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蛇营一直驻扎在大关头营地,跟刘庄的青龙营一般,共同守护着新城集勇毅军大营的左右两翼,随时待命出击。
而闯军在前期对大关头、刘庄、相公庙三处官军前出营地猛烈攻打失利后,双方既已进入相持截断,在表面上维持着一种十分微妙的战略平衡。
既表面上各守本营,互不出击,却又在暗中作着自己的各种准备。
这里面只有一个特例——即为相公庙官军营地,与刘庄、大关头互不干扰般的简单相持不同,这里已被闯军里三层外三层地死死围困,宛如一个铁桶似的。
相公庙内外有勇毅军白虎营和邙山民团的整整万余人马,再加上从开封府征调来的一些民夫,已经有月余未有消息传出。
这也是永宁伯冒然对闯军开战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虽然陈铮他们随军携带的粮草和火药炮子众多,足以支撑战事数月,且相公庙内外也已诸多水井,可做饭总是要生火,只怕时日一久,空有粮谷,却无薪材可用,总不能大家生吃粮谷充饥吧?
想当年锦州之战时,被困城中的祖大寿不就是如此,粮谷尚有,独无薪材生火烹煮,当时城中房屋尽数拆毁,已无房可拆,无木可取,真是危在旦夕。
若非城外一场惨烈大战,明军侥幸以微弱优势击退清军,恐怕锦州城此刻已经陷落于建州鞑子只手中了啦。
永宁伯张诚自然不会坐视相公庙不管,且不说这里面还有他的小舅子、邙山民团练总杨家二公子杨世杰被困其中,就是相公庙的万余将士也不能轻言放弃,何况里面还有他张诚的忠勇爱将陈铮啊!
所以,此刻同闯军的决战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之举。
腾蛇营得到的军令便是进军羊圈村,牵制住刘宗敏的贼军使其不能往援贾家岗,以使相公庙的陈铮能够与来援的张国栋会合,全力攻打闯军朱仙镇老营所在。
大关头营地现在由副将唐先成和镇抚官秦大忠二人留守,同时留下的还有炮兵一部、辎兵三部战士,即使在人数上也不比营地外的贼军少,再加其拥有的火炮优势,就算出击,也足以击退贼军。
同张国栋那边的情况一般,魏知策也是因为紧急行军的需要,不得不放弃战车、辎车的火力优势,只待骑步兵马急行进军。
当然,战车、辎车行军缓慢不宜随行,可那些虎蹲炮、小型臼炮、小型佛郎机炮却是可以由步兵抬着走,自然是多多益善。
而且许多战车上面的火箭匣,也被他命人给拆卸了下来,由步兵们互相换着背在身上,也有些被绑在了战马骡马的背上。
因为行军需要,虽然战车、辎车留在了大关头,但那些拉扯的骡马可都被魏知策挪用了,成为了此次急行军中的大苦力。
他们也是趁夜悄悄开拔,以骑兵在前先行,步兵跟随在后的形式,递次而今,于天明时分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羊圈村外。
因为一路行军过于劳累,再加上永宁伯的军令只要他们牵制刘宗敏,再伺机而动,并非要打主攻,所以便先命令大军就地歇息。
同时,魏知策还命令两部骑兵在远处警戒,只遮蔽这边的大军动向,尽量避免为贼军所发现,更要求他们互相交替,每半个时辰换一部骑兵歇息,以保持战力。
按照永宁伯的军令,张国栋将在辰时发起攻击;魏知策推算至多半个时辰,张国栋便可拿下相公庙南面的贼军,而刘宗敏得到消息最快也要巳时初。
所以,魏知策要求骑兵在辰时末才大举出动,将探查范围扩大到刘宗敏驻地陶家店附近,并尽量将贼军哨子引过来,故意暴露己方位置,以达成牵制刘宗敏,使其不敢全力救援相公庙南面贼军。
谢君友跟谢应龙、张洪两个贼将才率兵离营出发,魏知策这边便已知晓,早早就给他们备下了一个口袋阵,坐等贼军入瓮。
不过,这一切谢君友等人却是毫不知情。
谢君友跟谢应龙、张洪率领着七千马步贼军,一路急行,往羊圈村这边而来。
他们并未将羊圈村的官军放在眼中,只以为同左良玉之流相比略强一些罢了,但无论如何也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种骄傲的心态,在闯军中十分的普遍,甚至在河南各地的官军和百姓心中,也大多有此想法。
他们都浅显地以为这是“天助闯王”,也是闯王将要改天换地的现实表现,所以才会出现成群结队投奔闯王的现象发生。
往东北方行了不到三里,迎面便撞上了一伙官军骑兵,人数大约在五百左右,似乎官军前锋的样子。
谢应龙主动请缨,愿为前驱,首战官军。
见他如此积极的态度,谢君友自然不好驳了他的面子,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亲自率领五百骑兵给他掠阵。
谢应龙,本是大明健将、副总兵罗岱的部下,精通火器,因罗岱在罗猴山败于张献忠、左良玉联军,他得以身免,逃到了洛阳,仍为官军,后来闯王攻破洛阳时,就投奔了闯王,成为闯军的一员。
因为常年在军中,马上马下的功夫都十分了得,又是中层军官,麾下自有一班弟兄跟随,逐渐成为闯军中的一员新生代将领。
这一次,眼见对面官军并不算多,便生出立功之心,这才主动请缨出战。
谢应龙麾下有贼兵两千,其中骑兵三百,余者皆步贼,他得到谢君友许可后,高呼一声,便率军冲出阵列,直奔迎面官军骑兵冲去。
三百马兵在前,一千七百步贼在后,高呼怪叫连连,看上去声势也算惊人,尤其谢应龙更是一马当先,瞪眼怪叫不已。
对面的官兵虽有五百之众,但不知为何,才接战不到一炷香功夫,便向后退走。
谢应龙见官兵要跑,如何能够答应,大呼小叫着率兵追击而去。
“谢爷,官军接战即走,这里面是否有诈啊?”张洪在一旁提醒道。
谢君友却是大手一挥,不以为意道:“哼,官兵才多少人马,见了咱们不跑才怪哩。”
确实,对面官兵虽看上去装备精良,又似乎十分悍勇,但毕竟只有五百骑,而谢君友这边可是整整七千马步大军,看上去——一眼都望不到头,声势何等惊人。
只见谢君友紧握战马缰绳,大喝道:“全军追击,杀官兵嘞!”
七千马步贼兵便如打了鸡血一般,大呼小叫着一拥而上,跟随在谢君友和张洪的马后,急急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