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2684 科技改变未来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列表 >> 2684 科技改变未来

2684 科技改变未来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9日  作者:八零阿涛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八零阿涛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协议达成,办公室里的氛围变得轻松许多。

秦老端着茶缸子,突然问道,“听说你们这刘怀民马上回来了?”

杨小涛给两人倒水,“别说了,我这到是不愿意他去!”

秦老摇头笑着,他们自然看的出这样安排的目的。

这往近了说,就是为了稳住一机部,同时维持跟九机部的良好关系。

这往远了说嘛!

秦老目光在杨小涛身上停留片刻,随后看了眼章老。

后者只是喝茶不语。

“对了,一机部的钱下来了,你知道?”

章老突然开口,杨小涛抬头好奇问道,“联盟那里这么痛快?”

章老笑笑,“他们好容易想着跟咱们缓和关系,不得赶紧的啊!”

“啥意思?”

杨小涛满是好奇。

一旁秦老撇嘴说道,“还能咋地,就是想要咱们多卖点粮食呗!”

“上次他们粮食减产,这几年粮仓就没满过,能撑到现在还是靠购买的粮食呢。”

秦老不屑的说着。

杨小涛听了默默点头。

虽然国内的情况不见多好,但最起码国内重视农业生产。

这些年下来,不仅推广农业机械的发展,还在大力推广高产农作物,全国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尤其是在杨小涛的介入下,高产玉米发展这么多年,早就成为国内重要的储备粮。

在这个吃不饱饭的年代,能顿顿吃上杂粮就是农民的心愿。

更何况现在还有高产水稻,甚至连杂交小麦都出来了。

可以说,同时间段的农民,这时空的要“富裕”很多。

“他们也是自作自受!”

章老开口说道,“明明没那本事,非要打肿脸充胖子。”

杨小涛嘿嘿笑笑,“他们爱咋滴,只要别打咱们的主意就行。”

秦老听了点点头,“这件事咱们要重视起来,上次听说抓了不少人,都是朝着高产玉米去的。”

“我猜,这背后就有对方的影子。”

章老抽出一支烟,“不止呢,这一阵四九城来了不少人。”

“虽然都有介绍信,但抓了好几个有嫌疑的,你们九部要小心点,尤其是研究院的人。”

杨小涛拿出打火机给章老点上,“我们保卫处已经盯上了三个人,现在正在对其核查。”

这件事还是梁作新告诉他的,当然,最先发现问题的还是余则成的人。

“这段时间要注意点,马上过年了,敌人也要过个好年啊。”

秦老冷幽幽的说着。

三人聊了会儿,章老两人便起身告辞。

杨小涛起身送走,随后往办公楼走去。

刚来到办公室,就看到李洪峰站在门口。

“老李,有事?”

李洪峰点点头,却是欲言又止。

见此杨小涛将李洪峰迎接进屋,两人坐下。

换了壶茶,杨小涛给李洪峰倒了杯茶水,李洪峰端起后抿了口,这才开口问道,“这次真要跟他们合作?”

杨小涛点点头,随后也拿起茶杯抿了口。

“合作是必须的。”

“如此多的任务,只靠咱们吃不下,这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事,不能做。”

“再就是,这些任务需要大量的资源,就拿钛合金来说吧,现在钢铁厂制造出来的产量,刚刚能够满足咱们的需求,要是再扩大规模,就需要钢铁厂也扩大生产能力。”

“同时,其他配套工厂也要扩大规模。”

“如此,咱们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还会被打乱节奏,乱了方寸。”

杨小涛如此解释,李洪峰琢磨一番认可地点头。

“老李,你这次不会是专程说这个的吧。”

杨小涛放下茶杯开口问道。

李洪峰听了脸上闪过一抹挣扎,不过还是放下杯子语气坚定说道,“小杨,这次来我要请一个月的假。”

“请假?”

杨小涛诧异。

要知道,这位李书记可是个工作狂人。

别说是请假了,就是节假日,大半天的功夫都在办公室里工作。

而且,九部的大部分文件,都是他审阅处理的。

剩下的大部分又给了刘怀民。

杨小涛最后才干那么一点点。

要说这九部里最敬业的是谁,可能会有很多答案。

但要说领导层最敬业的是谁,那就只有一个答案。

如今,这敬业劳模竟然要请假,杨小涛很是好奇请假的原因。

“老李,你是不是碰到什么事了?”

杨小涛关心问道。

李洪峰点点头,“对,确实碰到件事。”

随后李洪峰就将请假的事情说出来。

上次一机部将盾构机制造出来,李洪峰就去亲自查看。

两台新的盾构机,因为工人的熟练度大大提升,加上制造起来更有经验,这两台盾构机的情况要比第一台好一些。

一机部经过讨论,决定将两台盾构机,一台交给长延铁路,一台送到西南去。

当时得知这个消息,他是立马回家拿起纸笔,然后给自己的爱人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了很多,但最后还是将盾构机的事情写出来。

并且还郑重写道,他会跟盾构机一起回去,一起去开路。

可后来联盟竟然看上了盾构机,然后又传来卖一台的消息。

对此,李洪峰可是担心了好久,生怕自己的保证没法兑现。

今个终于忍不住地打电话问了下,然后就得到确切的消息,这剩下的一台盾构机,还是给西南。

这消息出来,可是让他高兴万分。

当即打电话联系到西南铁道的负责人,询问工程的进展情况。

再跟自己预想的差不多后,就立马跑来跟杨小涛商量。

“嫂子还在西南那里?”

杨小涛听完后,却是开口关心道。

李洪峰露出自豪的神色,“她啊,脾气倔得很。”

杨小涛沉思片刻,随后笑道,“老李,一个月不太行。”

李洪峰一愣,随后咬牙说道,“我知道这临近年底了,工作比较多。”

“这样,半个月。半个月足够了。”

杨小涛忙抬手说道,“我不是这意思。”

“我觉的这盾构机想要送过去就得不少时间,在组装起来,我估摸着时间得超过一个周了,你这去一趟,来回路上又得一个周,这还能剩下多少时间?”

李洪峰有些莫名其妙,然后就听杨小涛说道,“这样,年前回来,这次有了盾构机,就不用嫂子在那了,到时候将嫂子跟孩子一起接回来。”

李洪峰诧异的说不出话来。

这距离过年还有两个月呢。

“不行,时间太长了!”

李洪峰严肃的说着,可杨小涛却是摆手,“这事就这么定了。”

杨小涛不给李洪峰反驳的机会,直接开口确定下来。

“还有,你走的时候,让老梁安排一下,这次多带几个人过去。”

“哦,对了,你走之前说一声,我这准备些东西。”

杨小涛还在说着,李洪峰却是双手交叉在一起,面露激动。

“谢了!”

“谢啥,我这还指望着过了年会来帮我继续处理文件呢。”

杨小涛打趣着,李洪峰只是摇摇头。

随着李洪峰要请假两个月的消息传开,杨佑宁跟陈宫等人听说后都是支持,几人还将工作做了划分。

当然,老洪分到手的最多,这也让老洪很是无奈。

至于杨小涛,这家伙说的好听,但最后分给他的还真不多。

三天后,李洪峰在众人的欢送下离开九部,乘车赶往西北。

于此同时,一机部的盾构机早一步装上火车,正往西南而去。

南下的火车上。

李洪峰坐在靠窗的地方,目光看着不断倒退的景色,哪怕是寒冬腊月万物萧条,依旧有种回家的感觉。

目光看向更远处的平原,思绪随着飘向曾经的地方。

“老李,吃饭没?”

“老李,这锤头松了,得紧一紧。”

“李队长,我们小队请求执行最艰难的任务。”

“李主任,我们,我们队长”

“李书记,我们成功了”

一道道回忆从记忆深处涌出,仿佛一道道声音就在昨日。

“李书记,李书记!”

耳边传来呼唤声,李洪峰仿若在梦里,充耳不闻。

直到身上传来一阵晃动,李洪峰才惊醒,原来是随行的保卫干事再叫他。

不好意思的笑笑,“刚才想事情,怎么了?”

李洪峰随口问道,随行的王干事拿出一个纸包,打开后里面是一兜花生米,随后放在小桌子上,“这是杨部给的,让咱在火车上没事的时候打发时间。”

说话间,上铺的保卫干事小孙也拿出一个纸包,“这是我娘给我准备的瓜子。”

说着也走下来,三人坐在一起。

他们一行四人,还有一个在外面守着。

三人在出发前,可是被梁作新和杨小涛特意叮嘱过的,安全问题重于泰山。

“你们准备的很充足嘛。”

李洪峰笑呵呵的说着,王干事趁机问道,“李书记,我们几个都是第一次出差,还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

“您给说说,这西南到底有啥呗。”

李洪峰捏碎一个花生,将花生米扔进嘴里,然后点头说道,“你们想知道?”

“想!”

两人异口同声。

李洪峰随即靠在身后的卧铺架子上,脸上很是怀念。

“那是五四年吧,那时候咱们跟联盟的关系还好着呢。”

“我带队跟在联盟的专家屁股后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后来我们确定了方案,准备大干一场,可对方这时候走了。”

“再后来,从五八年开始,就正式投入到工作中。”

李洪峰说起往事很是唏嘘,曾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死在铁路线上了,可谁想到竟然有这番机遇,让他走出那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李书记,那里工作难吗?”

小孙开口问道。

李洪峰想也不想的点头。

“难,非常难。”

“我们经常要做的就是建造营房,一般需要好几天才能做完,因为我们的个时期没有先进的设备,主要工具是风枪和铁锹。”

“我们的同志,就是用绳子固定住身体,然后几乎是悬在峭壁上,用风枪和铁锹一下一下凿着山体。”

有时候。同志们脚下就是翻滚的河水,稍有一丝差错,就是,就是万丈深渊.”

两人听得呼吸都屏住,不敢大口喘气。

他们知道西南的地形恶劣,想要开山凿路很难,却也没想到会是这样难。

“生活条件还能克服,但毫无征兆的事故,才是最可怕的。”

李洪峰低头捏着手上的花生米,脑海中思绪紊乱,但一处处惊心的画面,却是刻骨难忘。

“我们再一次挖掘的时候。”

李洪峰声音低沉,目光里都是痛苦。

其余两人也都放缓动作,静静的听着。

“那一处,地质非常差,按理说要做好地质报告的。”

“可这东西谁懂啊,我们根本就调查不出啥报告。”

“那天,我们八个同志走进隧道里准备工作。”

“可”

“可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就在我们隧道的下方,竟然有一条暗河!”

“那次大雨下着,隧道里的地面突然塌陷,五个人,五个人啊,到现在都没找到,没找到啊。”

李洪峰说着,眼睛已经红肿起来。

“还有一次,我们的隧道挖掘已经到来尾声,眼看着就要成功了。”

“可山体坍塌突然就来了!”

“那一次,二十六人被困在里面。”

“我们疯一样的挖着,挖着,一直用了三天,才将隧道挖通。”

“那时候,看着二十六个灰头土脸的家伙,我们竟然哭不出来。”

“大家强迫自己笑起来,可笑着笑着,眼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李洪峰说完后,随后又是自言自语,“每一公里上,都有我们的战士倒下”

王干事这才问道,“既然这里这么难,为啥还要选择在这里修建铁路?”

“换一个方案不好吗?”

李洪峰听了摇摇头,“没那么简单,这里面不仅要考虑资源问题,还有民族问题。”

“这条铁路若是顺利通车,咱们将会加强对南疆的控制力度,甚至还能将触手放出去。”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两人听了默默点头。

良久,王干事突然笑道,“李书记,我听说这次一机部不仅生产一台盾构机,他们要做六台,对吗?”

李洪峰笑着点头,“对,他们卖给联盟一台,挣了不少钱,准备六台一起上马。”

旁边的小孙说道,“这盾构机还是咱们杨部设计出来的呢,要是咱们九部也能生产的话,那不是要多少台给多少台?”

“到时候,咱们拉着七八台回去,那才叫风光勒。”

李洪峰伸手拍了下小孙脑袋,“你这家伙,革命觉悟还有待提高啊。”

闻言下孙笑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这位李书记,他是真的和蔼可亲。

“不过你这话里面有一句说的很对。”

李洪峰突然开口,随后在两人惊讶的目光中说道,“那就是真有七八台,这工程近期最少要减少一半。”

“人员安全上也能得到保证。”

“我现在,就等那一天了。”

王干事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小孙说道,“对,这就是杨部嘴上常说的,科技改变未来,改变了劳动方式,解放出劳动力,让更多的产出进入社会中.”

“对!说的好。”

李洪峰认真的拍着手,很是认同的说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可能看不到了,但我们能看到走上正确道路的过程。”

“我觉得,可能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实现了。”

相关


上一章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