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知有国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明贼>> 明贼 >>明贼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知有国

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知有国


更新时间:2015年08月29日  作者:五味酒  分类: 历史穿越 | 明贼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贼 

李信等的就是张方严如此发问,但他不想直接回答,又反问道:“阁老以为李信意欲何为,”

这一句反问是张方严所沒想到的,竟愣怔了一瞬,然后哈哈笑道:“反问的好,反问的好,”他这一阵笑却是一种掩饰,换言之李信的反问并不是真的问他如何看,而是在征询,他希望李信如何做,关于这一点,张方严自问不能如实相告,便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題,

李信却穷追不舍,“阁老希望李信挂冠而去,自此明朝领兵者再无李信其人,如此一來朝中皆大欢喜,再无武人逾制之虞是也不是,”

张方严手捋颌下山羊胡,笑而不语,心中却是一阵黯然,他承认这么做有鸟尽弓藏的意味,但若坐视不理,可以想见将來又是个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自宋太祖以來数百年,朝廷一直竭尽全力避免这种乱局再现华夏神州,又岂能到了当世便就此失败呢,

这种想法的腾起,使得张方严心中那一丝隐隐的恻隐之心又一扫而尽,于是,整个人也坦然起來了,别说他现在是个落了架的总督,手中沒有实权,就算他大权在握一样要将李信死死的压下去,

“阁老此刻一定在想,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但放眼天下,战乱频仍,东北建奴虎视眈眈,又何曾到了马放南山的时刻,难道你我文武殊途,就不能戮力同心一同维护这大明江山的安危了吗,难道仅仅因为李信是武人,就要剥夺我为百姓做些实事的权力吗,就算要鸟尽藏弓,等这天下底定了也不迟,似如今这等局势,同室操戈,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

李信的内心剖白,让张方严大为意外,也深为动容,在他的印象里,这个镇虏侯表面柔和却内心硬如铁石,屡有惊人之举,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可这种判断正与今日这一番剖白相反,一时间使张方严不知该如何判断,

难道是自己看错了李信,难道真是行为乖张,而一心报效朝廷,有此一问之后,张方严立即否定了这种论断,以李信种种所为,其心志绝不简单,内忧和外患比起來,更加致命的则是内患,如果内患不除,又何谈平定外敌,安定天下,

但是,话又说回來,李信的剖白也未必全然是作假,刚才的言辞恳切几使张方严动容,他认为李信也许并未不可救药,只要驾驭得当,未必不是朝廷之福,而能驾驭李信的人并非他张方严,放眼整个大明朝,也唯有孙承宗一人而已,

一念及此,张方严不禁连连惋惜,今上将李信和他的三卫军派往江南绝对是一计昏招,当初如果将其派往山海关辽西,归孙承宗节制,不正如良马上鞍吗,又何來今日这些乱事,在他看來,李信南下便正如蛟龙入海,至今日已经沒什么人能阻止他了,除非,除非卢象升能在一个月以内打通大运河的南北交通,否则等他羽翼渐成,已经难奈之何了,

看着张方严渐渐冷却的表情,李信知道自己今天企图说服这老头子的想法是何等的天真,似这等人若为骨鲠之臣必然固执异常,又岂非自己几句话就能说服的,想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叹,他不禁怀念起在太原时有几分微微诺诺的那个张方严,尽管以前的一切表现都有可能是假象,但也不至于如此水火不容吧,

谁说他李信就一定要造大明的反,如果皇帝有识人之明,勇于担当,廓清朝局,自己亦可驱驰效命,

李信内心反复,脸上也逐渐露出冷笑,又反问道:“阁老口口声声忠君报国,李信敢问,阁老自來南直隶后,都做了些甚,除了挖空心思对反俺李信,你是剿了流贼,还是为百姓做过一星半点的实事,”

这句话正刺中要害,李信说的沒错,张方严头一次默然了,他的确只顾着对付李信了,他一直都在以压制住李信,为朝廷恢复体制而挖空心思,但这有问題吗,沒问題,可李信的话又让他心底里极不舒服,

如果说之前李信的那些话都只是隔靴搔痒,那么这句话便如一根细长的钢针,刺破了他的盔甲,扎进了他的皮肉和心脏,张方严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他难道不想杀贼吗,他难道不想为百姓做些实事吗,他想,他太想了,但却一件都沒做,甚至在挖空心思压制李信的时候,似乎下意识的给忽略了,

反观那李信,先解围凤阳,后解围九江,这些用兵之事本就是他分内之责任,但此人居然还在应天,镇江,松江,苏州等诸多府县修建引水工程,竟一举解决了今年天旱缺水的难題,为抱住江南收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江浙两省实为天下粮仓,如果南直隶大旱绝收,天下又不知道要乱成什么德行了,

一桩桩,一件件罗列起來,还真是一种恶毒的讽刺,张方严有点难以接受,就是这个李信,自己以不臣之心为借口对他百般打压,然后也就是这个人,在自己的打压之下还做了这么多事,

如果后世评判起來,青史之上会把自己写成什么样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信的话显然还沒说完,

“六月海寇进犯南京,附近百姓非但不为官军摇旗助威,反而成群结队指指点点的看起了热闹,更有甚者还赌宝押注,而且压海寇赢的还不在少数,这等麻木岂能不让有识之人心寒,阁老可知为何,”

“此为泼皮,刁民而已,”张方严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在他眼里这种人只是一小撮,而远沒有李信说的那么夸张,

而李信却再次冷笑:“阁老此言何其荒谬,唐文皇曾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而今百姓不愿载舟,因由无它,只为尔等口口声声忠君报国的虚伪君子们,只知有朝廷而不知与天下,只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只知道有文武殊途却不知合舟共济,说到底还是国不知有民,民也不知有国,所以,朝廷剿贼十几年,流贼却越杀越多,因为首先抛弃了他们的正是你们这群虚伪君子,就在你们为了所谓的狗屁理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时候,岂不知这诺大的天下间有多少嗷嗷待哺的百姓因断粮而饿死,饥荒一过,饿蜉遍地,易子而食,比比皆是,那时你们这些忠君报国的官员们又再作甚,又到哪里去了,难道就是如此忠君,如此报国的吗,”

李信越说越激动,说到此处猛然起身,拂袖冷笑:“如果这就是阁老所谓的忠君报国,李信宁可做一个乱臣贼子,”

“李信您放肆,”

陡闻李信如此质问,又说出要做乱臣贼子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斥责之语脱口而出,但是这一声斥责又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李信说的沒错,自崇祯元年以來,流贼剿之不绝,的确是百姓们已经沒了活下去的希望,

这些判断并非是使张方严失态的原因,真正让他失态的乃是那一声声的指责,说他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天下,说他只知有文武殊途,而不知有合舟共济,这是在指责他不顾大局,不识大体吗,

相比较而言,这些还不是最让张方严难堪的,更难堪的则是那句国不知有民,而民不知有国,这一句话等于否定了他赖以坚持的信念,难道自己压制武人当权错了吗,这个问題李信给不了他答案,朝廷也给不了他答案,也许就连天下也给不了他答案,

张方严似乎听到了一些声音,这是一种堤坝崩溃前的前奏,

李信说完这些话以后,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将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的张方严狠狠的甩在了身后,这一顿指责怒骂痛快淋漓,一扫多年來憋在口中的一股闷气,不过他也知道,这算是与张方严彻底决裂了,看來,让熊明遇往杭州去收拾浙江市舶司,与浙江布政使司,只能凭借一张嘴和手下的军卒了,

如此一來五百人或许不够,要不便派上一千过去,就算将整个布政使司的官都抓了也绰绰有余,

孰料到了晚间,有亲兵來报,张阁老派了皂隶來送信,说是极重要的公文,务必在第一时间让镇虏侯见到,

李信一头雾水的打开了火漆公文信封,抽出里面的公文,上下看了几眼便不觉大喜过望,

“快,将这份公文转乘南京工部熊尚书,”

原來者竟是张方严亲笔所书,盖有总督官私印鉴的钧令,责成熊明遇赴杭州彻查浙江市舶司,一切与之有关衙门官员,但有查实决不姑息枉纵,

这不禁让李信有些若有所思,难道张方严竟是被自己那些发泄之语骂的开窍了,不过,无论张方严开窍与否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以熊明遇代表他前往杭州彻查浙江市舶司,

想到此处,李信又是一叹,原來这老头子早就知道自己心中所想了,

本站访问地址任意搜索引擎内输入:紫幽阁即可访问!

推荐:青春无期

紫幽阁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本站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上一章  |  明贼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