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九部外。
一支队伍背着行囊全副武装在雪地上快速前进。
领头的队长曲伟呼着热气,看向前方。
终于要到了。
终于回家了。
想到这里,曲伟紧了紧身上的背包,加快速度。
身后跟随的人踏着曲伟留下的脚印迅速跟上。
队伍后方,两道人影站在路边,看着四周渐多的行人,打量着周围场景。
“政委,再过两条街就到总部了.”
“梁队,现在没有政委,你叫我赵刚,老赵都行。”
听到梁作新的称呼,赵刚一脸认真的说道。
梁作新咽口唾沫,这老赵、赵刚是他该叫的吗?
可不叫这个,他又叫啥?
在脑袋里转了转,梁作新还是决定等到来九部,就让杨部安排吧。
安排了工作岗位,就容易称呼了。
“队伍行军速度很快啊。”
赵刚看着前面正在行进的队伍,脸色感慨。
“当年,我们跟敌人周旋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下雪天,最怕的也是这种天。”
赵刚将头上的帽子取下抹了下额头汗水,然后又戴上帽子,眼中闪过曾经的战斗画面,那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时刻。
梁作新点头,“对啊,大雪可以阻挡敌人追击,可以掩盖痕迹!”
“但战士们都穿着单衣,连一件棉衣都没有啊。”
“再看看现在,咱们有棉衣棉裤,帽子手套都不缺。”
“现在,我们更不怕了。”
赵刚笑着点头,“对,现在咱们啥都不怕。”
两人说着踩踏地面上的积雪快步往前。
周围许多起来的人看着正在前进的队伍,纷纷露出好奇神色。
不过在看到队伍中衣服上印着‘九部’的字样后,立马放松起来。
毕竟在这一片谁不知道九部啊。
一行人快速前进,很快就来到九部大门前。
负责看守大门的保卫人员老早就看到来人,立马跟保卫处打过去电话。
不过看着跑回来的人,一个个嘴里吐着热气,身上全副武装不说,还带着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
尤其是前面领头的队长曲伟,身上的东西更多。
然后众人互相看看,脑海中都冒出一句话,车呢?
梁作新没有跟门口的人打招呼,这一路跑回来众人都累的不轻,而且还没吃饭呢。
况且,他还要带人去找杨小涛。
办公室。
杨小涛来到九部后,就在办公室里整理记忆里的知识点。
找出一个空白本子,杨小涛就开埋头写起来。
今个元旦,工厂放假。
因为下雪的原因,庆祝元旦的热情冷了不少,工厂里也没多少人。
至于办公室里,就杨小涛一个。
埋头整理着知识点,从制造的原理到需要的材料,生产步骤等等,一个个详细记录下来。
就是记忆中出现的失败情况,也被杨小涛记下。
这份记忆里的东西,就没有不重要的。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
“请进!”
杨小涛头也不抬的继续写着,随后房门推开,梁作新两人走进来。
杨小涛抬头,随即将钢笔盖好放下,连忙起身。
目光看向梁作新身后的中年人身上。
“你好,赵政委!”
杨小涛热情上前,伸出双手。
赵刚连忙伸出双手,面对杨小涛的热情开口笑道,“你好,杨小涛同志!”
声音中透着干练。
两人用力握手。
“赵政委,欢迎您来我们九部!”
“您不知道,当初知道您答应要来,我可是高兴了一晚上,都没睡好呢!”
那天杨小涛确实没睡好。
一来感慨自己参与的亮剑有点晚了,不知道后面能做什么。
二来也是对赵刚的安排伤脑筋,既要照顾赵刚的性格,又要考虑实际情况。
种种思绪下,确实睡不好。
“让您费心了!”
赵刚诚恳的说着,双手还用力晃了晃。
杨小涛摇头,“赵政委,说这个就见外了,虽然咱们是第一次见面,但对您的操守,品德,我杨小涛一直都是敬佩的!”
这也是杨小涛的真心话。
赵刚听了以为是梁作新跟杨小涛说起自己的事情,脸上多了些感激。
毕竟自己被人敬佩总比啥都不了解的好相处。
他却不知道,前世杨小涛可是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亮剑。
尤其是那些经典名画面,一两句口号脑海里都能浮现出画面来。
两人站在一旁寒暄着,倒是将一旁的梁作新给无视了!
不过梁作新也不恼,来之前老团长可是叮嘱过他,一定要照顾好赵政委。
现在看这样子,心里就有了底。
“老梁。”
就在梁作新出神的时候,杨小涛的声音传来。
“杨部!”
“老梁,你去保卫处看看,把工作安排好!”
“中午时候咱们吃个饭,给赵政委接风洗尘!”
梁作新听了立马点头,“好,我先去安排!”
说着看了眼赵刚,后者点头这才离去。
“赵政委,咱们坐!”
“这元旦都放假,你先做,我去泡茶!”
杨小涛招待着,赵刚却是摆手,“不用客气!我托大,叫你一声小杨!”
“你也别叫我赵政委了,叫我老赵就好!”
赵刚说完,杨小涛拿着杯子来到跟前,“行,那就叫您老赵!”
说着倒水泡茶,杨小涛拿出烟来,赵刚摆摆手,“我这人不太会吸烟,也就碰到事了才会来一口!”
杨小涛听了便把烟拿起来,“我以前也是,可后面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就养成了这毛病,见面就掏烟!”
赵刚笑笑,随后打量起杨小涛。
他知道杨小涛年轻,却没想到这么年轻。
而且他对九部也是了解一些的,更想不到带领九部走到现在的,竟然是个年轻小伙子。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老赵,老李电话里都跟我说了。”
两人客套一会儿,杨小涛便进入正题。
“工作上的事情您不必担忧。”
“在九部有很多职位,这对您来说都不是问题。”
“我的初步想法有两个,一个是在工厂管理,一个是保卫工作!”
“不过,我还是想听听您对工作的想法,有没有特别想去的!”
杨小涛这样说,赵刚也不意外,而且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见杨小涛询问便坦然道,“小杨,我来的路上也在问自己还能干啥。”
“后来就想了一路子,从最先时候想的教书育人,后来又想到现在的情形,到最后我才坚定自己的想法。”
说到这,赵刚抬头严肃说道,“我想当一名工人!”
杨小涛听了心中一叹。
果然不出他所料,赵刚还是那个赵刚,保持清醒头脑,又有着理性的坚持。
“好!”
杨小涛一拍大腿,脸色严肃。
“既然你老赵选了工人这条路,那我就不客气了!”
“我先跟你讲一下九部的情况,你也好心里有数。”
赵刚点头,“我洗耳恭听!”
杨小涛笑笑,“我们九部成立时间不长,跟其他几个机部比起来,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一个创新上。”
“现如今九部…”
杨小涛跟赵刚聊了一上午,直到梁作新找来吃饭,这才打断两人交流。
“老赵,以后咱们时间还长,等有时间慢慢聊!”
杨小涛起身,赵刚笑着点头,“这已经让我很震撼了!”
“没想到,这些年九部发展的如此之快,简直颠覆了我对革命发展的判断啊!”
杨小涛起身笑着说道,“这才是开始,后面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急切。”
而后杨小涛郑重说道,“所以,更需要您这样的人来稳住方向盘啊!”
赵刚听了连忙摆手,随即说道,“我这人啊,有自知之明。”
“凡是我能做的,我都会坚持下去。”
“能力无法胜任的,让我做,我也不敢做啊!”
杨小涛笑笑,“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
“咱们先去吃饭!”
一旁的梁作新也上前招呼着,三人一起出了办公室,来到招待室。
等中午吃过饭,杨小涛让梁作新给赵刚安排住处,自己继续在办公室里忙着整理资料。
直到傍晚,杨小涛这才离开办公室。
一天忙碌下来,两个笔记本都给写满了,总算是将资料整理完。
抻个懒腰,打个哈欠这才将两个笔记本放进系统空间里。
起身,往家走去。
出门,外面的雪已经停下,周围一片白茫茫的。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着元旦的到来,又在欢声笑语中送走元旦。
第二天,杨小涛来到九部后,就将赵刚介绍给刘怀民等人。
老洪见到赵刚的时候,两人眼前都是一亮。
倒是杨佑宁陈宫两人看到赵刚,神色中多了些凝重。
因为人员冗杂的事,他们就听到一些风声,说是九部高层会有变动。
原以为只是刘怀民去一机部,几人没啥在意的。
却不想,竟然还有他们的事情。
说起来,这些年他们算是水涨船高,地位的提升,自然而然的影响到了心态的变化。
或许,这就是屁股坐的久了难免有些痒痒。
有些事情上,两人没了当初的那份决心。
正因如此,才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事情。
两人心里也忐忑起来,毕竟在九部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若是有的话,那也只有一个,杨小涛。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两人也没别的办法,只希望这次能轻松过关,不要太难看。
介绍完后,杨小涛就将李洪峰跟刘怀民叫到办公室来,三人落座。
“老李,老刘,今个咱们说一下今后的工作安排。”
杨小涛给两人倒上水,随即直接讲明情况。
李洪峰是九部的第一书记,主管人事跟纪律。
杨小涛要安排赵刚的事绕不开他。
刘怀民是第二书记,本身也是重要的决策层,加上后面还要去一机部,意见也很重要。
两人听到杨小涛的话并不意外,毕竟今天在介绍赵刚的时候就能看出杨小涛的心思。
不同的是,两人摸不着杨小涛的安排。
就在两人点头的时候,杨小涛则是继续说道,“顺便,我想对管理层进行重组,有些岗位需要独立出来,有些人需要重新安排。”
这话说完,两人的神情就没了先前的淡定。
重组高层,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要知道,九部现在可是在上升期啊,要是没事还好,可要是出了问题,第一个就会归到人事调动上。
李洪峰沉吟片刻这才开口道,“小杨,你说重新安排,到底怎么个安排法?”
刘怀民也露出慎重的表情。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看着九部,而且他也清楚,九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火车头,其他几个机部都靠九部带动着往前走。
一旦九部停下来,后面的火车就乱套了。
九部,可不能出乱子。
杨小涛没有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放在桌子上。
李洪峰立马拿起来,打开看了眼,随后面色一怔。
刘怀民抻头看了眼,眼睛也是一缩。
纸上面虽然只多了两个人名,但做出改变的不少。
首先,他这个第二书记主管的制度条例和内审工作,被拆分开,制度给了老洪,内审给了新来的赵刚。
这点没啥,毕竟一机部的王老找过自己,而且上级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只是这两人将权力一分,后面即便是调过来个第二书记,也是个空架子啊。
刘怀民看了眼杨小涛,心里清楚,这是杨小涛故意的。
不过这样也好,省的掺进来个沙子,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后面则是徐远山回总部,这点他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徐远山的倔脾气他了解,关键这还是杨小涛的老上级,两人关系好着呢。
能力有,又能团结,他没理由拒绝。
只是这家伙上来,并不是接老洪的后勤处,而是接了杨佑宁的行政部门。
杨佑宁又去接了陈宫的宣传工作。
最后陈宫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后勤处。
也就是说,最后调动的就杨佑宁跟陈宫两人。
刘怀民看了眼杨小涛,心里清楚,这是对两人工作的不满啊。
尤其是杨佑宁,这段时间放着行政的事不干,净去搞啥排球联赛了,这可是宣传部门的活啊。
现在好了,杨小涛直接让他干老本行,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还有老陈,这两年老是改不了懒散的毛病。
这次冒出来的冗员冗事,大部分都出现在行政跟后勤上,这要说两人的过错有些冤枉,但绝对是两人工作的失职。
这俩人啊,要不是念着当初一起打拼的日子,估计这次就不是调整了,而是直接走人了。
看来杨小涛还是念旧情的,给两人一个机会。
就是希望两人能够把握住。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