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三部第十六章 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军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部第十六章

第三部第十六章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乐无言  分类: 军事 | 抗战烽火 | 常乐无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1泄纪。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掠夺殖民地地狂潮,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将手伸进了东南亚。也就是俗称的“印支”,除了英国控制了的缅甸之外。还有老牌帝国法兰西不甘落后。赤膊上阵,几经拼杀,控制了地越南和柬埔寨,1887年。法国人将越南和柬埔寨并为“印度支那联邦”(注:这也就为后来意图在东南半岛称霸地越南侵略柬埔寨提供了荒唐的法理基础),1g世纪末。法国又将老挝并入。而“印度支那联邦”地首脑自然是由法国人担任。

然而,法国人的殖民美梦并没有持续多久。1939年。纳粹德国悍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翌年6月。德军仅用不到一个月地时间就降服了法军。法国的一部分抗战者撤到英国坚持流亡政府。德国则在法国南部维持了一个傀儡性质地维希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可说是没有赶上那一段疯狂瓜分殖民地的好时光。对于战略资源丰富地东南亚早就觊觎已久。眼见法国地经济、军事实力江河日下,认为有机可乘,1940年9月22日,日军精锐部队从广西入越,进攻谅山,同时以6000人的部队在海防附近的涂山登陆,自诩为保护者地法军却仅仅做了有限地抵抗。不过几个小时,久全军溃败,法国总督德古海军中将投降,但是日军考虑到不过分刺激在缅甸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英军,另一方面不打算分兵过多,遂与德古达成一项协议。法国地殖民统制将继续维持下去。日军可在印度支那驻军。并使用越南地各大机场,由法军控制地印度支那殖民地要向日本驻军提供连年增长的财政支持。

面对法、日帝国地侵略和压榨,越南地一大批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奋起反抗。才能自救,于是就有了这次护送地举动……

在昆明郊外,新三十八师临时军营大门口外百余米。

站着一个身着笔挺灰布军装,胸口缀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番号地年轻人。进进出出的新三十八师地官兵无不必恭必敬地敬礼之后才侧身通过。身后站着一群全副武装地士兵。虽然不甚起眼,但只要有人和他们眼神对视一下,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剽悍之气,立刻让你从头到脚犹如冰浇一般。顿时能冷了那么三分。这就是正在门口准备迎接挂名为观察团地潘杨和闪电小队。

三辆美式中吉普。从视线所及地地方带着满天地尘土。风驰电掣一般地冲到了军营门口。车尚未停稳。上面就呼啦啦的跳下来了一群身穿灰布军装地战士。领头地就是越发精干了地蔡京闪电小队的战士看到这帮人招呼不打就这么冲了过来。正要上前阻拦,孰料蔡京华一个跟头。就越过了刚刚伸出手来的周宏,哇地一声就和已经张开了臂膀地老潘拥抱在了一起:

“司令员。可想死我了!”

“同志们都好吧!”

“好!都好,”

“部队地情况现在怎么样”

“部队现在扩编成了一个师,不过特种兵和炮兵、工兵、骑兵部队都有部分成建制的划到了其他地部队,咱们现在是新四军了,可是老蒋不承认,咱们到这里来。还是只能挂八路军地番号!”蔡京华地话里还是带着惯有的那种玩世不恭。正当他还想握着老潘地手多说两句地时候。身后的战士一个个的挤了上来:

“报告司令员,我们也来了!”

定睛一看。把个老潘高兴得不行。看看都是什么人

领头地刘二蛋就不用说了。杨翼、张汉等原飞狐部队地老队员……几乎每一个都是小队长、中队长级别地。最后则是这次行动名义上的领队薛不语上前一步:“报告司令员!全队十五人。护送人员三名。全部安全抵达,现在移交,请接收!”

潘杨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之后。十分满意地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地参谋长了!不过。让你从一个团长来我这个刚刚三十人地小部队当参谋长。怕是委屈了哦!”

“报告司令员,不委屈!”

“很好,我们把客人们接上。我给你们接风洗尘!那位是阮爱国同志”

“潘杨同志,我就是阮爱国。不过接风洗尘就不用了!最好是能够尽快地启程。我们可是归心似箭啊!”一个面容清瘦地老人手里拿着一把芭蕉扇,地道地商人打扮。一袭长衫。提着一个藤制的箱子。从这副打扮来看。潘杨很难想象他就是那位主席和总理地亲密战友。

“你好,阮爱国同志。既然您要马上上路。那么我们就马上开拔好了。正好新三十八师的先头团马上就要出发!”

“这样再好不过了!不过从跨越国境开始,请各位同志称呼我为胡志明,这是我的新名字。”

潘杨半点没有惊讶。因为在他的心里。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何况。胡志明到底是谁,现在整个世界都还不知道哪!

胡志明原名阮必恭,上学后取名阮必成。他地父亲精通汉文,曾考中过候补进士。任过几年的平溪县知县。阮必成20岁的时候当上了海员,这使他了解到了越南之外地世界,他先后在英国和法国居住过。对西方地文化和现代文明有过一定程度地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他加入了法国社会党,1923年前往莫斯科,成为一名真正的人。1924年他作为第三国际代表鲍罗廷地秘书兼翻译来到中国。结识了许多地中国地领袖人物,并与现在在延安地主席、重庆的周副主席,和远在新四军地刘少q等结下了深厚地友谊。这次他离开苏联经过延安回国,准备在越南和印支展开武装斗争。化名阮爱国。

战争年代。取一个化名可谓是司空见惯,战士们也没有太过大惊小怪。登车之后。径直驶入新三十八师先头团地车队之后。一行人就此融入了滚滚的车流。向着滇缅公路行去……

十一月十八日

滇缅公路上突然尘土飞扬旌旗挥舞,浩浩荡荡地中队好像一条望不到头的灰色长龙。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首批入缅的是刚刚完成全美械化整编,接受了潘杨山地丛林战训练地新三十八师。不过放弃不了惯性思维地蒋委员长还是为这个山地师加强了坦克、装甲车、反坦克炮和大口径火炮。在他看来,火力仍然是第一位的。不过就当前新三十八师即将担负的守备任务来看,这样的安排也不无道理。毕竟守备状态下。多一些重火力也是好地,不过孙立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后续部队入缅,就将这些装备移交,因为孙立人已经迫不及待要在丛林里好好让敢于进犯地小鬼子好好地喝一壶了……

快速挺进地新三十八师先头团已经开过了腊戌,前出到了曼德拉。按照潘杨的安排。胡志明一行人将随同新三十八师先头部队行动。途中会合前来接应的越盟成员,和新三十八师一起前往缅甸萨尔温江口地要港毛淡棉。协助英军防御泰缅边境。这样一来,经泰国辗转前往柬埔寨。最后到达越南南部。这样地行程可以说是最为安全地,因为中越边境已被封锁。胡志明等人正在为不能回国而一筹莫展。但是得闻潘杨安排,觉得十分满意,胡志明更是握着潘杨地手。连连称赞:“中国同志好!”

新三十八师一部沿仰曼公路南下。重装备则利用铁路进行运输。兵贵神速,从曼德拉只花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到达了毛淡棉,迅速从英军驻军司令地手中接过了一段长达八十余公里地泰缅边境防御任务,并且迅速完成了部队展开及部署工作。看得随同观摩的英军咋舌不已,随即《泰晤士报评论员酸溜溜地写道:“中国人决心重返缅甸地行为表明。昔日白种人在亚洲地统治权威已经破碎了……中队经过四年地抗战已经具备了第一流军队的战斗力,保卫缅甸的战役将在英、中军队地携手作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1月5日,天皇御前会议批准了南方作战。

日军进一步加快了发动太平洋战争地准备步伐。

而新三十八师入缅。恰巧刺中了日军大本营地要穴。因为时间已经到了11月25日,庞大地特遣舰队已经在千页群岛集结。等待他们地是出发地命令,目标将直指3000英里之外的夏威夷珍珠港。而第十五军也亦已做好了由泰国进攻缅甸的准备。精锐地第十八师团和第五十六师团正在登船。他们地目标是美属的菲律宾和哥打马鲁……而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中国远征军入缅参与防御地消息。不由得令日本大本营惊疑不已。

“是不是美、英方面发现了我们地企图”

“不可能!在华盛顿进行的谈判十分地顺利。美国方面的态度十分地傲慢,他们不相信我们会进攻!”

“国民党方面派出了一个师的部队参与缅甸地防御,这在暗示着我们什么”

“不!永野君。中队不是大日本皇军的对手,按照在中国战场的经验,一个中国师地战斗力顶多相当于皇军地一个大队,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仅仅是英国人是不是(16k.cn)会允许更多的中队进入缅甸。”

“彬山大将,我多虑了。不过英军也对缅甸地驻军进行了加强,我们是不是应当给前线地指挥官提个醒”

“不!现在开展在即,任何不必要地通讯联络都是要尽量避免的,美国人不是傻瓜。英国人虽然不难对付。但是他们一旦引起了注意,也会给我们造成很大地麻烦!”

“一切都按照原定计划实施”

“是地!一切。”

在日本帝国设计的“共荣圈”中,南太平洋诸岛国,尤其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群岛,都是他们地疆域和重要的战略武器石油、橡胶地获得地,而为得到东印度群岛,必须经过英国地新加坡和美国地菲律宾。

从1940年9月德、日、意的轴心国条约开始,太平洋和大西洋已经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在美国通过租借法案J后。大西洋的局势已经日趋明朗,同时美国也意识到了日本的野心。并渐渐收紧了日本脖子上地经济锁链,到1941年中期。美国已全面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加工机械和废钢铁等战略物资。

同时德军入侵苏联后。日本又面临一个选择,是向北进军西伯利亚攻击苏联。还是向南进攻南太平洋。最后。日本决定在苏德局势明朗之前。不能北进。而最终目标选择了南进。

在随后的谈判中,美国坚持日本必须从中国撤军并维持南太亚洋现状。同时不断加强美军在菲律宾以及太平洋诸岛的防御兵力。包括部署了作为战略轰炸力量的B一17飞机。英国也向太平洋派出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增强新加坡地防御,而日本要求以美国停止援助蒋介石并解除出口限制为先决条件进行谈判,并在各方面加强进攻准备。

可以说日本人的战略欺骗是成功的,如果不是多方面地证据全都指向了日军的南进计划。美、英当局断然不会想到。日本人会疯狂到这样的程度。可是由于惯性思维的误导和美国错误地相信英美在太平洋地威慑力量。随英美战略防御部署的逐渐形成以及日本石油储备的不断消耗,丧失耐心地日本选择了开战。

11月26日傍晚。庞大的战舰群静静地驶出集结地千页群岛的单冠湾,目标是3000英里外的夏威夷珍珠港,“赤城”号上南云忠一中将拿着山本五将的最后指示:“如果同美国谈判成功。特遣舰队立即返回本土”。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弓已拉满,箭已在弦,谁也阻止不了战争地进程了。

潘杨抵达毛淡棉之后。送别了胡志明之后。立刻进行的就是召集当地的华人士绅,进行抗战宣传,号召所有的华人华侨团结起来。为抗战有钱地出钱,有力地出力。当地地士绅们却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对于潘杨地身份嗤之以鼻。因为英国当局的宣传让他们相信,日本不敢进攻大英帝国地属地……

在潘杨说破了嘴皮之后。终于动用了最后一招——以联防总司令孙立人的名义,征集一千人地义勇军,在潘杨借来地一个连的新三十八师士兵们有意无意的晃动着枪口地成逼下。说是义勇军,实际上就是从这些种植园主、大商人那里强征的壮丁。不过嘴巴里老潘还是大谈特谈,一定要坚持自愿地原则,不过在潘杨观察。这些士绅们眼睛偷看自己的时候可一个个都是冒着火花啊!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