强盛的影象。

天下的人反而对燕国趁人之危想要入侵赵国,却被赵国名将廉颇带领十几万老弱暴打一顿记忆深刻,一场入侵之战,差点打成蓟都保卫战,燕国割让了十几座城池才结束了这场战争。

更加不要说秦末大战,燕国几乎毫无贡献,如此情况,刘邦自然不可能看得起卫满这些燕国精锐了。

他继续说道:“因为卫满大肆清洗箕国的贵族豪强,卫国上下多有对他不满者,我大汉的天兵一到,卫国上下必定是赢粮而景从。”

吕臣点头道:“如此背主小人,我大汉的确不能留他,诸侯大会我等就先天子请命,诛杀卫满这等小人。”

长安城,景府。

景逸看着自己的老朋友陈彪笑道:“没想到你这老家伙还敢来长安城。”

陈彪笑道:“还是天子仁义,放过了我陈氏,不过某这次不是以贤者的身份来长安城的,只是以白衣身份来关中看望一些老友的。”

“倒是你们景家还没有打算建立诸侯国?要知道天下的好地方可是有数的,建国迟了,你们只能弄一些穷乡僻壤。”

景逸叹口气道:“这大汉对我等越来越严苛了,某也有离开的想法了。”

陈彪脸色严肃问道:“怎么会,某出了如此大的事情,天子都没有苛责,更不要说你景家还是功臣。”

景逸丢出《墨子月报》道:“还不是天子弄的四个时辰工作制闹的。你敢相信现在大汉一个纺织女工包吃包住,每个月还要给800钱,就这天子还不满意,认为压榨了女工,要我们实行四个时辰工作制,朝廷这是要往死里压榨我们这些大户。”

这么多年下来,大汉朝廷对贵族豪强是什么态度,连傻子都清楚了。土地多的大户往死里打压,先是秦国的贵族豪强,后面是六国的贵族豪强,统治这片土地三千年的贵族,几乎被汉吏们扫荡一空了,现在又盯上他们了。

陈彪略显尴尬,在他们陈国,哪里还有什么俸禄,纺织女工包吃喝就干,当然相对来说,她们的效率不高,织出的丝绸质量堪忧,只能作为最廉价的丝绸制品出售给大汉军方作为内甲使用。

陈彪看向《墨子月报》道:“朝廷应当出台《工匠法令》,强制天下的工坊全部实行四时辰工作制,违反者将受到十倍处罚,《七曜日休息制》,每七曜日休息一日,让工匠恢复精力,《儿童保护法令》未满十六岁者,皆为儿童,作坊主干聘用者,将受到严厉处罚。《工匠退休法令》年满六旬者,作坊和朝廷营地给与劳动者补充,以让工匠获得一个良好的老年生活,。”

陈彪瞠目结舌道:“墨家这是疯了吗?他们这样弄下去,谁还敢开作坊?”

景逸烦恼道:“当年某家养士都没有这样的标准,天子这是把工匠当士来养了,但为什么要我们来付出这个代价,现在都要我们给工匠养老,那以后是不是要我等给工匠读书,让他们成才,这些人怎么不拜某为父。”

陈彪道:“墨家这样的提案是天子打算强制执行,还是要在贤者大会,要我等同意实行?”

即便已经开了好几次贤者大会了,景逸这些人也越来越适应这个身份了,但他们却依旧认为贤者大会是天子头顶的冕旒,他们还是要执行天子的意志。

但同时他们在内心当中也开始在畅想,徐凡之后的世界。

徐凡是开国之主他们难以抵抗,但后世之君却不可能有徐凡这样的威望,贤者会未必不能从冕旒变成真正的无冕之王。

景逸苦恼道:“现在困难就是天子只是在《墨子月报》上宣传《工匠法令》,并没有强制要天下工坊主实行,这是要我等投票,得到贤者会认可才实行。”

陈彪点头道:“这倒是很符合天子的性格,联合大多数打击一小撮,票在我等手中,我等都投票同意实行了,和天子的关系就不大了,我等再违反,要以整个大汉为敌了。这是要把我等弄成最少的一撮人。”

景逸他们现在最苦恼在于,天子看上去给了他们选择,但他们却不敢违背天子之意,而且现在关中舆论却对他们极其不友好。

因为科举考试刚刚结束,整个长安城是读书人最多的时候,这些读书人都可以说是大汉的有产者,但他们却也是年轻人,他们正是精力充沛,对整个世界充满幻想的年纪。

你要让他们啃老,做一个安分守己继承自己家的家业的贵二代,富二代,这些人不屑一顾。

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哪比得上建设大同世界这样充满理想色彩。哪个更加值得追求,简直是不用大汉的青年做选择。

墨家在提出《工匠法令》之后,在大汉的士林引起巨大轰动,年轻人看到这个法令都充满激动向着四周人宣传,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业,这个法令真版布了,天下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大同世界想来很快会在他们手中实现。

此时的长安城,到处都是拿着《墨子月报》的士子,他们相互讨论争辩如何让天下的百姓过的更好,如何建设大同世界。几万士子争辩的很激烈,每每有惊世骇俗之言。

很士子干脆来到墨家总部,也打算成为墨家的一份子,为天下的百姓出力,为大同世界服务。

所以此时关中的舆论是极其不景逸这些作坊主的。

陈彪惊愕道:“陛下居然策反了你们的子侄。”

而后他又叹口气道:“如此天马行空的谋略,还真是只有陛下能用出来的手段。”

陈彪想到当年天子策反秦军,当即就带领被策反的秦军全歼了李由的大军,大汉的精锐大半都是秦军提供的,这种事情,几千年来也就当今天子可以做到,和这样的人为敌,会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敢想象。

陈彪道:“老友,某劝伱们还是听天子的话,即便颁布了《工匠法令》你们最多只是少赚钱,但要和天子顶着干,那就是天子的敌人了,而成为天子敌人的下场,不用某提醒,只怕你也知道了。”

景逸听到这话,想到始皇帝一家,秦国的贵族秦吏,六国贵族豪强,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这大汉是很难待下去了,某还是让涛儿赶快建立一个诸侯国了,待在自己的诸侯国,天子总不好干涉了吧。”

景逸抱着了惹不起还躲不起的心态,打算让自己儿子早日弄出一个诸侯国。

长安城,丞相府。

大汉丞相周章盯着一个巨大无比的大汉地图,看的非常仔细。

这个时候两人进来对周章行礼道:“丞相。”

周章看着两人道:“长史,敬伯来了,坐!”

萧何和曹参两人坐下之后。

周章笑道:“今年大汉各地郡守都有调动,陈郡太守商农接管了大司农的职位,东海郡郡守王道不出意外会成为会稽郡太守,而会稽郡太守叶腾会成为内史令,而这样一来陈郡和东海郡两郡郡守就空缺了,本相想要你们接管这两郡。”

大汉内部山头林立,丞相周章就是最大的山头了,道家黄老派的领袖就是他,而在大汉四十余个郡守当中,黄老派就有十余位,而这其中萧何和曹参就是他最看好的后辈。

萧何和曹参惊喜道:“多谢丞相提拔。”

周章笑道:“你们自己也有这个能力,要不然,天子也不会认可这个人命。”

而后他感叹道:“不知不觉,大汉已经成立五年了,某这个大汉丞相也做了五年时间,这五年时间某战战兢兢,但总算是小有成就,没有辜负天子的信任。”

曹参道:“丞相这可不是小有成就,而是劳苦功高,没有丞相,哪有现在的大汉。”

周章摆手笑道:“这样的话就不多说了。按照天子的设想,丞相之位位高权重,任何人只能做10年,现在五年之期已过,某只剩下最后的任期了。”

萧何和曹参两人对这事情闭口不言了,大汉丞相的权利太大了,周章对于大汉朝政之事,一言可以决断。权利如此大的丞相可谓是前所未有,周章真可以坐满任期退下来,未必不是一场君臣佳话。

周章道:“人生在世,总要留下一定功业,让后人铭记于心,所以在接下来五年,某也打算弄一个工程,造福天下的百姓。”

萧何愕然的看向周章。

无为而治一直都是周章的理念,虽然无为不代表无所作为,但这样开启大工程显然是不符合周章理念的。

周章道:“顺应天道,合理作为,无为而有为,也是无为之道。朝廷积累如此多的钱粮,自然要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