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百六十一章
说到这里,众人的交流就很平和了,没有言语争锋。
赵福生问:
“老太太既然是临时猝死,那么这选风水先生一事也不是早有谋寻的,他突然提出这么一个条件,这划规建宅的地方,好改道建坟么?”
“可以。”
余灵珠点头:
“这风水先生的意思是,在坟上建宅,死人住阴宅,生人住阳宅,以阴养阳,会利好常家。”
她说道:
“到时阴阳不分,常家会子孙发达,永世昌寿。”余灵珠闭了下眼睛,回想道:
“那风水先生说,住这样的宅子,生人会受死人庇佑,身体康泰。若从仕,家里权势涛天;若经商,则富可敌国。”
这话听得众人面面相觑,刘义真忍无可忍:
“你信吗?”
“由不得我不信。”
余灵珠道:
“后面的事你也看到了,常家确实生意经营得风声水起,很是顺畅。”
“你别糊涂。”孟婆提醒:
“常家生意经营得好,是因为你的缘故。”
“不全是。”余灵珠表现得格外平和,她没有像之前一样一点即燃,说道:
“我肯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到了后来,许多驭鬼者与常家打了交道,也甘愿受他们驱使的。”
她的话音一落,伍次平打了个哆嗦。
赵福生与刘义真相互对视了一眼,二人都想起了在隆阳县中时,遇到的那个常家的管事——他手下确实驭使着一票驭鬼者,鞍前马后为他办事。
“这可真是个怪象。”刘义真喃喃自语了一声。
余灵珠就道:
“此人确实很有本事。”
赵福生皱眉沉思,突然问孟婆:
“早前老张祖籍哪里来着?”
众人倏然一惊。
孟婆立即想起来了:
“最初说是武清郡人,后来在上阳郡时,老张才提及他们原籍帝京,祖上曾是徐州灌江县人。”
武少春的表情变了:
“也就是说,武清郡曾是纸人张暂居之地。”
一说起‘纸人张’,所有人的心直往下沉。
“可惜老张没了,不然许多事情一问便知。”范无救叹了一声。
赵福生道:
“灵珠,你跟这风水先生打过交道吗?”
赵福生此行入帝京的时间很紧迫,入京、离京很快速,没来得及跟帝京镇魔司的人详细提及纸人张此人及万安县诸事,但余灵珠见众人提及‘纸人张’时,表情严肃,心中也感到紧张,意识到这‘纸人张’并非一般存在。
“见过两面。”
余灵珠点头:
“第一次见面是二姐引他上门,他看上去五十出头,也算年轻,肤色白净,看着不像是穷凶极恶的样子,”说到此处,她话音顿了顿,细细想了想:
“但是我第一次见他,便觉得后背颤栗。”
她已经驭鬼,实力不凡,可第一次见这风水先生,心中便觉得受到了无形的威慑。
这使得余灵珠打消了原本先入为主、认为常二姐找了个骗子上门的念头。
“我最初还担忧二姐找了个招摇撞骗的骗子,但一见我就知道此人并非易与之辈。”
余灵珠话音一落,赵福生又道:
“他当时就提出了阳宅建阴宅之上的说法?”
余灵珠点头:
“不过他说阴宅底下也得有垫底的,垫底的东西稀世难寻,恰好他刚得了一、一具——”
余灵珠说到此处,表情有些犹豫:
“一具?怎么会说一具呢?莫非是我记忆出错了?”
她又用力伸手敲了敲脑子。
众人也目光交流,心中猜疑纷纷。
能用‘具’来称呼的,众人心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尸体。
“之后呢?”
此时细究这个问题只是浪费时间。
赵福生见余灵珠表情疑惑,立即接着往下问。
余灵珠果然思绪被她牵引,想了想道:
“后面我记不太清了,总之大家都同意了这个建议。”说完,她又好像想起了什么,连忙补充:
“当时大嫂他们不大同意,觉得二姐插手娘家的事,还说二姐平时尽孝不见人影,老太太去世了,偏偏要大办道场以表孝心。”
余灵珠说完后,心中略有些不安的看向赵福生,直到见赵福生点头,她长松了口气。
“武清郡后来成了现今的样子,当年你这两个嫂嫂反对应该没有成功吧?”陈多子感慨了一句。
余灵珠默然。
两个常氏的儿媳没有反对成功,最后这事儿便定了下来。
“那风水先生说他需要提前做些准备,需要生人回避。”余灵珠道:
“反正神神叨叨的,他自己后来背了个大包裹进去,第二天才出来,出来后便说事情办妥了。”
后来常老太太顺利下葬,之后的事情其他人也知道,常家发迹,子孙满堂。
“除此之外,有没有什么怪事发生?”赵福生问。
“怪事?”余灵珠摇了摇头:
“没发生过什么怪事。”
“你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吗?”刘义真问赵福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福生点头:
“我认为武清郡这是一桩很大的鬼案,那么案子祸起常家,源头就是常老太太。”
她这样一说,其他人俱都点头。
余灵珠欲言又止,但事到如今,她也没有再否认,只是默认了赵福生的说法。
“而常老太太是不是厉鬼复苏,如今尚不可得知,但既然常家有鬼,那么鬼这些年安守本份,一直留在常家,这意味着什么,你们都清楚吧?”
范必死反应了过来:
“有驭鬼者。”
“对。”赵福生点头:“唯有厉鬼被人驭使,才会一切表面平静,而厉鬼没有复苏的缘故,全因常家拿武清郡人命去填的原因。”
“不不不。”
余灵珠摆手:
“常家没有驭鬼者——”
王之仪忍不住了,偏头睨视她:
“你确定?”
“……”余灵珠不敢确定了。
重回武清郡,进入百里祠后,打破了她以往‘武清郡无鬼’的坚持,也让她以前对常家极端的维护信念塌陷。
此时面对王之仪的挑衅,余灵珠选择了避其锋芒,没有说话。
“若说怪事,我思来想去,只想得起一个事。”余灵珠的锐气尽消,她好像瞬间老了十岁,眼底下方隐隐见青:
“常浩那小子——”
说完,她忐忑不安的看向赵福生:
“福生,你记得常浩吗?”
“就是你大嫂的孙子。”赵福生答道。
余灵珠露出喜色:
“对对对。”
她心中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赵福生记得她说的细枝末节的事,并能及时回应。
“这小子聪明,又伶牙俐齿,很是能说会道的,但是不知为什么,自老太太去世后,他便日渐不大说话了。”余灵珠有些心疼道:
“后面成为了一个哑吧,大哥、二哥四处找过神医替他治疗,都不知什么原因。”
赵福生将她说的话都记在了心里。
说完了常家的一些事,赵福生又看向伍次平:
“伍大人,长焦县的事你清楚吗?”
伍次平没料到说着说着,话题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这里。
他想了想:
“事隔久远,兴许记得不大准确,我的脑子也不太灵光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接着两手一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不过长焦县当年大旱的事我也有所耳闻,死了很多人!”
赵福生盯着他看,直看得伍次平目光闪烁——当即赵福生便笃定道:
“看来你对长焦县的事有些了解。”
“没有。”伍次平断然否认。
但他说得太快,反倒显得自己心虚。
话音一落,伍次平也意识到自己反驳得快了点,不由有些懊恼的叹息了一声。
“长焦县的案子发生时,距离我统御隶州的时期都过去十几年时间了。”他垂死挣扎。
赵福生提醒他:
“伍大人,如今我们是一条船上的蚱蜢,你选择跟我们进入武清郡的时候,就没有回头路了,此时遮遮掩掩,于事无补,无非也就是误导我们,令我们疏忽大意,落入与鬼对峙的下风而已。”
说完,她笑着看向伍次平:
“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莫非拿我们换功德不成?”
她的话看似玩笑,实则给了伍次平莫大压力。
他连忙摆手:
“绝没有这样的事。”
不过赵福生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他仍隐瞒,难免会遭人怀疑。
伍次平便无奈道:
“这事儿要从我进武清郡那一年说起。”
那年五月,已近端午,武清郡的人并没有如往常一年送来年节礼品。
伍次平那时性情贪婪,为人骄傲,对武清郡镇魔司的失礼十分不快,便寻了个由头,打算派人前去喝斥——目的也在威慑郡中镇魔司的人,请他们送出厚礼。
“常家人富可敌国,出手大方,对镇魔司向来礼遇,我想我派人前去,常家说不准给我送两车黄金——”
伍次平说到此处,肠子都要悔青了。
他贪那些意外之财,没料到最后黄金没到手,倒将自己都赔了进去。
赵福生吐槽了一句:
“你这可真是伤敌为零,自损一万。”
伍次平嘴角抽搐,也是悔不当初:
“那时谁料到呢?”
反正他派去武清郡的人没有再回来,如流泥入海,没有半点儿回音。
初时伍次平还没往武清郡有鬼之事上联想。
毕竟武清郡鬼案他有所耳闻,可从程梦茵失踪后,已经太平了很多年,后来者自然难免放松警惕。
“我本来想这些人是不是被武清郡的花花世界迷昏了头,留连忘返,忘了我的命令,我便又派了些人前往,但这些人仍然没回来。”
这样一来,伍次平自然知道不对劲儿了。
他也非蠢货。
能被封都委以重任,伍次平除了贪财之外,自然也有一些能力的。
他立即联想到了当年程梦茵失踪一事,并且猜测自己派去的两拔人是不是都陷在了武清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旦有了猜测,伍次平立即就查询起了程梦茵失踪前后两年,与武清郡有关的所有大小案子。
“不仅止是鬼案,还有一些相关线索我也看了,包括长焦县的这桩官司。”
伍次平这样一说,便证明了他对长焦县情况的了解比余灵珠多些。
“长焦县的事,准确的记录是在三十九年前。”伍次平道:
“那时还是程梦茵执政武清郡期间,当时长焦县出了一桩案子,闹了鬼,后来长焦县的人收拾不了,求助于武清郡,武清郡也无法善后,是程梦茵派人去收拾善后的,据说死了三名驭鬼者,才将案子平息。”
他的话听得所有人大吃了一惊。
余灵珠也感到格外意外。
长焦县的执掌人是董大,算是她庇护下的人,可她羽翼之下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大事,她竟然闻所未闻。
“我也是因缘巧合才知道这个事儿的,这件事并没有记入档案。”伍次平有些不好意思: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就是每到一处,会翻找一些机关陷阱,看看有没有前人留下的财富。”
他接任隶州将领后,入住的地方正好是当年程梦茵住过的宅子。
伍次平在‘寻宝’的过程中,恰好找到了程梦茵留下的密阁,这些秘密卷宗被程梦茵藏在了秘阁内。
这件事本该天知、地知,程梦茵及与案子相关的人才知道,哪知后来伍次平翻找到了,便也成为悉密人之一。
“长焦县的案子是怎么回事?”赵福生严肃问。
伍次平就说道:
“是常家的姑爷,董富贵,此人十分好色,手段激进,当年说是看中了长焦县里一户小娘子,说是这小娘子长得颇有姿色,但是早早嫁人,男人是个杀猪匠,很是孔武有力。”
董富贵原本只是穷苦人家,可偏偏走了大运,娶了常二姐,常家发迹后他也跟着水涨船高,便显出其劣性根。
得势之后便不择手段强占美色。
此人荤素不忌,男女都要,长得好看的都一概强入府里。
那时董大无意中看过这杀猪家的小娘子,便一梦入魂,非要强得。
“那小娘子十分刚烈,被董富贵强后便跳井而死。”
她男人拿刀杀入董府,要找董大报仇,一路砍杀了不少人,最终双拳难敌四手,被董府家丁制服,死于乱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