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第301章 冬至(2)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汉鼎 >>汉鼎最新章节列表 >> 第301章 冬至(2)

第301章 冬至(2)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类: 历史 | 五代十国 | 南海十四郎 | 汉鼎 
田令孜甩手而去。神策军发不出粮饷。军心浮动。官兵随时都有战乱的可能。于是杨复恭将他们全部调到了前线去。自己解决粮饷的问题。烧杀抢掠。一概不管。才稍稍弹压住军心。要是李俨下令神策军去攻打长安。说不定这些军心浮动的家伙。头一个就会拿自己来开刀。不要以为自己是皇帝。他们就不敢乱来。事实上。神策军的人最喜欢动的就是皇帝。他的父皇。他的父皇的父皇。他的父皇的父皇的父皇。可都是神策军拥立的。李俨深深知道他们的能耐。

倒是有人积极表示。要起兵勤王。消灭长安的伪皇帝李。例如新崛起的鹰扬军节度使刘鼎也算是一个。在朱玫透露出要拥立李为帝的时候。鹰扬军的态度就是非常明确的。坚决拒绝。朱玫派到舒州去的使者。刚刚踏上黄州的土地。就被刘鼎下令杀掉了。朱玫拥立李正式登基以后。鹰扬军同样发表了措辞严厉的生命。坚决不承认长安里面的伪皇帝。总算在这大冬天的严寒中。让李俨看到了一丝丝的温暖。

刘鼎还派人从江南送来了一些贡品。包括部分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等。只是。数量太少了。根本满足不了兴元府的需要。兴元府不算普通的民众。也有数千人。这些人要吃要喝。要住要穿。全部都要伸手问别人要。山南西道节度使石军涉是个滑头。也是个无能之辈。根本无法满足李俨等人的需要。李俨寄人檐下。不敢明着责石军涉。只好编排刘鼎的不是。

负责进贡钱粮的黄州刺史崔碣不免感到有些委屈。这些东西都是他好不容易才送到兴元府的。一路上不知道吃尽了多少苦头。结果东西送到了。朝廷二话不说收下了。却连一声赞扬都没有。反而挨了一顿斥责。崔碣也就罢了。负责送货的鹰扬军将士可不干了。辛辛苦苦送到你不但连个谢谢都没有。还说送地太少。送的太晚。还叫嚣着要治罪。难道鹰扬军就是专门给朝廷送粮食的吗?连自己都养活不了。那还叫朝廷啊?干脆改朝换代算了!

面对下面将士的群情汹涌。崔碣也觉得朝廷有点过分。局势如此艰难。朝廷却依然摆着臭架子。于是解释说。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原因。中间有淮西军的阻隔。如果道路畅通了。鹰扬军肯定会上缴更多的钱粮。可惜。他的解释非但没有效果。反而惹来了李俨的书面斥责。一份忠心耿耿、字字血泪地奏章。被李俨改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

李俨根本不相信这样的说法。他觉得。如果鹰扬军真的有心帮助朝廷。天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襄州一带的道路虽然不通。可是船运可以上达益州。同样可以转运到兴元府。鹰扬军没有这么做。就是不够诚心。一句话。这些人都不将他放在眼里了。以为现在的朝廷没有希望了。偶尔送些东西来。那也不叫进贡。而是可怜的施舍罢了。朝廷就算饿死了。也不要他们的施舍。

然而。李俨即使生气。即使再清高。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粮食总是要地。金钱也是要的。人骂过以后。东西自然是颗粒不留的收下了。至于崔碣。让他有多远滚多远。他现在身边只有一个大臣。就是崔沆。就算要起草骂人的文章。也只有崔沆一个人可以差遣。否则李俨就要自己动手了。可是。崔沆完全没有萧遘和裴澈那样的能力。他的治政能力。只能说是末流。指望他扭转目前的局势。想也不用想。偏偏有能力的孔纬等人。不是生病就是负伤。有心无力。实在是令人悲叹。

“叫崔沆来。”

尽管崔沆没有能力。李俨还是叫他来。排解排解寂寞也好。

太监一溜小跑的去了。

一会儿。崔沆就带着一个青年人出现在李俨地面前。躬身行礼。这个年青人大约二十四五岁。显得有点文弱。似乎是书生出身。他的脸色不是很好。明显有点发青。眼珠也不是很灵活。明显有些发黄。好像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其实兴元府的每个人。脸色都差不多。这里地粮食永远都是不够吃地。无论多么精神的人。饿久了都会变成这样。

李俨没想到崔沆居然还带了外人来见他。这根本没有得到他的允许。换了平时就是欺君之罪。不过。人都来了。李俨也不好发作。反正自从朝廷流离失所以后。很多规矩都荒废了。这欺君之罪要是认真追究起来。李俨身边的每个官员都可以拖出去杀头。落难时期。还是尽量平易近人的好。或许事情因此有所转机也说不定。李俨随意的点点头。看着崔沆身边的青年人。

“臣崔瀣叩见皇上!”

那个青年人在李俨跪倒。朗声说道。

李俨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脑海中飞快地转过不同的信息。原来这个青年人叫崔瀣。想必是崔沆地兄弟。崔沆这时候带着他出现。想必是为了求官而来。如果是在平时。李俨说不定还真的给他一个官。可是此时此刻。李俨觉得非常的别扭。好像封官的事情自己根本做不了主。别人早就将自己的权力给剥夺了。之前的田令孜。后来的杨复恭。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手下人封官。根本不需要皇帝的恩准。这个崔沆。难道也想他们来这么一手。来给崔瀣谋取官职?

崔沆躬身说道:“皇上。崔瀣是臣的门生。他自愿前往舒州监军。督促鹰扬军上京勤王。雷击长安。扫除妖孽。好让皇上可以早日回到长安。恢复我朝天威浩荡。”

原来。这个崔瀣和崔沆并没有亲戚关系。纯粹是名字相近而已。昔日崔沆在京城主持科举考试。刚好发现有个考生的名字和自己十分相似。拿出来一看。觉得他的文章还不错。于是点了他第四名。按照当时的规矩。高中的考生都要去拜访主考官。崔瀣也不例外。崔瀣随后去拜访崔沆。两人臭气相投。竟然相谈甚欢。于是结为好友。崔瀣来自滁州。高中后一直在吏部默默无名的任职。此次崔瀣决心为朝廷出力。前往舒州。崔沆立刻为之引见。

听说崔瀣自愿前往鹰扬军监军。李俨地心情总算宽慰了一点。自言自语的说道:“崔沆。崔瀣。沆瀣一气。嗯。也好!”

崔沆察言观色。安慰着说道:“皇上。现在天下臣民只是暂时被李逆贼蒙蔽而已。只要皇上下诏各地勤王。以雷霆之势横扫长安。事成之后论功行赏。封王拜相。爵位指日可待。则逆贼的时日不长矣。”

李俨虽然很喜欢听到这样的话。谎言虽然是谎言。可是总要比残酷的现实容易让人接受。不过他也知道短期内收复长安是空中楼阁。不太现实。其实有关勤王的诏令。一早就已经下达了。真正行动起来的节度使。只有阳奉阴违的李克用。别人都好像装作不知道。他就算继续下诏。也没有丝毫的用处。反而将皇家最后地一丝脸面都全部丢光了。

崔瀣显然初生牛犊不怕虎。声音激昂的说道:“陛下。臣愿意前往舒州。督促刘鼎为皇家效力。臣保证。半年之内。必定让刘鼎起兵进入襄州。威压长安。最后一举消灭逆贼!”

李俨似乎是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紧紧的盯着崔瀣。慢慢的说道:“爱卿真的能做到此点?”

崔瀣毫不犹豫的说道:“臣愿意为陛下效力。万死不辞!”

李俨犹豫片刻。脸颊上明显带着兴奋的光芒。

向刘鼎那里派出监军。他不是没有想过。田令孜一早就有类似地建议。只是。在当前的情况下。监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恐怕只有天知道。与其派个没有用的监军。惹起对方的不快。还不如不派。自从封常青、高仙芝被杀以后。监军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各地节度使都对此都非常敏感。那刘鼎一看就知道不是善类。他不可能忘记了自己的出身。他和朝廷的仇恨。只能用仇深似海四个字来形容。现在也不过是暂时的蛰伏而已。真要派个监军去。不是明摆着送死吗。

尽管鹰扬军的口号叫得比任何人都好听。李俨却从来没有相信过刘鼎地本意。这一点认识。李俨还是有的。认真计算起来。他比刘鼎还要大两三岁呢!刘鼎在那里搞什么花样。李俨还是能够猜测到一些的。不过。崔瀣既然有心。可不能这样冷却了他的热血。否则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人给自己卖命了。反正他就算死在舒州。那也是刘鼎地罪过。

略微沉思片刻。李俨欣然说道:“爱卿既然有心。朕甚感安慰。”

崔瀣再次叩谢。

李俨深沉地说道:“他日大功告成。朕必论功行赏。爱卿但请放心!”

崔瀣恭谨的说道:“陛下。崔瀣此去舒州。将涉及到山南东道的防务……”

李俨疑惑的说道:“山南东道?”

崔瀣谨慎的说道:“陛下。山南东道的襄州。乃是连接鹰扬军和长安、兴元府的交通要道。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德湮年迈无能。暗中又和淮西军私通。给予淮西军钱粮。但求自保。本来应该上缴朝廷地钱粮。都被他送到了秦宗权那里。此乃国贼也。刘鼎要进攻长安。必须经过襄州。与其让襄州落在淮西军地手中。拦截江南的所有财富。还不如让鹰扬军暂时控制襄州。保持这条大路地畅通。臣闻江南的钟传、董昌、陈岩等人。都有进贡之心。只是苦于道路不通。生怕受到淮西军的侵略。才不得不断了贡赋。要是鹰扬军能够掌控这条道路。则江南的赋税。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到陛下的阶前。眼前的困局即刻解开……”

李俨略微思索片刻。就飞快的说道:“既然如此。就让刘鼎暂时署理山南东道吧!”

崔沆欲言又止。

崔瀣刚才提到一个条件。刘鼎要入京勤王。就要进入襄州。襄州和长安和江南地军事要冲。是山南东道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这个地方掌握在刘鼎的手中。就会直接威胁到长安和益州。要是刘鼎真心拥护朝廷。自然最好不过了。可是如果刘鼎成为另外一个朱玫。那就后患无穷。崔沆之前从来没有听崔瀣提起过。一时间也衡量不了其中的得失。

李俨却是不以为然。山南东道名义上是掌握在朝廷的手中。事实上朝廷从来没有得力的官员前往治理。自从李福之后。历任山南东道节度使都是碌碌无为之辈。现在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德湮。完全就是窝囊废。被淮西军攻击的体无完肤。除了一座襄州城之外。其他的地方早就沦陷了。赵德湮给淮西军送钱送粮。买襄州平安地情况。李俨之前就听人说起过。反正淮西军控制这里朝廷捞不到好处。赵德湮控制这里朝廷也捞不到好处。干脆给鹰扬军得了。兴许那天刘鼎良心发现。真的通过襄州进攻长安。驱逐李。让他有生之年能够回到长安。就算天大的代价都值得啊!

可是崔沆却觉得。鹰扬军进入襄州。未必是好事。刘鼎是个张牙舞爪的主。要是真的名正言顺的坐稳了襄州。以后要将他撵走。那就不可能了。刘鼎要上京勤王。下令山南东道一路协助即可。何必要将山南东道节度使交个他?莫非是崔瀣接受了鹰扬军的贿赂。故意来帮刘鼎打通关系来着?崔沆悄悄的看了看崔瀣。却发现崔瀣一脸地肃然。宝相庄严。神圣无比。顿时打消了崔沆内心的想法。

沉默了一会儿。李俨问道:“老大人的病情如何?”

崔沆晦涩的回答:“老大人……恐怕是不行了。”

李俨提到的这位老大人。就是原来的忠武节度使崔安潜。

崔安潜出身名门。早年进士及第。唐懿宗咸通年间。一直官运亨通。历任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镇守许州。李俨继位以后。天下大乱。乾符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王仙芝率众进入河南。崔安潜招募壮丁整修城墙。从不向朝廷请求费用。部下号令精明。王仙芝畏惧。不敢进入陈、许二州境界。因此保得一方安宁。

当时。招讨使宋威驻屯曹州。数次被王仙芝打败。曹州也被包围。崔安潜派遣大将张自勉率兵七千往援宋州。忠武军一向号称精勇。张自勉攻克南月城。大破起义军。斩首二千级。王仙芝乘夜解围逃走。随后。又有黄巢作乱。依附王仙芝。天下大势更加混乱。

当时的宰相郑畋向朝廷建议:“请派遣三千名来自宋州、许州的士兵从属于宋威。则王仙芝、黄巢之乱可以解决。”但宋威忌妒张自勉的战功。想把他地军队全部吞并。于是阴谋杀害张自勉。郑畋看破了他的本意。上表朝廷说:“今以兵悉畀威。是自勉以功受辱。安潜抗贼有功。乃取锐兵付威。后有缓急。何以战?是劳不蒙赏。无以示天下。”朝廷才下令只以忠武军四千人交给宋威。其余由张自勉带回。

不久。高骈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贪官污吏依靠高骈作乱。高骈自己在益州也是无法无天。搜刮钱财。淫人妻女。各种劣行不胜枚举。后来高骈调任淮南节度使。崔安潜接任西川节度使。崔安潜把贪官污吏全部诛杀。蜀中由此得安。但宰相卢携素来和高骈交厚。上表诬陷崔安潜。结果崔安潜被罢为太子宾客、东都留守。

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李俨出逃蜀中。以崔安潜为太子少师。王铎任都统。表以自副。平卢节度使王王敬武死后。朝廷以崔安潜接任。加授检校太师兼侍中。但是王敬武之子王师范拒绝崔安潜入境。崔安潜只得返回。被朝廷任命为太子太傅。可惜。崔安潜回到长安以后不久就病重了。李俨带着崔安潜出逃。以为他可以复原。重振朝纲。不料兴元府缺医少药。这一代重臣。眼看就要离去了。

有关崔安潜的事迹。实在太多。不胜描述。陈州节度使赵。就是崔安潜的门生。他坚守陈州数载。黄巢从他地门前过。拿不下。淮西军从他地门前过。同样拿不下。小小的陈州。就好像是一枚铜豌豆。敲不碎。砸不烂。牢牢地卡在淮西军的咽喉位置。秦宗权直到现在都无法拿下陈州。不能不说是崔安潜慧眼识人。也为淮西军的最终失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崔安潜的才华。还有一个流传很广地故事。

是时。西川多盗贼。百姓天不黑就闭户上锁。即使这样。不是这家丢了东就是那家少了西。尤其那些大户。每到夜晚更是胆战心惊。雇佣家丁昼夜巡逻。而西川官府只是叫喊着治盗。却始终没捉住一贼。西川百姓渴望着有一能吏来西川。为综合治理西川。崔安潜被派任西川节度使。西川百姓闻讯欢呼雀跃。崔安潜到任日。西川富贾乡绅百姓出城十里夹道迎接。客套中。有人诉说西川百姓受盗贼之苦。求崔安潜一定要下大力治盗。崔安潜默默点头。

崔安潜一到。诺大地西川一下子平静下来。盗贼活动骤减。百姓生活出现了少有的安宁。人人欢喜。而后数月间。崔安潜只在西川四处巡查。体察民情。在治盗上并没有任何举措。也不曾捉住一贼。于是盗贼又起。且更加嚣张。西川百姓纷纷叹息。觉得崔安潜也不过如此。至于那些盗贼。就更加无法无天了。

一夜。衙役抬一箱子进入崔安潜书房。箱子不大。看上去却沉甸甸地。

崔安潜问:“箱中何物?”

衙役答说:“刚两个壮汉送来。没留话就走了。不知何物。”

崔安潜命令打开。衙役一打开是满满一箱银子。上面放了一封信。崔安潜拿起信打开见上面歪歪扭扭写道:节都使大人。请多关照。以后每月都会有银子奉上。落款是:许彪。

崔安潜问:“许彪何人?”

衙役答:“西川大盗!”

崔安潜沉默了一会儿问:“以前是否也有类似现象?”

衙役懦懦。

崔安潜于是命令道:“清点好数目。封存府库。”

衙役退下。

第二天。节度使俯大堂上。黑压压站满了西川大小官吏和差役。他们都是被崔安潜临时从被窝里面拉出来地。平时很少动怒的崔安潜。这时候显得格外的凛然。他威严说道:“西川数年盗患。不得治。原因何在?我们身为命官该心系百姓应如何治盗?”

众人无语。

崔安潜扫视众人一眼。冷冷的说道:“你们不说我说。以我看来。盗贼猖獗。定与某些人勾结。否则盗贼难以为盗。所以在治盗上。采取以下措施:一。以前与盗贼勾结的俱往不纠。今后再有瓜葛者立斩;二。府库拨钱一万缗用于奖赏治盗。三。在热闹处张贴布告。布告内容:告发或捕捉盗贼一名。赏钱五百缗;如果是同犯告捕。则免除罪行。同样赏钱五百缗;自首者同。”

于是。官府的布告贴满了西川闹市。各布告前都围满了百姓。七嘴八舌地议论。有人道:不下大力气抓贼。这么张破告示起什么用?能捉住贼?于是纷纷摇头。深感失望。传说中的崔安潜也不过尔尔。西川的盗贼看来是治不了了。然而。奇怪地是。不几天。一自称叫黄天飞的人来到节度使俯衙。声称大盗许彪在某所。崔安潜马上派差役前往缉拿。果然抓获许彪。崔安潜随即公开审理。

西川名盗被抓!

崔大人公开审案!

消息不径而走。西川的百姓简直比过年还兴奋。纷纷到节度使衙门去打听个究竟。结果崔安潜还没有开始审案。节度使大堂外站满了围观的人。衙役们不得不排成两列才能维护现场秩序。崔安潜朗声说道:“大家安静!”于是现场熙熙攘攘的场景。马上变得安静下来。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到。

崔安潜随即命令带犯人。许彪被带到大堂上。一眼看到坐在里面的黄天飞。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恶狠狠说道:“我与你一起为盗十七年。所得脏物都平分了。你竟然出卖告发我!”

黄天飞低头无语。显然有愧于心。

许彪又对着崔安潜不服气地道:“他也是贼。为何只抓我一人?”

崔安潜森严的道:“你既然看到了我的布告。为何不告发他?如果你抢先告发。那么。被处刑的将是黄天飞。而受奖赏地将是你。现在你既然已被告发。就应当处死。还有什么可说地!”

许彪瘫了下去。

现场群众却响起一片的咕嘟声。觉得崔大人这样审案实在离奇。

崔安潜又当着众人的面。奖赏黄天飞钱五百缗并宣布不追究其任何罪行。

许彪第二天被斩于西川城中

此事一发。西川群盗开始互相猜疑。所有地盗贼团伙都全部散了。其中还包括几个自称是神偷空空儿徒子徒孙地盗贼。他们都感觉在西川无立足之地。除自首的外。一夜之间纷纷潜逃。从此。西川数年无人为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西川百姓谈起崔安潜。自然是人人赞叹。佩服之极。

那时候的李俨。被田令孜蒙蔽。将崔安潜从忠武节度使的位置上调走。换上了一个废物。结果这个废物很快就被鹿晏弘杀死。然后鹿晏弘自称节度使留后。中原的战局从此腐烂。当时朝廷还没有意识到许州位置地重要性。等到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无可救药了。现在走投无路。李俨又想起崔安潜来了。只可惜。崔安潜已经病入膏肓。兴元府缺乏有效地药物。也缺乏有水平地医生。李俨自己也是毫无办法。

崔沆低声的说道:“回皇上。老大人……恐怕是不行了。”

李俨潸然长叹。缓缓地说道:“朕要去看看他。”

崔沆和崔瀣对方一眼。低着头不说话。

很快。李俨就来到了行宫外面。直接去到了崔安潜的家中。

兴元府原来是肃宗避难时使用的。规模并不大。这些年来。历经修葺。依然还是显得比较破旧。这是先天不足地原因。小修小补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行宫行宫。注定了是行走路过的宫殿。最多也就暂住几天。可是李俨再次长住。自然就无法满足需要了。本来移步益州是最好的。可惜李俨不愿意重返益州。上次被黄巢撵到益州。实在是天大的耻辱。万万不可承受第二次。

崔安潜其实就住在行宫的隔壁。身边的人都是李俨派来照顾他的。这里是行宫附近最好的建筑。有神策军士兵把守。崔安潜的确病重。已经不能起床。听说李俨到来。喉咙中吃力地滚动着。却是说不出话来。

李俨来到崔安潜的病床前。坐在床沿上。关切的看着崔安潜。

崔安潜艰难的要坐起来。含糊不清地说道:“陛下。你来了。”

李俨急忙制止了他。说道:“老大人。你且安卧。免礼。”

崔安潜艰难地挥挥手。让闲杂人等全部退开。他虽然不能起床。脑子却还清楚。李俨这个时候到来。显然是要在自己临死之前。听听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现在时局如此的艰难。恐怕这位多灾多难的皇帝。已经有自暴自弃的念头了。作为大唐的臣子。他必须努力的打消李俨地这个想法。

果然。沉默片刻之后。李俨低声地说道:“老大人。刘鼎可信否?”

崔安潜摇头。晦涩的说道:“不。”

李俨无奈地叹息着。

刘鼎果然不可信。连崔安潜也是这样认为。看来以后就不要指望他了。

然而。崔安潜紧接着说道:“陛下。朱全忠可信否?”

这句话问倒了李俨。一时间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

朱全忠对于唐廷的照顾。在所有节度使里面。是最令李俨喜欢的。他时不时都会差人给李俨送来一些钱粮。包括名贵的金银首饰。珍稀古玩等等。其中有些宝物的确是价值不菲。可见。朱全忠的确对自己没有任何的私心。有了贵重物品也绝不藏匿。李俨高兴之下。总是喜欢升他的官。短短几年地时间。朱全忠已经是检校吏部尚书。宣武军也扩展到十万余人。本来不出意外的话。李俨还准备升他为检校侍中的。只是李克用的进攻。完全打断了李俨的计划。

然而。朱全忠毕竟曾经是黄巢起义军的人。朝廷里面的大臣都信他不过。裴澈和孔纬等人。对朱全忠都颇有微词。萧遘也曾经隐讳的说过。朱全忠是一条狗。一条喂不熟的狗。别看他现在显得很孝顺。经常进贡些财物。讨得朝廷地欢心。可是以后他是要连本带利拿回去的。朱全忠既然敢背叛黄巢。自然也敢背叛唐廷。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来的。可是。在某个时候。李俨又觉得这条狗其实还是蛮可爱的。对于萧遘等人的看法不以为然。

沉默片刻。李俨终于还是摇摇头。

或许。萧遘他们的看法是正确的。朱全忠的确是在使用小恩小惠来讨取自己地欢心。这次李登基称帝。朱全忠竟然装作毫不知情。完全没有反应。甚至连一份基本的宣告都没有。让李俨恨透了他。觉得枉费了自己对他的信任。就算宣武军被淮西军完全牵制住了。发表一声公告总是可以的吧?

崔安潜又说道:“李克用可信否?”

李俨不假思索的摇摇头。

李克用悍然进攻长安。逼走田令孜。将自己弄到今日的境地。实在罪不可赦。这样的人怎么值得信任?

崔安潜努力积蓄了一会儿精神。才意味深长的说道:“陛下。刘鼎不可信。却可利用。”

李俨静静的听着。

崔安潜吃力地说道:“当今天下。大患不过朱温、李克用。秦宗权已经是回光返照。命不长久矣。刘鼎和秦宗权、朱全忠、李克用皆不和。若能妥善利用此子。悉心扶持。定能去除朱温和李克用两个大患。日后再设计除去刘鼎。或许我朝能够起死回生。陛下也能够成为中兴之主。延续我大唐的国柞。只是臣大去之期不远矣。陛下须努力……”

李俨听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急忙说道:“还请老大人指点一二。朕……实在有点惭愧……”

崔安潜缓缓的说道:“欲取之。必先予之。孔乙己目前还是七品芝麻官。陛下不妨提升其为郎中。显得自己对鹰扬军地重视。刘鼎目前不过是右鹰扬卫中郎将。陛下不妨晋升其为右鹰扬卫大将军。以博取刘鼎地好感。诱使鹰扬军主动北上。收复长安。”

李俨点头说道:“回头朕就下旨。”

崔安潜继续说道:“刘鼎必定不能完全信任陛下。陛下还需小心提防。”

李俨缓缓的说道:“朕明白。”

崔安潜说道:“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家人。都死在大观楼之下。这个仇恨是无法消除的。陛下切记。”

李俨重重的点点头。随即眼前浮现起那个叫做杨若兰地女子。那日在大观楼杀了黄巢一家以后。他才知道那个女子原来叫杨若兰。这个名字是她自己改地。至于她原来的名字。倒是无人知晓了。在女子之中。居然有她这般刚烈地人物。李俨后来也觉得杀了可惜。不过人已经死了。无法更改。这件事也就渐渐的忘记了。

只是刘鼎倒也奇怪。这一两年来。似乎完全忘记了黄巢和杨若兰的事情。仿佛这些人的死。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他甚至放下了这些仇恨。主动和朝廷修好。在各地的节度使里面显得相当的另类。其实投靠朝廷的起义军将领不少。可是像刘鼎这样满怀深仇大恨的却很少。他的反常。也因此引起了朝廷的高度警惕。

正因为如此。崔安潜才显得格外的担心。觉得刘鼎十分的可怕。如果刘鼎真的将这份悲痛深深的压在了心底。说明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实在是骇人听闻。为了自己的事业。能暂时将悲痛完全放在一边。化悲痛为力量。努力积蓄实力。这绝对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别看刘鼎现在若无其事。然而。一旦这份悲痛爆发出来。天地间。又有谁能够抵挡?只可惜。这些事情。都来不及考虑了。他时日无多。很快就要轮回了。剩下的。就靠还活着的人努力了。

李俨自我感觉大势已去。情绪大为寂寥。

沉默良久。李俨才说道:“崔瀣自愿到鹰扬军监军。朕已经恩准了。”

崔安潜微微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

监军。这个年代的监军有什么用?

若是刘鼎有心作乱。还怕个小小的监军?

恐怕到时候形势不对。这个监军首先就会倒向刘鼎吧?

只是到了这个份上。崔安潜也没有意思继续打击李俨。他已经无法继续说话了。

当李俨从崔家出来的时候。后面很快传来哭声。

崔安潜过身了。

大朵大朵的雪花飘下来。天地间显得更加的阴暗。

李俨仰头看着黑沉沉的天空。情不自禁的忧愁起来:这个严冬。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上一章  |  汉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