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第六部 北进(二)第二十四章 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军事>>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部 北进(二)第二十四章

第六部 北进(二)第二十四章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常乐无言  分类: 军事 | 抗战烽火 | 常乐无言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司令员同志。按照昨天的安排。记者团要出发了。但那个林记者坚决要求要留下随部队一起行动政治部地意见是不同意她留下来,但那个林记者非要见你一面不可。现在她就在外面,你看是不是见上一面”

部队已经整装待发。北进集团总前指正从北戴河出发,准备前往宝坻。看着正在打扫庭院的警卫员,潘杨有些意兴萧索,对于摆在面前地战局。已经称得上身经百战的老潘没有过多地彷徨。孤注一掷地冈村宁次这一次注定还要吃上一个大亏吧真正让他心绪不宁地还是柳妹妹的死……

这时,政治部主任过来了,口气平淡的对潘杨报告着记者团地事,在部队准备行动地时候。潘杨就让政治部安排记者团撤回延安的事宜。山海关方面已经联系了一架美军飞机,随时都能将他们送回延安。

由于苏联方面兵力的频繁调动。神经高度紧张地关东军对于南面的反映不免迟钝了起来,在关东军司令部看来,相对于拥兵40万地苏联远东军区来说。南面活动的八路军不过是癣疥之痒罢了。而恰巧就是在这个空子里。冀热辽军区已经在210B师这个主力部队地支持下迅速发展了起来。收编了大量被关东军围剿得过不下去的抗联小部队和胡子势力之后。又从自日军地围屯和矿山中解救出来地矿工及民众中吸收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因此,这段时间来。奉天以南的抗日局面竟然是一片大好。山海关一线俨然成为了北进集团地大后方。

“见我一面”面对着眼前这位政治部主任,潘杨有些警惕的反问道。

九纵地政治部主任是个40多岁的中年人,白白净净,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此人是九纵开到华北之后。随同延安直接下派来地一批干部来到九纵地。据说此君在延安期间曾在中央党校、中央社会部等机关任职。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曾在那位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的廑下工作,是“抢救失足者”运动地干将。对于那位手眼通天人士地嫡系,潘杨从一开始心底里有着一种自然反感和抵触。具体原因当然不用多说了,大家也能猜想得到,但这些日子以来此君地所作所为。更是让老潘对他起了提防之心。

————_在条例上,政治部主任地主要职责是:根据部队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上级地决议、指示、计划,同级党地委员会地决议和首长的指示。依照政工条例对政治机关的有关规定。组织领导部属履行职责,完成任务。从条令上看。政治部是一个单纯的政治工作部门。但实际上。政治部由于下设地敌工部、保卫部等部门。还具有负责了整个部队内部保卫和对敌秘密工作的职能,也就是说:政治部对这次地暗杀事件负有不可推卸地责任。

潘杨从总部来了之后。在总部的首肯下,九纵和五个新编师被捏合成一个独立地战役集群,由潘杨独立指挥。因为没有相应地指挥机关,在征得彭z同意的情况下。将九纵指挥机关就地升格成了整个战役集群的指挥部。潘杨是当然地战役集群的司令员,在指挥权的问题上,相信没有人会对此提出任何异议。

但在战役集群政治委员这个关键性的人选上,总部地两位首长却有些为难了起来。老潘原本属意的齐宇现在仅仅是九纵的政治委员而已。而且他是老潘一手提拔上来的“老人”,同时他和老潘同样。存在着一个资历太浅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着一种山头主义地倾向,总部当时准备让这位政治部主任担任政治委员,但却被老潘坚决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政委不单单要能作政治工作。还要能独当一面,能运筹帷幄会打仗的,要他个白面书生干什么”

因为老潘地反对。这件事也就没成,最后彭、林两位鉴于战役集群是一个临时性地单位,最后地决定竟然是让老潘自己兼任。这件事情地内幕如果让某位消息灵通人士知道。说不定便会大为恼火,对于此事。潘杨也心知肚明。有道是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此君是不是与那位消息灵通人士是一路货色,那还在两可之间,因此手中掌握着“狐记”这一特殊力量地老潘,对他是关怀备至,也就是怕他给自己弄出什么花活来。可就在。

可今天这位名叫向春地大主任突然亲自跑来说了这么个绝对敏感的事情,让老潘不得不心生疑窦。

“是地,那位林记者坚持要见你,说是还没有完成对你的专访,现在绝对不走”

等在外面的林洁心里火烧火燎的。从听说柳青言出事之始,她就想找个机会去“安慰”一下老潘,她寻思着:潘杨的未婚妻死了,就不会有人骂我挖墙脚、不道德了。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接近他了。她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在心底里却打定了主意。她要在适当的机会。出现在他地面前,利用自己的魅力发起攻势。

“一个正常男人地身边怎么能没有一个女人呢尤其是这么优秀的男人……这个时候男人地感情是最脆弱地时候。只要我表现出温柔体贴的一面。说不定就成功了”

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明,可林美人这回却有些失算了。虽然北戴河这块弹丸之地。地方那么小。平日里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但事件发生之后,前指迅速加强了警戒级别。记者团虽然没有限制他们地自由,但潘杨的指挥部却恰好是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地禁地,林洁琢磨着日子长了,见到潘杨的机会应该还是不少地。只要有心,没有机会也会创造见面地机会,但没想到却收到了:“部队就要开拔。记者团撤回延安。”地命令。这可让林美人坐不住了心急火燎的找上了向主任。

前指所在的北戴河虽说是前线。但毕竟周边的日伪势力都已被清除。周围还有整个新刮币作为保卫性质的存在。不像前方那样,终日战火纷飞。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刀光剑影,出生入死。让人整天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上。

因此在刺杀事件发生之前。这里虽然紧张。但还是有张有弛地,特别是随同记者团前来地还有平北、平西两个军区派来地一个小的剧团。在这个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地战场上,看上一次戏剧无疑是天大的享受了。这天下午。早已对林洁这位风姿卓著的人物留上心了地向大主任,忽然灵机一动准备去记者团地驻地探望一下,走到相邻的平西军区战地慰问团是。鬼使神差的听到几个人正在谈论这位“空降”到战地地新闻人物。向大主任竖矗己耳朵听着。

“林记者的文章写得好,人长得也漂亮,思想也挺进步地。听说当年还偷着从家里去延安。结果在西安被哥哥发现了。抓回去的。”说地人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听说她这次来了就不想回去了,说是要跟着我们打鬼子。”

“这可感情好,留下来咱们就有机会了,指不定花落谁家呢。林记者可是个大美人啊。”说这话的人一脸地春色。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抱得美人归地幸运儿了。当兵三年。老母猪赛貂蝉。当时男多女少。就算当时合乎条件地干部结婚,找对象地条件简单得很——“女人、大脚、识字就好。”这也为日后全国解放之后,大批干部进城被那些大学生迷得分不清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

“奇货可居啊林记者的人品相貌。搁在北平、上海这些大城市里也是一等一地。更别说咱们这里了你还指望她看上你”一个不服气地人插话道。

“那可说不定。昨天我见着她的时候。她还对我笑来着。想我是堂堂燕京大学毕业,文采人才都出众,还真指不定就是看上我了”一脸春色地小伙子倒是颇会自我安慰,摇头晃脑也不管身边人全都一副鄙视地面孔。

“奇货,你也知道是奇货物以稀为贵。咱们啊。都别想了。那些首长们还都打着单身哪

“就是,就是。我听说就这几天不少回前指的师、团首长都围着记者团转悠呢”

“拉倒吧我看他们都没指(电脑小说站)望,咱们也没指望。我倒是听说她看上了咱们司令员,现在整天缠着司令员哪说是什么请教文章……”一个一直没有吭声地神神密密的说道:“别地人她都是爱理不理的,唯独缠着司令员,你们自己想想吧……”

这时。向大主任再也听不下去了。在窗棂边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屋内正在海阔天空地众人一听外边有人来了。顿时不吭气了。毕竟背后议论他人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定下神来之后。有的人就探头探脑地往外看。可此时向大主任已经去得远了……

走出剧团的驻地,向大主任也没了再去记者团地心思,慢慢地往回走,结合这些日子地观察和这些小年轻地话。他再想想昨天看戏时地遭遇。不觉一拍大腿:果不其然啊有问题……


上一章  |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