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汉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严重任 沙王叉腰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糜汉 >>糜汉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严重任 沙王叉腰

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严重任 沙王叉腰


更新时间:2024年05月25日  作者:酱油拌历史  分类: 历史 | 秦汉三国 | 酱油拌历史 | 糜汉 
正文卷

正文卷

蒋济原本以为,他往日中只看错了丁奉。

没想到,他看错的还有李严与州泰。

一想到这二人皆是出身士族,蒋济心中就有些扼腕之思。

为了争功,士族的体统都不要了吗?

可随即蒋济又想到。

要不是自己不善领兵,自己不是不能跪.

在蒋济想着要不要找糜旸要份军职的时候,糜旸的笑声响了起来。

“你呀,你呀!

竟与承渊一般作态。”

糜旸手指着州泰笑着说道。

糜旸的笑声让州泰以为自己的话起效果了,岂不料糜旸在对州泰说完后,又将目光看向了李严。

“你知道自己是罪臣就好。”

相比于对州泰温和的语气,糜旸对李严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而在听到糜旸似指责的话语后,李严并未选择为自己申辩。

他如那一日被糜旸治罪时一般,在糜旸身前深深地将头埋在地面上。

看到李严顺从的举动后,糜旸的语气缓和了不少。

“伱之前虽有罪过,但你也被孤惩治过了。

过去的事暂且不提,你与州卿都起来吧。”

糜旸的话让李严心中暗喜。

下一刻他便与州泰,齐齐从地上起身。

待李严与州泰站起身后,糜旸对着他们二人说出了自己的具体打算。

“孤已下令让承渊率军,绕道长沙,直取柴桑。

待这消息传开后,吕岱定会率兵驰援柴桑。

可永安到底是东吴重镇。

吕岱或许会留下部分精卒,据永安港口顽抗。

我军不擅水战,若我军不能短时间内拿下永安港口,则收复江夏一事就无疑是空中楼阁。

然只要我军能迅速夺港口,收永安。

江夏一郡兵力空虚,各地长吏见永安丢失,心中就会震恐,或许江夏一郡便可望风而降。

孤所说的话,你们二人可记住了?”

在糜旸看来,收复江夏全郡的关键,就在于永安城的归属。

糜旸的话让州泰脸上露出慎重之色。

他是想争功不错,但他不会因为争功,而变得轻敌大意。

“臣记住了。”

面对糜旸的询问,州泰快速回应。

可李严却并未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在州泰将疑惑的目光看向李严时,李严却斟酌着说出了他心中的猜测。

“大司马意欲收复永安,恐真正目的不止在于江夏。

臣早年在义阳时,就曾听闻永安城内,有着吴国数年积攒之粮草、军械。

我军初入荆州,百废待兴,当下正是愁粮草不济之时。

若我军能得永安吴狗之数年积蓄,则我军就有了与吴狗持久相抗的资本。

不知臣猜测的可对?”

说完心中的猜测后,李严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糜旸。

而李严的目光,很快与糜旸审视的目光碰撞上。

两者目光碰撞后,糜旸笑着手指李严道:

“先帝在时多次对孤言及,你有方面之才。

你的方面之才,今日孤见到了。”

糜旸的话,无疑是肯定了李严的猜测。

或许在常人看来,糜旸要想攻克建邺,柴桑的归属就至关重要。

但其实不然。

柴桑再怎么重要,它终究是一座城。

只要是座城,它就不会跑,糜旸有的是时间想办法攻克它。

糜旸真正缺的是时间。

在军事上,时间的代名词便是粮草。

为何陆逊会在糜旸的设局下,果断的采取坚守待变的策略?

陆逊心中的变数,不单单指的是荆北战局的胜负,还指的是汉军的粮草。

陆逊是知道,荆州的粮草存储并不丰盛的,这也是当初陆逊敢对荆州用兵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陆逊看来就算荆北战局汉军得利,只要他一直拖下去,汉军粮草不足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到那时,吴军想的或许就不是突围一事了。

陆逊心中所想,身为当事人的糜旸,又岂会不知呢?

当初在初至荆州时,糜旸就意识到荆州粮草不足的弱点。

因这弱点,糜旸原本想采取历史上晋朝灭东吴的“水煮青蛙”战略。

因这弱点,当糜旸知道韩综有意归降后,才会执意让他以永安城为献礼。

糜旸想要的,本来就是永安城内的大量辎重。

可世事多变,从来不尽如人愿。

荆州战局发展到这一步,并不在糜旸的原先设想之中。

可既然战局已发展到这一步,那么糜旸也只有迎难而上。

无论是为了稳定荆州战局,还是为了更进一步兵临建邺,永安城内的大量辎重,糜旸都必须得到。

见李严能看破自己的心思,糜旸对李严充满了赞赏。

糜旸起身来到李严的身前,对着他说道:

“孤一直想让你戴罪立功,今日孤将机会交到你的手中。

希望你不要让孤失望。”

“孤若能如愿,你不但可以官复原职,孤亦可上奏陛下,以江夏境内膏腴之处,为你封地。”

糜旸知道李严是有大才的。

以李严的大才,在吕岱的主要兵力被诱引开后,率汉军登陆永安不会是一件难事。

可李严这人,容易因为私心而耽误大事。

为了不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糜旸才要对李严恩威并施。

亦才要让州泰与李严一同出兵,以示监督。

果不其然,在听到糜旸的许诺后,李严顿时大喜。

“大司马放心,严必肝脑涂地,使大司马如愿!”

听到李严的保证后,糜旸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便下令道:

“你们二人下去准备吧。

待江东地裂之日,就是你们二人出兵之时。”

章武六年十月下旬。

在寒冷的天气,已然席卷荆州大地时,身肩重要任务的丁奉,已领兵来到长沙郡中。

率军来到下隽城外的丁奉,不久后就看到一位身长近九尺,身穿虎皮,腰带两张劲弩的壮汉朝着他走来。

这位壮汉,不是沙摩柯又是何人?

沙摩柯在还未走近丁奉身前时,口中就开始大笑起来。

“丁将军,好久不见呀!”

沙摩柯是真的开心。

当年公安之战结束后,沙摩柯被刘备拜为忠义中郎将,协助关平镇守公安一带。

后来刘备称帝时,他也并未忘记在危难时率军拱卫大汉的沙摩柯。

那一年,沙摩柯被刘备升为护汉将军。

护汉将军按品阶虽只是杂号将军,但“护汉”二字,代表着沙摩柯的地位并不一般。

可惜沙摩柯到底是异族中人。

那几年沙摩柯见荆州一直无事,不习惯与汉人打交道的他,便上书给时任荆州牧的张飞,请求让他率军返回武陵。

张飞也喜欢这位曾间接救过关羽的蛮将,于是很爽快的答应了沙摩柯的请求。

回到武陵郡的沙摩柯,是很快乐的。

毕竟五溪蛮数百年来,一直被汉人瞧不起,有时还会被汉军围剿。

但今时不同往日,顶着护汉将军头衔回到武陵的沙摩柯,得到了武陵郡内汉人、蛮人的一致尊敬。

武陵郡的太守习珍还曾答应沙摩柯,要将他的名字写入当地县志中,赞为一代贤王呢。

身为蛮人的沙摩柯,本来是没有光宗耀祖与衣锦还乡观念的,只是没有这两个观念,不代表沙摩柯不享受这样的感觉。

总而言之,近几年来沙摩柯活的很快乐。

可就在今年,沙摩柯得知糜旸要坐镇荆州后,他就感觉更快乐了。

在沙摩柯心中,若无糜旸,便无今时自己的风光。

于是在得知消息后,沙摩柯便特地别出心裁的,用汉字写了一封肉麻的书信给糜旸。

在书信中,性情直爽的沙摩柯备言对糜旸的思念之情,更是直接表示愿意为糜旸重新出山浴血奋战。

沙摩柯是不喜欢汉人的那套繁文缛节,但这得看对谁。

而糜旸在收到沙摩柯的书信后,看着上面形如鬼爬,状若枯骨的汉字,他一时真的没看懂。

然而在费了好大劲,好不容易看懂了沙摩柯书信的内容后,糜旸又陷入了沉默中。

沙摩柯是蛮人,哪怕他有心学习汉族文化,但想让他如汉人士子那般,引经据典来阐述对糜旸的思念,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沙摩柯表达思念的方式很简单直白:

“大司马,俺可想死你了。”

“大司马,俺也想和关将军一般,和你一起睡。”

“大司马,俺有一罐存储在头骨中的佳酿想要献给您。”

字字句句,都深刻地透露出了沙摩柯对糜旸的敬仰与思念。

可字字句句都让糜旸起了鸡皮疙瘩。

这是情书吗?

可能是为了避嫌,正好那时长沙有山贼动乱,糜旸便下令让沙摩柯率军来到长沙郡内平叛。

而平完叛后,没有得到糜旸新命令的沙摩柯,就这么一直留在了长沙郡内。

本来沙摩柯以为糜旸将他给忘了,直到今日丁奉到来。

在来到丁奉身前后,沙摩柯激动地给了丁奉一个熊抱。

丁奉虽亦是勇将,可力气奇大的沙摩柯因心中激动没控制好手中的力气,他这一抱直接让丁奉翻起了白眼。

得亏沙摩柯很快就将丁奉给放开了。

在放开丁奉后,沙摩柯大笑道:

“大司马还是爱我的!”

在沙摩柯看来,尽管糜旸没亲自来,但他能派心腹丁奉前来,就说明在糜旸的心中,依然有着他的一席之地。

丁奉没敢回应沙摩柯的话。

惦记军务的丁奉,仰望着身前的沙摩柯,口中问道:

“将军帐下有多少兵马?”

丁奉可是记得糜旸对他的嘱托——要在江东境内,掀起大动静。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兵力太少可不行。

丁奉原本以为,沙摩柯能有数千蛮兵就不错了。

但沙摩柯接下来的回答,却让丁奉惊住了。

“少则万余,多则数万!”

丁奉:???

沙摩柯是不是对“万”这个数量单位,有什么误解?

按汉律,谎报兵士人数可是重罪。

见丁奉脸上有着质疑的神色,沙摩柯可就不服气了。

他正色双手叉腰仰首骄傲道:“莫要小看俺。

俺可是蛮王沙摩柯!”

(本章完)


上一章  |  糜汉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