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第764章
4月15日,星期五,宜盖屋、安门。
早上出门的时候,唐植桐看到两只燕子在自家大门口上方飞来飞去,不知道是否打算在此筑巢。
今儿罗志平又交给唐植桐两封信,一封是霍效平的,一封是万向红的。
霍效平在信里说了一下风扇的研发进度,理论上已经有了合适的曲度,能符合唐植桐的要求,但由于航空学院手头没有合适的测试工具,所以未能进行验证。
对于唐植桐所说的让两人协作的事情,霍效平没有表现出异议,在信里回复举手欢迎。
万向红那边自然也没有问题,能参与到如此有意义的项目中去,她自然不会往歪了想,不过她也坦言对于电机方面有所欠缺,打算这阵子多请教、多跑图书馆。
至于岳惜金嘛,万向红说最近虽然有碰到,但没有搭理他。
面对万向红的说法,唐植桐有些拿不准,这是又纠缠了,只是没搭理?
唐植桐这边还没理清头绪,就听有人在门口跟老师打报告说找自己。
老师暂停讲课,跟唐植桐点点头,待唐植桐起身后,才继续往下讲。
对于这么个特殊的学生,老师都习惯了,可唐植桐还不习惯,之前逃课都是悄悄地从后门溜走。
过来找唐植桐的是科研班的同学,说今儿是试航的日子,辅导员庄磊已经在教室了,就差唐植桐一人。
等唐植桐到了以后,庄磊开始训话:
“好了,人齐了,我说两句。
同志们,相信大家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工作,已经对航模有了大概的认识。
我们国家的船舶工业还很薄弱,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请同学们此时一定要夯实基础,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以赶超其他先进国家为目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这边方面,隔壁农机学院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他们已经能在某一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希望不久以后的将来,我们科研班也可以光荣而自豪的向全世界宣布,我们能行!”
庄磊讲完话,大家在下面呱唧呱唧的鼓掌。
鼓完掌,却有同学在下面指着唐植桐跟庄磊说道:“导员,农机学院之所以能在人工降雨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唐植桐同志功不可没,用高射炮进行人工降雨是他向农机学院的领导提出来的。”
“哦?唐植桐同志,是不是这么回事?”庄磊很意外,他听战友说这里面有军方的贡献,但还真不知道此事因自己的学生而起。
“辅导员好。我就是前阵子在农机学院做汇报的时候突发奇想在会上提了一嘴,后面能成功全靠农机学院等等单位的努力。这功劳不能往我身上推。”唐植桐上半句还是跟庄磊说的,后半句就成了对发言的那位同学,不过都是笑眯眯的,态度和善,不会让人反感。
“能有这想法就很不错嘛,很多时候就是得先有想法,然后再去验证。很不错,很不错,希望你接下来也能给科研班的同志们多说说你的想法。”庄磊看当事人并没有否认,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看着唐植桐,庄磊想起前阵子陶英杰在自己面前说了一通唐植桐不务正业,在科研班搞小团体,利用科研班的器械和物资搞航模之外的事情。
庄磊不是愣头青,面对陶英杰的小报告,并没有立即找唐植桐对证。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唐植桐顶着一个被接见的头衔,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谈话也只能是劝勉类型的,批评都得掂量掂量。
事后,庄磊找施正则、毕彬旁敲侧击了解了一下情况,这才知道两人之间的那点小恩怨。
站庄磊的角度来看,陶英杰找唐植桐的麻烦是毫无道理的,这种行为非常不明智,决定是校方做的,是你能不认可的?上面接见的人选,是你能找麻烦的?
庄磊没有顺着陶英杰的意,但也没有批评陶英杰,科研班只是暂时的,也只是一个选拔的试点,后面单位选人的时候第一个先把陶英杰排除在外就是了。
庄磊说完,甚至没有看陶英杰一眼,抬手往下压,示意唐植桐坐下,然后让各小组抬着各自的航模,前往操场旁边的游泳池,今儿要在那边试航。
唐植桐搭了把手,看了个稀奇,试航跟玩无线遥控的模型差不多,只不过这三艘航模的个头大了些,都在一米左右。
速度嘛,唐植桐不敢恭维,觉得还是太慢太慢了。
哪怕是陶英杰通过作弊,加大了发动机的排量,那速度跟唐植桐见过的遥控船也相差甚远。
这一折腾,就是一上午。
试航结束,回到教室,庄磊勉励几句,提出了新的要求,交代各小组在此次试航的基础上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既要考虑各类舰艇实际的用途,还要发挥想象、放眼未来,再各做一个航模出来。
至于怎么想象,怎么个未来法,庄磊都没交代,而且说完就撤了。
科研班的同学一时没有头绪,至于怎么改进,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说增加动力的,有说调整重心的,有的不知道从何下手,大部分都是只想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性能的提升。
唐植桐在一旁看着,默默不语,他觉得这事好像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学校出钱、出教室、出物资,就任凭一帮学生在这做模型玩?
明显这里面有事情,只不过学院没有告诉学生。
“唐植桐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吗?”施正则当着其他同学的面问道。
“我一时也没什么头绪,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唐植桐笑笑,开口婉拒了,最近表现的有些出挑,若是再张口就来,那就成妖孽了,得往后拖一拖再说。
听其他同学掰扯了一会,到了饭点儿,唐植桐也就随着大家伙撤出了科研班。
下午,唐植桐又又又逃课了。第764章
唐植桐拿不准科研班的航模应该怎么去魔改,但起码速度得提一提吧?
想提航模的速度,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超磁体的电机。
三组做的是巡洋舰模型,也许是这次赶时间,唐植桐觉得航模外表并没有达到毕彬所说的光滑如镜,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现在缺油漆,不允许这么浪费。
这个巡洋舰模型是用电池驱动的,唐植桐见到过里面的电机,傻大黑粗,光替换掉这一项,模型就能减重不少,到时候速度肯定会有所提升。
想换电机,那就又回到了做磁铁的环节上,现在霍效平和万向红那边都已没有了问题,唐植桐觉得还是先把磁铁敲定再说。
虽然曾兴怀说日子由自己定,但唐植桐不会这么不懂事,自己能插队用一下就知足了,不能耽误人家的日常工作,得先紧着人家用。
“曾所长,我这边已经做好模具了,您看所里哪天方便?我到时候一块带过来。先紧着所里的工作安排,我这边能等。”来到冶金所,唐植桐跟曾兴怀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这样……”曾兴怀拿过自己的小本本,在上面翻了一下,跟唐植桐商量道:“下个星期二行不行?咱尽量一个上午做完。”
“可以,我一定八点半之前到。”唐植桐很是通情达理,甭管那天是不是黄道吉日了,不挑。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曾兴怀这边其实还是比较着急的,科委许诺的设备一直没有到账,看那意思得这边出结果了才会给兑现,但自己单位的事确实也不少,很多项目已经箭在弦上,实在不好立马给唐植桐安排试验时间。
“中!曾所长,那个……我到时候能带个助手过来吗?”唐植桐昨晚想了一宿,最容易掉包的环节就是在保管室取材料的时候,保管室只有一位值班的女同志,自己被她眼巴巴的盯着,压根不好操作,但带着万向红玩过的话,可操作空间就大了点。
“行,怎么不行,这也是个学习的机会嘛。”曾兴怀很大度的同意了。
“好嘞,那我就不打扰曾所长工作了,咱星期二见。”唐植桐的目的阶段性达成,向曾兴怀伸出手,握了一下,告辞离开。
从冶金所出来,唐植桐拐了弯,去了钢铁学院,带万向红参与磁铁制作的事情还没跟当事人沟通呢,万一她有事安排不开,得抓紧找别人代替一下,霍效平就不错,帅哥一枚,不知道能不能迷住保管员。
万向红对唐植桐的到来很意外,但很高兴能去冶金所帮忙,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下来。
“那个岳惜金怎么回事?又纠缠你了?”说完了正事,唐植桐想起了另一件正事。
“没有,就是……就是老偷偷摸摸的跟着我,挺烦人的。”万向红这次也没瞒着,咬咬嘴唇,选择如实交代。
“嘿,这不跟狗似的吗?”唐植桐摸着下巴,寻思着对策,你说这个姓岳的没把学校的处分放在眼里吧,他没继续用普通意义上的“纠缠”打扰万向红,你说他没有歪脑筋吧,唐植桐是不信的。
有的狗整天乱叫,但不敢咬人,有的狗不叫,但逮住机会真的敢下死口。
拿这些莫须有的事情再去找钢铁学院的教务处,人家还真不一定受理,毕竟年代不同,认知不同。
“这样,你在口袋里装把刀,他要是敢凑上前干坏事,掏出来就捅,别怕捅坏,一切有我给你担着。”岳惜金尾随万向红,若说没有什么坏心思,唐植桐是不信的。
这个年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99的女性视贞洁大过天,一旦跃过了那层界限也就认命了。
不少赖汉子恶向胆边生,凭着破了人家身子就娶上了美娇娘。
保不齐岳惜金打的就是这种主意。
“这……”万向红被唐植桐的这番言论震惊了一下,拿刀她能理解,但不是用来吓唬人,直接捅?那是要闹出人命的!
“来,拿着。现在纸张少了,写作业用铅笔做演算,擦掉反复利用很常见,拿把小刀削铅笔很合理嘛。”唐植桐以为万向红担心随身带小刀不合理,不光掏出了一把刀,还贴心的将理由都想好了。
“那……好吧。”面对唐植桐的好意,万向红没有再拒绝,接过小刀看了一眼。
“放心吧,这刀不长,只要不照着心脏捅,十刀八刀的要不了人命。”唐植桐笑着安慰道,这小刀是手持式,全长也只有十五厘米左右,刀刃只占了一半,之前小王同学用来削水果皮的,现在水果少了,被唐植桐随身带着削铅笔用了。
“谢谢哥。”听唐植桐这么说,万向红心下大安,将小刀装了起来。
“甭客气,安全第一。下星期二七点四十五左右,你在你们校门口等我,我过来接你。”唐植桐安排好,让万向红回去继续上课,自顾自的走了。
回家的时候,唐植桐路过了一下南池子大街。
南池子大街有四九城最集中的洋槐,洋槐大概从四月中下旬开始开,只要确定开,自个空间里去年囤下的那些槐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很多人对灾年没有清醒的认识,往往存在很多疑问,像什么没有粮食可以进山打野猪、可以下河捞鱼,甚至有人说什么灾民嫌弃鱼太腥、没有油煎不好吃,所以灾民都不喜欢一类的话。
仿佛大自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一般,可实际情况截然相反,山里没有野猪,河里鱼也不多。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煤、天然气未能普及之前,柴是最重要的燃料,刚解放那会,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8,就连唐植桐发家的福地,山头上也是光秃秃的,要知道那曾经可是皇家的行宫!
哪怕是到了现在,柴依旧是农村的重要物资,百姓做饭、取暖离不开它,小土高炼钢也离不开它。
一番折腾下来,山上更加光秃,犹如被太阳炙烤的忠诚大地一般。
树少了,很多动物没有了栖息的场所,也就只能为了生计迁徙,所以近郊压根没什么大型猎物,想打猎只能往远了去,而且往往只能打到兔子、斑鸠啥的。
至于河里的鱼嘛,河都旱的干涸了,鱼也就没了生存空间,即便下上几场雨,出来的也都是小鱼苗,捞半天都不一定有拔野菜来得快,自然也就没人去捕鱼了。
南池子大街的洋槐有的已经长出了骨朵,大概再有个三五天就能满街飘香了。
唐植桐掐着日子,打算下个星期往家里搞点槐吃。
优哉游哉到家的时候,一只燕子扑棱棱从大门底下飞了出去,唐植桐抬头一看,燕子已经开始在自家门下筑巢,一个白天的工夫,地基已经打好,感情燕子也懂的挑黄道吉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