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农盛世第一百四九章 中环花市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古代>> 花农盛世 >>花农盛世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百四九章 中环花市

第一百四九章 中环花市


更新时间:2013年05月25日  作者:易雪心  分类: 古代言情 | 穿越时空 | 易雪心 | 花农盛世 

玉壶山与庆乐山原本毗邻,在两山北坡山脚下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方圆不过十几里的村子,不管从哪座山的山顶看下去,这村子都象一块偌大的圆盘,所以取名为中环村。[]

不知何时开始,中环村就只生活了十几户的人家,祖孙几代都以售百两金为业,便都练就了辨花的本事。而且,中环花商为人实惠,订价合理,久而久之的,便在许多人心中形成了一种影响,想要实惠的百两金,就得上中环。

中环虽小,却家家殷实,而且一年只工作十几天。此时逢百两金开季,便是中环人家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世人多爱百两金,而百两金利润丰厚,几天的收入能维持一家人至少几年的开销。

跟着丁梓秋进入了中环花市,墨兰才真正理解为什么人们对中环花市情有独钟,实是因为它与其它的花市有着太多的不同之处。

一路之上,三人所经过的花市大大小小的并不在少数,花商们都是以或纯白或镶花的白瓷盆种着的百两金,摆在长街两边售卖,即便有大些的形成街市,也都是售的盆栽百两金。而且是以一家为单位,零零散散的。

可走进中环花市,这里俨然就是一个百两金的大园子。

中环村是个圆,而中环村人是围着圈儿居住,中央便形成一块很大的空地,平日里墨兰经过远远望去,有时还会可惜那块地的荒芜,如今才知道它真正的用处,那是专门留给百两金的。

一般人并不知道,这块地虽然空,却不荒。平日由十几户人家轮流打理,保持着土质优良。松软,最适于种百两金。快到花时,百两金含苞,中环花商便从玉壶山和庆乐花田精选数百种上等百两金,交叉着植于地上,往往一种不过两三株,并不重复。然后待其花开,沽价而售。这种移栽的功夫。也是中环村人引以为傲的本事。(就到)看起来简单,实则也是多年的经验积累。

等谷雨一至,中环村人便在花市周围围以篱栏,上面张以幕布,将百两金精心修剪,在花间铺上石子路。等待游人的到来。买花的人,可以直接指定所要之花,谈妥价钱以后。花商们便在株间挂上小红牌,表示花己有主。然后再起出派专人送至买家处,并协助指导移栽。优质的服务。也是让中环花市名声大燥的原因之一。

来了中环花市,即便不买花,也象是在逛着大花园,这是只有西园县中环花市才有的特有景观,更惹得人们趋之若鹜。尤其最为才子佳人所爱。

墨兰他们来得晚了,近未时的时候,还没有走到花市的一半,赏花己经不太可能。所以丁梓秋建议干脆放弃赏花,步行着先去近拍卖台处,直接看拍卖就好。

拍卖一说,墨兰还是第一次听到,便有些好奇,追问了丁梓秋几个问题,惹来王棣棠一阵白眼:“墨兰,你有时真让我闹不明白!究竟我是外乡人呢,还是你是外乡人?而且你还是很外很外的那种外乡人?”

“什么意思?”墨兰没有听懂,瞪大眼睛问道。

“西园县中环花市的百两金拍卖远近闻名,多少人揣着银票专为这拍卖而来,你生在西园县,还是种着百两金的姚家姑娘,居然不知?孤陋且寡闻,可是专为你而说的?”

墨兰瘪瘪嘴,心下不服,嘴上却难以争辩,瞪了丁梓秋一眼。丁梓秋也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她心里就有些来气,自己不是失忆么,王棣棠不知,这家伙还能装着不知?

丁梓秋看着墨兰嘟了嘴,便知好就收,转身用力在王棣棠肩头一拍,将自己的责任卸了干净,“就你博学,和人姑娘家比的什么?不外的外乡人,你知道什么,倒是说来我听听?”

王棣棠扮了一脸的无辜,抚着被丁梓秋打得生疼的肩头,一边答道:“这有何难?我难得来一回的,早就研究了透彻。[]撇开外面的这些俗种不谈,拍卖的百两金都是每年才育出的新种,皆是出自魏家,哦,”王棣棠指指墨兰,“还有你们姚家,但是,恕我直言,这几年在拍卖会上胜出的极品,都是魏家的新种。姚家的虽然也身价颇高,与魏家的相比,却还是略输一筹。”

墨兰点头,这个她信。之前就听老太爷不无遗憾的说起过,姚家最上品的百两金切花一枝不过二两银,而魏家的极品一枝能卖至少五两。也就因为这个原因,老太爷对姚老爷和姚木瑞才颇为不满,自己也才有机会进入姚家花田。

“我同意丁兄的说法,中环花市最好玩的地儿就在拍卖台,能见到新种百两金,运气好的,还能遇着极品。人们随意叫价,价高者得。有时,几十两银能买到极品,有时,上千两银,不过得到的是俗品,不是很有趣?”

王棣棠越说越得意,对着墨兰笑道,“虽说我是外乡人,可是中环拍卖却是年年不落的。去年我来瞧了,丁兄,你不是地头蛇么,你说说,去年拍卖出花魁是什么名儿?拍了多少银?”

丁梓秋没好气的答道:“你才地头蛇!我可没你那好兴致,理他什么拍卖。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丁梓秋看着王棣棠,猛的打住了话头。若是他说了在倩云阁约了芙蓉,虽说只是喝酒,可不知会被眼前这多舌的家伙搬弄成什么样儿,无端惹得墨兰误会可不好。

“在哪儿?”墨兰停了脚步,好奇的笑望着他。

“是啊,在哪儿呢?”王棣棠似乎有所感觉,脸上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表情,冲墨兰眨眨眼,继而促狭的笑着,“我可听说,西园县有好花,还有……”

“你管着我在哪儿?”丁梓秋一阵着恼,忙打断他的话,“你自己话说的太满,说不下去了,倒拉着我来给你垫背。我若是没猜错,其实你根本也不知的,只是在墨兰面前信口胡说,对吧?”

王棣棠果然上当,忙道:“怎么不知了?去年的花魁是魏家的雪里紫玉,拍出了八百两的高价呢!”

“八百两?”墨兰咋舌惊呼,雪里白玉是珍品没错,古代银子的价值她不甚了了,可她知道,就算是在四喜楼吃一餐饭,三人吃得饱饱儿的,不到二两银,八百两,是什么概念?

“对,八百两。”王棣棠对于自己制造出的效果很满意,点点头,又重复了一遍,才接着说道,“去看我亲眼见着的,可知那为什么叫雪里紫玉?那株百两金花开百头不止,这就算了,最奇的是花朵中雪白中泛着微微紫光,倒真象是雪里藏着紫玉似的,真正合这个名儿。”

丁梓秋点头赞同,“虽然我没有亲见,倒是听我爹爹说起过,确是八百两银,被德阳太守拍得的。”

“是这样,是这样,”王棣棠得到认同,愈发得意,”看着魏大人脑满肠肥的蠢样儿,想不到种百两金还真有一套。”

丁梓秋瞪了王棣棠一眼,“乱说事非。”

王棣棠也自知失言,冲着墨兰耸了耸肩,接着岔开话题,“不过,我倒是听说魏大人倒没什么,倒是魏家大公子擅长育花,而且惯会育紫色百两金。只可惜,我一直未有机会得见,不知长得什么模样儿。”

丁梓秋一阵好笑,摇摇头,骂道,“活该你笨死!真正脑满肠肥!没听人伙计喊着么?在四喜楼咱们不是遇着了,给咱们让道的那个,便是魏家大公子,魏槿。”

当王棣棠还在拍着脑袋挽惜于与魏槿的失之交臂,墨兰就己经远远的看见搭着红布绸子的拍卖台。

看来与丁梓秋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这时并不到未时,台前己经挤满了人,三人勉强走了几步,再也挤不进去。

墨兰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看去,能看到台子上摆着的五盆大株的百两金,每株皆有一米来高,倒是能见着红红白白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可具体是什么种,什么花形,根本看不清楚。她缩回了脖子,不由有些惋惜,“见不着呢。我原以为花市只是售花,没想到还有拍卖,早知该早些来的。都怪我。”

丁梓秋正想安慰几句,王棣棠却抬首看了看,忽然一笑,冲着二人招了招手,小声道:“我有法子,跟我来。”一边说着,一边便往左侧挤去。

丁梓秋拉住他,道:“你别瞎闹。拍卖的百两金价值不菲,我可没带足银子。”

王棣棠神秘一笑,“放心,我也没带。”

见他说得自信满满,丁梓秋便不再言语,和墨兰一起跟着他挤出人群。

王棣棠带着二人走的这边,人确实少了许多,地上铺着红绸,红绸的尽头搭了一处稍矮的台子,离着拍卖台最近,看的位置也刚好。墨兰猜想,那里应该就相当于现在的主席台吧。中环商人精得很,对于最有希望一掷千金的人,他们心里有数,自然不能让这些人跟只是来看热闹的人混在一起。台上一排排整齐的放着椅子,己经几乎坐满,主席台的周围,也坐满了人。

三人正准备红绸路,准备往台前走去,就冒出两男子拦住。说话的男子神情很恭敬,“请问公子贵姓?家居何处?”

王棣棠带着趾高气昂的表情,一昂头正想答话,另一名男子却忙着冲着说话的男子使了眼色,然后冲丁梓秋行礼,一边往台前伸开手掌,“丁公子也来啦,这边请,这边请。”(。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  |  花农盛世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