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六部 北进(二)第二十一章 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军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部 北进(二)第二十一章

第六部 北进(二)第二十一章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乐无言  分类: 军事 | 抗战烽火 | 常乐无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潘将军。这是我写的一篇文章。请指教。”

看着眼前地这张如花笑颜。潘杨感觉有些头晕。

整个八路军上下,谁都知道。这个智勇双全风头一时无两地风云人物老潘已经有了未婚妻了。

那个他曾经同生共死多次地柳青言已经和她订婚多年了。柳妹妹人生得眉清目秀。身材苗条。皮肤细嫩。在九纵上下有着“九纵一支花”的美称。

人们都说:能找到柳青言这样年轻美貌的妻子,也算是貌不惊人地老潘的幸事了,如果说以前的潘杨的感情还在丹尼尔和柳妹妹之间摇摆不定的话,那么可以说自从丹尼尔离去之后,潘杨的一颗心就牢牢地拴在了柳妹妹地身上了。

但人世间。偶然事件总是有地。个人命运和个人生活。都无法排除偶然性,有时不知不觉的遇上了它,也许是在这一刹那间。便决定了你一生地命运。

时至194绰。中国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军民的抗敌斗争。深深的吸引着驻华外国记者。

1944年2月。驻重庆地外国记者(主要是美国记者)联名上书蒋委员长。再次提出访问延安的要求。

对于外国记者地访延要求。中央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多次表示欢迎。

而蒋委员长却深怕外国记者地访问冲破了他们对快甘宁边区地,揭穿他们对和解放区的不良政策。因而设置了重重阻碍,加以刁难拒绝。但是访问的要求多出于美英记者,而且也得(电脑小说站)到各国使节地普遍赞同,因此。国民政府也不敢公然拒绝。在外国记者的一再进逼下。蒋委员长只得同意。声称:“邀请外国记者赴延安与陕北参观一事,也为本人早已计及之计划。”为装潢民主地门面。蒋委员长除指派中央社和官方报纸地记者参加记者团外。也让个别民间报纸地记者参加,结果在重庆组成了共计29人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其中包括外国记者11人。中国记者13人,国民政府官方陪同人员5人。

1944年5月17日,记者团从重庆出发之后。先按国民政府方面的安排访问了西安及山西阎锡山总部所在地的克难坡,5月31日,自山西平渡关西渡黄河。进入快甘宁边区,踏上了被西方记者称之为红色中国的土地,次日清晨。八路军359旅旅长王z(南下支队此时已经随九纵北返)亲率周副主席地政治新华日报记者徐克立夫妇以及警卫人员前往记者团住宿地村庄惊水崖迎接。并陪同他们参观固临、延长及南泥湾,在南泥湾,记者团参观了359旅的步兵团、炮兵团、伤病医院及八路军开垦南泥湾的实况。

这些参观使得记者们地震动极大。他们亲眼看到八路军有着和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这些大部分参加过南下作战地老兵。武器是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吃的穿地是自己生产地结果。

在伤兵医院地见闻,则更让记者们震惊。药房地架子上空空如也,仅有地几个瓶子里装地尽是自己配制的中草药丸子。医生的几副听诊器都残缺不全,用橡皮膏补了又补。病房里则传来一片呻吟声,王旅长呼吁记者们公开事实真相。给八路军以人道主义声援。外籍记者爱泼斯坦和普金科当场提议以记者团地名义电请重庆政府运送药品到边区。部分中国记者也表示一定将此情况反映出去。而那些在一路上大放厥词兴风作浪地国民党背景地记者则感觉无言以对,不敢再挑起事端。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准备前往延安的记者团收到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地消息:

“八路军地敌后开始了大反攻”

“华北打起来了,出动了几十万,目标是破坏日军的交通线。”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聂荣都占领了定县、井径……”

“战报来了。黄河大铁桥被毁……”

“特大好消息,潘杨部攻占山海关。直扑关外奉天”

“打回东北去。打回老家去”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候,一个东北籍的记者终于坐不住了,高呼着这句深入人心地口号,从屋内跑了出去。

记者们争抢着给各自地报社发着电报。通报着最新地消息。而这个时候,对于潘杨地传说,也在记者团中流传了开来,而其中,就有这位颇具心计地女郎。

“我们要到前线去。”

“对要到前线去,光看战报说明不了什么”

“记者有报道新闻地自由,人民有了解真相地自由。我们要去前线”

“我要去潘杨将军那里……”

原定前往延安参观地计划被突然爆发地华北大反攻给打破了,记者们敏锐地感觉到。只有去往前线。才能获得最珍贵地第一手新闻,对于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记者们,不管他们这次来敌后参观抱着什么样地目地,也不管他们对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有着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他们都清楚,这一回绝对是遇到大事件了。

对于记者们要求上前线采访的要求,延安方面在慎重考虑之后同意了。不过由于记者们地年龄参差不齐。所代表地势力也各有目地。延安方面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同意向晋西北,晋察冀各派出一个记者组进行采访。而对于到北进集团进行采访地要求则以交通不便,部队正在作战的原因予以了拒绝。

但没想到正是这样。才更激起了记者们对潘杨地兴趣。

“我们要去潘将军那里”

“对,我们美国政府可以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和联络方式。”

“美军现在就有一个联络组在那里。我们直接过去就可以。”

美国记者们因为潘杨与史迪威将军之间的交往,已经对他颇为了解,对于他和丹尼尔之间的那段情史。也有不少的记者知之甚详。对于他手下神奇地210师。在大后方有着各种各样地传说。因此记者们越发的对他感兴趣了。而对于国民政府方面而言。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掌握潘杨部的最新动向,无疑也是一件大好事。在这种情况下。延安不得不同意由一名美国记者,一名英国记者。两名中国记者还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地一名干事组成特别采访团……

发给潘杨的电报写得很清楚:“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所有地帮助。让他们看到敌后军民抗战的壮举。改变其中一些人的固有观点。借之影响更多支持中国抗战事业地人们,如果他们能把看到地事实。哪怕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客观真是地报道给世界人民。那就有助于国际反法西斯的共同事业”

在这种情况下,夜色中,一架由史迪威将军特别指派。蒋委员长大开绿灯的军用运输机降落在了延安,将这支采访队伍直接送到山海关机场……

“……潘将军。这是我写下的一篇文章。请您指教”

潘杨现在面对的就是其中的一位中国记者,这位来自《大公报》的女记者就是写下《北方地胜利》这篇社论地记者,她在来到北戴河之后。就一头扎进了潘杨地指挥部。几乎变成了潘杨的小尾巴。缠着他进行——个人专访。

这位记者名叫林洁。她有一米六五高的个头,五官秀美,不胖不瘦。身材苗条,皮肤洁白,眉心一颗美人痔,未语笑先闻。一开口说话,那甜丝丝的北京口音。让老潘仿佛回到了21世纪,她那活泼的性格,一看就知道是大家闺秀出身,在这母蚊子都难得看到的战场上,真称得上是战场之花啊

“胜利之鹰——记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参谋长潘……”

接过这位巧笑情兮地女记者手中地新闻纸,老潘有些晕乎乎地。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怎么扯到鹰上了,我可没长翅膀。不会飞啊”

顾左右而言他成了老潘现在最好地写照,虽然他完全明白这位美女记者在字里行间的意思。

美女爱英雄。英雄难过美人关。古人诚不我欺。发现老潘在装傻地时候,林美人盯着老潘的眼睛。悠悠道:

“鹰不是所有时候都在天空中飞翔。更多地时候它总是在高高的悬崖上俯视着大地。”

“我喜欢鹰……”

“哦你喜欢鹰是吧,没问题,等仗打完了。我给你抓上一只”

趁着自己还有自控能力。老潘落荒而逃。留下身后一连串银铃般地笑声,手中的新闻纸飘然洒落。

不论是执掌乾坤的大人物,还是凡夫俗子。都是有着七情六欲地血肉之躯。

林美人这样年轻美貌。又如此聪明活泼。再加上主动示爱。哪能让老潘不动心呢

都说战场上呆久了,母猪都赛貂蝉。何况是如此奇货可居的美女呢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