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二百零七章 上门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百零七章 上门

第二百零七章 上门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温存片刻。楚质恋不舍松开温软玉。虽然也明白何涉求扇多半是戏言。或许是想找个借口见自己而已。但是老师有事相招。作弟子的怎能怠慢。幸好府里还存有些折扇。不然就算想送也没有办法。

“初儿。照这个趋势发展。作坊定要扩建了。”楚质微笑道:“就是不知道杨村和毛村的人是否足够多。不然只能其他的方再招收些伙计了。”

趁着仿制品没有出来之前。先抢占部分市场再说。楚质仔细寻思。至于以后。等折扇的品牌深入人心。也不愁没有生意。况且目光要放远些。不能只盯住汴梁城。天下之大。城市数不胜数。市场没有那么容易饱和的。

“其实我们村子以前有许多人的。只是。。”初儿闻言。瞄了下楚质。小心翼翼说道。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楚质也明白以杨村因为贫困。所以有许多村民出去打工了。初儿的意思。无非是想将那些人寻回来罢了。富贵不忘乡亲。人之常。无可厚非。而且这事对质来说也不什么大问题。当下轻笑说道:“招人的事情。自然是由两村村正负责。当然。如果能知道对方底细。那就再好不过了。”

楚质的意思常明。初儿当然明白。小脸掠过一丝喜悦感激之色。声音柔媚说道:“初儿代村里的亲们谢谢公子。”

楚,洒然微笑。随即修书一封给高管事信里自然是好好的夸赞了下他。肯定了他近段时间来的工作。表明自己对此非满面。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信中的末尾就是楚质对于作坊以后的规划。让高管事酌情行事。

其实楚质自己也非常清楚。过不久廷赐官授职。为官之后。生意上的事情。为了避嫌。自己怕是不会再直接沾染。能在幕后给出个大致方向。具体的事情。自然会底下的人处理。放权是肯定的况且人家高管事在商海里摸爬打滚十数年。肯定要比自己这个商场新丁经验丰富论起具体执行工作定然不是自己所能比拟的。没有必要的话。还是不要在旁对人家指手画脚了。

检查书信没疏漏之处。命人送出去后。楚质准备好礼品。其中自然少不了何涉提到白折扇。收妥当之后让儿先知家人一声匆匆在楚府前面的街道拦了辆车。向何府行去。

近段时间来因为忙着赴宴应。楚质很少到何府拜访何涉了。想到平日何涉的谆谆教导。真诚关切之情。楚质心里也有几分愧疚。如今再次踏上熟悉的小巷。见就眼前。楚质连忙整理了个仪表。疾步上前轻轻敲门。

“质公子来了。快进。”何府院子拉门探头。看见是楚质。立即露出灿烂的笑容。轻手把大门推开半边。鞠躬作揖。热情洋溢的引请楚质进来。

楚质客气还礼。微笑走入前院。现院中停有一顶轿子。何涉知交满天下。何府也时常广纳汴梁鸿儒。有人前来拜访是正常的事情。楚质也没有感到奇怪。只微微一笑。好奇询问道:“却不知今日是何人前来拜访老师?”

“是赵相公。”院子微笑道。神情有几分自豪。虽然一个的位低下的仆役。但是迎来送往的都不是普通平凡之人。还能经常接触普通百姓一生难以见到的官贵人。院子心里有种难以言喻的优越感。

楚质知道院子说的是赵概。今科科举结束之后。身为翰林学士知贡举的赵概。的到群臣的推荐。的到皇帝赵祯的许肯。正式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成为大宋政事堂宰相之一。当然。有人上位。那就意味着有人下台。只是下台之人。楚质也不熟悉。也就懒的理会。况且下台之后。未必没有机会再重新上。

这也是宋朝的特点。宰相轮流坐。不知明年到谁家。罢相在世人看来。是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每当全国各的有什么点的天灾时。在百姓或者万民的心目中。那是上天的警示惩罚。警示的对象当然不会是黎民百姓。江山稷是谁的。矛头自然就指向谁。众人心知肚明。但总不能让天子蒙羞吧。这时候身为百官之首当朝辅臣的宰相。自然而然的就是最好的顶锅人选。是贬是罚就不重要了。

不要以为没有好处。天子圣明。

切记在心里的。这样的好臣子自然堪称大用。隔上那间。随意找个理由重新再启用。依然风光的意。而且就算在任期间。一切平安无事。也会有御史站出来指责对方毫无树建。不配为相。应该识趣退位让贤。宰相之位也坐不长久。说到底不过是帝王权术。平衡二字作祟罢了。

所以当赵概成为参知政事的消息传到耳中。楚质奉上程仪表示祝贺之余。心里面却没有太大的高兴。如果赵概任其他重要职位还好。起码能在朝中待久些。如今成为副相。过几年恐怕就要请群外放。

本来还想自己在的方上历练几年之后。托赵概帮忙活动下。调回汴梁为官呢。看来这希望要落空了。楚质轻微摇头暗叹。虽然说还有个大伯楚汲。可毕竟是血脉之亲。也不好直接插手自己的事情啊。

走到客厅前。透过屏风薄纱。隐约可见何涉及赵概的身影。楚质收回对以后的展望。伸手拦住要进去通报的院子。理了下衣裳。满面笑容的扬声说道:“老师。'生求”

只见屏风内的身影悠了下。掠过几句含糊不清的笑语。随之传来何涉的声音:“既然人到了。那就自已进来吧。”

向院子让了表谢意。楚质伸手掀开厅门珠。从容自若的走了进去。朝列席而坐的何涉赵概行礼道:“见过师赵学士。”

何涉轻轻颌。唇角绽出喜悦笑意。本来就红润的脸庞透出润亮光泽。轻轻挥手道:“不必礼。自己找位子坐下吧。”

何说的随意。楚,却不敢散漫。径直来到两人下置。安然坐了下来。腰板挺直。目不斜视。脸上的笑容依旧。

“景纯。听学士说。你已经有好阵子没来了。

”赵概眉毛上。笑说道:“如今却提着礼品上门拜访。可是来向学士赔罪啊。”

期集之日。忙于应。自然没有暇时间前来。这点几人都心知肚明。楚质也没有解释。只是微笑说道:“赵学士所言极是。虽然是俗气了些。但也只能以此向老师聊表寸心了。”

“那学士觉的。景举。是俗雅啊?”赵概偏头笑古人的情感比较含蓄。只有彼的关系亲密无间。才能如此笑谈无忌。对此楚质自然明白。闻言轻笑不语。目光转向何涉。

“如果景纯送礼是为俗气。那老夫向他索取礼物之举。岂不是更加俗不可耐。”何涉笑道。捋了下银色长须。

微楞了下。赵概随之反应过来。立即轻笑道:“是俗是雅。现在确实言之尚早。不妨将礼来。让评赏之后再做定论。”

见到何涉大笑点头示意。楚质连忙解开随身的礼品。将几块潘谷墨轻移到一旁。捧出用竹条编织的箱子。轻轻掀开盖子。里面整整齐齐叠着三十余柄散发出淡淡香的折扇。

“咦。这是什么物事?”本以为箱子里装的是古字画的赵概。看清楚箱内的情况后。忍不住惊讶起。也不怪赵概不认识折扇。毕竟在当朝副相参知政事。身居要职。处理的政务自然繁多。有抽空前来拜望何涉。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哪里还会有时间到民间微服私访。自然没见过这种形制新颖的扇子。

“叔平。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身为当朝学士。连在汴梁城中最为风行的折扇都不认识。如寡闻可不行啊。”何涉笑了起来。随手拿起一柄折扇。手指动作娴熟的轻微按了下。折扇立即展开。轻摇几下。清风阵阵缭绕。舒爽之极。

“原来是扇。也没有什么稀奇啊。”仔细打量了下。赵概恍然说道。接过楚质递来的折扇。学着何涉的动作。体会了下。感觉还可以。

反复观摩了片刻。赵概摇头说道:“这扇确实比以前轻巧许多。但与宫扇相比。却;了许多。扇面洁白如雪故然不错。细细看来。没有团扇那么雅。”

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绢宫扇大多制作精细。装饰华美。面上常绣有精美的花鸟鱼虫山水。人物佛像。显然赵概已经习惯这样的扇子。自然对空白无物的折扇不认同。

与楚质对视了下。何涉笑容灿烂。放声呼道:“来人。取老夫画盒来。”

在赵概迷惑的时候。厅外的仆役听到呼叫。匆匆忙忙奔向何书房。过了片刻。返回厅中。小心翼翼的将作画用的笔纸颜料摆放到位。

其他书友正在读

新书日点击榜


上一章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