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热门小说
李治百忽然嘿地笑了一声,说:“我发现,以前我做什么事,都不想找别人帮忙,尤其是那些大佬们,总觉得要是找他们帮忙了,就不能显出我自己的能耐一样,现在,恨不得大腿更多一点。”
陆严河听李治百这么说,也笑了。
“因为本来就很难靠自己一个人做成很多事情啊。”陆严河说,“不过想要证明自己也很正常,谁不想证明呢。”
李治百:“我。”
“啊?”
“我只是现在觉得抱大腿真好,以前我也没有太奋斗,我得承认这一点。”李治百说,“我跟李鹏飞差不多,比他稍微好一点,至少我喜欢的事情还能折腾一下,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连喜欢的事情都没有。”
“他现在可跟以前不一样了,晒得黢黑。”陆严河说,“三天两头都在野外待着,一会儿在山上,一会儿在沙漠里,他甚至想过要去雨林,热带雨林那种,后来被家里人勒令禁止才作罢。”
李治百:“我看到他发的一些动态了,看着很羡慕,但让我自己去就算了,不行了。”
陆严河大笑,“我也是。”
李治百:“我是懒且能不折腾就不折腾,你是懒但可以让自己折腾起来,颜良是不折腾就不舒坦,本质上,你还是跟我更像。”
“听起来不像是什么好话。”
“接受真相吧。”
陆严河:“不,我要挣扎一下,我跟颜良本质上是一样的,跟你不一样。”
李治百:“我只能说,你的挣扎就是自欺欺人。”
“闭嘴吧。”
随后,荷西电影节正式发布了这一届的入围片单。
这一次,跟陆严河有关的两部电影《龙门客栈》和《大海啊我呸》都是入围的展映单元。
这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结果,却引得国内议论纷纷。
陆严河的电影,之前入围的基本上都是国际四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怎么这一次,全去展映单元了?
主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的区别,就跟春晚和春晚配套节目的区别一样。
你要说是不是仍然热闹,是的,关注度在这个平台上,也依然很高。
但是,重要性肯定有差别。
《大海啊我呸》也就算了,陆严河也就是出品人和制片人之一而已,在实际的创作上,跟他关系不大。
但是《龙门客栈》……开什么玩笑?刘毕戈导演,陆严河编剧,商永周、陈碧舸、刘孜、周宇宁、颜良等一众大咖组成的全明星阵容,这样的级别,你告诉我,只入围了展映单元?
在荷西电影节宣布这个片单之后的记者会上,艺术总监邬杨就被有关媒体问到了这个问题。
他也不得不苦笑了一下,说:“《龙门客栈》确实是一部非常受关注的电影,前期我们也和《龙门客栈》的电影公司龙岩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最后把《龙门客栈》放在展映单元。”
“邬总监,你的意思是,把《龙门客栈》放在展映单元,是跟刘毕戈导演和陆严河他们沟通过的吗?”
“这涉及到具体的一些沟通细节,请允许我不能回答。”邬杨说,“但是,我可以说的是,我和刘毕戈、陆严河这些优秀的华语电影人都保持着非常多的交流沟通,对于《龙门客栈》在展映单元跟大家举行首映礼这件事,我们都很期待,刘毕戈导演和陆严河都会出席本届荷西电影节,参与《龙门客栈》的相关活动行程。”
“为什么《龙门客栈》去展映单元,你也接受?”
四月底的一天,陆严河去了叶脉网。
叶脉网后面要做儿童节、毕业季、暑假等专题活动,邀请了陆严河做活动大使。
当然,这个大使并不用出场,只是一个名头,拍一些宣传物料,比如海报、VCR之类的,露个面就行了。
而且,大使也不是只有他一个。
辛子杏还把她老公黄楷任给抓过来了。
陆严河去拍摄的时候,就跟黄楷任是同一天。
有段时间没有见了,黄楷任一见面就问了《龙门客栈》这件事。
陆严河说:“我们是研究了一下,这部电影放在主竞赛单元,对于专业性相对不那么高的荷西电影节来说,《龙门客栈》这个片子,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作品偏商业化的节奏,都很容易让片子的价值被忽视,你知道的,荷西电影节的片子,往往是《情书》这种看上去跟商业片不一样、但是实际上也比真正的艺术片要好看的剧情片更受欢迎。”
黄楷任点了点头。
“《龙门客栈》对于不熟悉中国武侠这个概念和设定的观众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犯罪故事,对吧?”陆严河笑着问。
黄楷任想了想,点头,“还真是。”
陆严河说:“所以说,我们觉得放在展映单元的话,会相对好一点,不参与竞赛,看这部电影的人就会少带一点功利性的判断,当然,最主要的是,方便龙岩卖片,进入主竞赛单元最后没有拿奖,跟自己不把片子送主竞赛单元,是两个性质。”
黄楷任:“但是现在大家好像都认为《龙门客栈》是没有被选入主竞赛单元。”
“现在先议论着吧,议论也是一件好事,本身《龙门客栈》去荷西电影节展映,就是为了宣传去的。”陆严河说,“回头我们参加荷西电影节宣传的时候,自然有机会进一步说明。”
黄楷任点点头。
“你最近忙吗?”
“在跑《一针见血》的宣传。”黄楷任说,“这部电影定了五一档上映。”
“啊,这部电影。”这个电影的剧本,当时陆严河还帮忙看过。
黄楷任拿了两个剧本过来,另一个叫《昨日复现》,问陆严河觉得哪个剧本更好,应该选哪个剧本,当时陆严河是推荐了《一针见血》这个,虽然是群戏,黄楷任的戏份没有在《昨日复现》多,但是,陆严河觉得《一针见血》的剧本更好。
后来,黄楷任自己纠结了一下以后,也选了《一针见血》这个剧本。
如今,《一针见血》要上映了,《昨日复现》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仅没有按照原定时间开机,到现在都没有开拍。
似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投资方满意的男主角,最后,迟迟不能开机,惨遭撤资,然后因此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针见血》的预售情况怎么样?”
“还不错,回本难度应该不大。”黄楷任说着忽然就笑了,“说起来,真的挺搞笑的,以前电影圈的人,动辄就说自己的电影要破十亿、二十亿,但是我现在碰到的电影剧组,很少再说自己这个电影的票房能有多高了,都在说回本难度的事。”
“大概是对于演员来说,比起百里挑一地去赌一个十亿、二十亿的电影票房,更怕自己拍的电影赔得底裤都没有吧?前者未必能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多大的提升,后者却是可以直接把自己在影视圈的地位拉下来。”陆严河说,“我看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了,尤其是比较偏向于流量型的演员来说,真的轻易别碰电影,一旦碰了,电影票房一拉胯,原形毕露。”
黄楷任点头。
“所以《一针见血》的宣传策略也都是这样,以前是大家都只要实际实惠的东西,名义上亏损了都没有关系,但是现在不一样,电影公司也好,导演和演员也好,名义上的亏损也会带来实际的亏损。”黄楷任说,“导演在宣传的时候就说,电影只要能卖2个亿就能回本挣钱,非常强调这件事。”
陆严河:“《一针见血》这样的电影如果过份抬高观众的心理预期,它本身的类型片元素过浓,是会很容易给大家一种票房不达预期的感觉。”
说起这个,陆严河就想到了白百何。
这个女演员出事以后,复出,拍了一部叫《门锁》的电影,也不是什么大片,也没有什么豪华的演员阵容,卖了2.4个亿,怎么看都属于表现很不错了,结果,一群人唱衰白百何,说她出事以后就扛不起票房了。
然后就形成了一种群体印象,好像白百何真的扛不起票房了。
然后,白百何的资源就真的从电影慢慢转到电视剧市场去了。
“……”这也是陆严河为什么总是强调要控制成本的原因。
电影确确实实是个一本万利的行业,也确确实实可以一部电影就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小鬼当家》和《情书》,那都是大爆特爆的票房奇迹。
但是,陆严河其实也好几次碰到了“票房奇迹”这个概念破碎的危机。
一次是《荣耀之路》,漫长的点映之路虽然最后把这部电影的票房拉到了2亿,可如果不是反复强调“低成本文艺片”的概念,以最开始只有百万、数十万的日票房,是很容易被水军和黑子抹黑“票房失利”的。
还有一次,就是《情书》。
至今还有人在网络上不断地说绿谷花了六百万美元买了《情书》在北美的发行权,结果北美票房才八百多万,绿谷血亏——
有人带节奏,也有很多人不明就里,真觉得《情书》在北美属于血扑了。
他们不仅没有意识到《情书》这部电影能够在北美院线票房拿到八百多万的票房有多难得,也不知道,《情书》之于绿谷,能够被以六百万美元的成绩拿下,绿谷真的纯粹是出于流媒体和家庭娱乐方面的版权收入给出的高价——
院线票房都是意外之喜。
别的不说,《情书》光是在付费、免费电视台以及点映频道的收入,就够绿谷赚七位数了。
国内电影苦票房论久矣。
事实上,电影这个行业要是真的只靠院线票房盈利,那各个电影公司干的都是九死一生的买卖。
当然,中国电影目前干的就是这九死一生的买卖——产业链实在没有做起来,连流媒体版权都卖不上价。
像陆严河和黄楷任这样的演员,是一定不能任由电影公司去“做大做空”一部电影的票房预期的。
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电影公司可能靠着忽悠观众进场,实际上赚了一大笔钱,但是对演员来说,却是实打实的“扛不起”“号召力弱”。
“《一针见血》,你是主扛票房的那个吗?”陆严河问黄楷任。
“目前来看,是。”黄楷任无奈地笑了笑,“因为我是一番。”
“那你千万别被坑了,现在很多电影方真的太坑了。”陆严河说,“什么票房要过多少亿才能回本,什么你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多少,目的就是为了鼓动你的粉丝去看电影,拉动票房。”
黄楷任笑。
“不会,《一针见血》的制作成本都已经公开了,就6200万。”他说,“之前万花世界的财报里面提到了。
“那就行。”陆严河点头。
他们花了大约半天的时间,把拍摄完成了,和辛子杏一块儿去吃饭。
这会儿都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抱歉,辛苦两位了。”辛子杏笑着说,“等会儿请两位吃好的赔罪一下。”
这一次陆严河过来拍摄,是不取酬的——
这种活动大使,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名誉性质。
黄楷任也一样。
全靠活动组织者的人脉圈。
辛子杏订的餐厅在一栋百层楼高的大厦顶层。
一家很有名的“云端餐厅”。
这个时候过来,餐厅的人倒是不多。
而这家餐厅的服务员估计也都受过专业的训练,对于大明星过来用餐,也并没有露出特别兴奋和激动的神色。
不得不说,这样的环境让陆严河会觉得很舒服。
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不过,过度的关注,确确实实会给他造成一些不舒服,尤其是在这种私人行程、朋友聚餐的时候。
辛子杏跟黄楷任去年八月结婚,在他们俩结婚以后,陆严河本来以为,两个人的工作节奏都会慢下来一点,没想到,两个人的工作节奏都意外地加快了速度。
陆严河有点好奇,问:“子杏姐,你和黄哥打算什么时候要小孩吗?”
“顺其自然。”辛子杏也没支支吾吾,说,“如果这一两年还没有怀上的话,再上高科技吧。”
陆严河震惊地看着他们俩。
“高科技?代孕吗?”
“倒也不至于。”辛子杏说,“哎呀,我现在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你又不用懂。”
陆严河:“……你突然说高科技三个字,我第一反应就是那个。”
“你是看到有些新闻,所以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吧。”辛子杏笑着说。
陆严河对黄楷任说:“黄哥,你得努力。”
黄楷任:“用你说。”
陆严河:“哈哈。”
陆严河又问:“不过,叶脉网现在刚重新开局,工作压力应该很大吧。”
“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干到死。”辛子杏说,“但要我一直干工作,工作也不值得我牺牲我自己的人生。不过,我也没有打算为了生小孩这件事耽搁太久,我喜欢小孩,我也喜欢这个工作,还好,努力工作了这么多年,工作上能请得起一个团队分担我工作上的事,家庭这边,也有家长,也请得起保姆阿姨来支援大后方。”
陆严河点点头。
这倒是实话。
辛子杏问陆严河:“你呢?你和思琦有什么计划吗?”
“没有确定具体的时间,不过,应该就这一两年吧。”陆严河说。
辛子杏震惊地问:“你们准备这一两年就生小孩?”
陆严河:“……我说的是结婚。”
“我说你才二十五岁就生小孩……”辛子杏笑着摇头,“行吧。”
黄楷任:“他们才多大,再过几年也正常,其实就是再过几年就结婚,放在咱们这一行,也属于结得很早的了。”
辛子杏:“他们高中就认识了,谈恋爱谈了那么久,跟别人的情况可不一样。”
陆严河莫名有些从现在的处境中抽离出来。
不知不觉间,这样的话题,也开始慢慢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了?
年纪真的是越来越大了啊。
陆严河想到这里,没忍住,低头一笑。
“你笑什么?”辛子杏马上问。
陆严河摇头,没说,问:“子杏姐,那你接下来会在叶脉网大干一场吗?”
“当然,不然我回去干什么。”辛子杏说,“我要把叶脉网做成最好的文艺类平台。”
“文艺类平台?”陆严河有些惊讶,问:“不仅仅是一个社交类平台?”
“综合性的。”辛子杏说,“其实,叶脉网之前最大的特征是文艺青年网络聚集地,我想在这个基础上,去探索一下,建立更多的板块。叶脉网现在最大的几个代表性内容,一个,视频类的,以《城市游记》为代表的人文记录类的内容;一个,以《Star!》为代表的原创文艺类的内容;还有一个,以作品评价为代表的社群互动类的内容。这三个加在一起,本身在国内就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