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第三百六十八章 文不对题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锦衣状元 >>锦衣状元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文不对题

第三百六十八章 文不对题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8日  作者:天子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天子 | 锦衣状元 
转眼便过了中午,依然没有考生出贡院。

朱浩把两篇文章写完,誊录后不再多等候,站起身来,做了甲子号考棚第一个交卷人。

衙差过来将考卷弥封,顺带收走草稿纸,朱浩将自己的考篮整理妥当,准备出场,而对面的袁汝霖见朱浩要走,明显紧张起来。

朱浩是第一批放排出考场之人。

六百多名应考的童生,第一次放排出场的人不到十个,众人看起来脸色都很轻松,在这年头敢提前交卷出场的,要么是学问方面有自信,要么是因无知而自信,总之大家伙都很自信。

一个个自信哥出考场,不管对方怎么想,反正心目中自己是必定通过院试获得秀才功名的那个。

朱浩出场后,没有回王府或回家,而是先去处理因备考而积压下来的事情。

一直到天黑,朱浩才返回王府。

这边袁汝霖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正在跟唐寅复盘这次考试,把自己的文章能背默的部分全都背默下来,由唐寅分析利弊。

“怎么才回来?汝霖说你中午刚过就出考场了?”唐寅问道。

朱浩见一旁京泓正在用羡慕的眼神往这边看,淡淡回了一句:“一年半时间备考,考完了自然要去放松下……很多事之前来不及做,需花点时间理顺。”

唐寅道:“把你的文章背默出来,我给你参详一番。”

朱浩很想说,我的文章还用得着你来参详?再则考试都结束了,你现在搞这些有何意义?

不过朱浩还是运笔如飞,将文章给唐寅写了出来。

唐寅看过朱浩的第二篇文章后,眉头直皱:“朱浩,平时你写文章很是稳健,怎么会在考场上出此等问题?

“中庸之道不能行于世,论述上你怎能往勤学方向偏斜?即便你的用词再好,但对于经义的理解有偏颇,或许连汝霖的文章都不如。还是说……你又提前得知什么,知道这位主考官的喜好?”

真被你说对了!

朱浩总不能告诉唐寅,我作为穿越者,知道张邦奇的治学理念,大概明白他为何要出这道题,想看到这道题出来后,考生会往哪个方向论述,所以才这么写的吧?

“有感而发,不是非要中规中矩,不是吗?”朱浩笑着道。

唐寅没好气地道:“你这不是另辟蹊径,简直是胡来……幸好你有县试案首作依托,否则我都要怀疑你能否通过此番院考了……最近对你学问上的教导的确疏忽了些,看来回头该给你好好补补课了!”

京泓凑过来问道:“朱浩的文章写得不好吗?”

眼前一幕让京泓很是惊奇。

以往朱浩写文章,可说是让人惊叹的存在,他自问要追上朱浩遥不可及,怎么会在院试这种考试中犯下低级错误?

唐寅不想在京泓面前打击朱浩的威信,怎么说朱浩都是这群孩子的半个先生,道:“并非不好,只是论述方向有失偏颇,若是遇到故意刁难考生的考官,或许这样的文章就不会录取了。”

“哦。”

京泓回头看向朱浩,好似在说,你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啊?

唐寅不再问文章方面的事,起身道:“对了,院考后,兴王府邀请本省张提学进王府,出题考核世子,那时你的成绩也出来了……不出差错的话……你应该还是能考中生员,不如一起去吧。”

朱浩知道,《明史·张邦奇传》中曾有记述:“时世宗方为兴世子,献皇遣就试。乃特设两案,己居北而使世子居南。文成,送入学。世宗由此知邦奇。”

历史上兴王朱祐杬的确让世子接受张邦奇的单独考试,文章写得好不好……估计不咋地,以朱四的才学别说跟本县童生相比,就算是一些应考县试的儒生,也比朱四的文章好,朱四学写文章也就一两年,做不到有所成就。

但兴王望子成龙的心思却体现得一览无遗。

朱浩道:“我就不去了……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是托王府关系才有资格进学,往后乡试大比时,或依然是张提学主考呢。”

以朱浩之意,我以后考乡试的时候,张邦奇很可能会是主考官,这还不说来年涉及乡试资格考试的科考也会由其主持,属于利益关联方。张邦奇入王府考核世子我非去露一头,在外人看来就是攀关系。

虽然朱浩知道,张邦奇历史上于正德十三年病归故里,随后遇到父母丧,等守制完成时朱四已经做皇帝了。

《明史》记载:“帝尝奉太后谒天寿诸陵,语及择相。太后曰:‘先皇尝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帝憬然曰:‘尚未用也。’服阕,即召为吏部右侍郎,掌部事。”

意思是朱四登基后跟他老娘一起拜谒天寿山众皇帝陵寝,说及选相之事,时蒋太后提到朱祐杬推崇的张邦奇,随后朱四就记起这个曾经考过自己的本省提学,等张邦奇守制结束,就召为吏部右侍郎。

张邦奇因为这次安陆之行,给他未来仕途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说明……张邦奇壮志未酬的情况下,的确通过自身钻营,找到一条上进的途径,又或许张邦奇只是应兴王府所请不好意思推辞,反正他张邦奇不管治学有多严谨,最后还不是靠关系上位?

“由着你。”

唐寅不会强迫别人做事,迈开步子离去,走了一会儿似乎想到什么,回身问道,“对了,你的弟子,那个孙家的书呆子此番考得如何?”

朱浩道:“考完后未见其人。”

唐寅笑着摇头,大概觉得朱浩再怎么神奇,也不可能把一块榆木疙瘩在短时间内培养成材,朽木不可雕也……不能强求太多。

院试放榜需要时间。

考试次日,朱浩就在实验室旁的学堂见到灰头土脸的孙孺。

关敬过来道:“孙家人一早就把他送来,说是请小东家严加管教……今天来后他就在里面读书和写文章,哪儿都没去。”

关敬这几个少年郎很负责,既然让他们管束孙孺,就算现在院试已考完,人送来还是硬生生给看管起来。

朱浩进入教室,孙孺抬头看了一眼,眼神中有些胆怯,随即闷头继续读书。

“行了,先别着急读了,昨天考得如何?跟我说说!”朱浩道。

“唉!”

孙孺一脸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凉,道:“话说这第二题,看似简单,却深谙哲理,学生在考场苦思冥想半天,终于在日落西山时才恍然大悟……”

朱浩皱眉:“来不及写,交白卷了?”

“没有没有,先生最近让学生写那么多文章,就算只给半个时辰,写两篇文章也不在话下。”

孙孺说到这里,稍微有些自豪。

朱浩心想,这倒是,不然对你的特训白费了?

“那你为何这般垂头丧气?”

朱浩问道。

孙孺哭丧着脸:“却说那第一题,倒也没什么,只是第二题论中庸之道,看到其文便让我联想到自身经历,苦学而不得,遂心中之情澎湃激发,写了一篇进学论,出考场后与友人谈及却被耻笑,说我文不对题……此番院试又没机会了。”

“哈哈。”

朱浩听到这儿,不由笑出声来。

孙孺抬头看向朱浩,我没通过院试,你怎么笑得如此开心?你这个当先生的一点共情心都没有?

居然嘲笑你的弟子?

“把你的文章,记下多少都给我默写出来,我给你参详一下。”朱浩道。

孙孺耷拉着脑袋,只想写第一篇。

却在朱浩勒令之下,把第二篇也给默写出来。

但通篇看来……朱浩觉得自己的特训取得了成效。

孙孺之前就是太过自负,考过府试后没认真写过文章,特训后文笔依在,文风更趋向拘谨,至少从朱浩的角度看,这篇文章要论点有论点,要论据有论据,非常符合主考官的口味,算是一篇不错的八股文章。

“没事,挺好的。”

朱浩微笑点头。

孙孺脑袋又耷拉下去,一脸丧气:“先生不必安慰,我昨日回去后,已被母亲大人严厉斥责过,严令让我以后每日都到这里来读书,不得有任何懈怠……请先生多加提点。”

朱浩心想,不错,居然养成向学之心,不再守着你自以为是的文章觉得天下无敌。

这是好事啊!

“行,如果顺利的话,咱师生二人一起去考乡试。”朱浩笑道。

孙孺瞪大眼睛:“先生,您这是在……讽刺学生吗?”

朱浩道:“我没讽刺你,在我看来,你这两篇文章通过院考的机会很大,不要为别人的意见左右,安心等放榜即可。”

“这……呵……唉!”

孙孺本来受到鼓励,开心了一些,但想到外人对自己的嘲笑,他现在多少有了点自知之明。

自然觉得——

叫花子丢了猢狲——没戏唱了!

------题外话------

更新晚了,抱歉,今天继续三更!

三月,初春。

看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

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

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

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

为您提供大神天子的最快更新

免费阅读.https://

思路客提供了天子创作的《》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在线免费阅读。


上一章  |  锦衣状元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