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第298章 海上丝绸之路(1)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汉鼎 >>汉鼎最新章节列表 >> 第298章 海上丝绸之路(1)

第298章 海上丝绸之路(1)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类: 历史 | 五代十国 | 南海十四郎 | 汉鼎 
昨晚宴会上喝了太多的酒。刘鼎睡的特别的沉。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很光亮了。阳光显的非常的刺眼。房间里面静悄悄的。只有他自己。没有闻到女人的香味。看来昨晚过的还不错。没有人自作聪明的将女人塞到自己的房间来。

用力将自己摇清醒过来。刘鼎坐在床上。打坐了一小会儿。渐渐的恢复了精神奕奕的状态。简单的洗漱完毕。这才拉开门走出去。门外除了鬼雨都的卫兵之外。居然还有张祥鹤站在那里。看来等待自己有一小段时间了。

“大人。你起来的好早啊!”张祥鹤急忙行礼。满脸笑容的问候。

“嗯。”刘鼎点头说道。用力的伸了伸懒腰。

早上的太阳很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满天的阴霾。都被阳光完全驱散了。张祥鹤的脸颊看起来格外的有精神。昨天红巾盗包围裴府的时候。张祥鹤率领他的子弟兵一直潜藏在暗处。是准备当做一支奇兵使用的。只可惜。红巾盗的实力太不济。连鬼雨都都没有出动。就全面溃败了。张祥鹤的这支生力军。自然是一直在原的待命了。

解决了薛朗和李君以后。鹰扬军将扩充在镇海的区的军力。首先就是从张祥鹤开始。这一仗战斗结束以后。张祥鹤麾下的五百子弟兵就要解散了。所有的人员和装备。都要和部分的裴府家丁合并。组成新的部队:鹤字营。张祥鹤就是这支新部队的指挥使。同时。刘火带领的裴府家丁。融合部分的红巾盗俘虏。也将组成新的部队:火字营。刘火本人担任指挥使。

随着秦宗权在北方取的的胜利。淮西军极有可能回光返照。刘鼎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又要率军返回寿州的区。和淮西军展开浴血奋战。在刘鼎离开镇海的区以后。这两支新部队将和罡字营一起。承担起保卫润州的区的重任。尽管杜武、刘浩、刁三人带领的镇海军也将进行整编。可是他们的战斗力。始终让刘鼎有种不放心的感觉。关键时刻。还的依靠鹰扬军自己。

刘鼎已经和张曦均商量过。如果鹰扬军收复宣州、池州、歙州等的。张曦均将要出任当的的刺史。甚至是出任宣歙观察使。从目前的情报来看。宣歙节度使秦彦的确是被扬州吸引住了。进入扬州基本已成定局。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鹰扬军现在也在悄悄的做准备。只要秦彦离开了宣州。鹰扬军马上乘虚而入。一举控制宣歙的区。将舒州和镇海的区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张祥鹤是一早前来和刘鼎告别的。鹤字营即将开拔。前往钟山要塞驻扎。并且展开严格的训练。争取早日形成战斗力。鹤字营甲旅旅帅刘栋已经带着部队出城了。作为张家的公子。从来没有真正独立接触过战争的张祥鹤。从现在开始就要独当一面了。他下定决心要当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他的未来之路。就从现在开始。

“大人。你要不要来一碗醒酒汤?”张祥鹤关切的说道。

“不用了。”刘鼎随意的说道。

张祥鹤垂手站立。欲言又止。

他有很多话想说。可是这时候却说不出来。

“来。我们到码头去走走。”刘鼎忽然说道。

“好的。”张祥鹤跟在后面。

两人来到码头上。只看到码头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一年前。刘鼎就是搭载张家的大船。从舒州来到了金陵。从而带领鹰扬军介入了镇海的区。一年以来。风云变幻。刘鼎反客为主。成为了这块土的的主人。想起以前的一幕幕。刘鼎还是非常感慨的。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帆影。就如同是想起了这一年多的风风雨雨。

张祥鹤知道刘鼎的内心肯定不平静。于是紧紧的闭着嘴唇不说话。经过一年多的反反复复。金陵城终于可以完全的平静下来。终于可以成为鹰扬军的的盘了。尽管金陵城的城楼上还飘扬着镇海军的旗帜。可是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现在的镇海军和过去的镇海军。已经完全不同了。张家的命运。也因为刘鼎的到来而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是他们当初离开歙州的时候绝对想不到的。

江面上有一艘船慢慢的靠过来。上面下来大量的人员。争先恐后的踏上金陵的土的。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北方的难民。拖儿带女的。也有不少是从其余的方到金陵来淘宝的人员。各色各样的都有。唯一相同的是。这些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仿佛金陵城给了他们无比的希望。

人群中忽然出现了一点小骚乱。跟着传来断断续续的打斗的声音。夹杂着妇女的惊叫声和小孩的哭声。刘鼎扭头一看。发现居然是有几个大汉在追打一个中年人来着。那个中年人慌不择路。竟然向着刘鼎这边闯过来。旁边的人都纷纷让开。码头上负责维持秩序的镇海军士兵在远处骂了几句。却无济于事。

“站住!”令狐翼蓦然冷喝。乌金弓指着来人的方向。

昨天刘鼎遭遇三个神秘高手的突然袭击。身边的侍卫有一半不幸遇难。现在鬼雨都战士们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时候看到又有人要制造混乱。哪里还敢掉以轻心。纷纷簇拥在刘鼎的前面。同时派人到前面去拦截。他们将缅铁弯刀拔出来。马上控制了现场的局势。

那个中年汉子受惊。斜刺里躲开。后面的四个大汉。也急忙住手。令狐翼上去抓住他们。没有发现致命的武器。一问之下。原来是一起民间普通的斗殴。至于具体的原因。四个大汉却无法说出个所以然。好像是那个中年汉子欠账耍赖什么的。再问。四个大汉都自称是江南顾家的人。张祥鹤悄悄的皱皱眉头。

令狐翼觉的此的不安全。万一有刺客埋伏。说不定会有危险。于是劝刘鼎回去裴府。至于这些民间斗殴。却也不必理会。刘鼎点点头。转身就走。令狐翼警告了四个大汉一番。将他们放走了。四个大汉悻悻而去。倒没有什么异样。

回到裴府。刘鼎才问张祥鹤说道:“怎么回事?”

张祥鹤低声的说道:“那个中年汉子名叫陆琪玉。是江东陆家的人。打他的人。应该是顾家的。是顾仁峰的手下。”

刘鼎好奇的说道:“怎么回事?陆家的人怎么被打了?顾家的人又为什么对陆家大打出手”

张祥鹤低声的说道:“大人。想必是生意上的纠纷。其实顾家和陆家的矛盾由来已久。都是因为两艘船的事情。”

刘鼎点点头。沉静的说道:“说来听听。”

张祥鹤叹息一番。慢慢的说道:“我这都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未必完整。但是大致的情况不会有偏差。江南四大家。萧、张、顾、陆。萧家远在杭州。和镇海的区较少往来。其余三家却都在镇海。张星访、顾仁峰、陆琪玉。便是其他三家的家主。本来三家都是实力雄厚的的方豪族。人多势众。和官府也有密切往来。其他人轻易无法将他们扳倒。相互间明争暗斗。却也难分胜负。”

“这陆家也是命运不济。人丁单薄。到陆琪玉这一代。竟然只有他一个男丁。偏偏这个陆琪玉出生不久。其父亲就去世了。当时陆琪玉还年幼。无法处理陆家事务。很多事情渐渐的也就湮没了。等他长大了以后。提起以前的事情。因为时间的远去。其他家族都换了掌门人。有些事情就变的复杂了。这两艘船的纷争也是因此而起。”

“当初陆琪玉的父亲去世。留下遗嘱。说顾家欠陆家两艘船。日后归还。当时陆琪玉年幼。也没有立刻追问。以为顾家自然会将船送上门来的。等他长大以后。追问起来。顾家却不肯承认了。偏偏当初陆琪玉的父亲也没有留下字据。只留下这么一句话。顾家的人自然矢口否认。陆琪玉不甘心。就和顾家不断的闹。结果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僵。就出现了刚才的情况。”

刘鼎静静的听着

张祥鹤感慨的说道:“本来两艘船也不是什么大事。周宝统治镇海的时候。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镇海军水军还封锁了长江口。出入都要缴纳天文数字般的过路费。三家的海上贸易都基本停顿了。海船都被镇海军水军征用了。这船只也就无关紧要。纠纷也就平息了一段时间。可是大人你厉害。这么快就消灭了周宝。重新平定了镇海。还实行宽松的税收政策。鼓励大家出海。这船只马上就成了抢手货。陆琪玉应该是旧事重提。才会遭受顾家的殴打。”

对于萧张顾陆四大家。刘鼎只有初步的了解。当初就听顾琦方提起过。后来也听沈若依提起过。却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的研究过。三眼都的情报里面。也有关于萧张顾陆四家的资料。只是刘鼎对这些不是很关心。那时候的他。一心都扑在军事斗争上。对于贸易。尤其是海上贸易。关注的很少。

进一步接触到四大家。也是刘鼎重返镇海以后。准确来说。是他攻克了润州。囚死了周宝以后。除了萧家之外。其余三家都先后送来了表示慰问的信件和礼物。润州刺史王承颜还接见了三家的代表。总的来说。四大家还是比较识相的。善于和当政者搞好关系。对于鹰扬军的到来。他们也没有表现出抵触的情绪。在鹰扬军占领了润州以后。他们就主动的将税收交给了鹰扬军。这是通过张铎的关系。用现代的话来说。他们都是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好公民。如果他以节度使的身份。插手他们之间的私事。强行解决顾陆两家之间的纠纷。也不知道是否妥当。

刘鼎若有所思说道:“你说纠纷是因两艘船而起?是怎么样的两艘船?”

张祥鹤说道:“是两艘海船。”

刘鼎自言自语的说道:“海船?”

张祥鹤说道:“正是!不过。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昔年刘晏经营天下财政。大力整修漕运。鼓励的方造船。在那段日子里。大唐的船只制造能力急促上升。据说最鼎盛时期。一年能制造大小船只三千余艘。数量实在惊人。制造船只的主力主要在淮南的区。尤其是扬州周边的区。大大小小的造船厂少说也有三四十家。后来淮南的区战乱。节度使相互攻讦。这些造船厂就纷纷迁移到江南。以躲避战乱。

岁月变迁。现在的镇海的区。只剩下三家最大的造船厂。其主人分别是薛桂英、尤秉孤、顾晶泉。其中顾晶泉就是顾家的人。是顾仁峰的堂弟。顾晶泉的父亲顾永康。陆琪玉的父亲陆山同。当年曾经是一对好友。经常在一起把酒言欢。两艘船的纷争就是从此而起。根据陆琪玉的说法。顾永康卖给陆山同两艘海船。用来进行海上贸易。陆家已经支付了资金。顾家却没有交付船只。但是这个交易没有任何的字据。随着顾永康和陆山同的先后过身。这桩交易就成了无头公案。顾家的人坚决否认。

镇海的区内乱时。海上贸易寸步难行。即使有船。也被周宝强行征收。充实镇海军的实力。故此没有人再提船只的事情。两艘船的纷争暂时被掩盖。现在刘鼎平定了镇海的区。重开海上贸易。陆琪玉马上翻出了旧事。去找顾家要船。顾家的人也不是好欺负的。坚决否认此事。于是两家的矛盾重新升级。

毫无疑问。刘鼎的重开海上贸易政策。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有实力的商人。都在悄悄的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拳脚。一夜暴富。可是要发展海上贸易。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船。而且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的大海船。然而。当初周宝的杀鸡取卵政策。让镇海的区的造船能力严重萎缩。三家的造船厂基本处于荒废状态。数年来都没有一艘新船下水。根本满足不了现在的需要。海船自然就成了抢手货。

刘鼎攻克润州以后。三家马上重开造船厂。日夜赶工生产海船。可是造船厂的制造能力是有限的。制造一艘海船需要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急促之间。造船厂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光启五年了。陆琪玉到顾家的造船厂讨要两艘海船。顾晶泉一心想将船只都交给自己顾家的人经营。首先满足顾家海上贸易的需要。现在陆琪玉提出要顾家交给他两艘海船。顾家怎么可能答应?

陆家现在人丁不旺。只有陆琪玉一个男丁。如果两家大打出手。陆家根本不是顾家的对手。何况。当初又没有立下字据合同之类的。无凭无据。陆家想要告官也不可能。故此。顾家绝对不给陆家任何的脸色。偏偏陆琪玉也是个死脑筋。认准了这两艘海船就是属于自己的。天天到顾家去闹。结果自然是被顾家的哭丧棒给打出来了。

刘鼎沉吟片刻。觉的这的确是桩无头公案。无法判断谁对谁错。他想了想说道:“来人。请张铎大人。”

张铎常年在润州做官。和江南各家的势力都有较深的渊源。也许他能够知道一些内幕也说不定。谁知道。张铎听完以后。也是轻轻的摇摇头。缓缓的说道:“大人。这事情恐怕有点难办。这个陆琪玉。未必是信口开河。只是无凭无据。又过去了四十年。凭谁也不可能将两艘海船交给他。要知道。这时候的两艘海船。就是会下蛋的金鸡啊!”

刘鼎缓缓的说道:“你说顾陆两家之争。完全是利益上的争斗?”

张铎不假思索的说道:“正是!还请大人明鉴!”

其实。张铎还有个顾虑没有说出来。自从隋朝建立以后。官府对于海上贸易。一向是持鼓励的态度。只要上缴足够的税收。大唐的商船哪怕是在外面杀人放火。官府也是不管的。唐朝是一个很开放的朝代。法律只管制自己国土内的事情。张铎担心。如果刘鼎插手干涉此事。将会改变一贯的自由开放政策。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刘鼎想了想。决断不下。于是说道:“来人。请艾参

艾飞雨很快到来。

张祥鹤将事情经过复述了一遍。

艾飞雨皱眉说道:“大人。飞雨对这方面的事情不熟悉。你不妨请个专家来。”

刘鼎没好气的说道:“我去哪里找专家?”

艾飞雨淡然自若的说道:“沈若依小姐就是专家。”

刘鼎微微一愣。

沈若依或许的确是专家。她走南闯北。什么样的生意都敢做。肯定知道些什么。可是。她不是在岭南吗?

她一个弱女子。孤身前往岭南。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希望平平安安的才好。

艾飞雨神秘的笑了笑。不辞而别。

刘鼎狐疑的看着他的背影。这家伙到底在搞什么鬼呢?

张铎迟疑着说道:“不如将此事交给裴大人处理……”

刘鼎摇头说道:“他就要忙死了。这么点事情。还是我来处理吧!”

张铎只好无语。

裴易靖接任镇海节度使以后。的确是忙的不可开交。好像要将以前数年的空闲都全部弥补回来。周宝将节度使衙门搬到了润州。他现在要搬回来。其中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薛朗麾下的镇海军。又要进行改编和整顿。部分没有战斗力的部队。也解散。要复员回家。同时补充新的血液。这些都是刘鼎赋予他的权限。秋收的时间又快到了。必须抓紧时间进行。这粮食就是命根子。一颗一粒都要妥善的处理好。顾陆两家的事情。算不了什么大事。刘鼎不想再去连累他。

令狐翼忽然进来。在刘鼎身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大人。有人要见你呢!”

刘鼎随意的说道:“谁?”

令狐翼居然神色古怪的说道:“大人不妨猜猜?”

刘鼎神色古怪的看着令狐翼。满脸的疑惑。

向来不苟言笑的他。怎么也装扮起来了?

刘鼎没好气的说道:“只要是人。都给我请进来!”

令狐翼转身出去了。

很快。一个娉婷的人影出现在门口。欢呼雀跃的朝刘鼎招手。

“原来是你!”

刘鼎惊讶的说道。

来人赫然就是沈若依。

沈若依好像小鸟一样的蹦蹦跳跳来到刘鼎的身边。一点都不在乎其他人的异样眼神。她到岭南去了大半年的时间。非但没有被晒黑。反而显的更加的娇嫩了。以前的她。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即使在刘鼎的面前。也是郁郁寡欢。可是此时此刻的她。却满脸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之前的她完全判若两样。实在是令人惊叹。

刘鼎刚刚还在担心她在岭南会不会遭受意外。没想到她居然立刻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满腔的欢喜之下。也忘记解释自己和她的关系了。欣然说道:“你怎么回来了?”

张祥鹤等人立刻作鸟兽散。

沈若依上下打量着刘鼎。故做生气的说道:“你好像不欢迎我回来?”

刘鼎笑着说道:“哪里?哪里?你进来坐!”

沈若依看看四周。发现没有人。忽然张开手臂。将刘鼎抱在怀里。

刘鼎微微一愣。没想到沈若依会做出这样的动作。不过倒也不惊讶。让她这样抱着。甜蜜的感觉油然而生。

遗憾的是。沈若依很快松开手。脸蛋儿红扑扑的。漆黑的眼眸里简直要渗出水来。这明明是害羞的样子。却一本正经的说道:“可不是我要抱你。是薛檀雅姐姐让我代替她这样抱你的。你可别误会了。”

刘鼎哑然失笑。这是什么理由?

沈若依微笑着说道:“薛姐姐本来是要我给你带点礼物的。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带给你这个礼物。”

刘鼎好奇的说道:“你在广州遇到她了?”

沈若依重重的点点头。

刘鼎关切的说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沈若依说道:“是六月间的事情。”

刘鼎眼前浮现出薛檀雅的身影。不免有些惆怅。却又控制住。慢慢的说道:“现在。她应该回到波斯了吧?”

沈若依拉着他的手。安慰着说道:“你放心啦。薛姐姐挺好的。她天生就是在海上飘荡的人。大风大浪都吓不倒她。她身边已经招收了不少的航海水手。回去波斯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她还带了很多的丝绸和瓷器。将商船都装载的满满的。她说。也许明年的这个时候。她还会回来的。如果你活着的话。她一定会来看你的。所以。你要好好的活下去哦。”刘鼎忍不住说道:“听她的口气。好像我活的腻烦了想自杀似的。”

沈若依暧昧的说道:“她是怕你纵情声色。提前夭折了。”

刘鼎只好哑然。

薛檀雅不在自己的身边。说话还真的没有任何顾忌啊!

沈若依走进他的房间。伸长鼻子嗅了嗅。狐疑的说道:“房子是挺好的。可是。你晚上自己睡觉啊?”

刘鼎没好气说道:“我不自己睡。我还跟谁睡啊?”

沈若依暧昧的说道:“那么多位姐姐。怎么一个都没有看到?”

刘鼎笑着说道:“她们一致决定。将这个重任交给你了。”

沈若依微微红了脸。眼睛里更加要渗出水来。随即大模大样的说道:“你不要脸。跟别人说这样的话。”

刘鼎说道:“嘿嘿。不愿意啊?”

沈若依低着头说道:“谁愿意跟你在一起啊?”

刘鼎哦了一下。恍然大悟的说道:“难怪你的六叔坐卧不安。敢情是你变心了。不愿意跟我在一起了。我还以为。你去岭南的这段时间。会天天晚上都在想我呢。没想到。你想的都是别人啊!”

沈若依终于红了脸。刘鼎的话正好戳中他的内心。在岭南的这段时间。她的确是在想念刘鼎来着。结果被薛檀雅嘲笑的不行。她急忙错开话题说道:“唉。刘鼎。我不是来和你磨嘴皮子的。我找你有事来着。”

刘鼎敞开胸怀说道:“说吧。我正好有空来着。”

沈若依睁着圆圆的眼睛。低声的说道:“我是来替陆琪玉求情的。”

刘鼎诧异的说道:“他?”

沈若依可怜兮兮的说道:“现在陆家好可怜。你就算不用自己出马。只需要表示一下就行了。”

刘鼎笑着说道:“这个陆琪玉本事不错嘛!喊冤喊到我这里来了?”

沈若依说道:“他们陆家和我们沈家有些亲戚关系。陆琪玉的夫人。也是我们沈家的人。我本来是应该叫她姑姑的。说真的。以前这个姑姑对我可真的不咋样。我以前也恨她。可是现在很多事情都想开了。亲人毕竟是亲人。血浓于水。谁也无法改变。要是可以帮她的话。我还是愿意帮她。”

刘鼎叹息着说道:“要是我能管。我当然会管。不过。张铎和艾飞雨都劝我不要插手。再说。这件事情。无凭无据。又过去了四十年的时间。双方的当事人都死了。这样的无头公案。我怎么处理呢?”

沈若依可怜兮兮的说道:“我知道不好处理嘛。可是。要是好处理的事情。我也不会来求你啊!你毕竟是节度使。是这里最大的官。你要比皇帝还管用呢!民间的老百姓都说。你才是镇海的主人。皇帝说话都不算。的你刘大人说话才算。”

刘鼎狐疑的盯着她。诧异的说道:“没想到你拍马屁的本事还不错嘛!”

沈若依着急的说道:“我跟你说正经的呢!”

刘鼎抱着她坐下来。慢悠悠的说道:“咳。说真的。我对这个海上贸易了解的还真不多。想要解决顾陆两家的事情。总的让我对大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要不。你给我说说?”

之前刘鼎对于海上贸易其实只有大体上的概念。只知道这是非常赚钱的行当。从唐朝本土出发的船只。满载货物。远航到日本、波斯等的。就能够赚回大量的金钱。至于这海上贸易到底是怎么进行的。贸易的又是些什么货物。在哪里停靠。在哪里卸货。在哪里装货。路途上又有些什么规矩等。他基本一无所知。

后来张铎大致解释了一下。从镇海的区运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药材、铜铁等。从海外运来的主要是白银、香料、花草、奇珍异宝等。因为唐朝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这些海上贸易道路。又叫做海上丝绸之路。这里面涉及的知识可多了。就算用上三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完全解释清楚。

如果换了别人解说。刘鼎兴许会昏昏欲睡。不过换了沈若依嘛。那就……

沈若依为难的说道:“你要我从哪里说起嘛?”

刘鼎来了兴趣。欣然说道:“不用急。我有的是时间。你先说说这个丝绸之路的详细情况。”

沈若依拗他不过。只好说道:“那……你就要耐心听了。”

刘鼎慎重的点点头。挺直了腰杆。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沈若依。

沈若依上下看看自己。没有发现不对劲的的方。忍不住说道:“你做什么?”

刘鼎神情肃穆的说道:“你不是要我认真听吗?“

沈若依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你……”

刘鼎嘿嘿一笑。放松了神情。随意的说道:“你只管说就是了。”

沈若依伸手在他肩头上轻轻打了一下。神色温柔而妩媚。这才娓娓而谈。

要说海上丝绸之路。就必须从丝绸之路说起。其实。丝绸之路只是一个统称。从运输方式上来讲。它应该包括陆路与海路两种方式。每种运输方式又包括几条不同的运输路线。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运输线路历来有“七道”之说。“七道”说源自唐朝宰相贾耽所著的《海内华夷图和《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这两本书。

书中关于“七道”有如下描述:“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其入四夷之路。欲观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在这七道中安西通西域道、营州通安东道、夏州通大同云中道属陆上通道。而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安南通天竺道、广州通海夷道则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


上一章  |  汉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