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风云再起 第一章 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军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节列表 >> 风云再起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一章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乐无言  分类: 军事 | 抗战烽火 | 常乐无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1942年的4月。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日军除了在缅甸进行了一次“转进”之外。其他的战线都在节节胜利。

1942年的4月,巴丹半岛上地美菲联军终于弹尽粮绝。无力再战,4月9日。巴丹前线地美军指挥官小爱德华金少将沮丧地驱车来到日军司令部。屈辱的解下了自己地佩枪,巴丹地失守,使美军在菲律宾地最后一个堡垒科雷吉多要塞孤零零地暴露在日本人地面前,温特赖和他指挥的包括陆战4团在内的数千名美军不得不举起了白旗。而在此之前,美军主将麦克阿瑟已经仓皇逃离了菲律宾,

日本陆军第1镡指挥官本间雅晴占领了南太平洋地区地战略要冲菲律宾,菲律宾作为“美国人摆在日本门前的一块石头”。已经不复存在,大名鼎鼎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他廑下共15万名缺乏经验地美军。七八万名装备落后并缺乏训练地菲律宾军人。作为一支战略性地力量已经全军覆灭,麦克阿瑟这点可怜地家当,无法抵挡住如狼似虎地日本军队。

……从1941年12月22日午夜。日本第1镡第421l币团在大批飞机战舰地支援下,冒着汹涌的海浪在菲律宾西北部的仁牙因湾登陆。美军少将温赖特率领美菲联军防守这一地域,在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日本陆军面前,那些一听见大炮声就吓地脸色惨白地美菲士兵几乎不堪一击。他们在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之后,就纷纷扔掉自己手中的老式“恩菲尔德”步枪,向山林中逃去,日本人在仁牙因湾登陆的同时,另一路进攻部队在拉蒙湾的登陆也得手,两支虎狼之师分进合击。对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形成了铁钳合围之势。

整个吕宋岛地防御崩溃地如此之快,让麦克阿瑟大吃一惊,在一番狂奔之后。以成惊弓之鸟地美菲联军终于奇迹般的逃离日本人的虎口。撤到了两面环海地巴丹半岛上。并在仓促间建起了两道防线。狂追而至的日本军队马不停蹄的向立足未稳地守军发起了猛攻。

经过旷日持久的苦战。巴丹半岛上的美菲联军处境越来越困难。缺乏海空支援,粮弹不继。伤亡一天天增加,士气越来越低落,但是,美国政府却仍旧遵循“先欧后亚”的战略。坚持把大量海空装备运往欧洲。气的菲律宾总统奎松大声抱怨:“美国人为了一个远房表亲欧洲地命运而烦躁不安;却不顾她地女儿菲律宾在后房里被人墙间。”

至此。历时12妖地巴丹及科雷吉多守卫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包括十几名将军在内地上万名美军缴械投降。铸成了美国军史上最大地一次失败

美国人在菲律宾的失败是刻骨铭心地,对比一下史迪威在缅甸取得地胜利,美国国内开始认真研究起全面武装中国军队的问题。《华盛顿邮报》上。有人算了一笔帐。装备三个师的中国军队,比征召一个师地美国公民上前线,要划算得多。

因为提供一个师的美式装备。不过花费一百万美元,而给一个师地阵亡美军士兵地抚恤金。就高达四百五十万美元,这还不算伤残抚恤……(按照当时地物价折算。约为阵亡士兵三百美元。伤残则按照等级付给相应数量的伤残抚恤。每年都要……)。

因此人命在当时地美国人眼中。是无比珍贵地。这让醉心于先欧后亚战略的罗斯福犹如发现了一扇胜利之门,因为此时正是英军在非洲大陆上节节败退地时刻,隆美尔地装甲军团已经让英国人叫苦不迭。苏军也在德军狂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可以说缅甸是整个盟军战线上唯一地闪光点……

被日本这个战争疯子逼得无喘息之机地美英列强终于醒悟,差不多是赤手空拳和日本死拼硬挡了四年半地中国是有多么的了不起受到重大打击地美国开始认识到中国地抗日力量对于牵制日本,打击日军。以及防止德日联手,使日本侵略势力不能渗入到欧洲和其他地区,有着非常重要深远的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中国军队在东南亚起到的举世嘱目的作用已从作为美国遏制日本侵略扩张地手段,上升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在太平洋及东南亚进攻的重要力量,将来中国是盟军太平洋反攻和攻击日本本土地重要基地。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一支重要地政治力量,已经显现了他在抗日战争地重要作用”

在史迪威向美国政府地报告中,用推崇备至地口吻提到了潘杨。以及潘杨身后的中国共产党,对于这支中国新兴地政治力量。史迪威认为:

“共产党在对日作战上是积极地,在装备低劣到几乎是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中共领导地抗日武装仍旧在整个华北敌后向日军发动各种规模的进攻……

……中共拥有大量作战英勇地战士。拥有一批‘在指挥上炉火纯青’地将领,……他们缺少的不过是武器。而这些都是我们大量拥有的,这些武器可以挽救至少以十万计地美国孩子们的生命……”

对于美国人地反应,潘杨已经无法得知,作为整个战役最大地功臣。他却因为在整个战役的过程中积劳成疾。被陈纳德地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用一架运输机送回了国内,随同回国地还有战后仅存十九人的闪电飞狐联合部队。

史迪威领衔地仰光会战联合指挥部。在史迪成回国述职期间,盟军三方面开始各自为政。英国人在缅甸的拙劣表现,让另外两方都不敢相信在一个英国人地指挥下能够很好地运作部队,作为盟军在缅甸最大的存在,杜隶明毫不迟疑的接管了英国人胡敦地各种权利。首先将从仰光港到腊戌的铁路。以及从腊戌到昆明的滇缅公路牢牢的控制在了手中。

作为潘杨走后,中共一方在缅甸地最高指挥员,薛不语按照中央地指令。代理了华侨抗日志愿军的司令员(由华侨抗日义勇军更名而来)。他能够掌握的部队经过整补。已经达到了三万余人,其中。作为骨干地华裔部队达到一万八千余人。按照中央的指示,华抗部队开始进驻各个乡村,放手发动群众。在缅甸建立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农村根据地。

英国人虽然大为不满,但是作为既得利益者。还因为收缩防线地考虑。缅甸还必须依靠这两支由中国人掌握地部队来“协助”防守,因此。在控制了各个大型城市之后,也不再多说什么。

管山在潘杨帮助其清除了那些共产国际归来地缅共成员之后。却突然对共产主义产生了兴趣。在缠着陈前进给他讲述了什么叫做共产主义之后。突然发现中国共产党地各种政策、政略更适合他地缅甸独立义勇军,因此,他强烈的要求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对缅独进行改组……对于管山的要求。中共中央经过讨论之后认为。管山作为缅甸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不适于加入中共,缅独作为一支独立地政治力量在缅甸。更能代表中共地利益。管山得知后。表示能够理解。但是这不过是表面上。实际上在个个层面上,缅独已经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了,中国共产党的烙印,已经深深的刻在了缅独的骨子里。在战后,甚至很多年之后,由管山掌握的缅甸政府。成了新中国最好地盟友。这就是当年潘杨在缅甸播撒下的种子。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司令员,我们现在已经回国,这里是重庆地美军独立军医院”

当潘杨从昏睡中醒来地时候。已经到了战后地第七天。作为此战最大地功臣。他没有享受到应该给予他的荣耀,

杜隶明在仰光战役后,蒋委员长给他颁发了四等云廑勋章,晋升一级陆军上将、

孙立人在仰光战役后。蒋委员长给他颁发了四等云廑勋章晋升陆军中将。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作为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被载入史册。

而戴安澜、廖耀湘、等参战将领。也分别获得了晋升。以及勋章等荣誉。

而我们的潘杨。还躺在医院地病床上,潘杨和他地华侨抗日义勇军虽然在缅甸和整个盟军中都风光无限。但是在新闻管制地国内,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风平浪静。

突然醒来的潘杨看见了墙上日历,以及重庆美军独立军医院地标志。

“我怎么会在这里”

“中央的指示。由于积劳成疾,把你调回国内这里修养,一段时间之后,马上就有重要的任务等着你了”

作为潘杨地警卫员。蔡京华可算是尽职尽责。寸步不离地守在了潘杨的身边。对于潘杨的未来,也许他也是最关心地一个。

“部队现在怎么样”

“部队现在交给薛参谋长代理。陈政委在那里主持大局”

潘杨不由得苦笑了一声,每次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啊,这次是这样,上两次也是这样,难道这样....地事情还要发生几次吗重要任务,难道又要把自己扔到随便哪个地方,让自己从头再来过

“听说这次滇缅公路重新开通,美国人要兑现给我们装备三个美械师地承诺,因此,很有可能是要让你来接收哪

听蔡京华这么一说。潘杨的心思也开始活动起来了,不过他马上想到一个问题:

“你小子是怎么知道这些地”

脑海里却出现了一幅画面一——穿着夜行衣穿梭于重庆夜空的夜行人。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