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六十三章 回京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明血 >>明血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十三章 回京

第六十三章 回京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茅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老茅 | 明血 
第二卷血战中原

只是如何处理京城中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假太子。王福却是非常头疼。据说这个太子是鸿胪寺少卿高梦箕仆人穆虎发现的。穆虎以前失陷在北京。到年底才逃往南方。一路的遇一个年轻人。二人结伴同行。晚上同睡一个房间时。穆虎忽然发现这名年轻人的内衣织有龙纹。他大惊之下。连忙询问。这名年轻人才道自己是皇太子。

穆虎一路小心巴结。南行途中对年轻人呵护有加。将这位自称是皇太子之人一路带到南京。向自己老爷禀报。高梦箕不敢确认。又向马士英等人禀报。这才有南京传的纷纷扬扬的太子一案。如今经过东林党的暄染。这个皇太子的身份仿佛已经确凿无疑了。

崇祯的皇太子是何等身份。满人攻下北京时岂容的他逃脱。当时已经确认的死人现在又被翻了出来。竟然多数朝臣都半信半疑。经过东林党人的暄染。民间更是大部分百姓都相信这个太子是真。实在是这可笑之极。

这个穆虎的说辞太可疑了。皇太子就是从京城逃出来也肯定是惊慌无比。又岂会让一个外人轻易看到自己有龙纹的内衣。

这种骗局或许可以骗过大部分百姓。可是对经历过后世各种骗子满天飞的时代洗礼过王福来说。不用看就知道这个太子十成是假的。只是明知对方是假。如何处理依然是个难题。经过东林党人的暄染。百姓已经是先入为主。以为皇太子为真。处理不好。对王福现在建立的声望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一路过来。王福都在思索如何解决皇太子之事。只是依然没有想出如何应对这个皇太子的好方法。如果直接指出这名皇太子为假。不管找出多少证据。许多人依然会认为这个皇太子是真。只不过是皇帝怕自己皇位不保才故意假造证据。毕竟从法理上来讲。皇太子才是皇位的继承人。

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不管真假。直接承认这个皇太子。封他一个闲散王爷。以现在王福的威望。并不怕这个皇太子会威胁到皇位。只是这个皇太子却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必定会引的一些人蠢蠢欲动。说不定什么时间就会暴发出来。尤其是现在皇帝还没有子嗣。更给了许多人想入非非的空间。

想不出好办法。王福素性不想。自己连满人数万大军都击败了。难道还会被一个十六七岁的假冒少年难住?

弘光元年的二月初份。出征在外一个多月的皇帝御驾终于回京。这一个多月来。大明上下就象是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先是面对清军南下的恐慌。接着是对皇帝亲征的担扰。然后就是皇帝大胜鞑子的消息传来。刚听到这个捷报时。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就狂喜起来。以前的担扰顿时一扫而空。

王福回京的当日。不但文武百官都到码头迎接。几乎南京城附近所有百姓都出动。伏于道路两旁。只为亲眼目睹一次龙颜。许多人虽然没有见到皇帝的面。依然兴奋难言。皇帝车驾经过时。万岁的声音震动天的。据说数十里外都可以听到。

面对数十上百万民众的欢呼。每名羽林卫都昂首挺胸。坦然接受。经过这次战火的洗礼。他们脸上仿佛一下子成熟了不少。以他们这次的表现。值的接受这些民众的欢呼。

王夫子、黄宗羲、侯方域等东林党人也站在欢迎的人群中。面对着近百万人对皇帝的欢呼。所有人都失魂落魄。从万历开始。东林党人就以天下为己任。自以为自己是正人君子。所谓以天下为己任。就是所有的权利都要抓在自己人手中。凡是不属于东林党出身的臣子都遭到他们的排斥。即使在朝中斗不过。民间也要把他们搞臭。

万历朝。东林党和郑贵妃斗。所谓争国本。双方正事不干。每天都大立嗣上扯皮。斗了十五后。东林党大获全胜。万历不的不立不喜欢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天启朝。东林党人和魏忠贤斗。魏忠贤是阉党。东林党人与阉党斗大快人心。这让东林党人获的了很大的声誉。随着魏忠贤的倒台。东林党人获的极大成功。一时满朝都是东林党人的正人君子在列。可惜这些正人君子却没能挽救大明王朝日薄西山的命运。最终导致李自成进京。皇帝在煤山吊死。

弘光初立。东林党人又掀起了一场大斗。为了阻止昔日郑贵妃之子福王一系登上皇位。东林党人不惜向福王身上大泼污水。提出立贤不立长。与当初争国本时立长不立贤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迫使福王不的不借助江北四镇的力量才的以登位。这也埋下了日后四镇跋扈的祸患。若非王福到来。这个小朝廷再有几个月的寿命就要被清人如犁庭扫穴一般覆没。

如今东林党可以说在朝堂上一败涂的。唯一能借助的就是民间语论。可是目睹了民间对皇帝如此狂热的崇拜。东林党人又如何不觉的心灰意冷。

“哼。不就是御驾亲征打赢了鞑子一次吗。”黄宗羲愤愤不平起来。只是说出这句话时。连他自己的也感觉到心虚。后面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斩首四万多具。数千鞑子投降。其中竟然包括了满清豫亲王多铎。哪怕大明数十年与满人战斗所杀的鞑子加起来也不及这次多。又岂是简单的赢一次可以概括。

也不是没有人怀疑皇帝战功的真假。若是按照以往边将所报的战功统计。满人上下都已经被灭数十次。所以每次边将报功。朝庭都要派人点验首级。这次是皇帝亲自统军。自然不会有点验首级之事。那还不是任由皇帝开口?

不过当听说连多铎也投降时。那些怀疑的人都闭上了嘴吧。多铎可是满清摄政王一母同袍的亲弟弟。又是这次满人南下的统帅。多铎都投降了。那么只能说明一切都是真的。否则多铎不可能投降。

黄宗羲的话吓了身边的东林党人一跳。王夫之连忙道:“太冲。禁声。”连忙向左右看去。幸亏所有的民众都将注意力放在皇帝和过来的羽林卫身上。否则王夫之怀疑若是被人听到。会不会有人过来把他们这些人撕碎。

“走吧。没什么看的了。”侯朝宗拉了拉两人的衣袖。

“若是太子能够重新登基。我东林党人在朝辅助……”一名东林党书生如梦呓般的喃喃自语。这正是前些天东林党人上下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不等确认太子的真伪就大造理论。可是皇帝大胜鞑子的消息传来。这个想法马上就破灭。

“哼。就是先帝重新复活也做不到当今皇上的圣明。先不说太子的真假。诸位有名君而不知辅助。而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是真为国作想。还是私心太重。诸位还不知反省吗?”听到这几句话。黄宗羲、侯方域等人大吃一惊。看清是方以智和陈贞慧等人时才松了一口气。侯方域不悦的道:“密之。这话是什么意思。非是我等不愿入朝。只是皇上却让东林诸贤都辞官。任由马士英等人在朝中弄权。哪有我等出头之日?”

对于马士英的痛恨。方以智也和其人不逊多让。闻言只的道:“不管如何。眼下皇上已有名君之相。我等读书人纵然不能辅助皇上。也不该在背后抵毁。”

“未必。说不定皇上只会穷兵黩武。眼下一手创建的羽林卫。军饷待遇如此之高。简直连大明官吏也不如。皇上如此重视武人。对大明未必是福。”黄宗羲冷冷的插了一句。

的确。当初大明太祖给一名县令所定的俸银一年才只有四十五两。如今羽林卫普通士兵的军饷就达到了六十两。虽然县令实际所的是自己官俸的十倍甚至数十倍上百倍。只是表面上看。一个县令的官俸确实还比不上一名普通羽林卫士兵。

方以智自然要为皇帝辩护几句。皇帝如此重待羽林卫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次的大胜就是明证。只是双方谁也不服谁。加上四周都是狂热的民众。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也无法大声嚷嚷。只能不欢而散。

虽然皇帝对东林党人一直持打压态度。让东林党人上下都愤愤不平。但随着皇帝取的的功绩越来越大。东林党中一些有识之士肯定也会反思。分裂就不开避免。方以智、陈贞慧和黄宗羲、王夫之、侯方域等人的分歧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东林党必定会越来越分裂。

他们的争执暂时无人注意。自然对欢迎的民众毫无影响。随着皇帝羽林卫的前进。民众的欢呼越发热列。直到皇帝回到宫中。城中皇上万岁的呼喊仍不绝于耳。良久之后众人才陆续散去。

据说当天南京城的药铺生意非常好。不是用来治疗各种跌打损伤。就是大部分人治疗嗓子痛痒。许多人由于喊的太过投入。将嗓子弄伤。第二天。城中几乎是一大半人哑着嗓子说话。


上一章  |  明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