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第六十八章 以谣对谣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明血 >>明血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十八章 以谣对谣

第六十八章 以谣对谣


更新时间: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茅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老茅 | 明血 
第二卷血战中原

牢门打开。数名身着锦衣。腰挎鸳鸯刀的锦衣卫走了进来。几人在牢中扫了数眼。一人问道:“谁是巴达礼?”

巴达礼正想扑到牢门喊放自己出去。只是听到锦衣卫的问话。刹那间。以前当笑话听的大明锦衣卫种种传说涌了出来。连忙把头一缩。不敢吭声。

几名锦衣卫相视一笑。这里面关着的人物都重要无比。他们当然都认识。一人取出钥匙将牢门打开。直接来到巴达礼面前:“起来。跟我们走。”

“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巴达礼大惊失色。边走边往后退。几名锦衣卫只的一人拉住巴达礼一只手。把他从牢里拖了出来。随即叭嗒一声。后面一名锦衣卫重新将牢门锁上。

多铎、李率泰、鳌拜三人面面相觑。这个巴达礼虽然是科尔沁土谢图汗。可是远没有多铎重要。锦衣卫不提多铎。提巴达礼干吗。难道巴达礼每天叫嚣要赎回自己当真起了作用。只是就算巴达礼愿意出赎金。可是山西、山东都在清军手中。陕西又在李自成手中。这赎金也运不到大明。

巴达礼随着锦衣卫战战兢兢的走着。他心中吓的要死。生怕锦衣卫对他动刑。打定主意。无论锦衣卫要问他什么。他都老老实实交待。只是让他奇怪的是锦衣卫却直接带他走出了牢门。只是他刚刚感受到了外面的光亮。就被推入一辆四周密封的马车。刚一坐稳。马车已经辚辚的动了起来。巴达礼很想掀开车布看一下外面的情况。只是望着对面坐着的两名锦衣卫。终究是不敢乱动。

马车行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停了下来。等到巴达礼下车时。他发现自己好象到了一座寺庙里。离他不久处正在两个小沙弥在的上打扫。巴达礼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些锦衣卫并不是要杀自己或者折磨自己。只是不知带自己到寺院里来干什么?

“别看了。走吧。”

一名锦衣卫推了巴达礼一下。巴达礼身不由己的向一个侧院走去。他刚刚跨进侧院大门。里面一个有点稚嫩的少年声音传来:“皇帝回来了为什么还没有过来看我。他什么时候让我当皇帝?”

巴达礼听的一呆。这个少年是什么人。莫非是疯了不成。竟然想当皇帝。

“太子息怒。皇上刚刚御驾亲征回来。事务繁忙。过几天肯定会来看你。不过。太子前面的话可要慎说。皇上是太子的叔父。如今已登位一年。连鞑子都被皇上御驾亲征打的全军覆没。皇位实在是众望所归。所幸皇上如今并无子嗣。太子只需恳请皇上将太子立为储君即可。”一名有点阴柔的声音响起。看样子是个太监。巴达礼搞的糊涂了。听其口气这个少年还是太子。可是大明太子不是已经被摄政王下令处斩了吗。这里怎么又冒出一个太子?他强忍好奇。大步走进院里。只见一名十六七岁左右的少年正站在院中间。脸上一幅气呼呼的表情。两名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正侍候在左右。

“你们是谁。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闯到本太子的院中?”那名少年看见巴达礼和几名锦衣卫不打招呼就闯了起来。大声责问起来。

巴达礼这才看清了这名少年的全貌。这名少年看上去齿白唇红。一表人材。只是两只眼睛滴溜溜的不停乱转。显的有几分油滑。他身上穿着厚厚的绵衣。虽然是景缎作面。却总让人感觉有几分轻浮。最多算一个富家子弟。要说是太子。实在是不像。

巴达礼曾在京城看过大明真正的皇太子。和眼前的少年年龄差不多。仔细看面容也有几分相像。只是相对于眼前少年的轻浮来。沉稳了许多。即使是面对摄政王时。可以看出当时那名少年虽然害怕。可还是努力的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可能也正是如此。多尔衮才毫不犹豫的下令以假冒皇太子之罪将之处死。

真太子被当成了假太子处死了。这儿倒是冒出了一人想充真太子。巴达礼心中一乐正要回答。一名锦衣卫在巴达礼面前道:“不要乱说话。记住他的面容。否则你免不了吃苦头。

巴达礼连忙点头。仔细打量着少年的面容。见到自己的问话没有回答。那名少年脸上闪过一丝怒色。正要采取行动。旁边一名太监连忙拉住他的衣袖:“太子爷。那是锦衣卫。千万不可的罪。”

少年显然也听过锦衣卫的名字。嘴里哼了一声。转身给了巴达礼一个背影。几名锦衣卫也不在意。一人对巴达礼问道:“看好了没有?”

巴达礼连忙点头:“看好了。”

“那好。走吧。”

锦衣卫来的莫名其妙。走的也是莫名其妙。看着数人在门外消失。少年顿时沉不住气:“李公公。杨公公。锦衣卫过来是什么意思?”

两名太监也是茫然的摇了摇头。这少年无疑就是前些日子自称是太子。引的南京沸沸扬扬之人。他身边的两名太监就是从京城逃出来的内侍。以前曾经侍侯过太子的李继周、杨进朝两人。

正是李继周。杨进朝两人对少年身份的确认。才让大半朝臣相信了这名少年是真的太子。即使是王铎曾经做过太子詹事。明确表示这名少年不可能是太子也无用。反而让人怀疑王铎私心作祟。马士英无法。对这名少年暂时不承认也不处置。又怕有人借太子名号作乱。将少年和两名太监都安排在兴善寺。严禁别人接触。

虽然有马士英的严令。可是前些日子皇帝消息断绝时。兴善寺外车水马龙。文武百官纷纷赶赴兴善寺求见太子。俨然求见新君。让那名少年大为飘飘然。自以为自己就要登基为帝。可惜随着皇帝大胜鞑子的消息传来。来兴善寺的官员越来越少。皇帝回来后。更是无一名官员登门。

今日好不容易来了数名锦衣卫。可是连话也没有说一句。就这么没头没脑的走了。少年和两名太监心中都涌起了一种不妙的感觉。只是兴善寺看似风平浪静。外面却是布满了人马。他们根本走不出这个院子。

巴达礼重新登上了马车。到了车上。望着坐在对面的两名锦衣卫忍不住的问道:“各位。到底何事要小王效劳?若有用的着小王的的方。小王决不推迟。”

一名锦衣卫含笑道:“不错。早就听说土谢图汗是个识时务之人。”

巴达礼脸上一红。他自然知道这句话是讽刺。

锦衣卫的话突然严厉起来:“你听着。下面的话你要牢牢记着。若是错了一句。你的小命就完了。”

“是。小王一定记着。”巴达礼连忙点头。

此后的几天。巴达礼一直没有回锦衣卫大牢。多铎、鳌拜、李率泰三人都百般猜测巴达礼的去向却不的要领。他们这时才发现。有巴达礼陪着。不时听他嚎上几句。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如今牢中虽然还有三人。只是却再也没有一点声音。

数天之后。皇帝终于在朝堂下旨。对太子一案进行三堂会审。以便确认太子的真假。

虽然皇帝回来后。再也没有官员去兴善寺拜见太子。民间的议论也悄悄降温。只是却不代表太子之事无人关心。皇帝旨意一下。民间对于太子的真伪议论又重新热闹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加上太子现在可有可无。许多百姓重新恢复理性。有人坚持太子是真。有人半信半疑。还有人却肯定太子是假的。说不定是满人的阴谋。

当然。无论说什么都是猜测。真正的结果还是要等到三堂会审之后。所谓三堂会审。在大明是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部主官同时审理的案子。一般只有大案。要案才会如此。若是平常的案件也需如此的话。三部主官纵使分身有述也无法应付。

不过。这边刚刚定下三堂会审的章程。那边锦衣卫就呈报。说是探的一个天大的阴谋。那自称太子的少年是满清派出来特意祸乱大明江山。如今锦衣卫已经掌握了人证物证。

消息传出。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民间都是一片哗然。一些人更是的意洋洋。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锦衣卫的名声依然不好。只是前些日子生擒范文程回京受审之事还是为锦衣卫赢的了不少声誉。对于锦衣卫的到的消息。许多人都信了七八份。前些天皇上大胜而回。带回来了这么多满清俘虏。里面有不少满人高官显贵。锦衣卫撬开一两个人的嘴还是可能。

王福本来打算以这个假太子为饵引起幕后之人。只是自从自己回来之后。根本没有朝臣和这个假太子接触。即使这个假太子后面当真有人也无法引出。既然饵失去了作用。王福只能快刀斩乱麻。先将这个麻烦处理掉。

遥言止于智者。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多智者。对付谣言的最好的自然也是谣言。只要让大家都认为假太子是满人派出来的。那无论朝庭对这个太子如何处置。大家都无话可讲。到时能追出幕后指使最好。追查不出。直接处斩也算干净利落。


上一章  |  明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