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他们有什么神通→、、、、、、、、、、、、、、、、、、、、、、、、、
这天早朝过后,众位大臣等皇帝走后依次退出殿宇。
只是,皇帝刚走,好些大臣还没出去,就见皇帝身边的钱公公去而复返,有那热心的迎上前就要问,钱公公一挥拂尘直接从那热心人面前走过,在朝堂中央站定,朗声道:“陛下有旨,请六部尚书至御书房商议政事。”
恰好六位尚书都没走,这话听的明明白白,钱公公冲他们笑了笑,又快步去追皇帝。
几位尚书听到这话就开始琢磨了,皇帝叫他们过去是为什么。
近来有什么疑难的事,叫皇帝烦心?
进到御书房,钱公公就托着个奏本到他们面前,“请几位大人相互传阅。”
这一看,才知道是为凉州的事情!
区区一个凉州,区区一点增税的小事,竟也要他们几位一同商议。
有那个自视甚高的,心里就腹诽起来了。
当然,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永远装的好好的。
几位全部看完,没有人贸然开口。
皇帝等了好一会儿,等不到他们说话,这才问,“众卿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理?”
户部尚书打好腹稿后才说,“陛下,臣以为,奏本上虽是几位知县连同通判一起,质疑知府的政令。
可观政令本质,不过是增加的人头税和田地税,且看增加的数目,也是其他州府的寻常数。
臣只看这奏本,觉得凉州知府似乎是为朝廷计,在这奏本上署名的知县和凉州通判,似乎对凉州知府很是不服。”
皇帝听完祝泰平的话,感觉跟没听差不多,毕竟一句话里两个似乎,没有半句肯定的结论。
明显看得出皇帝不满,户部尚书当即走到旁边垂头闭嘴,这套动作他做来十分熟练。
这时,兵部尚书要说的话也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自觉可以说了,“陛下,祝大人的话虽有道理,可事有特例,凉州毕竟不同于其他地方,是大梁抵御燕军的边境,百姓常年在战火之中偷生。
凉州知府所提的新税率是否可行?
臣以为,凉州下的知县们,或许看到民生艰难,才不得不有此上书。”
“师大人此言,岂不定死了凉州知府有罪?”户部尚书反问。
师万山朝他翻了个白眼,“是否有罪,要陛下决断。”
“陛下。”吏部尚书上前两步,道:“只凭奏本,断定谁无罪有罪太过片面,臣以为,应当给凉州知府辩解的机会,不如下令责问,叫其上奏道明原因,有错则叫其改正,无错则将诬告者治罪。”
皇帝还没来得及说话,兵部尚书就道,“奏本片面,让凉州知府上辩就不片面了?陛下,如要查证此事,既要责问,更要派人到凉州当地访查。”
皇帝本就有此意,当即顺着兵部尚书的话道:“师卿所言实为中肯,那么众卿以为,谁适合去查这件事?”
礼部尚书这时候站出来说话了,“陛下,查案问罪刑部最擅长,该请马大人推举他刑部人才前去访查。”
“陛下。”被人提及,刑部尚书不得不上前,“查案问罪是我刑部的事,不过事关一州知府,应当谨慎处置,只派我部官员前往,无论结果如何,免不了有人说偏私,不如吏部也派一人。”
刑部扯了吏部,吏部一看把户部也扯了下来,毕竟事关税收,跟你户部有脱不开的关系。
如此一来,三个部门都得回去选人。
刘德祥收到敕令,气的砸碎茶盏,“他们有什么神通,竟能绕过本府上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