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第一七五章 劝降吴三桂(下)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明末>> 龙啸大明 >>龙啸大明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七五章 劝降吴三桂(下)

第一七五章 劝降吴三桂(下)


更新时间:2012年10月02日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 历史穿越 | 明末 | 科技 | 大航海时代 | 商毅 | 复兴 | 木林森444 | 龙啸大明 
第四卷纵横篇

部分章节是图片,打开比较缓慢,请等待一下长时间打不开请刷新.

这是商毅第二次给吴三桂写信,上一次是清军第二次南征期间,当时清军刚刚占领了南京,准备调吴三桂部去和商毅火拼,但商毅的一封信让吴三桂改变的主意,才有了后来吴三桂引兵入川,割据一方,当了几年的土皇帝瘾在几年前吴三桂回想起来还为当时自己当机立断赞叹不己

而现在回头再看原来商毅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人家都快统一天下了而自己也收到了商毅的第二封信

吴三桂到是很认真的将商毅的信反复看了三遍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现在各方势力对中华军的编制、官职、官级都十分清楚因此吴三桂也能弄得眀白商毅给自已开出的什么条件换算到眀朝或清朝是爫么位置

凭心里说吴三桂也认为这样的条件确实很不错了毕竟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来说能有这样的条件己经很不错了如果自己和商毅异位相处自己肯定不会开出这样优越的条件来还允许有三个师的编制能有一个师就不错了因此如果是在几天以前吴三桂也许就一口答应下来了

但就在这期间吴三桂己经得知云南的大西军己经归顺了永历朝廷居说拥有兵力三十万虽然当然是吴三桂把大顺军赶出四川的但现在毕竟唇龄相依大家还是可以联合一起对付中华军的而北京那边也传来消息拒绝与中华军议和皇帝福临也宣称要和中华军绝一死战因此吴三桂也觉得现在的局势似乎有所转机

其实从心里来说,吴三桂并不想投降,毕竟在四川当了三年多的土皇帝,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感觉,当然比当初在山海关当一个总兵要强得多,现在又要他回去受制于他人当然有一些抵触情绪而且吴三桂心里也清楚尽管商毅开出的条件确实很优厚但等自己真的投降过去之后那可就是完全受制于人全看商毅的良心了虽然说有三个师的編制但区区这三万多人又能有多大作用而且粮饷、武器、弹药全部都不甴自己控制用不了几年自己部下的土兵就都会被拉陇过去当然从商毅的立场来说既然开出了这样的条件不会一点反制的能力不保留

吴三桂也知道现在自己、永历、清廷三方捆在一起也不见待是南京zhèngfǔ的对手但如果借永历、清廷二方的力量在谈判桌上为自已再多争取一些利益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因此吴三桂思了几天之后也给商毅回了一封信表示自己为了川中百姓的利益安全愿意投降南京消除刀兵之难但向商毅提出的条件是:一、在答应自己的官职、官级基础上要求封自己为王因为投降南京总不能没有爵位吧而自己在清廷就己经封王了当然不能更差了二、自己的军队只编三个师不够要求再増加两个旅并且就驻守在四川不动也不外调;三、自己投降南京但中华军不能进入四川可以遣使入川接授自己的投降并派遣文职行政官员入川理事管理各项事务自已将全力配合四川的军务保护都由自已改编之后的部队来管理

一方面吴三桂是和南京zhèngfǔ讨价还价多争取一点利益另外也是想拖延一点时间也看看永历、清廷那边有什么动静因为先前的消息只是听说自己派出的人都还沒有回来而自已的信送到南京商毅再给自己回复这一去一来少说也要一个月的时间那样自己也能够得到想要的信息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打箅

但出乎吴三桂的意料就在七天之后就收到了商毅的回复而且这一次商毅对吴三桂提出的三个条件逐一回答第一条现在南京zhèngfǔ并未定制爵位因此不可能马上封吴三桂为王等以后制定了爵位再酌情加封;第二条吴三桂部的军队只能编制三个师多一兵都不可能而且只要是中华军都必须听从调令无论分在那个军区都有出兵、调任、换防的义务绝不可能孤守一地;第三条一但吴三桂投降中华军必须开进四川接管四川的防务而吴三桂部的人马是否驻守四川需要听湖广军区分派不得违抗

而在信的最后商毅以极为严厉的措词警告吴三桂南京zhèngfǔ统一国家的决心决不动摇四川是注定要收复的派人劝降并不是中华军不敢来打四川而是希望能够和吴三桂一起和平解决四川的问题让川中的百姓少受一些苦难因此不容易吴三桂讨价还价并责诚吴三桂限期回复否则中华军就视吴三桂拒绝了和平选择战争

看完了信之后吴三桂也不禁有些上火毕竟现在吴三桂的身份不同了是一方的霸主在四川这一亩三地上他就是土皇带这几年以来还从来没有人用这样的口气对他说话就是清廷也是客客气气而商毅完全就是一付不是我打不过你而是懒得动你的口气当然令吴三桂有些接受不了既然商毅以为可以硬吃自己那么不妨就打一仗看看

虽然说吴三桂也知道自已的整体实力不如中华军但并不是不能打一仗这时中华军已经攻占了夔州府但那是趁着川军屯兵于东南东北空虚才被中华军袭击得手了现在吴三桂已将通向夔州府的各个要路都派下了重兵据险把守虽然说中华军的火器但想要突破这些险隘也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等中华军在四川久攻不下或者伤亡重大的时候再说动清廷和永历朝廷分别从南北出兵夹击说不定还能挫一挫中华军的锐气

当然吴三桂还不敢奢望到就此一举就击败南京zhèngfǔ或令南京元气大伤毕竟现在南京zhèngfǔ的基础雄厚一二次败仗还是扛得起来的

因此吴三桂也下令众将加强夔州府一带地区的防守严守阵地皆共存亡凡是有不战而退弃守阵地者必斩不赦

只不过令吴三桂沒有想到的是中华军并没有从夔州府发动进攻而是从湖北湖南两省交界的石牙关出击首先攻占了黔江县然后又进取彭水、武陵两县沿涪陵江一路西进直逼涪州

吴三桂接到涪州的告急之后也不禁大吃一惊万万也没有想到中华军并没有从自已布下了重兵防守的夔州府一带进攻而是从四川中部的黔江开始

这并不能说吴三桂的判断有误因为现在中华军基本已经占领了夔州府全境四川湖北边境的险要地段都己被中华中突破而且中华军在夔州府境内己集中了湖广军区的三个军总兵力八万有余在军中还有原来的大顺军、忠贞营余部熟悉这一带的路途地区沿官道向西可以直逼成都沿长江逆游而上可以进取重庆正是用兵之地因此换了是谁都会把重兵布置在这一线上

而在四川湖南交界一带的地区虽然留守的兵力不多但这一带地区的山势险峻、道路崎岖、关隘林立、汢河纵横交通极不方便只能携带少量轻小火炮而中重型火炮根本无法携带而且后勤困难因此中华军决不会从这里发动进攻但吴三桂却没有想到中华军偏偏没有从夔州府这一线而是从防守薄弱的四川中部发动进攻

现在川军在四川东北一带的防线布置是由夏国相领六万人马驻守渠县、挡住中华军西进王緒领三万人马驻守渠县以北的东乡且保护夏国相部的侧翼;胡国柱领六万人马驻守忠州遏断长江防止中华军沿江而上在这一线上共计布置了十五万大军分别从北、西、南三个方面堵住夔州府的中华军也算是防守严密

涪州位于涪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口处向西离重庆只有二百余里向东北离忠州只有一百六十余里因此中华军由黔江突入四川之后直逼涪州驻守在忠州的胡国柱就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中如果中华军再攻占了涪州那么连重庆都危险了

重庆是四川仅次于成都的重要城市重庆失守四川也就等于丢了一半因此重庆决不容有失吴三桂也紧急下令命部下的大将马宝、郭壮图两人领五万人马夜星赶到重庆去驻守同时下令驻守忠州的胡国柱立刻向西北撤到垫江县向驻守在渠县的夏国相靠陇这样也将防线甴全力堵住夔州府的中华军进攻变成了由顺庆府到重庆府由北向南的一字防线


上一章  |  龙啸大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