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之变
翊坤宫之变
17世纪的非洲西海岸完全是欧洲各国的猎场,在黄金、象牙和奴隶的诱惑下,以葡萄牙为首的诸多欧洲国家先后在西非建立了殖民地。
并不是所有非洲西部地区都受到欧洲殖民者的喜爱,实际上大部分西非海岸线都是荒芜的,只有其中的两小段比较热闹,被称作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
黄金海岸,顾名思义,产黄金呗。它的大体位置就是后世的加纳共和国沿海地区,在总长不到500公里的海岸线上,林林总总矗立着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欧洲国家军事堡垒和贸易货栈。
比如由葡萄牙人建立,后被荷兰西印度公司夺取的埃尔米纳堡;还有成为后世加纳共和国首都,最初由荷兰人建立的阿克拉港。
奴隶海岸是个统称,实际上包含了黄金海岸在内,再加上后世贝宁、多哥和尼日利亚西部的沿海地区。除了加纳有黄金矿之外,其余的地方就是抓捕黑奴、临时关押和送上跨洋奴隶船的所在。
欧洲人称作贸易站,因为黑奴送到美洲之后是能换来大笔真金白银的,确实称得上贸易,还是很暴利的大宗贸易呢!
看看地图就会发现个不太合情理的问题,从地理层面上考量,北非距离欧洲更近,而奴隶海岸要远得多,欧洲的奴隶贩子为什么非要扎堆儿在几内亚湾抢饭吃,不去北非或者中非和南非各显其能呢?
实际上这种局面真不是欧洲人主动选择的,可以算不得已的选择。北非大部分地区都信仰伊斯兰教,不管与基督教如何争斗,还是被视为文明世界,有大大小小的政权管理,战斗力挺强,不太好下手。
另外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西非黑人更强壮、更适应新大陆甘蔗种植园的生活,而且对疟疾的天然抗性也更强。刚果再往南的黑人在身体上有明显劣势,不太受欢迎。
其实除了自然、宗教因素之外,奴隶海岸之所以成为最大的奴隶输出地,主要还是相关产业链特别完善,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从葡萄牙人最先发现并建立了贸易站开始,欧洲殖民者前赴后继的在当地建设了一百多年,已经形成了抓捕、运输、关押、拍卖一整套产业链,甚至连当地黑人族群也积极参与其中。
大部分内陆的黑奴都不是白人亲自去抓的,而是当地黑人像打猎一样先抓回来,关在海边的奴隶营中,等待运奴船带着武器、布匹等货物来交换。
如果去中南部非洲另起炉灶,至少在刚开始的十几年里找不到这么方便贴心的服务,还得白手起家从头开始,比较起来成本反而更高,风险也更大。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这么多国家挤在一起抢肉吃必然会引发冲突。葡萄牙做为先登者有先来的优势,却后劲儿不足。
为了避免与欧洲各国进行激烈竞争,从16世纪后期开始,葡萄牙就将非洲的发展重点向南转移,挪到了刚果河以南的罗安达港。改为从这里抓捕奴隶运往巴西,并修建了巨大的城堡用来防御。
在17世纪前半段,欧洲殖民者的脚步基本就到罗安达为止了,因为再往南不光全是沙漠戈壁高原,人口也比较稀少,且距离欧洲太远,加上向北的洋流,往来不太方便。
不过随着荷兰人在亚洲混得风生水起,每年都有大量商船要绕过好望角往来于亚欧大陆之间,东印度公司逐渐开始重视对非洲南部海港的开发和建设。
可是有好望角海战的先例,又不敢靠恩鸟港太近,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开普敦往北寻找。最终还是发扬了找不到就抢的原则,又在老对手葡萄牙人身上捅了一刀。
荷兰人在一片大沙漠中找到了由葡萄牙人发现并建设的非永久性补给站,并占为己有开始扩建,改称沃尔维斯港,翻译成汉语叫做鲸鱼港。
然而鲸鱼港位于后世的纳米比亚中部,距离开普敦还有1400公里,到恩鸟港超过了2000公里。无论从陆地还是海洋衡量都有些远,做为欧洲联军的前进基地显然不太适合。
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充分发挥了常年往返于非洲南部海域的优势,绞尽脑汁终于又找到了一个更适合做为前进基地,还不容易被恩鸟港驻守舰队发现的小海湾。
它位于鲸鱼港以南700多公里的一条河流入海口处,虽然沿岸地形和水深都不太适合做为大型港口使用,却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淡水充足。
欧洲人之所以两百多年都没向非洲西南部沿海地区扩张,原因只有两个,没利益和自然条件太差。
整个纳米比亚的沿海地区几乎全是沙漠和半沙漠状态,再往南的南非西部则是干旱的高原,人口稀少物产贫瘠。
和黄金海岸、奴隶海岸比起来等于要啥没啥,殖民者并不是开荒者,他们需要唾手可得的利益,所以对这片地区一直都没兴趣。
但现在需要一个能囤积大军又距离恩鸟港不远不近还比较安全的港口了,这才不得不在矬子里拔将军,在荒芜的沿海地区加紧探测。
经过小半年的物色,最终把地点定在了这条河的入海口南岸,并沿用了荷兰人起的名字,把河流称作奥兰治河,新建的码头叫做奥兰治蒙德。
欧洲联军在奥兰治蒙德集结了4万精锐和200多艘舰船,采用海陆并进的方式对恩鸟港和恩鸟城发起突袭,如果能一举拿下港口,哪怕其它三路的进攻都损兵折将仍可以处于不败之地。
这个计划的总设计师是伯恩哈德·冯·萨克森魏玛,年仅35岁的法国陆军元帅。别看年岁不大,个人履历却一点不比老将军们差,属于实打实从基层用战功脱颖而出的军事天才。
他出生于德意志的萨克森魏玛家族,别误会,这里的魏玛家族和后世的魏玛共和国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萨克森魏玛家族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公国,理解成诸侯也成。
魏玛共和国则是在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萨克森魏玛大公国这类君主之后建立的共和制国家。
之所以起名为魏玛,是因为当时的制宪会议在魏玛城里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