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风流第四百一十六章 雷火惊天下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百一十六章 雷火惊天下

第四百一十六章 雷火惊天下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府天  分类: 两宋元明 | 历史 | 府天 |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下太平……”

虽说是半夜。内宫门早已落锁但除了打更的监之外。尚有一行名宫女提铃沿横街徐行缓步。口中高唱着天下太平。此时雷声阵阵颇为吓人。谁也不知道是否要下雨。几个巡行的太监便脚下匆匆预备往房中躲避。一个中年太监往那些宫女身上扫了一眼。随即轻轻哼了一声:“去年没了王妃。上个月1贤妃又没了。上气性愈发不好。结果受罚的宫女也往日多。被罚提铃的几乎夜夜都有好几拨。”

“这算是好的。如已经是四。就算下一场大雨也不至于如何。

这要是赶在数九寒冬受罚。那会儿就惨了!”另一个老太监轻轻摇了摇头。啧啧说道。“去年腊月那桩情之后。一晚上被罚提铃的宫女常常有十几个。那可是下雪天。一晚上没几个人能撑下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尸灰填了井里。咳。别说她们乾清宫里被打死的小内侍难道还少了?”

这一行都是西六宫的宦官。既然夜里还要派出来巡夜。自然算不上有头有脸。但也不是最底下的杂役。此时唏嘘了一会便忙不迭的走路。就在人人赶路的当口。空中忽然爆开一团亮光。旋就是一声响亮的炸雷。愣是把一个年轻太监吓的坐在了的上。瞧见那副包相。其他人顿时哄笑了起来。头说话的年太监便没好气的喝道:“没出息。听了打雷都会这般模样。赶紧起来!”

“今年的天真是见鬼了。个月阴沉着天却没下雨。前两天也是干打雷……”

这一个雷字刚刚出口。众人只感到眼前又爆起一团更亮的白光。紧跟着。一声比刚刚响亮数倍的雷声猛然之间在耳畔炸了开来。一瞬间。即使是适才出言训斥的中年太监也吓住了。更有两三个人差点被这雷声劈跳了起来。那个年纪最大太监正要开口说话冷不丁却瞥见横街那边再次亮起了一道电光。这一次却是直劈谨身殿。还不等他惊呼出声瞬间竟是再次有数道雷电狠狠劈了下来。在这种惊的天象下。他许久才失声叫了起来。

“老天爷……天打雷劈!”

看到那谨身殿的顶上烧起了。其它人顿时也慌乱了起来那中年太监连忙嚷嚷道:“赶紧……赶紧去报信。快。找人过去救火!”多时。不但那些被罚提铃宫女悠长的“天下太平”声嘎然而止而且宫中禁卫太监也好被人撵急了的兔子似的四处乱窜紧赶着从云台左右门前往外朝救火不多时。东西六宫已经睡下的妃们都被惊动了起来。独自歇在乾清宫的朱棣也被一阵大呼小叫声惊醒。满心不耐烦的他听清楚御马监监刘永诚连珠炮似的话语之后使是朱棣一生中几乎没怕过什么也不禁呆若木鸡。

尽管上百个太监几乎是被从床上硬撵了起来。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尽管那几十口鎏金铜缸第一时间就被人打开了盖子正有人用铜盆等物舀了水去救火;尽管三大殿附近的四十架激桶被人操纵着全力施为;然而。由于这时日天干物燥。这会儿只是打雷闪电不曾下雨。因此那火竟是烧越来越旺。

混合了香料的金楠木烧的噼啪作响。救火人大呼小叫嚷嚷不断。甚至的面仿佛都发出开裂的声音尽管当初建造这三座大殿的时候用都是深山中砍伐的最好的木材。那些立柱甚至经过最好的处理。可担不腐不蛀。可是在这样的大火中。一根根柱子却脆弱的轰然倒下。那些雍容华贵的琉璃瓦在惊人的度下片片爆裂。碎片飞:都是。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无数救火人徒劳无益的努力下。最先起火的谨身殿一角轰然崩塌。仿佛是连锁反应。紧跟着便是中脊和另一角。火光完全吞噬了谨身殿。然后便是奉天殿和华盖殿。那火焰通红的颜色映照着一张张让人恐惧的脸就连匆匆赶到的皇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面对这种情形亦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当看到杨灰头土脸满面焦黑带着一群军士跑过来。朱高炽更是心中一紧。

“杨卿你这是……”

“回禀太子殿下。里有事。所是我和杜宜山一当值。幸好下半夜他到外头走了一圈。看到起火就赶紧叫了我!”杨荣口中说着庆幸。脸色却直发白。“这火烧起来实在是太快了。我和他只来的及带人将三大殿中的图籍制抢了出来。眼下都堆积在东华门外由禁卫把守。太子殿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里距离火场太近。还请您和皇太孙殿下暂避!”

朱高炽僵硬的点了点头。却没有挪动步子。当看朱棣被一群人簇拥着过来。当看到父亲那种少有的失神表情时。他方才忍不住再次瞧了瞧那熊熊燃烧的火场。

纵使是一向强势从服输的父亲。在面前亦是毫无办法。三大殿……完了!

天色大亮的时候。尽管前来上朝的官员被禁卫挡在了左掖门和右掖门。但昨夜紫禁城的火烧红了半边天。空气中那种烧焦的味道也瞒不了人。。禁卫们虽多。却遮挡不住人们的目光。遮挡不住确确实实已经化作了焦炭和废墟的那三座巍峨雄壮的大殿。

于是。即便是犹如夏原吉义这般老成持重的文

便是如英国公张这样经历过风大雨的武臣宿将。后亦是震的说不出话。而都察院的御史'则是三三两两汇集在一起。目光中都流露出几分掩不住阴。张越和杜在杜家留宿了两夜。昨天晚上刚刚回家。下半夜就被下人的惊呼声惊醒。一家亦是一夜未眠。他前世里曾经参观过故宫。知道这里曾经多次雷火。可却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遇上。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这三座大殿雕梁栋壮丽华美。可就是这样结实的宫殿。竟然就在刚刚造好之后不多久毁于一旦?嗓发干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总算是从那种极致的惊愕中回过了神。随即就想到了此事的后果。果然四周亦是窃窃私语不断

“雷电本就威。天象示警不可不戒!”

“为了修北京城和宫殿。也不知役使了多少工匠。耗费了多少钱粮如今……唉!”“今年入春便干旱少雨若是北直隶再有旱灾。那就更糟糕了!”

“今天还要上朝么?三大全都了。以后即便是正旦朝会……还不如回南京……”

十个人里头竟有九个人说天灾示警。尽管知道这是必然的张越仍不免感到心中发沉。良久终于有小太监前来传旨。道是今日御奉天门上朝。于是。朝官中嗡嗡嗡的议声暂一段落至金水桥南按照品级肃立。尽管平日这是连喘气的低声的的方但这会儿人人都看清楚了那三大殿火灾之,的惨状。一时间仍止不了骚动。

果然等到百官在鞭声后了桥去。在奉天门外丹参拜上朝之后。后半夜完全没睡的棣面沉如水的现身奉天门廊内金台。安坐之后便吩咐中官宣旨。

“躬膺天命。祗绍鸿图。仿古制。肇建两京。乃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日奉天等三殿灾。朕心惶惧。莫知所措。意者於敬天事神之礼有所怠?或法祖有戾而政务有乖?或小人在位贤人隐遁而善恶不分?或刑狱冤及无辜而曲直不辨?或交作并进而忠言不入?或横征暴敛剥削而殃及田里?或赏罚不当财妄费而国用无度?或租税太重徭役不均而民生不遂?或军旅未息征调无方而饷空乏?或工作过度需繁数而民力凋弊?或奸人附势群吏弄法抑有司茸罢软贪残纵而致是?下厉于民。违于天。朕之冥昧。未究所由。尔文武群臣受朕委任。休戚是同。朕所行果有不当。宜条陈无隐。庶图改。以回天意。

钦此。”

在下头仔细听着的张越虽知道这诏书乃是何人草拟。但听那字里行间。便知道乃是求直言诏无疑。于他所在的位置看不清皇帝的表情。可凭着对皇帝的了。他几乎可想象朱棣这会儿沉积在心中怒气。

于三大殿被焚震惊缭绕在百官心头。因此这一日朝会例行公事的禀奏完各自衙门的急务。接下来便早早散去。有心人都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样大的天灾。帝虽下诏求言。但按照从历朝历代的旧例。宰辅大臣也应当承担责任——如今虽说没有宰辅。却还有七卿和阁臣……况且。到了最后。帝应该会下罪己诏。因为这是天公示警!

兵部衙门如今并无务。因此散朝回来之后。各司房的官员也都在悄悄议论。因员外郎和另一个主事出送公文了。因此武库司的司房中只有张越和万世节两个人。趁着这没外人的时候。万世节便凑在张越身边。低声说道:“这次天灾来的突然。下诏求直言又说的是令群臣指斥时政。我刚刚看几个御史和给事中的模样。只怕是上书的时候会言辞激烈。”

见张越若有所思没有说话。万世节索性便摊开了说:“要说近年的两件大事。一是迁都。二则是开海禁。两者都是打破了太祖旧例。开海禁虽说比不上迁都的意义重大。但毕竟是违背了太皇帝的皇明祖训。正好遇上三大殿灾。只怕当初那些反对的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按理说儒生只敬圣人。可遇上这种时候。却不免以鬼神天意之说阻治国经略大道。”张越轻轻叹了一气。面上旋即出了自信之色。“迁都乃是为了防备蒙元。须知历朝历代的国都几乎都在偏北边。国都在南边的历朝历代都不长久。至于海禁……皇上并不是朝令夕改的性子。再者去岁市舶司课税也颇为可观。民间皆道便利。必然不会因天灾阻大事。对了。你要是准备上书言事……”

在门外听了一半。原本想进来的尚书方宾顿时停住了脚步。当初密议迁都事的时候。他这个尚书也是支者。此次遇上这样天大的事。他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被抛出来当作替罪羊。可眼下想想。他倒是越老越糊涂了。皇帝又'是那种轻易被天灾所动的人?只是。这次那群讨,的言官恐怕不会放过那么好会。但只要圣心坚定。事情就好办多了!

P:又晚了。极其不好意思……有两天。月票榜前面相差无几。后面相差更少。大家帮忙用月票顶一顶啊。貌似几十票就可以上升一个名次了。推荐也是_(。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  |  朱门风流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