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七十六章 手足无措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七十六章 手足无措

第七十六章 手足无措


更新时间:2013年10月28日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让你窝心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七十六章手足无措

升级改版成功,请书友们多多支持,发现BUG也请及时告知,我们好及时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节也请告知,我们尽量给予热门书籍文字,当然因为书籍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没有的请多多谅解

第七十六章手足无措

经过夏天和秋天的备战,开战的时机已经成熟,经过商议,金军将开战的时机定在十二月初,之所以选择初冬,是因为女真人更熟悉这种气候,在冬季作战方面经验丰富。还有一点就是,这时候大小河流都已经结冰,利于女真骑兵的快速通过。

可以说,金军对这场战役的策划做足了功课,从军队的调动、粮草的组织、天气的选择、战略欺骗、兵力牵制、战法等方面做了周密的安排,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足以见得金国此次南下已不同于往次,是经周密计划之后,有备而来,再观宋朝,却没做任何战争的准备。一场野蛮覆灭文明的战争拉开了黑沉沉的大幕!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由于金国丢了奉圣州,而经过艰苦的谈判,银术可无功而返,不但没要回来,连借路也被拒绝了,这样西路军便失去了南下的通道。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放弃攻宋的打算,而是决定东西两路都取道河北,同从燕京府出发。

宗翰领一路自河北西路,翰离不自河北东路两路并驱南下,渡过黄河后合兵一处,会攻汴京,出动兵力十一万,并在南京平州留兵五万以宗干为都帅,随时南下增援,同时防止西京之兵趁机进攻燕京府。

在开战之初,金军以绝对优势的骑兵集群发动快速突击,河北地方宋军被金人打的落荒而逃,节节败退,两路金军像尖刀一样直插北宋腹地。遇到坚城即绕路而行,准备通过一轮突然而猛烈地打击。一举攻占开封。

十二月十日,大宋刚刚补上了答应的赔款。人质也已经上路,可金军却突然发起了进攻,这如一记闷棍敲得大宋君臣发懵,个都毛了爪。耿南仲到羡慕起了自己举荐的李邦彦,这小子接到诏书后,并没有立刻回京上任,他还在半路上磨蹭,不但免了贡献妻儿,还不用给自己挡枪。

因为耿南仲等人一味寄希望于求和。此时的京城,战守之具还一概未做准备。

他们认为养几十万兵于京城之下,哪来那么多的钱粮?何况现在已与金国议和,何须再用兵?不但解散了各路勤王之兵,还下令各军原地待命,不准擅自入京,这样一支勤王兵马也没有赶过来,他自然成了官家埋怨的对象,忠臣攻击的靶子。

就在北宋朝廷的大臣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时候,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势如破竹,如狂一般卷过了河北西路,

一路上宋朝守城官吏大多弃城而逃。重镇真定两次被金军攻陷。但是为了取悦女真人,一直未加修缮,被金军轻而易举的攻下。十二月二十日。仅仅十天宗翰抵达黄河北岸。

宣抚副使折彦质领兵十二万驻扎于黄河南岸迎敌,签书枢密院事李回也率一万骑兵防守黄河。金兵探马探知消息后。回报宗翰,称黄河边有宋朝重兵集结。不可轻率渡河。完颜娄室献计:“南朝兵力虽多,但毫不足惧,只须今夜把所有战鼓聚集于阵前,通宵达旦擂响战鼓,天亮时再看宋兵有何变化。”

黑夜中传来隆隆的战鼓声,使宋朝的士兵将领在恐惧中煎熬。将近黎明,这些懦夫们接二连三地溃逃,全部跑光了。

金兵的战鼓声居然吓跑了宋朝十几万大军。

十二月二十一日,完颜粘罕大军兵渡黄河,长驱直入,永安军、郑州的守臣开门投降,离东京已近在咫尺。东路完颜斡离不率军绕开两河宣抚使范讷在滑州、浚州驻防的五万守军,经恩州古榆渡过黄河,直扑大名府。

此时金两路大军都已兵渡黄河,东京危在旦夕…

眼看金军兵临城下,赵桓才想起召各路勤王兵马火速救驾,还传旨将康王赵构拜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命他召集河北各路兵马入援京师。但这些都为时已晚,自汴京被金军围困,除了南道总管张叔夜带着三万兵马入京勤王以外,就再没有来过一支勤王大军,城中仅能依仗的,就仅剩下原本就屯驻于京城的七万卫士和弓箭手了。

皇上谋而无断,下面也是一团乱糟,

赵桓心中充满了恐惧,他逐个召集大臣征询良策。

少宰兼中书侍郎唐恪一向主张议和,但议来议去倒把金军议到城底下来了,他此时无计可施,于是劝赵桓效仿他父亲赵佶的做法,留皇太子守京城,率众西逃长安。

赵桓也想逃了,但是金兵已在城下,逃得出去吗?

接着,何栗入见。赵桓问是否迁都,何栗认为迁都会是最大的失策。赵桓又认为何栗言之有理,翻然而改,以足顿地:“今日当死守江山社稷。”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