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第571章 又死一个(4)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汉鼎 >>汉鼎最新章节列表 >> 第571章 又死一个(4)

第571章 又死一个(4)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类: 历史 | 五代十国 | 南海十四郎 | 汉鼎 

“他怎么还不来?”

“他怎么还不来?”

“他怎么还不来?”

在牛皮关的要塞背后,一个突厥将正在焦急不安的走来走去。他正是幸运从云州逃出来的李存审。由于突厥人遭受连串的沉重打击,已经到了亡族灭种的边缘,素来冷静沉着的他,也显点失态了。在逃出云州的时候,他的腿部受了点伤,走路的时候,一瘸一瘸的。

但是,正是腿部伤口的疼痛,让李存审还能够保持清醒。钻心的疼痛,让李存审意识到,突厥人的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他不知道突厥人最后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幸运的活下来,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是也能够活下来。这种对于未来的绝望,最容易令人麻木,只有心的疼痛,才能够将他从绝望和麻木中拉回现实中来。

在他的身边,是同样焦虑不安的突厥人。他们的神色都非常的疲惫,同时显常的惊恐。他们的眼睛,不断的盯着周围,生怕在树木岩石的背后,突然有鹰扬军出现。自从突厥人进入河东道以来,他们还是头次感觉到这么狈,这么绝望,这么惊恐。

突厥人向来都眼高于顶,尤其是进入河东道以后,更是目中无人。在连续数次击败自己的对手以后,他们就不将汉人放在眼里。在他们的眼中,汉人的力量,几乎可以忽略的,尽管他们的人数很多,繁衍能力很强,可是却不会团结起来对付突厥人。河东道的突厥人只有几十万,汉人的数量是他们的数倍甚至十倍,但是突厥人在河东的统治,却异常的稳固。

直到鹰扬军到来……

“这个该死的刘鼎!”

牛皮关上几乎每个焦虑不安的突厥人,都在低声的诅咒着这个响亮到不能再响亮的名字。

李存审也不例外。

他同样在诅咒刘鼎,在诅咒鹰扬军。

他原本对自己是非常自信的,在突厥人里面,他向来都是以深谋远虑著称的。(更多新章节请到WW〕

和李存孝的武勇完全不同,李存审对于局势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因此,他的部队,来都是损失最少的。这次驻守云州,他就表现得非常,没有给契丹人和吐谷浑人任何的机会。

李存审是很精明的,在李存孝继续逗留在白登山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几百名心腹,悄悄的躲到了更远的牛皮关。牛皮关在白登山的东北方向,背后就是沙漠戈壁,如果鹰扬军追来,他只要呼哧一声,就能够潜入大漠深处。他相信,鹰扬军是绝对不会轻易追入大漠的,因为他们对大漠不熟悉,进去了就出不来。

刚才,从白登山的方向,传来激烈的喊杀声,随后归于平静。

李存审明白,李存孝肯定是完蛋了。

就算李存孝能够杀得了千人,两千人,也挡不住潮水般的鹰扬军,他的尸体,将最终被鹰扬军踏成肉酱。无论李存孝的武力多么的骁勇,都无法抵挡鹰扬军的三眼铙。对于这种火器的认识,李存审是非常忌惮的,他为此还做过专门的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绝对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抵挡的,所以,他绝对不会选择和鹰扬军正面对峙。

他劝说过李存孝,放下云州,放下李克用,跟他一起回去诺兰河草原,整顿突厥人部落,卧薪尝胆,养精蓄,等待机会。突厥人已经失败了,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突厥人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和鹰扬军叫板的机会,他们必须为突厥人在大草原的生存而奋斗。

突厥人不要做卷土重来的幻想,经过鹰扬军的连番打击,在可以想的将来,突厥人都不可能再次踏入中原了。他们现在要对付的,是身边的邻居,是身边的豺狼。大草原的丰美水草总是有限的,在突厥人受到严重的打击以后,觊觎诺兰河草原的部落,一定会很多很多。

可是,李存孝没有听他的。

李存孝决心和李克用一起战死。

现在,他应该是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了。

李存孝是完了。

李克用也完了。

突厥人……恐怕也完了。

没有李存孝的帮助,他想要对付周围的豺狼邻居,还有李存信、刘仁恭和刘守光三人,难度非常大。

李存信是名副其实的小人,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更是小人中的小人。这三个小人聚集在一起,想要对李存勖不利,他李存审一个对三个,实在是太难了。更何况,在云州遭受挫败的突厥人,目前剩下的完整军队,就只有李存信带走的一万人了。

刘守光既然敢对李克用下毒手,自然不会放过李存,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他和李存信就会出现在诺兰河草原。刘守光当然不会亲自出面,他一定会怂恿李存信出来,争夺突厥可汗的宝座。李存信利益熏心,肯定会上当的。想到李存信手中有足足一万人,李存审唯有仰天长叹。

下落不明的娜客粒尔,同样成了有心人抢夺的目标。李克用答应将这颗祖母绿送给吐谷浑的赫连铎,可是并没有真正成交。现在这颗祖母绿,其实在儿子李存的身上。赫连铎想要得到这颗祖母绿,已经很久很久了,之前他惹不起李克用,不敢公开抢夺。现在李克用没有了,突厥人势力受到极大的削弱,天知道吐谷浑人会不会对突厥人下毒手?

对游牧民族斩草除根这种事情,中原汉人是无法做到的,即使是当初的卫青、霍去病,无法对匈人斩草除根,因为这是游牧民族天生的优势。他们拥有非常广袤的生存空间,他们可以在草原,可以在沙漠里面的绿洲,甚至戈壁滩生存。中原人想要进入这些地方彻底清剿,永远都做不到。(全部小说超速更新:搜/搜/9/9/9〕

只有游牧民族自己互相攻,才能彻底的消灭另外一个游牧民族,就像是当初的柔然人消亡一样。突厥人在退回去诺兰河草原以后,最担心的,并不是鹰扬军

击,而是周围的邻居。或许他们以前都是温,但是在看透突厥人的孱弱以后,他们很快就会变成豺狼。

“将军,时间到了。”

“走!”

发现和李存孝约好的时间已经给过去,而李存孝终没有出现,李存审立刻下令撤退。

他不能被动的等待鹰扬军的攻击。

潜伏在牛皮关的突厥人,迅速撤退,逃入了大漠的深处。

这个果断的行动,李存审逃过了劫。

当鹰扬军赶到牛皮关的时候,这里已经没有任何突厥人的踪影了。

牛皮关的北方,就是大漠,茫茫无际,根本看不到边。

没有熟悉的人引导,进入大漠是非常危险的,鹰扬军必须做好准备以后,才能继续追击。

刘鼎于是宣布,暂时停止对突厥人的打击,鸣金收兵。

经过鹰扬军的连续打击,突厥人的力量,已经受到空前的削弱。李克用和李存孝都死了,李存进等人也死了,现在只剩下李存审、李存信,还有下落不明的李嗣源,当然,还有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但是,这些人存在的更大意义,乃是内斗,而不是对外扩张。

对付突厥人的任务,就交给宋海洋和慕容初丹两人了。龙骑兵部队在吐谷浑人的帮助下,震慑和消灭大草原中的反对势力,应该还是可以的。当然,这还不够。为了尽快的稳定大草原的局势,鹰扬军还要往大草原里面,派遣更多的有生力量。

刘鼎和韦国勇商量片刻,将霍存叫来。

霍存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很是兴奋的等待着刘鼎的命令。

韦国勇开门见山的说道:“霍存,你对前往诺兰河草原,有没有信心?”

霍存激昂的说道:“属下有信心。(更多新章节请到、搜/搜/九/九/九/〕”

刘鼎点点头,神色郑重的说道:“我们经过研究,决定派遣你,带领监门军全体骑兵,前往诺兰河草原。”

霍存仰首回答:“属下遵命。”

刘鼎说道:“但是,你的任务,不是彻底的消灭突厥人,而是想办法控制他们。”

霍存说道:“属下愿听教导。”

刘鼎对李怡禾点点头。

李怡禾解释说道:“我们对突厥人的打击,已经告一段落。现在的突厥人,已经无法对我们构成威胁,即使我们不在边关驻军,突厥人在三五十年的时间里,也不可能继续威胁到我们了。但是,突厥人毕竟是朝廷的一部分,李克用也是朝廷的河东节度使,我们没有必须赶尽杀绝,因此,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朝廷的诏令,我们可以网开一面,既往不咎。”

“事实上,彻底消灭突厥人,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大草原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在那里的直接影响力,可谓是微乎其微。我们必须培育自己的代理人,让他帮助我们管理大草原。根据目前的情报,在大草原里面,至少有吐谷浑、突厥、鞑靼、黠嘎斯、拨野谷等部落,其中以鞑靼的威胁最大。”

“考虑到吐谷浑人的本性,他们是无法成为草原霸主的,他们想要成为我们的代理人,是没有问的,只,还必须有人帮助吐谷浑人,他们才能在大草原上站稳脚跟。我们的计划,是将突厥人置于吐谷浑人的管理之下,作为吐谷浑人的杀手来使用。准确来说,是吐谷浑人和突厥人联手,才能对付鞑靼人。”

霍存凛然回答:“属下明白!突厥人必须保持一定的武装力量,是又不能太过强大。”

李怡禾说道:“正是这个意思。”

霍存有些茫然的说道:“蒙古人?”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刘鼎慢慢的说道:“蒙古人的势力,现在应该还很小,可能是鞑靼部落中的一支,是,他们日后可能会发展壮大,成为草原的新霸主。蒙古人对我们汉人并不友,我们要先发制人,将他们控制起来,又或者是干脆消灭掉!”

即使刘鼎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多,知道蒙古人的厉害,两三百年以后,中原大地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将遍地疮痍,荡然无存,作为中原地区的霸主,他不能不对蒙古人小心提防,甚至,他决心,一旦发现蒙古人的存在,要么是坚决将其消灭,要么是将其怀柔过来,为我所用。

但是,从三眼都提供的情报来看,现在好像还没有一个叫做蒙古人的部落,或许有,是还没有进入三眼都的法眼。又或者是,这个蒙古部落可能还根本没有形成。又或者是,它现在叫的,是其它的名字。三眼都在大草原的情报能力,毕竟有限,只能侦察到几个大部落的名称,对于很多的小部落,就无能为力了。

霍存肃然说道:“属下明白。”

李怡禾继续说道:“我们的战略,是以夷制夷,你要将突厥人和吐谷浑人都糅合起来,共同对付鞑靼人。现在突厥人受到极大地削弱,不可能控制这么广阔的草原,鞑靼部落肯定会趁机南下的。到时候,我们的边关,将可能受到鞑靼人的直接骚扰。”

霍存说道:“属下明白。”

鹰扬军的具体计划,说穿了依然是合纵连横。

没有了李克用,没有了李存孝的突厥人,已经不具备太大的威胁,但是他们又还具有一定的血性,正被鹰扬军来做杀手。用来对付鞑靼人,突厥人乃是最的选择。相信突厥人自己,只要不愿意灭族,他们就必须接受鹰扬军的这个排。(全格式电子书下载〕否则,他们就会从历史长河中彻底的消失。

霍存走了以后,韦国勇说道:“大人,你对蒙古人为何如此忌惮?”

他一直在处理大草原的情报,没有任何一份情报,曾经提到蒙古两个字,因此,对于刘鼎突然提出的要求,显些突兀,又有些茫然。

刘鼎说道:“他们很厉害。”

己无法向韦国勇合理解释,蒙古人是如何在两三百年.扫整个亚欧大陆的,因为那是历史上尚未发生的事情,是他相信自己的小心,是绝对不会的,要是等到蒙古人坐大的时候,就完蛋了。

霍存带监门军深入大草原,需要熟悉大草原的向导。这个向导,只有慕容初彤能够承担。

因此,为了战斗的需要,离开了刘鼎的身边,返回吐谷浑部落。经过数天的准备以后,霍存和慕容初彤,带着监门军骑兵,正式向大漠深处进发。

随着监门军的出征,云州地区的局势,逐渐的平息下来。大部分的鹰扬军队,都开始有秩序的向后撤,以减轻后勤的压力,其中绝大部分的部队,都撤退到了太原府周围又或者是河北区,一方面进行前阶段的经验总结,一方面进行休整,以迎接新的更大规模的战斗。

刘鼎已经任命崔.为河东节度使,任命王承颜为横海节度使,分别管辖河东道和河北道各州的内政。在两人的努力治理下,现在河东道和和河北道的经济,都在缓慢的恢复。但是,由于这两个区都受到游牧民族的严重破坏,想要完全恢复,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消灭零星的匪患,成了鹰扬军下一步的重点目标。在鹰扬军赶走了突厥人和契丹人以后,很多当地的民团,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有的跟鹰扬军合作,有的自立为王,有的暗中反对鹰扬军。其中试图自立为王的最多。现在鹰扬军就是要扫荡他们,同时炼新兵。

当然,鹰扬军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盯着幽州的契丹人。

这时候,从幽州和营州也分别传来了消息。朱温在逃入契丹人的地盘以后,果然取得了州突厥王族的信任,他带来的敬翔和谢瞳两人,很快就成为契丹人的智囊。这个智囊,显然是专门针对耶律撒刺的。朱温想要卷土重来,必须干掉耶律撒刺。

在朱温的挑拨下,耶律撒刺和契丹王耶律安糯亦的关系越来越差。契丹王本来是权力很大的,可是由于耶律撒刺的出现,打破了契丹王的权力,导致契丹王最倚重的军事权,大部分落在耶律撒刺的手中。当初年幼的耶律安糯亦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是他现在慢慢长大了,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对耶律撒刺的看法,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契丹人的东面,杨鹭飒带鹰扬军骁骑营,已经全在渤海国登陆。先期到达的鹰扬军海军陆战队,已经配合渤海国王子大玮,进行了系列的计划。由于鹰扬军输送了大量的物资到渤海国,对渤海国的影响日渐增加,大玮的权力,也不断的扩大。

龙纪三年八月底,渤海国国王大玄锡宣布退位,将王位和渤海都督府都督的职务,传给儿子大玮,.海国的局势,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鹰扬军的帮助下,大玮大力整顿.海队,决心要给进入.海国土的契丹人一点教训,以振奋国民的士气。

九月初,当鹰扬军在云州和突厥人展开激战的同时,渤海队在鹰扬军海军陆战队的暗中帮助下,在中京显府(今吉林敦化)发起反击,取大胜利,契丹人前线指挥官耶律冬菇不幸战死,契丹人不得不从中京撤退。

中京大战的失败,加剧了契丹人的内矛盾。契丹人败给鹰扬军,已经是很丢面子的事情,现在居然败给了渤海队,简直是没脸见人了。更可恶的是,由于.海国的胜利,导致东南方的新罗,也有点跃跃欲试,想要对契丹人发动反击。

在朱温的主导下,耶律阿什等人,纷纷要求耶律撒刺将精锐军队调出,到东面去对付渤海国和新罗。然而,耶律撒刺最为倚重的,正是自身的兵权,他怎么可能调出?其实,耶律撒刺还非常担心,一旦幽州方向的兵力削弱,鹰扬军机会趁虚而入。

幽州,历来都是军事要地,契丹人当初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经过反复的争,才最终占领了幽州,果要耶律撒刺拱手让出来,他是万万不干的。但是,面对耶律安糯亦的摇摆不定,还有耶律阿什和耶律氏等人的催促,耶律撒刺很是恼怒,却又知道现在不是翻脸的好时机。

耶律撒刺最终提出折中方案,由耶律阿保机率领三万契丹精锐,绕道营州附近的柳城,对渤海国和新罗进行连串的打击。但是朱温马上识破了这个阴谋,他向周围的人表示,这是耶律撒刺想要发动政变的预兆,只要耶律阿保机带兵到达营州,马上就会将这里变成一片的血海。

一时间,耶律阿什和耶律氏等人,纷纷向契丹王耶律安糯亦进言,要废除耶律撒刺的军权。耶律安糯亦毕竟有些顾忌,担心一旦军权剥夺成功,反而促使耶律撒刺彻底起来造反。他虽然有朱温的点子,可军队毕竟不如耶律撒刺的精锐,身边更没有耶律阿保机这样能征善战的将,万一耶律撒刺真的起来造反,他的王位很危险。一时间,耶律安糯亦犹豫不决。

在幽州的耶律撒刺同样犹豫不决,朱温等人的搞鬼,让他很不舒服。但是,要他现在起来造反,实在是有点困难。不是不敢,而是顾忌太多。最大的顾忌,不是契丹人内,而是鹰扬军。他很清楚,只要契丹人内一起,鹰扬军就能够坐山观虎斗,等到契丹人两败俱伤的时候,他们才来收拾战果。

到那个时候,契丹人就彻底的完蛋了。

龙纪三年的冬天,似乎来别晚,尽管十月份已经过去,可是契丹人的盘,依然没有下雪。良好的天气,似乎是在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解决自己的内问。无论是契丹人,还是.海国人,又或者是新罗人,都在密切的关注着营州和幽州之间的碰撞。

龙纪三年年底,刘鼎返回洛阳。


上一章  |  汉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