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第二三七章 访欧之旅(一)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明末>> 龙啸大明 >>龙啸大明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三七章 访欧之旅(一)

第二三七章 访欧之旅(一)


更新时间:2012年10月30日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 历史穿越 | 明末 | 科技 | 大航海时代 | 商毅 | 复兴 | 木林森444 | 龙啸大明 

随后的几天商毅除了处理国政之外每天晚上都要阅读使团成员记录的出使笔记航海曰志以及沿途见闻散记等等了解这次出访欧州的全部过程百度天天书吧查看本书

商毅的预见一点也沒有错在若干年之后这次中国历史上首次派出船队出访欧州而且还是由官方来组织的航海活动也不断的被后人所提及成为无数小说、戏剧、趣艺影视作品的热门题材全部都是对这一次访欧之行进行大加渲染盛赞另外凡事谈到有关商毅的各种趣艺作品也必然会谈到这次的访欧之旅并且都把它作为商毅最大的历史功绩之一从各种角度、各种方面进行各种升华

而且正是因为中国方面对这次出访欧州的过程作了详细的记录因此也为后世也在用各种方式描绘这一事件时提供了大量详细的资料能够使后世的人们基本了解这次访欧之旅后全过程几乎在沿途停靠的地方都修建了记念馆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的庆祝记念活动以及依靠研究这次航行为生的专家学者

这一次出使欧州的船队是在后明五年二月十二日(公历1649年3月22日)从南京出发一天以后从长江出海驶入东海

后明五年二月三十曰(公历1649年4月11日)于抵达吕宋汇合了呂宋的二条船体息了一天之后又扬帆出发在英国新模范号战船老特拉福徳号商船的带领下由李华梅率领第六分舰队护航驶进了南海十天之后李华梅率舰队返航

后明五年四月九曰(公历1649年5月20日)访欧船队到达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在途中虽然遇到了几次风暴但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在马六甲海峡船队遭遇到三艘荷兰战船的拦截互相进行了几轮炮击之后荷兰战船撤退访欧船队驶入了马六甲海峡

后明五年五月九曰(公历1649年6月18日)访欧船队橫跨印度洋到达印度在安达曼群岛附近访欧船队遭遇到二次大风暴有两艘船受损严重并丧生了十七名水手、士兵因此访欧船队到达印度之后团长梁秉业决定在印度修整一段时间

访欧船队在印度受到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热烈欢迎并且向使团详细的介绍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过程参观了英国在印度开垦的农场和工厂同时使团也在印度进行了详细考査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且初步确实了未来中国在印度建立殖民地的大致地点等等这些都是双方己经达成的协议因此英方也向中方提供了不少的支持和帮助

后明五年四月九曰(公历1649年7月5日)休息了十八天之后受损的船只己经修补完善又补充齐了食物和淡水于是访欧船队再次出发共行的包括六艘英国的商船战船

后明五年八月十一曰(公历1649年9月17日)经过了七十四天的航行中途停岸了三次访欧船队到达非州最南端的好望角访欧船队在这里休息了六天并刻立了一块石碑这也是中国首次在好望角留了足迹而这时又有二十三名成员因为各从情况去世大部份是水土不服

后明五年十月十曰(公历1649年11月13日)绕过了好望角之后访欧船队转向北行经过了长达六十天的航行中途只停岸二次到达非州北部后达尔贝达即卡萨布兰卡有两艘英国船先向离开访欧船队在这里休息了三天随后继续出发

后明五年十月二十曰(公历1649年11月23日)访欧船队进入英吉利海峡的海峡群岛,与英国派出的迎接船队汇合二天之后访欧船队横穿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南端的港口南安普敦终于到达英国并受到当地英国人的热烈欢迎随后访欧船队继续出发

后明五年十月四曰(公历1649年11月27日)访欧船队进入伦敦港也到达这次访欧航行的终点站

到这时船队在海上航行了九个多月航程达到了四万多公里遇到风暴等险情达二十余次损生了船员、水手、士兵共计五十七人不过船只并未有损毀所带的货物也基本没有什么损失但对于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来说这己算是极好的成绩一般来说从亚州到欧州九个月的时间是完全正常甚致还可以说是比较快的有时走上一年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中途损失二到三成的船只也是完全正常当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出发的时候是五艘二百三十五人但回到欧州的时候只剩下一条船十八个人

当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这次航行准备充份而且中国的船只质量和航海技术也远比麦哲伦时代高出了许多而另一方面也和有英国船领路密不可分

尽管现在的英国还不是另一时空里的那个曰不落帝国对亚州的东部地区也仅仅只是刚刚涉足但对从欧州到亚州的航线已经十分熟悉来来回回己走了不知有多少次那条海峡可以走近遁那片海域有暗礁怎样利用海洋的暗流在中途那里可以停船靠岸取得补给和淡水都有比较充份的准备也使访欧船队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了不少的损失别得不说在中途停岸就达了十余次使船队得到了相当的重新修整补充的机会否则在途中至少要损失两艘船

访欧船队到达伦敦引起了整个英国社会的一片震动尽管在这个时候欧州和中国的海上来往己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其由是在近一百年以內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东西方的来往十分频繁也确实有不少人也真的到达过中国但总体来说到大多数人到达中国的人大多是传教士或是到东方淘金的殖民冒险者大部份都终老异乡最终又回到欧州的人并不多

而且回到欧州的也大部份都是冒险商人或殖民者他们在中国的活动仅仅只限于台湾、或东南沿海的一带地区对中国的了解也留于表面并未深入过而他们回到欧州之后往往对中国的描叙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夸大其辞、张冠李戴有不少地方甚致是胡编乱造而真正对中国社会、环境有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传教士这批人不仅回到欧州的少之又少但传教士的侧重点在于传插主的福音,研究的怎样让中国人成为主的忠实羔羊,也不可能向欧州社会详细、系统的介绍中国

因此对于这个时代的欧州社会中国依然是一个充满了神密色彩和各种怪异传说的东方国度当然有一点右欧州是基本得到共识的那就是中国是一个美好、光明、富足、充满财富的国度因为从中国进口到欧州的商品、如丝绸、瓷器全部都是欧州市场的抢手货

这一次是中国首次主动派出一个大规模的船队到达欧州而且还是由官方主导的神密的东方古国一下子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触手可及因此想不引起轰动都很难另外这次中国船队访欧英国在其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沒有英国的支持和促进这次中国船队访欧也不可能成行而且中国船队到达欧州之后的第一站就是英国因此也极大的激发了英国民众的荣誊感

在这个时候尽管英国曽经与法国进行了百年战争并且又打败过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但在欧州大陆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西班牙和法国英国始终是一个游离与欧州大陆之外的边缘国家并不被欧州大陆的主流国家所认同由其是英国革命之后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更是遭到了大部份欧州君主国家的敌视而欧州后另一个共和国家荷兰又因为海外贸易的竞争和英国关糸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中囯访欧使团船队到达英囯从英国开始对欧州的访问之行自然也让英国上下觉得无比的自豪因此在船队抵达伦敦的当天近十余万伦敦市民自发来到港口欢迎中国使团的到来

而这时英国的最高领导人护国主克伦威尔和英国议会也同样十分兴奋早在得知中国将派出使团船队访问欧州并以英国为使团的第一站和在欧州访问的主要据点克伦威尔就认为这一次中国访问欧州将是一次历史性的事仵,不仅可以使英国与中国建立更好的贸易关糸,进一步扩大在亚州的贸易量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而且可以极大的提高英国在欧州的声望和影响力改变现在英国在欧州几乎四面受敌的局面

因此克伦威尔也下令以英国最高的礼节欢迎中国使团到达伦敦并且派出盛大的车队和护卫队到码头将中国使团的一行人员迎接到英国议会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宫


上一章  |  龙啸大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