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房主要回来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古代>> 带着异能兴农家 >>带着异能兴农家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房主要回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房主要回来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捡贝拾珠  分类: 古代言情 | 穿越时空 | 捡贝拾珠 | 带着异能兴农家 
117

117

“我们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宏远爹着后脑勺说:“慧敏也想晚上让你们过去]大哥管着建筑队,再有你在那里,就不会出什么事了”

“其实,有你大哥管着他们,也不会出什么事咱是以防万

“对呀,爹,慧敏还说,以后你们也随着三妹在食堂里吃饭,不让你们二老起火了”

“这哪里行?三秋是你们聘用的工作人员,在食堂里吃也就罢了我们是给闺女作伴,使不得”

“怎么使不得食堂是谁开的?你的儿子儿媳呀父母在自己儿子儿媳家里吃饭,有什么使不得?”

“我要是只有你这个儿子,我就去了你们兄弟仨,我不能光依靠你一个”

“我愿意又不给他们要东西,他们还挑理儿呀?”

“我是说你吃亏”

“爹,你还不知道我家里的事?别说你们两个老人,就是他们两家全来,也吃不穷我”

“这我信你知道村里的人们怎样评价你们的食堂吗?”

一说起食堂,在一旁听爷儿俩说话的梁赵氏忍不住了,插言道:“村里人们说,在你们家的食堂里吃一天饭,能把一年的吃头都尝遍了想吃荤的有荤的,想吃素的有素的,口软的,口硬的,随便挑就是入二亩地进去吃饭也上算”

“嘿嘿,饭食样数多是真的其实,并不像人们说得这么好”宏远爹笑着说:“要这样的话·你二老得去了”

“如果你们愿意让我们去的话,我和你娘就一人带二亩地过去入伙三秋是你们聘的员工,我们就不管她了”梁龙勤一边装着旱烟袋,一边说

“这,管你们饭是小人儿对你们尽孝·怎么能要你的地呢?”宏远爹没想到父亲会说出这话来,有些着急起来]

“我们一天三顿饭在食堂里吃,不自己起火了,还要粮食干什么呀?”梁赵氏解释道

“我们带着地入伙,老大家和老三家也说不出什么来”

梁龙勤抽了两口烟,沉思了沉思,又说:“对外人也是个榜样:要想沾梁德福家里的‘神气儿,,就得有所付出我看你家里指宏远娘手脚忒大方·今天收养孤儿·明天呀·还不知收养什么人呢?天下干不动活儿、吃不上饭的人多了虽然东西来得容易,到了自己手里也就是自己的了,不能让他们白沾”

“二亩地也忒多?要带,就带一亩,有这么一说算了”宏远爹有些为难地说他认为,儿子赡养老人是应当应份的事,不应该在钱财上斤斤计较何况还有哥哥和弟弟,自己沾光太多了,会影响兄弟之间的和睦

“我也不是凭空说的”梁龙勤惦着手里的烟袋说:“这是村里人们的议论我听着很有道理你算算这个账:你租一亩地返还三百斤粮食·要是光吃净粮的话,吃不了一年二亩地有剩余这是光指的粮食算上菜金和油盐酱醋的钱,就是一般家庭,也就刚够你们的食堂里都是净米净面,肉食也多,二亩地的租粮远远不够所以啊,村里的人们把食堂看成了天堂,可望不可即二亩地只是说着玩儿呢你要是敞明了二亩地就能入伙,那些有地的孤寡老人·巴不能够呢”

见二儿子静静地听着,似乎动了心思,梁龙勤吐出一个大大的烟圈,继续说:“我先给你们轧下这个辄,你往后好说话”

宏远爹觉得父亲说的在理儿,点点头,记在心里

孤儿院的房子、院长和工作人员定下来了,有关规章制度还是必要说清的]于是,又经过商量,在宏远娘梁晓乐的建议下,规定了如下条列:

一、孤儿院的收留对象为:

1、“三无”孤儿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扶持人

2父母双亡的、十四岁以下的孤儿

3不知道家乡住址,不知道父母姓甚名谁,被拐骗和被遗弃的十四岁以下儿童

二、孤儿在孤儿院可以生活至16岁当孤儿在孤儿院达到入学年龄且符合入学条件如有孤儿因为先天原因或疾病原因不能入学的,将被送进学堂念书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需要去外面如县学堂深造的,孤儿院负责一切费用

三、孤儿在孤儿院年满十六岁以后,由孤儿院安排工作这也是梁晓乐成立孤儿院的另一个目的——为她将来的事业发展培养人才,也可以到社会上自谋生路,展示自己的才华

无论在哪里,都要将自己劳动所得的十分之一,回报给养育他她的孤儿院

让谢老先生写一个牌子,挂了来

孤儿院正式成立了

五个县衙送来的小女孩儿,是孤儿院里的收留的第一批孤儿在登记名字时,由于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也不知道生辰年月,梁晓乐又不愿意让她们再用艺名,于是,就让她们姓孤儿院的孤,中间的字用梁晓乐的“晓”梁晓乐选出五个带女字旁的汉字:如、妍、妹、娥、婷,一个的高矮为序,分别啷孤晓如、孤晓妍、孤晓妹、孤晓娥、孤晓婷

梁龙才一家十分感激口口声声说帮了他们的大忙三大娘粱荣氏过意不去,非要晚上给侄女梁艳秋作伴儿去宏远爹对她说了父亲梁龙勤的打算,才劝住了粱荣氏

孤儿院安排的一切都很顺利,梁晓乐心里高兴,很为自己的事业又前进了一步庆幸了一把

正当梁晓乐沉浸在孤儿院成立的喜悦中时,世荣女儿梁大柳——一个五十多岁的半老女人,哭哭啼啼地找上门来了

世荣奶奶是梁家屯里租赁房的房主她的南房现在正用来开门市,北房西里间屋梁德贵一家三口住着东里间屋虽然还给她留着,已经堆满了东西

原来梁世荣老两口在女儿梁大柳家住了将近一年,住烦了说是见不到村里的街坊邻居们,闷得慌本来心气儿就不顺,又经常和女婿发生摩擦,说什么也要搬回来住,谁劝也不管用

两个七十岁的老人,梁世荣身体还不大好身边没个人,女儿梁大柳不放心;跟着来伺候,家里又离不开,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一天到晚脑仁疼

“德福侄子世字辈上的比龙字辈上的大一辈儿,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舍脸来求你让他们住回东里间屋里去”

“这个没问题当初咱们也是这样说的我应该遵守诺言”宏远爹说:“只是,我三弟一家三口搬进了西里间屋,不知世荣奶奶他们愿不愿意和他们分住东、西里间?”

梁大柳并不回答宏远爹的问话,而是鼻涕一把泪一把,诉说起自己的难处:

“你说这可怎么办?老人有个病或灾的,十大几里路,谁给送信儿去呀就是有人送信,我下步走,也得半天哪里照顾得来?”梁大柳几乎嚎啕大哭,“现在真是后悔呀,当初要是让他们抱养一个儿子,把家里的房子、地全给他,好歹有个接管的人”

梁晓乐见她哭的可怜,很是同情:唯一的女儿年龄也大了,嫁的又远,不在一起住,伺候着不方便

老人在本村生活了一辈子,热土难离,到环境里生活又不习惯这确实是一个很难两全其美的事

梁晓乐想起了自己前世现代的养老政策在那里,像这种情况,就可以住养老院了

养老院是专为老人设置的养老场所在那里,老人的生活起居,一切由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负担费用由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承担

但这个时空没有无儿无女如王奶奶夫妇,或者只有女儿而又远嫁的老人如眼前的梁世荣夫妇,养老就成了问题

梁大柳哭诉了半天,断断续续的,最终还是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她想把房子和地,先卖给梁德福让老人还住在房子里,她用这钱给老人掏房租、雇人伺候

—租赁双方颠倒了一个儿

“当初说好,连房租带地租,你们一年给三百斤粮食,粗细粮随便

在两位老人百年以后,必须把房子和地卖给你们”梁大柳哭着说:“我已经收了你们一年的租金,不能食言如果不这样的话,按照咱村的规矩,谁发送老人,谁受宅院我父母还有一个五服上的侄子,如果你们现在不买,等两个老人百年以后,就肯定是他的了”

用意表达的很明确:卖老人的房地产给两个老人养老而且有许诺在先,首先考虑租赁户

宏远爹娘心地善良,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人家正在难处里,把房买了,再租赁给她,既解决了人家的难处,自己还增加了财产,对双方都有好处

但门市已经合给了弟弟梁德贵,梁德贵为了照顾买卖,一家三口已搬进北房西里间屋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院里要让原房主搬进来,他们就得挪出去照应买卖势必折手

“这事我得给我弟弟商量商量”宏远爹说:“现在门市是他开着,他一家三口又都住在院里我先看看他有什么想法,回头我给你个信儿”


上一章  |  带着异能兴农家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