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第三十一章 经济作物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蕙心>> 蕙质春兰 >>蕙质春兰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十一章 经济作物

第三十一章 经济作物


更新时间:2015年04月02日  作者:蕙心  分类: 古代言情 | 种田经商 | 蕙心 | 蕙质春兰 
正文文/

像这样的事情,这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发生.桂玉霞一家子里面,玉霞家里写信让大牛的姐姐们过来.金霞家里写信让兄弟姐妹还有婆婆娘家的亲人都过来.桂大家里倒是没有动静,桂老汉倒是惦记着自己几个姐姐的家里,那些外甥们,他叫桂大写了信叫他们过来.桂大老婆的娘家,也都写信叫亲戚们过来.还有桂二媳妇娘家,还有银霞的婆家.都在写信叫生活在大楚的亲戚过来.

桂玉霞劝说了金霞之后,第二天,听说自己娘家也在写信叫亲戚过来,兄弟姐妹的家里也在写信叫亲戚过来.桂玉霞觉得这个事情不是个小事情,要是城里的这些百姓都去叫亲戚来庆春城,应该第一时间让城主陈文蕙知道.

桂玉霞忙去陈文蕙那里把这个情况说了一遍.正好说的时候,万淑慧也在陈文蕙那里.陈文蕙听了之后,看看万淑慧,笑了:"你看,我就说了,桂副司长毕竟是宫里出来的,这政治敏感性还是很高的,能够通过一点看到全面,目光也比较长远.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看我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吧"

万淑慧微微一笑说:"以前只是觉得桂副司长的活计做的好,大概能当个大楚针神了.没有想到,这脑子也是这么好使啊.城主的眼光果然是非同凡响."

两个人这么一说,桂玉霞有些不好意思了,说:"可是我有些小题大做了"

陈文蕙忙说:"没有,这些情况都是我们不了解的.别说是我们不了解,就是秋碧她们几个也不可能了解.我们在这里没有像你这样亲戚一大堆,自然不知道这些百姓家里的事情.幸亏你告诉了我们.我们现在布置还来得及.你想啊.这要是这些信件都到了大楚,那些百姓们的亲戚们也不是各个都愿意背井离乡的,但是,十家里面有两三家就不得了了,这得是多少人要过来啊怎么都能有一万人啊.这么多人迁徙,虽然是陆陆续续的,但是.因为靠近京畿.容易引起朝廷的重视.你说,到时候,朝廷不对我发难"

桂玉霞一想也是.忙说:"我还真是没有想过这些,我只是想着,我管着工匠和工程司的事务,总是在盖房子.这要是我们好容易把全城的百姓都安排进了房子里面.不用住帐篷了,可是.又来了新的百姓,到时候,我们没有准备不是又要加紧时间盖房子所以,想着和城主你商议一下.早些做准备省的到时候着急.可是没有想到朝廷官员的事情."

陈文蕙说:"以前,新光城建设的时候,那些第一批的移民.生活过的好了,都想着把家里的亲戚往新光城带.而且.很成功的拉来了很多人,你看现在新光城这么多的人就是这么来的.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天就完成的,是经过几年的光景的.那个时候,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因为那些百姓大多是江南的百姓,确切来说是我父亲以前治下湖州省的百姓.那个地方的官员以前都是我父亲的下属,现在湖州的刺史黄刺史还是我父亲一手提拔的,所以,黄刺史把这个事情做的四平八稳,再加上天高皇帝远,有地方官员的帮助,一点都没有引起动乱,朝廷自然也不知道.可是,我们庆春城的不同.我们这里的百姓大多是厩或者是厩附近的工匠家庭,还有厩西北的那三个县来的百姓,这要是呼朋引伴的过来,不是引的都是京畿一带的百姓在皇帝身边挖人,这能不被发现"

万淑慧点点头.她本身就是湖州的人,能不知道这个事情.她说:"其实,这些百姓们都迁徙到了新光城之后,湖州的官员还高兴呢.你看,本来江南地少人多.很多家庭都没有地种,或者是地很少,养不活一大家子人.这少了几十万的人,顿时,湖州就变成地多人少的局面,百姓的日子自然就好过了.还有,这些在新光城赚到钱的百姓,很多衣锦还乡,都是大把的花钱,给湖州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湖州这几年税收一直都很好,这也是一个新增加的原因."

陈文蕙说:"可是,这都是后来才能看出来的好处.朝廷的那些笨蛋官员们,有这么长远的眼光他们会考虑百姓的死活他们会管朝廷的税收他们只是想他们的利益.京畿一带的百姓少了,给他们种地的百姓就少了,手里有一点点土地的百姓们都卖地,他们的土地就不值钱了.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他们能愿意不在皇帝面前参我"

这下子大家是明白了.

陈文蕙说:"现在京畿一带大多数的土地都是那些权贵们的.他们把土地租给百姓耕种,百姓辛苦一年,有时候还不够交租子的.要是大量的百姓都来到庆春城,那给他们种地的百姓就少了,可是他们的地还要种啊他们为了吸引百姓种地,就只能少收租子,让百姓得到实惠.可是这样一来,他们不就损失了他们能高兴,能不恨我"

桂玉霞很担心,问:"这可怎么办啊"

陈文蕙说:"没关系,现在这泄没有发生.我们还有法子.我现在就给家里修书,让我父亲和母亲知道这个事情,相信他们会处理好的.有时候,先入为主.要是我们早点把事情告诉给皇上,那将来他们弹劾我的时候,皇上就不会听他们的,反而会给他们好看的."

这.[,!]个道理桂玉霞也明白,论这些计谋的事情,哪里能比得上宫里她立刻笑了起来说:"城主说的很是.现在宫里谁不知道是皇后娘娘当家啊皇上对皇后娘娘无比的信任,还有皇上现在最宠爱的石贵妃可是城主的好友啊.有了她们两位给城主说话,再加上外面还有陈家家主,还有城主的父亲陈大人,还有长公主殿下,这么多人都去跟皇上说,皇上还会信那些迂腐的大臣的话"

陈文蕙说:"你说的很是,这个事情幸好发现的早.我们能及时准备.这样我们操作得当了,说不定可以为以后更多的百姓迁徙过来立下基础呢.好了,我要想想.桂副司长,你这个情况讲的太及时了.玉锦,去把我那一套城里金器作坊刚拿过来的赤金手镯拿来,还有夷洲岛新弄来的一斤茶叶,还有库房里面的江南新花色的锦缎拿出来十匹过来,赏赐给桂副司长,对了,再赏赐给桂副司长银纸一百两,金银骡子各十二对."

玉锦忙去准备了.桂玉霞慌了说:"当不得,当不得,我深受城主的大恩,还没有回报.现在不过是白说了几句话,一点忙都没有帮上,哪里能当上城主的厚赏呢"

陈文蕙笑了说:"赏给你的,你就拿着.我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吗奖惩分明,你就好好收着吧.你先回去吧,以后要是有这样的事情,还要跟我说,知道了吗"

桂玉霞看看万淑慧,万淑慧说:"你的这个事情说的很及时,为了我们赢得了时间.这些赏赐都是你应该得到的.你就收下吧."

桂玉霞无奈,只有道谢收下了.向两位上司行了礼就退了下去.

陈文蕙等到桂玉霞走了,对万淑慧说:"其实,这个也是好事,说明我们的城市建设的很好,百姓生活的很好.对了,最近你又参加了几次城主集会,觉得怎么样有收获吗"

万淑慧说:"当然有了.不过,公认的,这几个月之中,四个城市的建设,百姓生活的好坏,城外开荒的进度,都数我们庆春城第一."

陈文蕙笑了说:"那是当然,我号召大家来建设城市的,要是我的还没有他们建设的好,多丢脸呢,你还是说说他们比我们好的,这样我们好博采众家之长啊."

万淑慧说:"虽然我们的城市都没有建好,但是已经初步看出了每个城市的特点.普宁城的城市发展的基础好,所以,那里的贸易很好,不但有自己的出产,还有土著们也都在那里定居了.土著们也都在那里和商人们交易.城外也发展的很好,开荒种地种的很好,不光是种植粮食.还种了一些东西,我很感兴趣."

陈文蕙忙问:"什么东西"

万淑慧说:"很多的香料."

陈文蕙恍然大悟,这个东西怎么给忘记了,这个就是南洋的特产,不过不是吕宋岛的特产而已,但是,南洋众多的香料确实是个重要资源.黑家人就是聪明,已经会了香料的种植方法.尤其是食用的香料.比如花椒,茴香,肉桂,紫苏等等.

看来这个真是要学习一下才行,光是中庄稼和果树有什么意思啊最好多种植一些经济植物.香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植物.(未完待续)请大家支持泡泡,更新第一,全文字,无弹窗!认准我们的网址


版权所有


上一章  |  蕙质春兰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