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作者:幻天心
正怔忪间,听李氏奇道:“宜儿?宜儿?怎么了?”
苏宜终于醒了过来,脆生生答应一声道:“那老婶婶去吧,我去买糖葫芦了。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摆了摆手,蹦蹦跳跳向西边去了,李氏望着她背影摇了摇头,便向那买米的摊子走去。
苏宜见自己终于脱开李氏,松了口气,放慢了脚步,她是想买米,可是此时不是买的时候,只有想买布再说,没走步便见前面有个布摊,花花绿绿在阳光十分耀眼。
苏宜过去捏了捏那布料,撇了撇嘴,她做过当家夫人,布料自然是在行的,这是最差的那种纺布,本色应该是葛色,却偏生染成了大红大绿,越发显出粗糙不堪,穿在人身上要浑身起痱子的,只是现在也顾不得了,问道:“大伯,这个多少钱一匹?”
那摊主三十多岁,身材粗壮,见她不过是五岁的女童,穿得又破烂,摆了摆手道:“去去去,一边玩去。”
苏宜“哼”了一声,掏出五文来摊在手上道:“我有银子。”
摊主见她手里那五文铜板,笑道:“小丫头,这钱哪里来的?不是你偷来的吧?这布要三十文一匹哩,可不是你买的。”
苏宜知道自家这打扮,会遭人鄙视,也不生气,听了“三十文”,皱了皱眉道:“这么贵?”
“贵?瞧瞧这颜色,这布料,哪里贵了?不懂别看了,这么小,谁领来的,快玩去吧。”摊主见这女童居然说贵,气得连忙驱赶。
苏宜做了个鬼脸,走开了,心道她虽然不知这种低端布匹的行情,可是也明白那布绝不到三十文,本来就是穷人家,买了十分不合算,想到这里,又向前走了步,见一个糖葫芦的摊主招手道:“小姑娘,糖葫芦要不要?”
苏宜想起苏小丫的那根糖葫芦,咽了口吐沫,如今她是孩童的身子,便对这些东西十分喜欢,可仍然犹豫了,现在要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一个铜板都不能浪费,想到这里,毅然摇了摇头,走了过去。
走过个菜摊子,见又出现一个布摊,摊主乃是一个四十岁的妇人,忙走了过去,见那布并无染色,乃是本色的月牙白,布料细腻,可惜眼色太过单一,因此问津的很少,便问道:“大娘,这布多少钱一匹?”
那妇人见是个五岁的女童,吃了一惊,不过依然答道:“十文,”顿了顿又道:“小姑娘,你一个人来的?大人呢?”
苏宜笑了笑道:“大人让我一个人过来玩耍的。”说着,摸了摸那布料,越发肯定,心下便许了,道:“大娘,我买两匹,你能给我折叠到褡裢里吗?”
“啊……”那妇人见这女童居然会买,而且买两匹,结结巴巴道:“小姑娘,你是不是搞错了,这可是布,不能吃的。”
“我知道。”苏宜笑道:“大娘觉得我要吃了它吗?”说着,从袖子掏出二十文来,仔细数了数,又多拿出三文来道:“多出的这三文,买大娘一个针线囊。”
那妇人见苏宜居然掏出这么多钱,倒是真的惊了,可是见其一本正经的摸样,也不想开玩笑,道:“小姑娘,是你家大人让问买的?”
“是啊。”苏宜肯定点头,随口道:“我娘让我买布,她去买米。”
“真是个好孩子。”妇人这才放心,忙把布卷了一团,仔仔细细地放到了苏宜的褡裢里,见多了三文,摇头道:“不用这么多,孩子,一文就够了。”
“那给我两个好了。”苏宜嘻嘻一笑,心道正好,跟娘一人一个。
那妇人拿出三个来,塞到苏宜的褡裢里道:“那就三个吧。”
苏宜认真望了那妇人一眼,见其面满沧桑,只是眼眸却透着和善,咬了咬嘴唇,道:“大娘,您这布买亏了,若是染了颜色,大概能涨一半呢。”
妇人一怔,道:“我……”
“这布是月白色,其实做被是极好的,可是那买布的人大多是要去做衣服,月白色就显得太素了,大娘把它染成红色,桃红色,卖的人就多了呢,而且看你这布料质地,卖四十文不嫌多。”她知道这妇人心软,故意把那布价抬得高许多。
“啊……”那妇人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道理,怔忪半晌,才点头道:“谢……小姑娘,你说得对,我回去跟那口子商量下……”
苏宜笑道:“大娘快染了,以后我到你这里买裙子穿呢。”
那妇人没想到一个五岁孩童能讲出这样的大道理来,心中感念,又拿出一匹道:“小姑娘,谢谢你……”
苏宜“噗嗤”笑道:“大娘,你这哪里是做生意的,东西可不能白送,以后到你这里的日子长着呢,大娘……”说着,心中一动,道:“大娘,你会裁缝不?”
妇人点头道:“会倒是会,那给我做个棉袍子如何?我给你二十文?下次赶集的时候来买。”苏宜指了指自己身上到处开花的破袍子。
妇人听了这话,迟疑道:“倒是用不了的,小姑娘,你这么小的身材,才用得了多少布?”
苏宜摆摆手道:“这个大娘不用管了。”说着,走到那妇人身边,道:“你比量一下,大概能穿就行,就用本色的布,棉花只要不烂的就可以。”
那妇人见苏宜说得头头是道,知道她是认真地,忙用软尺比量了下,点头道:“我知道了,小姑娘,请问您……”
“我叫苏宜,大娘怎么称呼?”
“奴家姓秦……”妇人道。
苏宜忽然抬头睃了妇人一眼,庄户人家哪有自称“奴家”的,这妇人是……仔细去看她的面容,觉得五官清秀,只是眼角皱纹太多,看得十分显老。
“秦大娘,那就这样,你下次什么时候上集?”苏宜问道。
“大概两日后。”秦氏答道。
苏宜点了点头道:“那好,谢谢大娘了,就这样。”说着,认真看了看方位,又向前走去,她买到了想要的布,心中十分得意,走起路来也十分轻快,抬头见前面竟是个字画摊,张贴着各种名人字画,还有对联以及喜庆时候的请柬等等。
苏宜前世诗也算精,这一世却用不上,见那摊子,叹了口气便越过去了,却忽然又停驻身形……
“娘,你会什么?”
“我会写字!”
太好了,苏宜扛着褡裢转过身,走到那摊主前,见其四十岁的年纪,文士打扮,却只是个童生摸样,忙道:“先生……”
那文士见是个女童,皱了皱眉道:“小姑娘,你家大人呢?怎么一个人乱跑,小心拐子。”
苏宜听了这话,倒是心安,笑道:“我家大人这就来了,我只是问问你,这对联多少钱一对?”
文士指着案上个,道:“你要哪个?”
苏宜随手一指道:“我要这个……”
文士伸出指头道:“二十文。”
“哇!”苏宜吓了一跳,有些不敢相信,道:“这个?二十文?”
文士点头道:“对啊,我可不是讹你,这还是便宜的,象这个……”他指着写着“”的一对,道:“要四十文呢。”
苏宜的心砰砰乱跳,心道这种寻常的对联,怎么会这么贵?难道……
忽然之间恍悟,这庄户人家识字的乎没有,物以稀为贵,象布匹米粮,大家都会种,所以便宜,而写字吗?除非那上过私塾的读人,而读人不到万不得已,谁肯到这里摆摊?
她其实心里已经做好了筹谋,准备与张氏一起学女红,以后到摊子这边卖女红做活,如今听了这话,茫茫里忽然生出一条更好的路来,娘既然做过千金小姐,那字应该是不差的,卖对联也不要太贵,十五文也赚发了的,太好了,太好了。
那文士见苏宜一副喜笑颜开的表情,道:“小姑娘这是要买?若是你肯买两幅,我倒是可以算你便宜些。”
“买。”苏宜点头道:“不过不是买对联,先生,我要买文房四宝,另外加两卷纸,你要多少银子?”说着,眸光烁烁地望着文士,她今日意外多出了一项开支,不知拿的钱够不够了。
文士皱眉问道:“你要这个干吗?”
“我爹要。”苏宜随口撒谎道:“我爹没中举,心里难过,我给买这些,让他写诗作赋,派遣心情。”
文士听了这话,颇有“同命相连”之感,叹息道:“时也命也,悲夫,悲夫!”低头见苏宜那张天真无邪的小脸,与浑身开花的破袍子,心中一软道:“其实这个很贵,可是看在你爹的份上,我要你五十文如何?”
苏宜算计了下,她本来要买五斤米,雇车回去,如今只能改变计划了,点了点头道:“谢谢先生,我爹……会感激你的。”说着,从袖子掏出五十文,放在案上。
“你爹他……是不是醉的不省人事啊。。”那文士叹息了一声,怜悯地望着苏宜。
苏宜点头道:“是啊,天天喝啊喝,把我们娘的首饰都当了,若不是我这袍子破旧,说不定也当了买酒喝哩。”心道自家爹反正不管她们娘两个,这么骂他也是活该。
“唉……”文士摇了摇头道:“这个我懂得,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小姑娘,你也要理解……”
苏宜看了看天色,一会儿子还要去买米,没心思跟他谈她那个“酗酒的爹”,点头道:“是啊,是啊”顺便摸了摸眼泪,表示自家很可怜。
文士把那笔墨纸砚小心翼翼地放在苏宜的褡裢里,忖了忖,又从那卷纸篓里掏出两卷对联纸道:“这个你也拿着,跟你爹说,世道不清,才能之士落榜也是正常,只是日子还要过,说不得卖字也能活的。”
苏宜接过这两卷纸,咬了咬嘴唇,微微愧疚,她本心是要抢这文士生意的,如今却有些不忍心了……若是前世,她自然毫不犹豫要把这同行踩了下去,如今嘛……
忽然道:“先生,我爹那样子,我们看着发愁,若是再这样下去,家里只能把我卖了,呜呜呜……”说着,便哭了。
文士见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做出这等摸样,忙过来道:“别哭,别哭,那这如何是好?”心道这小姑娘不会让他买了自己吧。
谁知听这小姑娘道:“先生,求你个事,我让我爹写对联,你帮我卖了如何?”
那文士听了这话,心中一动,道:“你爹他……”
“我就是求他写啊,若是让他出来卖字,他恐怕断断不肯的,可是家里眼看着断粮了,他写了,先生给我们卖了,我好买粮食吃……”说着,小嘴一撅,又落下泪来道:“先生,我已经天没吃饭了。”
那文士听了这话,再也忍不住,点头道:“好,那我就给卖了,只是这价钱……”
“先生抽五文。”苏宜破涕为笑道:“我们家每对只要十五蚊如何?”
那文士迟疑了下道:“也好。”
“太好了。”苏宜拍了拍手道:“不知这集市什么时候开?”
“大概两日后还在这里。”文士道。
苏宜点了点头,仔细打量着那文士的字,觉得也算中规中矩,只是她看惯了状元才子的字,这些未免等而下之,不过没关系,只要能赚钱,怎么写都行。
“那就这样。”苏宜道:“先生如何称呼,我叫苏宜。”
“我免贵姓陈。”那陈先生看着笑嘻嘻的苏宜,然有种感觉,这个小丫头……绝对不止五岁!仿佛连十岁都不可能,恍惚之间竟有种比他还老成的感觉,只是这念头一闪而过,便觉得有些不太可能,这个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怎么会比他老成呢?
他正苦笑得摇头,忽听那小姑娘问道:“先生,你家卖的最好是对联吗?画要不要?”
文士听得一怔,道:“画?你爹会画画?”
苏宜不知张氏会不会画画,可是她从前在苏府里倒是颇得了画艺心得,她性子缜密,总觉得多一条路是一条,点了点头道:“会一点儿”忖了忖,问道:“先生,你觉得画要什么样的才好卖些?”
那陈先生皱着眉头道:“我没买过,不过也可以试试,只是有一点,需卖出去才能给你钱。”
苏宜心知这是买卖的规矩,笑道:“谢谢先生了。”说着,鞠了躬,背着那褡裢掉头向东边走去,她手头的铜板已经不多了,其他不能再买了,因此走得十分之快,很快到了集市的粮米摊,见李氏并不在其处,大概已到别处买东西了,便走到最近的一家米摊,伸手摸了摸那米质,觉得砂子较多,便站了起来,又向前走去。
“喂,小丫头,你哪里来捣乱的?”那摊主见她这等摸样,在后面怒呵道。
苏宜也不搭理,反而加快了脚步,她如今人小言微,李氏又不是那铁心护着自己的人,与之讲理是自取其辱,因此听到叫声,反而加快了脚步,背着褡裢“嗖嗖”走远了些,吁了口气,缓步向前走了走,走到前面一个米摊前,这次她接受了教训,问道:“大伯,这米多少一斤?”
那摊主上下打量着她,道:“小姑娘,你家大人呢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
苏宜撅起了嘴道:“家里有事情,只有我一个人能帮衬的上,所以让我来了,伯伯,你看这个得多少钱,若是买不好,回去好打。”
那摊主一听,面上显出怜意道:“倒也罢了,给你五十文的价。”
苏宜现在手头只剩下二十文了,咬了咬嘴唇道:“伯伯,我只有二十文了,今天连糖葫芦也没舍得买哩。”说着,眼泪掉了下来。
那摊主是个心软的,忙道:“好啦,好啦,别哭了,小小年纪,怪可怜的,那这样,二十文我给你半斤米如何?”
“好。”苏宜清脆答了一声,点了点头,心道这也好,她拿的东西够多了,再加上一斤米还真未必拿得动。
那摊主把半斤米包裹在一个布兜里,递给苏宜道:“小姑娘,你拿的东西真不少啊,可拿的过来?”
“拿得动。“苏宜把褡裢背在左肩,把那米袋子背在右肩,惦了下,感觉有些吃力,干脆把褡裢与米一起扛在左肩,走了步觉得还行,心里暗笑,重生两辈子没做过这体力活,如今倒是补全了。
正向前走着,忽见一人直直向自己跑来,她正要闪开,却已然不及,只见稀里哗啦,她被撞到在地,褡裢与米袋一起落在地上,苏宜想都不想,也不急着站了起来,而是反身一扑,整个身子盖在那褡裢与米袋上,紧紧抱住。
那人见苏宜人小,又抱着个大褡裢,便想法子夺走,谁知这孩子反应极快,竟全身扑在那两个袋子上,不由一呆,抬头向前看了看,一个妇人急急走了上来,对他使了个眼色,那人会意,快步离开了。
“啊呀呀,你这孩子这是怎么了?”那妇人把苏宜扶了起来,道:“让你买东西,却买成这样子。”说着,扑打着她的袍子,紧紧捏着她的肩头。
苏宜听声音就觉得不对,抬头见是个陌生的妇人,抬头道:“大娘,您是……”
那妇人向周围的人望了望,笑骂道:“你这孩子,连我不认识了?我是你二娘,你爹喝醉了,让我找你回去哩。”
手机阅读本站:
本书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