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第一百三十四 抵达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明末行 >>明末行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 抵达

第一百三十四 抵达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04日  作者:千斤顶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千斤顶 | 明末行 

隆隆的脚步声齐刷刷的响起,一队排着整齐队形飘扬着大名旗帜的军队正在官道上大步的行军,虽然三月的天气还是有些寒冷,但所有的军士都走得满头大汗而且身上布满了尘土,显然这些军士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路了,这支队伍就是从德州匆匆赶往京师的由庞刚率领的灵山卫的屯军

庞刚依然骑在他那批红色的大马上,看着行进队伍中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容心中一阵感慨,此去京师勤王,和叩关的清兵主力作战风险之大可想而知,这些士卒不知道能有几人回到灵山卫见到他们的亲人,想到这里心中感慨之下不禁吟道:“迢迢万里馀,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朴,几时树功勋?”

“好诗!”当庞刚吟这首诗的时候却被一旁的大壮听到了,在一旁拍叫好:“大人做的诗可真好,俺看比起那些人写的酸不溜秋的东西厉害多了”

大壮的这个马屁一拍过来,庞刚的老脸微微一红有些哭笑不得的骂道:“你这不学无术的家伙,拍马屁也不是你这么拍的,幸好此处没有旁人,否则可就要让人笑话了,你可要记住了,这是唐时的杜甫写的诗句,不是本官写的”

大壮伸挠了挠脑袋憨笑道:“哦,我还以为是大人写的呢,不过大人您能把他背出来俺以为就已经很厉害了哪像俺啊,到现在认识的还没到三百个”

庞刚皱了皱眉头,说道:“大壮,你要读书识能够为你黄家争光,虽然你现在已经当了百户,不过你若是在年终的考核里若是不能通过考核的话我也一样然会把你扔回灵山卫的校场上重新和那些新兵蛋一块训练!”

庞刚为了加快军中士卒军官的化普及,特地在军中开展了一项强制性的学习政策,他规定凡是担任百户以上的军官一定要认识八百个以上的汉、旗、总旗等军官认识的汉也要达到三百和五百个以上,就算是普通的士卒庞刚也规定了凡是认识一百个以上的兵的军饷要比不识的兵要多一半因为庞刚认为,一支有化的队伍的凝聚力肯定要比一支由盲士卒组成的军队强的多,这个措施刚推行出来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最后还是在庞刚的坚持下慢慢实行,到现在还是在试行阶段

现在大壮一听到庞刚起这件事,脸上立刻就皱了起来,最后有气无力的说道:“是,人一定使劲读书,争取考核及格”

看着大壮皱起来的脸庞刚不得笑了,“感情你也知道害羞啊,要是到时候你一个百户和那些新兵蛋一块念书出操,臊也臊死你了!”

经过大壮这么一岔,庞刚心中的烦躁倒是去了不少,他看着蜿蜒盘旋的队伍,心中暗自盘算起来,经过了德州一战,自己的军中伤亡的军士有三百五十六人,其中一百六十多人他已经拜托德州兵马守备易江派人送他们会灵山卫养伤,战死的士卒也把他们的遗体火化后送回灵山卫忠烈祠安置,享受卫所的军户和附近百姓的香火奉

现在这支只有三千七百多人的队伍里可是包括六百多人的辎重兵,真正的作战队伍只有三千一百多人,一路上无数次庞刚曾经问过自己,带着这么一点人马去京师和数万清兵血拼值得吗?留在德州舒舒服服的混日岂不是很好可是每一次思索过后庞刚都得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值得!”

为什么后来历史上发生了扬州三日、嘉定三屠这样的惨剧,为什么后来的华夏民族要在脑袋后面拖了数百年的金钱鼠鞭,大好的河山被那个没有任何化和修养的野蛮民族蹂躏得不成样,以至于国人都习惯了见到当官的都要下跪自称奴,庞刚认为就是因为抱着这种得过且过想法的国人实在太多了

自己既然到了这个时代,虽然不知道能否改变华夏民族未来几百年的悲惨命运,但是能做一点是一点吧,只要自己尽了力,将来即便是失败了也问心无愧

想到这里,骑在马背上的庞刚深深伸了个懒腰,看着北方那阴沉沉的天空轻轻的说道:“大明的京师,我来了”

就在庞刚紧赶慢赶就要赶到京师的时候,阿巴泰已经赶在他面前先一步来到了北平的东门外与一直驻扎在那里的此次清兵统帅阿济格会师

和满身肌肉以勇武著称的阿巴泰不同,阿济格身材比较消瘦,眼里总是露出一丝精明的神色,脸色总是挂着一丝笑容,此时他正坐在帐内和众将商议军情

此时三等功扬古利正在向阿巴泰汇报今日的军情,“今日京城中传来消息,明国皇帝已经任命卢象升总领京城外所有的明国兵马,欲与我军在此决战,现卢象升正在积极整顿兵马”

阿济格不以为意的笑道:“这个卢象升本王听说过的,据说此人在剿灭国内的流寇颇有一套段,想不到明国的皇帝竟然把他给拉来了,可见明国无人了”

阿济格说完,大帐里的清兵将领都大笑起来,他们的笑声中充满了对明朝的蔑视

扬古利也微笑道:“英武郡王说的是,但是我们也不能视对,毕竟明军可是比我们多了一倍”

“一倍又如何!”阿济格不屑的说道:“明国人哪次和咱们仗不是比我们多了几倍的人马,可哪次不是被我们得屁滚尿流”

正当众人大笑的时候,帐外有兵丁来报,饶余贝勒已率军到了大营外

阿济格止住了笑声,“看看,刚说到兵力不足,现在七哥就回来了,真是天助我大清啊,走走,大家一起去迎接我们的饶余贝勒,看他在河间、德州一行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当阿济格率众将出营来迎接阿巴泰的时候,众人都被阿巴泰这部兵马的惨状给惊呆了,稀稀落落的旗帜、无精采的人员和偶尔被抬过去的缺胳膊少腿的伤员,此时呈现在阿济格眼前的就是一支吃了败仗了的队伍,

阿济格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吃惊的问道:“七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掳掠的明国百姓呢?你们抢来的财物呢?还有你们的人马为什么少了这么多?”

阿巴泰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羞愧之色,摇了摇头阴着脸道:“别了,我们进去再说”

等到阿济格和众将进了大帐,众人依次落座后阿济格沉声问道:“七哥,现在你可以说了吧,为什么你的队伍只回来了这么点人?”

阿巴泰苦笑着把先前德州发生的战事一五一十的倒了出来,大帐里众人如同听在听神话故事般随脸上的神色着阿巴泰的讲诉一直变化,心情也仿佛如同过山车般起落

最后阿巴泰苦笑着说道:“就是这样,我在德州城下损失了数千的兵马,直到十二弟派来了传令兵后我撤兵往此赶来”

阿济格此时摇头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神情道:“七哥,若非我深知你性,我绝对会以为你在给我们讲故事,这事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你们一万多名大清勇士竟然奈何不了数千明军,难道这些明军都是天兵天将下凡不成?”

扬古利也沉着脸道:“若是饶余贝勒所言属实,这个庞刚以后绝对是我大清的祸害,此人应该尽快除掉!”

阿巴泰长叹了口气,“此事我又如何不知道呢?我之所以要拼着数千勇士的性命不要也要攻下德州府就是因为看到了此日后的危害性,可一来众将看到兵丁折损太多不愿意再攻城,二来是十二弟发出的军令已到,为兄不得不遵从军令,因此不得已退了兵”

听着军中主将叙话,大帐里的众位甲喇章京和将领也都面面相窥,什么时候明军的战斗力也变得如此强悍了,竟能以数千兵力抵挡上万明军的攻击,而且还给大清造成了如此大的伤亡

想到这里,几位甲喇章京的眼里不禁流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一名甲喇章京出言询问道:“请恕奴无礼,敢问饶余贝勒,奴听说您在河间和一带收获颇丰,虽然战事暂时失利,但那些掠夺来的百姓和财物想必不会丢失吧?”

“这个”阿巴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异样的赤红,那是一种恼羞成怒的神情良久阿巴泰叹然说道:“那些百姓和财物都被我用来和守城的明军交换那些阵亡勇士的尸骸,我身为镶蓝旗将领若是不能把阵亡勇士的遗骸带回盛京安葬可没法向皇上交代”

“呃!”众人想到了皇太极对待阿巴泰的态度后不禁哑然,若是阿巴泰就这么把数千名大清勇士的尸骸留在明国不管不顾回去后肯定没他的好果吃

看到神情有些郁闷的阿巴泰,阿济格也不知如何劝说,只得和身旁的扬古利对视了一眼,两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收藏,方便下次在来阅读.

由书友搜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著作问题,请和我们联系.


上一章  |  明末行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