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促进发展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古代>> 带着异能兴农家 >>带着异能兴农家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促进发展

第一百二十一章 改革促进发展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31日  作者:捡贝拾珠  分类: 古代言情 | 穿越时空 | 捡贝拾珠 | 带着异能兴农家 
sodu,,返回首页

sodu

正说着梁龙勤进了门他也是在养老院里忙了一下午傍晚才听说的不放心赶过来看看

三大爷梁龙才又把情况给他说了一遍

这确实是个问题梁龙勤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让大哥大嫂带地入院破坏了规矩;带地入院小辈儿们又不高兴你们可以想个别的办法来补救一下嘛

经梁龙勤一提醒在一旁捡耳朵的梁晓乐忽然想起自己前世现代曾风靡一时的接班制:老人到了退休的年龄就由还没有工作的子女接替老人的指标到老人原单位上班

在这里也依葫芦画瓢来个接班制于是和宏远娘对接上灵魂:

宏远娘(梁晓乐):要不咱实行接班制:有子女的老人在养老院过世后他的子女年龄到了六十岁可以顶替老人的指标入住养老院不再让他们带地和房子

倒是个办法梁龙勤说:不过这对孤寡老人不公平有可能引起为了继承指标亲戚或进门当家的孩子争着要求过继给老人

哼这条我不同意梁龙年气呼呼地说:把好处撂给没有感情的人心里憋屈再说了你们养老院里不就吃亏了合着入进二亩地吃几辈子你们傻呀

看来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经梁龙年这么一说梁晓乐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梁晓乐脑筋飞快地转着回想着自己前世现代可以利用的模式想着想着想起了前世二十世纪末的农转非长期工他们离开了土地靠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这些人虽然出身农家土地对他们已经没了联系

在前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非农业人员的工作比种地清闲收入也比当时的农民高人们可是到处走门子钻窗户挤破了脑袋地要求农转非梦寐以求地想成为一名正式职工(或工人)

又联想到自己的设想百业待兴需要很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而这些工作人员让他们像前世的正式工一样按月发放工资老了享受退休金这样岂不解决了因老人入养老院引起的土地减少问题

梁晓乐已经看出来金钱和工作对这个时空里的人们同样有着很大的诱惑让梁德贵接管门市、梁龙才一家送货、梁艳秋到孤儿院上班……还有人们出门去打工都已得到证明

对这个办法比接班制实用多了最起码土地指标不被反复利用

梁晓乐怀着兴奋的心情又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计划

宏远娘(梁晓乐):要不凡是进入养老院的有子女的老人咱们给他家里安排一个孩子到我们所成立的单位里工作如:孤儿院、养老院、食堂等以后所有我们需要雇人的地方都紧着入院老人的子女安排按现在在外打工的行情每月工资二百四十到三百之间这样也能解决了因老人入养老院家中土地减少的问题

梁龙勤想了想说:一个老人安排一个还是两个老人安排一个呢

宏远娘(梁晓乐):两个老人安排一个的话只有一个老人的人家就吃亏了干脆一个老人安排一个算了

宏远爹有些发愁地说:我们用了这么多人了吗

远娘(梁晓乐):因为这些人多数有小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吃住在外面咱可以规定每天工作四个时辰实行三班倒吃住在自己家里如家里离得开而工作岗位离不开的才可以吃住在单位这样需要的人不是就多了再说了入住养老院的老人越多各方面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需要的人也多起来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事

我看这个办法可以梁龙勤对宏远爹说:既解决了你们的用人问题还解决了他们担心地少的顾虑

于是在养老院的规章制度里又添了一条:

有老人进入养老院的家庭优先在梁德福、李慧敏手下的单位安排工作并规定:梁德福、李慧敏所创事业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有子女等待安排的情况下一律不外聘职工

为了落实这项制度首先辞退了梁钱氏的喂猪工作由她过继出去的大儿子梁德旺接替寇大影则被安排在养老院因为她家里还有未成年孩子需要照顾不能住宿在外实行三班倒

梁龙年老两口顺顺当当住进了养老院

梁德旺、寇大影两口子一个月有六百文钱的进项高兴的了不得

梁钱氏则后悔的心里打扑拉:好好的骂什么街呀这倒好工作飞了钱没了虽然是自己的亲儿子接替了自己但毕竟是过继出去了人家对自己已经没有了赡养义务自己怎好伸手向人家要咳儿有女有不如自己有老头子还隔着一层手一个月三百文钱在手里那是什么劲头

梁钱氏见大妯娌两口子在养老院里吃香的喝辣的美得不行和老伴儿梁龙发一商量带着自己住的这处宅院和二亩破地也进了养老院

老两口子进来了按规定自是要给她家安排两个人的工作征得他们一家的同意把老二梁德凯媳妇张新稳、老三梁德轩媳妇叶兰双安排到了养老院三妯娌正好三班倒

宏远娘(梁晓乐)又建议宏远爹把梁赵氏提升为副院长统领三房侄媳妇

没有办法事业刚刚起步梁晓乐又不了解别人只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一家子人先利用起来

养老院规章制度的改革很快在梁家屯里引起轰动

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卖房给宏远爹的老光棍梁龙贞

梁龙贞今年刚满六十岁把房子卖给宏远爹后房钱给了弟弟梁龙奎一半便搬进了梁龙奎家的两间小南屋但仍然个人起火做饭

梁龙奎有一个儿子老哥俩说好一子两不绝都指望这个儿子养老送终

养老院成立以后梁龙贞多方打听觉得住养老院比在弟弟家还实惠最起码一天三顿饭不用自己做老了还管发送(埋葬)可房子已经卖了没有了本钱心里那个后悔

后来见梁龙年老两口不带房子住进去了还以为人家是亲叔伯侄子额外照顾呢当听说不是这么回事后立马和弟弟梁龙奎商量想带着二亩地住进养老院去

弟弟梁龙奎说:你卖给他房子的时候咱就说好了一子两不绝如今我儿子也是你的儿子了你问问梁德福能不能给孩子安排个工作

梁龙贞找到宏远爹说出了老哥俩的意思

当时梁晓乐也在场——养老院一成立就一波三折她怕宏远爹娘不能按自己的设想发展所以一直跟在宏远娘身边玩儿好见机行事——见宏远爹一时拿不出主意便与宏远娘对接了灵魂:

宏远娘(梁晓乐):行贞伯当初你卖给我们房子的时候就奔着一子两不绝过去的这是养老院成立以前的事我们就按你的儿子对待安排一个人的工作

梁龙贞老哥俩都很高兴:梁龙贞老有所养还能安排一个孩子的工作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一下落到自己家里了呀

残疾人梁德西今年三十岁因幼年时得小儿麻痹症右手和右腿都落下了残疾一拐一拐的走路都费劲儿

梁德西父母双亡后哥哥梁德东在一处闲宅上给他盖了两间棚子每年给他二、三百斤粮食饥一顿饱一顿地凑合着活着

梁德东领着弟弟找了宏远爹问像他这样情况的养老院里收不收留如果收的话让他带着一亩地和两间棚子(一处院)进来

宏远娘(梁晓乐):收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我们都收不过得等他六十岁以后才能安排你家里人的工作

这也是梁晓乐临时决定的因为他才三十岁不可能有成年后代留出更多的空间招收老人的子女这样才能吸收更多的老人进养老院

行只要收留他就省了我很多心思梁德东虽然遗憾还是遵守了这条规定

果然这条规定极大地促进了有子女的老人入住养老院;有住房紧张的有子女愿意出来工作的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都愿意把老人送进来

宏远娘(梁晓乐)不但招收本村的还招收外村的各方面的待遇一个样吸引的外村的孤寡老人也都愿意上养老院里来

这一来养老院人满为患宏远爹赶紧催促梁德顺又招了一个建筑队加快建房进度

在新房子不能搬入之前又把村里已经搬进养老院的老人的房子拣着离食堂近的能住人的房子拾掇拾掇让后来的外村老人临时居住

sodu


上一章  |  带着异能兴农家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