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第九百零二章回程(二合一)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最新章节列表 >> 第九百零二章回程(二合一)

第九百零二章回程(二合一)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2日  作者:秋来2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秋来2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人不吃饭就会饿。

然后还要驱赶这些饿肚子的士卒给朝廷平叛,谁能甘心?

剿饷是必须要加的!

至于山西巡抚吴牲说山西士卒多有双饷,还用二三人的空粮加贴一人,是谓帮粮。

就这么多粮饷大多数人都领不到,还都是将领家丁才能领。

可这单单是山西一地的现象吗?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不断的增饷,增拨军费之外,还能有什么良策呢?

当然有。

捐钱。

崇祯自是召开御前会议吐露自己的心中苦闷:

“自从去年谕令勋戚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无急公体国之心。

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待到贼来了,钱财都为他们所有,怎么这等愚昧?”

朱由检恨不得在内心狂骂,他奶奶的,你们为什么不捐?

朝臣不言语,这种事没有人愿意开口,即使要当马骨都没有人愿意干。

崇祯见众人无言,又继续责问:

“贼定要大剿,定要用大兵,只是钱粮若是不出民间,就该发帑藏了,目前帑藏空虚,发不出来。

两个月前就让你们查粮加派,到今日为何都不见奏来?”

五府六部以及衮衮诸公对于加派这件事上都不表态,不想给皇帝当前驱。

或者说皇帝要损害他们所代表的利益了,全都开始装聋作哑。

所以崇祯对杨嗣昌这个敢于说话的人,异常重视。

朝廷动用各省税粮“存留”来解决军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捐钱是不可能捐的,咱们宁愿在秦淮河喝花酒也不愿意把钱交给朝廷。

皇帝那几首诗的奖赏,着实是没什么吸引力。

尤其是皇亲国戚官僚乡绅都不肯捐助,国库又空虚,地方财政也捉襟见肘,除了加派还有什么办法呢?

几次思考之后,崇祯终于准许了杨嗣昌的建议,要以诏书的形势,在全国加征剿饷。

杨嗣昌增兵增饷的目的是为了实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

陕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正,要这四处的巡抚以剿为主,以防为辅。

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为六隅,要这六处以防为主,以剿为辅。

就比如如今的贼寇在湖广,那么河南、陕西、四川、应天、凤阳、江西各巡抚张网六面,而总督、总理都入江北合剿。

杨嗣昌的主意就是总理、总督随剿随杀,各巡抚是四面合围,无论主战场在何处,都要布置出一个网。

尽管杨嗣昌的这个网有漏洞,那便是山陕、延绥三地只能预防,不能围剿的现实。

他决定先搞盘踞在湖广等地的贼寇,有了卢象升的成功经验,谁更容易打显而易见。

由此还可以给官军提供信心,最重要的是给皇帝增强信心。

要不然上来就啃锤匪这块硬骨头,怕是牙被嗝没了,也收不到什么像样的效果,犹如袁崇焕一样,杨嗣昌也下不来台。

倒是吴国俊听完杨嗣昌的谋划后,顿感不妙。

尽管对锤匪是有防范心里,想着先灭盘踞在中原腹地的反贼,可贺今朝绝不是一个安心等死的人。

他为了找机会救援高迎祥,都带兵来京师走一遭了。

就算把卢象升调到宣大当总督,怕是短时间内也难以招架。

尤其是搞钱的法子,只会让朝廷把百姓全都推到锤匪的手中。

吴国俊也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大明的穷人太多了。

只要还有活不下去的,这些人不去从了其余贼寇,就会从了锤匪的。

这还是大部分都不知道山西百姓如今是个什么活法。

太原那地界,他可是亲自去过,然后又跑到河南、湖广等地,那些百姓的生活跟锤匪治下,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狱。

自从那次太原之行,才让吴国俊下定决心,抓住机会暗中勾结锤匪的。

卢象升为此上书希望皇帝能够区分贫富,在田赋的摊派上不同份额,但是被杨嗣昌给拒绝。

因为操作难度太大,而且也不好认定,还是一刀切平均摊派为好。

因为一刀切才相对公平,谁都挑不出刺来。

崇祯表示认同,他要的就是钱,不是给自己多找出许多活来。

同样下面执行的地方官,也认为一刀切才是最稳妥的,绝不是因为麻烦。

因卢象升调到宣大防备锤匪与清军,新任五省总理王家祯是个庸才,根本就挑不起大梁来。

要他与洪承畴通力合作,担当十面网的主角,根本就没法与卢象升相比较。

兵部尚书杨嗣昌从大局考虑,向崇祯推荐了两广总督兼任广东巡抚熊文灿继任。

此人是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自诩知兵,尤其是还露过两手。

崇祯初,在福建巡抚的位置上,招降了海上武装团伙的头目郑芝龙。

并且他利用郑芝龙的海上力量,平定了沿海其他武装集团。

特别是在郑芝龙大败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整个大洋都是他说了算。

郑氏旗号从东洋、南洋各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麾下兵力超过二十万,拥有数千艘的船队,成为海洋世界的霸主之一。

兵力囊括了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南岛、非洲黑人等等。

而熊文灿手握郑芝龙这张王牌后,沿海再无海盗的功绩,且跑船真的油水丰厚。

熊文灿可谓是功成名就,就开始谋求永镇岭南,便以他在闽粤搜刮的钱财贿赂朝中权要。

一时间银钱开路,熊文灿在大明朝廷可谓是声名鹊起,连靖辽侯吴国俊的大名都不能跟他相提并论。

夸的熊文灿是天上下凡的星宿,专门拯救大明来的。

崇祯对于一个人被如此夸耀自然是半信半疑,遂派遣太监前去查探。

太监假借前往广西采买珠宝的名义,带着崇祯的任务去试探。

熊文灿也是个机敏之人,自然不会错过难得结交皇帝身边太监的机会。

赠给他厚礼,又留他宴饮数日。

某天在宴会上,太监偶尔谈论到中原战乱,感慨着无人能为朝廷效力。

熊文灿都喝蒙圈了,一听这话,当即摔杯子站起身来拍着自己的胸脯,然后踩着桉子大骂。

说大明如今这个样子,皆是诸臣误国,若是我前往,断然不会落到这种地步。

本来就是喝多,想要装逼,结果被太监大呼果然是朝廷栋梁。

一下子就跟熊文灿摊牌了,说我不装了,根本就不是去广西采买,而是奉陛下的命令前来考察你。

今天听得熊总督的豪言壮语,我相信公有当世之才!

待到我回到朝廷复命,必定向陛下力荐,召你担当大任。

况且你送我的厚礼,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熊文灿听到太监突然摊牌,整个人都蒙圈了。

朝廷大事,哪有在酒桌上试探的?

大家喝点酒吹吹牛逼,那不是挺正常的事吗?

可太监一脸完成任务的畅快感,让熊文灿是百口莫辩。

他花那么多银子,就是想要在两广这个聚宝盆当太平官,谁他妈的想去中原搏命啊?

刚才的豪言壮语不过是逢场作戏,你咋能当真呢?

本来有些醉的熊文灿一下子就热汗出个不停,酒劲下去不少,开始说理由,为他自己寻找借口。

可太监自是安慰熊文灿,等我回去与陛下一说,陛下自然会答应你的诸多请求,你就别推辞了。

熊文灿自知词穷,只能勉强答应。

太监回朝之后,一一向皇帝做了禀告,而崇祯听完心腹的话,也有意启用熊文灿。

熊文灿的姻亲礼部侍郎姚明恭与杨嗣昌关系密切。

他知道杨嗣昌急于平定内乱,皇帝又有心思任用熊文灿,姚明恭背地里找新任兵部尚书推荐。

杨嗣昌这才推荐熊文灿,且正中崇祯下怀,便任命熊文灿出任五省总理。

贺今朝在回山西的路上,就接到了吴国俊的消息,说是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对锤匪是有动作的。

等他看完之后,又忍不住笑了笑。

杨嗣昌这是要割肉治疮,朝廷每一次增税都是在把底下的百姓推向反贼。

“主公,杨嗣昌这套措施看着挺完整的,但在实施起来会加剧大明的危机。”

张福臻也颇为难得的摇头:“本来穷困交加的广大百姓,在加饷加赋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穷困,而被迫造反!

就如同先前主公没造反前一样,都是被朝廷逼的。”

贺今朝骑着战马瞧着身后被强制迁徙的百姓:

“今后我们稍微往外漏出点消息,河南在有些灾荒,怕是都得往山西来逃荒了。”

张福臻也乐得见到此事,免得自家总是要强抢百姓,逼迫他们迁徙。

“主公,杨嗣昌这套增兵增饷的措施,他竟然把被我们控制的地盘还算在他手中,看样子陕西等地传到朝廷的消息也不是很及时。”

贺今朝却是笑了笑:“洪承畴可不敢轻易下论断说陕西丢了。

至少陕西境内还有官军在抵抗我锤匪,那就没有完全落到反贼的手里。

这点你不也当过大明的官,自是晓得其中的道理。”

张福臻深以为然的颔首,在任上出事,那指定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一大打击。

毕竟坑就那么多,没有人有多少年可以不断的犯错,还会一路畅通无阻的走到中枢。

谁不愿意自己的官越当越大?

“主公,杨嗣昌的策略对我锤匪倒是不足为虑。”张福臻捏着胡须道:

“但是卢象升担任宣大总督,对于我军而言,是个麻烦事。”

“回头打探一二,给卢象升担任监军的太监是哪一个。”

贺今朝轻磕马肚道:“搞不走卢象升,就搞搞他的身边人,帮咱们拖后腿。”

“明白。”张福臻微微一愣,那些死太监大多都是爱钱财的。

“不过以许鼎臣的手段,想必他们之间也会有所争斗的。”

听着张福臻又补充了一句,贺今朝觉得雁门关明面上不在自己手里也是极为有利的。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就许鼎臣一直都不死心想要光复太原,从而证明他自己。

不过贺今朝相信,以大明官员的尿性,不是所有的枪口一致对外。

而是要先内部争斗,干掉所有不听我话的人,然后我才能安心对付“锤匪”。

贺今朝对于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并没有什么意外,在他眼里,流寇要比清军好打多了。

谁一上来就挑战最高难度啊?

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尤其是杨嗣昌能狠的下来鼓动崇祯继续加派,也懂得足食才能足兵。

但这些贺今朝也并不怕,版本答桉就摆在眼前呢。

谁能让士卒吃得饱,还能过得好,自然能得到一大帮既得利益者的簇拥。

明军清军起义军甚至锤匪,都有各自的簇拥。

唯一区别的就是训练程度。

贺今朝还等着回去接收陕西那一大片地盘呢。

此番回来,也算是亲自送高迎祥上路,免得他遭受痛苦。

至于旁人高不高兴,贺今朝心里是笑不出来的。

从最开始的想要利用他在前头顶着,到后面相互结交,互相合作,说没点触动那指定是铁石心肠。

偏偏贺今朝目前还没有成长到那一步。

卢象升站在城头,看着锤匪不断的远去,心里止不住的摇头。

贺今朝越发的猖狂了,反之朝廷也越发的孱弱。

大明士卒看见锤匪根本就不敢动弹,反倒知县会主动给锤匪提供粮草,以避免被攻破城池。

在他一路前行的路上,甚至听到了西北锤王贺今朝非常讲道理,且做事诚信。

只要你给他交了保护费,那就指定不会抢了你,甚至还能帮你杀了那些狗日的清军。

最为关键的是锤匪秋毫无犯,大明官军到了本地作战,还得抢掠数次,与清军无异!

据说大同府本地许多被清军劫掠走的百姓,结果被锤匪所救,全都迁徙到山西分了田地,安稳的生活。

如此种种消息,传入卢象升的耳中,着实是让他震颤不已。

锤匪的名头,竟然要比大明官军还要好使。

这让卢象升感到无尽的担忧,因为本地百姓对锤匪并不是害怕,厌恶,甚至还有点拥护向往的意思。

这就极为麻烦了!

本地百姓不可信,甚至有通锤的嫌疑。

卢象升便再也忍不住了,开始向朝廷请求,把他先前在大名等三府的天雄军调来撑一撑。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


上一章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