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走着第70章 说服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大明走着 >>大明走着最新章节列表 >> 第70章 说服

第70章 说服


更新时间:2015年10月18日  作者:月下的耳朵  分类: 历史 | 架空历史 | 月下的耳朵 | 大明走着 
»历史小说»»文/月下的耳朵本章字数:3969:

卢晓航和宋献策带着十几名黑衣卫奔着潼关而去,一路无话,三天之后来到了潼关。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

孙传庭日夜提防闯贼杀进潼关,周围眼线布置了很多,卢晓航一行人很快进入了这些人的视线之中。

潼关关口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出入关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商贾如果后台不够硬的话,那是万万别想过关。

卢晓航一行人正在排队进行过关检查,一队士卒大概有一百人将他们围了起来。

领头的将军开口说道:“我家大人想见见你们的头领,其余诸人还请移步,等候指示。”

卢晓航仿佛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开口说道:“我能否带上一人,就是他。”说着一指宋献策。

领头的将军眼见一个小矮子,没有什么威胁力,自己不想耽误大人的事,于是点头说道:“先跟着我来,若是我家大人不高兴,再把他轰出来便是。”

卢晓航示意黑衣卫不要轻举妄动,带着宋献策随着领头的将军向着潼关内走去。

来到了一处府门之中,这处府门明显不知道是哪一任潼关守将修建的,已经有些破败了,只是上面崭新的孙府告诉大家,孙大人到来的时间并不长。

历史上,李自成自襄阳出军,先打破了潼关,杀了孙传庭。孙传庭的夫人在西安投井而死,李自成随后攻破了西安,擒了大明秦王。

如今,李自成自河南窜入陕西,实力和历史上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进陕西之前他并没有选择潼关,而是选择了商南商州的进军路线。

孙传庭接到了圣旨按兵不动,固守潼关。大明秦王朱存极按照历史的轨迹投降了李自成,西安城破。

孙传庭的家人却因为身在潼关而免了一难,这也算是卢晓航重生之后为这位名将带来的一点福利。

进了正堂之中,正座的一名大明官员,五十岁左右的年纪,面色刚毅,身躯高大魁伟,正是大明兵部侍郎孙传庭。

卢晓航仔细打量着这位年近半百的老人,心中怀着一份崇敬之色。这位将军死了之后因为被崇祯怀疑假死,未曾追封。

《明史》里他的传记中最后一句:传庭死而明亡矣。让卢晓航每每想起唏嘘不已。

孙传庭面色冷淡:“不知贵客前来有何贵干?”

卢晓航笑了笑:“孙大人可知道我们是何人?”

“你们自南而来,随从孔武有力,胯下坐骑神骏,除了闯贼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别人。800”

“孙大人猜错了。”

“如何错了?”

“大人可曾听闻闯贼副帅田见秀带领三万人出军?”

“这个自然听过,本以为他们的目标是潼关,谁知道奔着商州方向去了。”

“田见秀的目标正是我。”

“你?”孙传庭满脸的不信之色:“你又是何人,还值得闯贼副帅亲自带兵征讨?”

“在下大明福王朱由菘。”

孙传庭猛然站起身来:“胡说八道,大明的藩王都在自己的封地之上好好待着,你这冒充的小贼,想必是活得不耐烦。。”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卢晓航伸手拿出了一块腰牌,正是福王的身份证明。

“孤王本来上书请战为父报仇,只是圣上不允,万般无奈之下这才出此下策,私自领兵进入陕西。”

孙传庭看到腰牌已经信了六七分,再根据听到的传说福王父子身体奇胖无比,又信了一分。

“不知王爷到来,有失远迎还请王爷恕罪。”

“孙大人不必在意这些虚礼,再说孤王也是隐瞒身份而来,大人尽可以把孤王当做子侄。”

“不敢不敢,下官不敢。只是不知王爷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正如孤王刚才所说的,孤王领着河洛军正在山阳与闯贼激战。”

“原来闯贼副帅是奔着王爷去的,怪不得。。只是王爷正值大战,为何跑到了潼关来?”

“实话实说,孤王手下的河洛军只有三千人,闯贼却有三万人,所以想请大人帮忙。”

孙传庭暗暗心惊,想不到福王竟然私自训练了三千军队,这要是让崇祯知道了可是谋反的死罪。

“不知王爷有何事需要下官,下官能办到的一定给王爷办好。”

“孤王希望孙大人出兵牵制闯贼兵力,缓解河洛军的压力,为孤王复仇创造机会。”

孙传庭苦笑着摇摇头:“王爷只怕是太高看下官了。”

“王爷为父报仇,可歌可泣。下官不把此事上报朝廷已经担了很大的风险了,如今王爷还要下官出兵助你,岂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么?”

“孙大人难道连这点胆气都没了么?”

“实不相瞒,自从被皇上关进了大牢里,一关就是三年。这三年来下官想了很多,闯贼随时都能剿灭,只要下官还在陕西总督这个位置上,总能剿灭闯贼的。”

“可是一旦下官被下狱,那么即使闯贼被灭了,还会有浑天贼,老回回一干人冒出来。下官可不相信其他人能剿灭反贼,所以下官拼了命也不能让皇上把我免职查办。”

“下官说了这么多,王爷懂了么?”

宋献策突然笑道:“错了错了,孙大人错了。”

孙承宗看了他一眼,没有答话,转头看着卢晓航,像是询问这位是谁。

“这是福王府右军师,宋献策。”

“不知宋先生说我错了,我哪里错了?”

“孙大人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

“保家卫国!”

“那么我想问一问孙大人,家何在?国何在?”

孙传庭疑惑地看了宋献策一眼:“家在后堂之中,至于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先生总听过吧。”

宋献策哈哈一笑:“那么我倒想问一问孙大人,你这个朝廷封的兵部侍郎兼陕西总督,怎么把大明朝的陕西省的版图画的只剩下潼关了?”

孙传庭面色一红:“不是我畏战怕死,实在是举朝上下正在与关外鞑子作战,为大局计,先让闯贼得意几天罢了。”

宋献策怒声说道:“好一个为大局计,陕西的百姓日夜在闯贼的刀光剑影下生存,生活早已是水深火热苦不堪言,孙大人为了自己的官职竟然不顾百姓死活,当真是好官!”

孙传庭一拍桌子:“胡说!我岂是贪图权势之人?”

“天启三年,我因为魏忠贤祸国殃民,上书无用之后弃官回家!”

“崇祯十年,因兵略与杨嗣昌发生争执。他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懂什么军国大事?我坚决不退让,结果被杨嗣昌进谗言,不仅丢了官职还关进了大牢!一关就是三年。”

“你还敢说我是贪恋权势之人么?”

宋献策拱手说道:“孙大人为国为民,高风亮节,在下深感佩服。只是大人为何如今变得畏手畏脚的,如何不肯为了大明再放手博一次?”

“不是我不肯,实在是不能。私自出军在哪一朝都是谋反的重罪,况且没有圣旨就没有粮草。没有粮草供应,大军就只能守在潼关,并非下官不愿意帮王爷,实在是无能为力。”

卢晓航笑了笑:“孙大人这句话有些言不尽实了吧。”

“王爷是何意思?”

“孤王早有耳闻,听闻孙大人上任陕西总督之后就推行了新的政策,以秦地养秦兵。孙大人出京之时皇上可是一文军饷都没给大人吧。”

孙传庭被拆穿了谎言,面色有些发红:“还是实话跟王爷说了吧,下官手中有兵有粮,但是下官不会出兵,也不能出兵。”

“至于原因,下官刚才已经说过了一部分了。没有圣旨出兵视同谋反,下官不怕死,怕的是身背骂名而死,遗臭万年。”

“而且下官信不过王爷的人马,首先他们都是王爷的私军,忠君爱国的心想必有限,万一战事不利,随时会为了救王爷而把大明推入深渊之中。”

“王爷的私军必定是王府花重金培养而来,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从年龄体力上,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们毕竟没有打过仗,和这样的友军协同作战,下官实在是放心不下。”

“所以,王爷还是另想妙计吧,下官就当今天没有见过王爷,王爷也忘了来过潼关吧。”

眼见谈判就要破裂,卢晓航自然不能甘心:“孙大人,孤王和你说一说事情的真相。”

“自从李自成兵临洛阳城下,一直是孤王挂帅,领着河洛军与闯贼作战。河洛军本不是王府的私军,乃是大明的军户,被孤王用了一些手段才变成了大明河洛军。”

“河洛军成军以来和闯贼交战数场,所以孙大人大可放心河洛军的战斗力。至于河洛军的忠心,我可以告诉你河洛军的军号是:大明河洛,卫我河山。绝不是卫我王府。”

“所以孙大人尽可放心他们不会做出对不起大明的事情来。”

“最重要的是,皇上现在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不用我教给大人了吧。大人可以赌此次能毕其功于一役,或者等待机会待时而动。”

“我不敢保证这次能赢,但是这次却是最好的一次机会,因为闯贼立足未稳,我们多面出击胜算很大。”

孙传庭听了这么多心中已经震惊不已,没想到这位福王竟然会带兵而且是为了保卫大明的河山而不是私欲。他心里转了几转,笑着开了口。

“倘若我同意了王爷的要求又被皇上罢官免职,可否去王府上混一口饭吃?”

“王府的锅够大,应该能让你吃饱。”

孙传庭决定干了,不为了建功立业,也不为了青史留名。只是为了脚下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

这片土地上的人实在受了太多的磨难,天下人实在受了太多的磨难,是时候有人站出来为他们主持公道了。而孙传庭相信,这个人将是福王。

txt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上一章  |  大明走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