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373 军事天才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节列表 >> 1373 军事天才

1373 军事天才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4日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 历史 | 两宋元明 | 第十个名字 | 不明不清 
翊坤宫之变

翊坤宫之变

为了配合这次陆上突袭,欧洲联军还集结了200多艘舰船,并装载了1万多陆军,准备用传统方式向恩鸟港发起登陆战。

当然没指望能以此种方式获得胜利,只是想让守军难以兼顾城市和港口,一旦指挥官忙中出错,就会酿成大祸。

计划通过了,主帅也有了,但伯恩哈德实际上还是个光杆司令。因为联军是由各国派遣军组成的,每支军队的实际指挥权都在本国军官手里,原则上讲也不会出让,这是组建联军的基础,无法改变。

所以说伯恩哈德指挥不动各国军队,于是他想了个折中手段,并获得了各国政府的同意。由他提名一些在各国都比较有名望的将领成为区域指挥官,再由他们分别统领各国军队在预定区域内作战。

选谁呢?在这方面伯恩哈德也是高手,常年带着雇佣军混迹于各国战场,获得的不仅仅是经验教训,还有充足的人脉。有很多将领在战场上是对手,战争结束就成了朋友。

现在就是该动用人脉的时候了,北方战场的俄罗斯、波立联邦军队本是敌对关系,仅凭谁的一句话就想把他们捏合在一起共同作战绝对属于做梦。

所以伯恩哈德给他们选了两名指挥官,分别由俄罗斯将领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布图尔林和波兰将领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统领。

前者是俄罗斯中生代将领,出生于波雅尔贵族家庭,常年担任南部防线督军。眼下克里米亚汗国停止了向周边的骚扰,并派骑兵加入了东征部队,威胁暂时消除,正好腾出手带兵远征。

后者更是波兰人的军神,父子两代常年担任王室大指挥官职务,创立了波兰长城,北据瑞典、南抗奥斯曼、东征俄罗斯,至今经历了20多场大战未尝败绩。

他最拿手的技能就是指挥翼骑兵大范围机动作战,这次远征哈萨克汗国沿途基本都是大平原,最适合波兰翼骑兵发挥特长。

圣城耶路撒冷战场也比较特殊,因为所有给养和军队都要依靠威尼斯共和国的海军运输,按道理讲怎么也得给人家点指挥权。

然而威尼斯共和国却婉拒了,理由特别纯真,人家说拿不出有实力的陆军将领,所以就不勉强了,还是让给有本事的人吧!

若是真以为威尼斯商人们纯真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是嘴上说得漂亮,实际上暗中还是有人选的。

谁呢?提起这位可是真有大来头。他叫安东尼奥.巴尔贝里尼,现任教廷军队统帅,同时还是枢机主教。但最出名的还是他亲叔叔,教皇乌尔班八世!

看到没,这群奸商连打仗都要算计,不光想赢得表面上的胜利,还得尽其所能开发周边产品,争取把一枚银币花出三枚的价值来!

恩鸟港的指挥官自然由伯恩哈德本人担任,不过还得找个更精通海军的副手。放眼四望,此时在欧洲谁又能比联省共和国海军统帅马顿.哈珀茨松.特罗普更合适呢?

特罗普出生于航海世家,父亲是商船船长,从小跟随父亲上船远航,可以说是在大海上长大的。但好景不长,在他还没成年时商船在北非海域遇到了巴巴里海盗,父亲战死,他被俘沦为船奴两年多。

获救之后,特罗普加入了西印度公司,成为私掠船上的水手。凭借出色的航海技能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几年后成为私掠船长,在大西洋上与西班牙船只纠缠了好几年。

大约在10年前,特罗普从朋友口中听说在亚洲有种速度快、转向灵活、适航性强的三桅战舰,于是离开了西印度公司,转而受雇于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工作了6年之后返回荷兰,加入共和国海军。

虽然并没有从亚洲搞到想要的战舰和图纸,但在共和国海军的帮助下,特罗普还是凭借其多年的观察和试验主持设计建造了一批主力战舰。

并用与西班牙海军交战的战果证明了这种船型瘦长、没有艏楼、艉楼低矮、装配了简化版哥德堡帆具的中小型战舰,比此时欧洲各国的主力战舰都更适合在大洋中作战。

可惜的是他始终没搞清楚大明海军使用的舰炮有什么诀窍,否则以他名字命名的马顿风帆战舰真有可能与大明海军的秦级战舰一决高下。

有了被大多数参与国认可的计划、相对充足的兵力物资和战功彪炳的将军们,这场战争就能获胜吗?伯恩哈德的回答是否定的。

突袭,重点在突字,突然的突!如果提前太多时间被敌人知晓了动向,失去了突然性,等待己方士兵的不是胜利而是陷阱。

该怎么确保计划不被提前泄露呢?首先要控制的就是知情者数量。这件事伯恩哈德无能为力,不可能以此去要求各国王室如何如何。但在另一个层面上,他还是做了很多必要努力。

比如布设迷魂阵,通过换装军服达到迷惑外界的目的。为此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把最有战斗力之一的西班牙陆军主力分拆成了若干部分派往各地,造成欧洲联军向地中海东岸和克里米亚汗国方向大举集结军队的假象。

而真正要南下突袭恩鸟港的军队,则被假装出航去美洲的商船,从各国分批运往偏远的爱尔兰韦克斯福德港集结。从那里乘船南下抵达罗安达港,经过短期休整之后再上船前往奥兰治蒙德港。

不得不说伯恩哈德这一套无中生有、瞒天过海的招数,确实骗过了大明的所有情报系统,起到了很好的掩饰效果。

大明帝国的情报机构虽然遍布欧洲大陆,甚至包括英格兰的几座重要城市,却还不曾把荒凉的爱尔兰覆盖住,更没有机会染指奴隶海岸和新大陆东侧。

其原因多种多样,比如距离太远,交通太不方便,两三个月之前的消息可以算情报,要是相隔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知晓,有和没有的差别就不太大了,为此付出太多也就不值当了。

如果把大明帝国远征军突然在美洲西海岸登陆算上,在17世纪初期的情报与反情报战中,双方各得一分,暂时平分秋色。

如有侵权,请联系:(##)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