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鞍齐眉第三百六十四章 金陵来信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古代>> 举鞍齐眉 >>举鞍齐眉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百六十四章 金陵来信

第三百六十四章 金陵来信


更新时间:2013年09月27日  作者:草木葱  分类: 古代言情 | 架空历史 | 草木葱 | 举鞍齐眉 
陈琦朝他一抱拳,解释道:“是的!听施府仆妇讲,在此前,姑奶奶那孩子,还嚷着要将玉送给叶公子。说是萧大当家到这里的船上,另送了块玉给小家伙压惊,所以,他才想着把从小贴身戴着的玉,另送他人的。”

这番话让葛曜陷入沉思。

“有没有查到玉玺的下落?”他重新抬起头,盯着陈琦的眼眸。

陈琦摇了摇头:“东西应不在几位少爷身上。咱们赶到堰塞湖的时候,他们身边没带什么东西。若是有东西在,是骗不了人的。”说着,他觑了葛曜一眼,心里不禁嘀咕起来。

将军找东西怎会找到这里来了。若真在她身上,文家姑奶奶也不会丢下孩子,一个人北上入梁。况且,施府如今已成废墟一片了。再宝贝的东西,也都埋在地底下。

觉察到陈琦投来目光中,似有闪烁不定的质疑,葛曜哂然一笑,跟他解释道:“临行前,邵将军再三交待,便是请不来文家姑奶奶,也要打听到那东西的下落。虽说她跟齐四爷如今和离了,知玉玺的下落,最有可能还是她。

陈琦点了点头,一脸恍然的表情,进言道:“将军!既然她不肯去山东,不如让末将留下来吧!就说是帮他们安置灾民。”

葛曜听了,会心地一笑,走过来拍拍对方的肩头:“那就辛苦兄弟了!”

陈琦一抱拳,单膝跑地:“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葛曜点点头,嘱咐道:“你留在她身边的任务,一则是贴身保持她娘俩,二是打听古玉还有玉玺的下落。若有可能,能劝服她移居山东,便是大功一件!起来吧!”

“末将得令!”陈琦闻言,从地上站起身来,他想了想,有些不太确定地问葛曜“将军,那古玉到底是什么来头?您是从何处知道的?”

没料到他会问及此事,葛曜停滞了几息,随后避重就轻地解释:“据说,那东西是先帝留下的信物!弄到那东西,将来咱们将军登位,也更名正言顺一些。”

一时难以理解,陈琦摸了摸脑袋,自言自语道:“项家江山早被人夺了,就算自立也没有什么人说三道四!邵将军何必还打着项家的招牌……”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怎奈葛曜耳力十分好使,将对方所讲的每个字都听在耳里,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不过,他自然不会对此疑问,主动替陈琦解惑。要知道,这里的牵扯太大,不到时机成熟,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二日,葛曜就出发了。临行前朝众人告辞,特意将陈琦留下的事,跟舒眉以及施靖解释了一通。

“就先留他在这里帮你们救灾等本将军从金陵回来,再一起离去。”葛曜特意跟施靖以及季县令解释道。

施季二人自然求之不得。要知道,名义上虽是陈琦留下,可他手里还有一队人马。有他们的参与,本地的治安以及清理工作,都能帮上忙。

一众人跟葛曜再三道谢。

可以说,他最后离开,几乎在是众人的簇拥下上路的。

不出意外其中最舍不得他的当属跟他十分投缘的小葡萄了。

小家伙没有像以往那样,哭得唏里哗啦。

不过当他转身望向母亲的神色,让舒眉肝儿一颤心里闪过一丝愧疚之意。

这孩子开始明白一些事情了。

舒眉无不遗憾地想到。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转眼间,又到了深秋。

太平县大部分房屋尽毁,不过,好在道路打通后,雨润也跟着进来了。舒眉让她派人回了趟金陵,将悦已阁铺子周转的银两,抽了一部分过来,用于重新兴建施府。

待大家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时,天气已经日趋寒冷。

全家人坐在一起取暖时,望着焕然一新的府宅,舅母贺氏心里颇不是滋味。

“没想到,你舅舅到温州府为宦多年的积累,一场天灾全都化为乌有。若不是姑奶奶你,咱们今年的年节,怕是都难得捱下去了。”贺氏无不感触地说道。

“舅母别这样说!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人没事就好!”知道舅母的心结,舒眉忙安慰道。

“话虽没错!珞儿好不容易及笄了,府里如今的状况,若是有人来提亲,拿什么做嫁妆······”贺氏无不遗憾地说道。

这倒是个问题,之前大家忙着重建家园,此类婚嫁之事自然是搁置了下来。等大家事情一忙完,生活重新回到原先轨道上来,许多问题就都冒了出来。

例如,珞表妹的嫁妆问题,还有舅母贺氏选中的亲家等等。

突然间,舒眉意识到一件事—老爷子新丧,陆士纶居丧三年,舅母是不是动摇了?!

—"——以下为防盗所设,一小时后再来刷新吧!——"——

宁国府的女学,设在府第的东南角的静华堂,请的是前朝一位落第的老举人。

这天,静华堂里的氛围格外不同。若此时有人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就能感觉出这份不对劲儿来。平日到了此时,里面肯定安静一片。最多几声琴音,飘飘袅袅,今天这里却是特别嘈杂。

“舒姐姐,听说,你在来京的路上,遇上了风浪。掉进江里险些救不回来了?!”出声相询的,是大房的齐淑娆。

舒眉一抬头,认出是她来。

对方乃现任宁国公齐敬煦的幼女,正室郑氏嫡出。听说从小就受祖父母、双亲和几位哥哥娇宠,说话行事难免格外张扬。那天,在霁月堂的大厅里,笑话她说“郎中”的,就是这位小姑娘。

面对这位娇娇女,舒眉心里不免有些惴惴的。

“舒姐姐,听说在江面上夜宿时,你掉进过江里?”齐淑娆露出一脸好奇的表情。

舒眉倏地一惊,面上露出几分讪然,答道:“是的,当时半夜突然变天,大家来不及下船。风浪太大,将船击沉了······”

“舒姐姐,你被救上来后,可曾有到庙里或河边祈过福,去去秽气?咱们京城里的规矩:从水里捞起来,要去酬谢河神的。”齐淑娆一脸天真地建议道。

舒眉不疑有它,摸了摸面颊,一脸茫然,小心翼翼地答道:“真的吗?我不知道还有这个规矩。”

“当然了,你初来乍到嘛!”大房的四姑娘淑娉,早就瞧出齐淑娆有意朝舒眉发难,为了讨好这位嫡妹,她在旁边添了一把火。接过妹妹的话头,补充道,“夫子讲过,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想来,你们岭南这种边远之地,都是些未开化的蛮夷。自然没咱们中原人这些礼仪和风俗。”

此话一出,舒眉脸上像被烈火烧着了一般,顿时面红耳赤,一时不知该拿什么话回应。

听话听音,要是到这会儿她还听不出,对方话中的意思,那真成傻子了。

只是如今在人家府里寄居,不得不装傻充愣,低调地化解这类挑衅才好。

想到这里,舒眉向齐淑娆姐妹行了一礼,表达了对她们的谢意,同时为自己找了台阶下:“多谢妹妹提醒,明儿个我就向夫子告个假,让嬷嬷带着我,到庙里烧烧香,拜拜神。”

在旁边一直默不做声的舒眉亲表姐——十三岁的齐淑{,见堂妹越说越不像话,忙上前打圆场:“五妹说什么呢!咱们京里何曾有过这样的习俗。你是戏曲看多了吧?!把《洛神赋》的段子,当成真的了?”

二房长女二姑娘齐淑听闻,抬起袖子掩嘴偷偷笑了起来。

“真的,我不骗你们,府里都传开了,说是咱们府里最近···…家宅不宁。我还听见,丹露苑的程妈妈劝大嫂,到法源寺里请师傅来府里做法事呢!”见她们以为是自个儿编造的,齐淑娆顿时急了,将从大嫂那儿听来的消息,告诉了她们。

齐淑{不以为然地觑了她一眼,随后便问道:“哦,大嫂最后怎么决定的?”

“大嫂自然不信这个,说是要到宫里请黎医正到咱们府里,来给祖母和哥哥看病。其它一切等看过以后再说…···”齐淑娆口齿甚为伶俐,几句话下来,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舒眉有些惶惶,没料事情会发展成这样,两件事都与她扯上了关系。

今日当着她的面,齐五小姐挑开的这件事,更加让她如坐针毡。

齐三姑娘却不以为然,劝慰她堂妹道:“五妹,作为宁国府的嫡出小姐,你自是不必听信仆妇传的那些谣言,没得失了自个的身份!一切还是等医正治好祖母和四哥再说。”

舒眉感激地朝她表姐瞥去一眼。

齐淑{微微一笑,回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这里风浪算是暂时平息了,可国公夫人郑氏那儿,心结形成后却是难以解开。

松影苑的内堂里一片寂静,阳光从头顶琉璃亮瓦照进来,正好射在案面的妆镜上,反衬出一条斑澜的光柱,将屋内映得更加亮敞。

郑氏所居的松影苑,这一天一夜颇不平静。自从传来她小儿子吓病后,郑氏连夜跑去照看齐峻,自到天亮时分,她才回到自己院里。


上一章  |  举鞍齐眉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