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第七十一章 梯级办学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赵云 >>赵云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七十一章 梯级办学

第七十一章 梯级办学


更新时间:2016年08月18日  作者:巫山哥  分类: 历史 | 秦汉三国 | 巫山哥 | 赵云 


“功德郎?”刘宏圆眼大睁。东方小说阅读网7777772e6c6e776f772e6e6574请大家搜索(品书¥¥)看最全!小说

这名称从来没有在历史出现过,他顿时来了兴趣。

只要自己不出一分钱,可以做成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何乐而不为?

“对,”坚定地回答:“在一定程度,商贾人家和世家是对立的。”

“他们有钱,可是,皇在深宫里,不清楚下面有灭门的县令这个说法。”

“县令可以轻轻松松把一个富豪人家的财产拿到手,他们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忍气吞声,卑躬屈膝,被当政者予取予求。”

“可是,现在有了官办学校不一样了,皇可以给他们功德郎的身份,见官不拜。此其一。”

“别人家的孩子,还需要考核才能进学校学习。功德郎不一样,他们的子女不用这一道手续,无条件进学校。”

“或许从此以后,他们的子女也会有人青云直。”

“涉及到任何功德郎的案件,必须交由皇这边过目,还有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是抄家灭族的危险去为难进而陷害他们?”

“皇,你觉得这样的条件可以换来商贾人家的投资吗?”

一不小心,把后世的素语给搬了出来,马改口:“他们会不会出这笔钱?”

是啊,刘宏脸泛红:“自然是愿意的,毕竟以前那些县令什么的,都出自世家。现在居然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不愿意是傻子!”

灵帝来了兴致:“是这样办,乡里有亭学,县里有县学,郡里有郡学,州里有州学,到了京城是鸿都门学。”

这一刻,他甚至有仰天长啸的冲动,自己办的学校,竟然被太学死死压住。

刘宏可是一国之君,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每每想起此事,心头对那些世家官员、太学士子的恨深一分。

关键大汉以孝立国,太学是有汉以来存在,还不能废除,否则是对祖宗不孝。

诶,不对!灵帝脸色又阴沉下去。

“子龙,这制度好是好,可惜还是起先那个问题,国库没钱啊。”刘宏十分为难:“朕有时连给官员开俸禄都开不出来。”

装,你这个辣鸡!十分鄙夷这位只顾捞钱的皇帝,却又无可奈何。

不是你要卖官吗,直接从学生选取人去当官,你少了这个进项。

好在我早有了主意,要不然今天来也是白来的。

“皇,那些义商连修学校以及给学校提供日常物资的钱都愿意出。”胸有成竹:“国家这么好的政策去扶持他们,培养他们,自然需要培养费。”

“一时半会,学子们肯定是出不起的,义商完全可以。”

“这样不好吧!”赵温在一边听不下去了,他本身是一个相当耿介的人,不然当年也不会辞官而去,是看不惯党锢之祸士子无能为力。

“伯父,并没有何不好的。”叹口气:“既然做了初一,又何妨来做做十五?”

“子龙,确实欠妥呢。”灵帝是从利益出发的:“一般一个县里的商贾,能提供学校的一切已经有些吃力了,何况还要给什么那个费。”

“父皇,培养费!”刘佳不明觉厉,全部都记下来了,在一旁接腔。

“对对对,培养费。”灵帝有些尴尬,正色道:“他们可以一夕之间,从一个小地方的巨商变为赤贫。”

“皇,这倒不至于。”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商人在哪儿做生意都是做。今后学子学成,要到一个地方去当官的。”

“有一项,他自己可以做主,当然,这是朝廷格外开恩。”

“所有的义商,做生意皆可以减免费用。看似国家的收入少了,他们开的商肆酒铺越多,那个地方级会越繁荣。”

如此也行?赵温不由对侄子的看法又扭转过来,感觉越发看不透了。

尽管是赵典的侄子,他和哥哥赵谦也是从基层升来的。官商勾结,在各地都是常态。

现在倒好,国家把减免合法化,还可以避免一些暗箱操作。

其实,按照后世的商业观点来讲,真还讲不出来。

他只是在新闻看到过这个那个商业圈,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只要鼓吹那里不错,十有八九此处必定繁荣起来。

好在二人是有过这些经历的,都没有发问。

灵帝天天在宫里和宦官宫女们做生意,他大致明白一些道理,有些东西大家都喜欢,一哄而,差不多这样。

而且在河间的房地产生意让他赚得不少,反正每开发出来,都会遭到哄抢。

凑人气嘛,不是这个道理。

赵温以前是雒阳郡丞,如今是雒阳令,也有所察觉,只要生意好的地方,那里会越来越好,相对起来治安事情也要多一些。

对于减免商人费用这件事,刘宏没有半点异议,只要他可以源源不断收到钱,什么都好,还讲究那些干嘛?

而且以前是鸿都门学的进项,如今天下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钱财,何乐而不为?

还是不对!刘宏脸色再次一变:“子龙,学子们和义商或者说功德郎利益道义相连,会形成新的世家,那样下去,世家不是越来越多了吗?”

“皇,微臣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莞尔一笑:“不到真定,不知道钱少,不到雒阳,不知道官小。”

“要是在偏远地区,别说县长县令,是两千石官员,都随处可见。”

“但是在京里,哪一个两千石的官员觉得自己别人矮一头?”

“除了有限的三公等朝廷重臣,大家都是高官。”

“是极是极!”赵温感叹:“正是有了赵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才有后来涌现出来那么多的学派,大家都自己宣传自己的,迎来一个学盛世。”

“只要皇帝的诏书下达下去,世家越多,今后我们的国力也级会越强。”

“朕总是在担心世家的事情,”刘宏犹有不甘:“天下世家成堆,到时候雒阳控制起下面来,不会越来越困难么?”(未完待续。)

#/book/html/33/33430/index.html

本书来源东方小说阅读网/book/html/42/42027/index.html

手机阅读请访问m.lnwow


上一章  |  赵云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