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第八百三十二章 头号粉丝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择日走红 >>择日走红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八百三十二章 头号粉丝

第八百三十二章 头号粉丝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30日  作者:宋不留春  分类: 都市 | 娱乐明星 | 宋不留春 | 择日走红 

温生明其实也早就听说过这个剧本。

他没想到,陆严河会在这个时候,拿着这个剧本来找他。

虽然他之前也想过,里面那个父亲的角色,会不会找他。

这部电影,说白了就是三个主要角色的群像戏。

而其他两个角色,分别由陆严河和于孟令来主演。

这样的对手演员,对哪一个演员没有吸引力呢?

温生明在国内电影界的地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却也不影响他想要跟这两个人合作。

尤其是在他跟陆严河合作,拍了《定风一号》这部电影之后。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老资历演员,在演戏这件事上,多多少少都有些难搞——

抛开那些故意恶心人的,其实也有温生明这样的,就跟现在的陆严河一样,谁都爱惜自己的羽毛。

所以,合作初期,会有一些试探,一些对话语权的争夺。

比如,温生明一开始要求陆严河每天陪他吃早饭。

这其实就是要陆严河明白,在剧组里,谁是真正握有话语权的那个演员。

到这一步,陆严河并不生气,还能接受,是因为温生明没有借此蹬鼻子上脸。

如果温生明借此开始倚老卖老,真折腾他,他当然也不是个傻子,坐以待毙,就这么被欺负。

但是,真正熟悉了陆严河的秉性,温生明还干过这种事情吗?

自然也就不会了。

相反,因为合作过,知道了陆严河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之后,有个词叫“欲罢不能”。

一个好演员,对另一个能够演出火花来的对手戏演员,便是这样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温生明现在接戏的标准是什么。

看上去好些年都没有正儿八经地演一部戏、演一个角色了,甚至让人觉得,他是不是不想演戏了。

可是过去的辉煌经历,以及他在中国的国民度,都让他看似“退圈”,却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

在《定风一号》之前,温生明甚至还主演了一部古装电视剧。

也是红极一时。

《定风一号》这部电影让他重新回归电影圈。

在那之后,大量的剧本、角色都找了过去,然而,温生明的经纪人又统统都给拒了。

当然有婉拒的理由。

比如角色跟温生明以前演过的角色重复了。

比如剧本有点粗糙。

比如温生明最近正在休息,还没有考虑接下一部戏。

等等。

陈品河可以从容地“躺”那么多年,更不用说温生明了。

大浪淘沙,他们都是他们所在的那一代站到最后的演员。

他们已经不再需要靠一年或者两年一部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了。

只要他们想拍戏,放出风声,各家公司都会搜刮自己的库存剧本,发来邀约。

只要他们点头,项目就直接开绿灯。

他们就是让项目可以开绿灯的大咖。

所以,大家都以为,温生明可能真的是《定风一号》刚刚上映,暂时不太想接另一部戏。

结果,前段时间被议论得沸沸扬扬的《舟》,忽然传出了他也将加盟主演的消息。

“温生明这两年是彻底跟陆严河绑定在一起了啊。”

“是啊,怎么连续跟陆严河合作?”

“倒也别说,你看看,基本上跟陆严河合作过的演员,都会继续合作。”

“《舟》这部电影明明是于孟令担任制片人,陆严河只是主演而已,到你们嘴里就变成陆严河的电影了,剧本都不是他写的。”

“但是电影是陆严河个人投资的,灵河也投了一部份,你以为陆严河就不是出品人吗?”

“陆严河现在简直财大气粗,一个人把中国电影市场三分之一的钱赚走了。”

“是灵河,不是陆严河一个人,陆严河一个人赚走了,你也说得出口,灵河上百号人喝西北风呢?那么多导演、编剧、制作人员,又不都是陆严河写的剧本。”

“有什么区别吗?”

“夏虫不可语冰。你说陆严河财大气粗,我承认,你说他赚走了中国电影市场三分之一的钱,我怀疑你在故意眼红他,给他招仇恨。”

“你不是陆严河的粉丝吧?这也要纠结?”

“这是纠结吗?瞧你话里面那酸溜溜的味道,话里有话就直说,藏着掖着算什么?”

“行了行了,你们吵什么啊?心操得够大的,陆严河赚多少钱干你们屁事,赚多少都跟你们无关。”

“《舟》这样的电影,陆严河愿意投资当然好了,不然文艺片难找投资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陆严河每年投的文艺片根本不在少数,不差《舟》这一部。”

“关键是,温生明、陆严河、于孟令三个人主演,你告诉我这样的阵容还难找投资?放到外面,不是被抢着投?”

“说得轻巧,投资方真一看电影题材,照样心里面打鼓。这一次《定风一号》全球票房没有过2亿美元,都让陆严河被一些媒体攻击说票房号召力失灵了,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你当那些投资方真懂啊?我认识的一个投资方还煞有其事地问我呢,问陆严河的新电影是不是找不到投资了,这个时候他去投,是不是能获得陆严河的好感。”

“你那个朋友纯属脑子有病吧?根本不懂行情。”

“你说有几个投资方是真懂行情的?”

“我们要讨论的不应该是温生明为什么会接这部电影吗?”

“还能是为什么,因为陆严河呗。”

正在做《钢琴家》这部电影宣传的陈品河,在路上看到了这个消息,眉头一拧。

“怎么了?”张悦真马上就注意到了陈品河的异样。

“《舟》这部电影,温生明也加盟了。”陈品河说。

张悦真也愣了一下。

“温生明跟陆严河竟然走得这么近。”

“是啊,他现在的能量都已经达到连续两部电影都可以找来温生明合作了。”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陈品河都还没有跟温生明合作过。

他刚出道的那几年,温生明如日中天,他根本没有资格进入他所在的剧组。

后来,他走红、拿奖,温生明却有些“退隐”,很少出现在江湖了。

而有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跟某个圈子的核心人物合作过,你是得不到这个核心圈子的认可的。

陈品河跟温生明差了一代。

恰恰是这一代,让陈品河在中国的演艺圈虽然地位稳固,却又没有接着更进一步。

这种更进一步,其实就是上一代的认可度。

很多人都以为国师是中国电影导演的TOP1,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打不过另一位正儿八经的学院派嫡系的。

父辈那一层,更认可的并非国师。

所谓正统,所谓主流。

直到父辈那一代死的死、瘫的瘫,国师才真正站稳了国师位,然后,成了新的正统、新的主流。

这些年中国电影女演员里的扛把子Marry女士,也得上他的电影,才能拿下一座百花奖最佳女主角。Marry当然是完全有能力拿最佳女主角的,但真得上了他的电影才能拿吗?之前那么多电影,拿不了吗?见仁见智吧。

不上这些掌舵者的电影,你当然也能拿奖,但你得碰上没有这些嫡系力保的时候。不然,如果都有拿奖的实力,那肯定是嫡系拿。

陈品河本来想着,上一代的圈子,他融不进去也不硬融。

但是,偏偏,陆严河通过罗宇钟、陈玲玲搞定了电视圈,又跟王重、温生明接连建立联系,短短几年时间,陆严河就成了老一辈人的心饽饽。

这让陈品河如何不恼火。

连续两部电影都跟陆严河合作,这几乎就差把“我对陆严河很满意”的态度写在脸上了。

难怪——

那么多次针对陆严河和他影视项目的一些攻击,都仿佛有一只无形之手在背后帮忙化解,对他影响不了分毫。

任何档期,只要是陆严河的电影要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任何问题把它拉下来。

荣誉也好,奖项也好,跟金鼎奖唱对台戏,陆严河都能全身而退,让金鼎奖自己自伤八百。

或许陆严河自己都不知道,他背后有多少力量在保护他。

一想到这一点,陈品河就有些难受。

不知不觉之间,陆严河手里握着的力量、身边汇聚的力量,就已经让他和他之间的悬殊,发生了一个对转。

这也同样意味着……危机感。

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权忽然不再被他掌握?

这种感觉很不好。

当然,没有人在意这一点。因为这种感觉,只有他自己知道。

“严河,你发现没有,现在做一个电影项目,哪怕是一个低成本的文艺片,你也开始情不自禁地用最好的制作班底了。”

陈梓妍对陆严河挤了挤眉毛。

陆严河说:“《舟》这个剧本这么好,不用最好的班底来制作,也可惜了。”

“然而,能够被你看上的剧本,又怎么会不好呢?”陈梓妍笑了,“这是一个悖论,但总有一些电影,在制作之初,看上去不是什么好班底的,当然,可能你接下来都遇不到这样的剧组了,最好的制作人才都在等着跟你合作,以你的作风,估计以后只要是你看上的剧本,都会被你不遗余力地支持,现在外面都在说了,你财大气粗,你支持文艺片,不计成本。”

陆严河:“……那我还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陈梓妍:“因为被说中了,对吧?”

陆严河:“说得我跟个煤老板似的。”

“那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之前演艺圈最喜欢的投资方就是煤老板。”陈梓妍说,“除了钦点女主角,其他的都钱多事少,哪个制片人导演不喜欢。”

陆严河:“……”

陈梓妍:“当然,你不止钦点主角,你还钦点导演。”

陆严河:“听起来,我应该是那种非常不受待见的合作者了。”

“在艺术创作上,受待见的都是没有才华的。”陈梓妍说,“有才华的,不能让自己的才华施展出来,有也是白费,你又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工作机会比艺术态度更重要,你是陆严河,艺术态度是你的核心价值,艺术审美是你要爱惜的羽毛,不认真考虑你提出的意见的人,问题比提出意见的你问题大多了。”

陆严河:“……梓妍姐,你真的是我的头号粉丝。”

“差不多,你说得没错。”陈梓妍笑,“我向来不否认这一点,如果仅仅只做你的经纪人,我可坚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陈梓妍之前确实说过很多次,她不是一个长性的人,连商永周和陈碧舸都是说不合作就不合作了。

她在江湖上的传奇,绝对有这件事的功劳。

不过,现在陆严河跟陈梓妍的合作,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经纪人和艺人之间的合作模式。

陈梓妍之前也说过,因为他,她反而有了机会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拾火”。

陈梓妍说:“温生明的经纪人陈克求也联系了我。”

“嗯?”陆严河一愣。

“他说,他希望能够把温生明的经纪业务交由我们代理,他本人以独立经纪人的身份,作为合作方来负责温生明的经纪业务。”陈梓妍说,“他自己也意识到了,如果温生明接下来要跟江军一样去拓展自己的国际影响力的话,他现在的能量是不够的。”

“温老师的意见呢?”

“他说他还没有跟温老师说,想跟我们这边谈清楚之后,再去跟温老师说。”

陆严河想了想,“温老师倒是不一定会愿意,他跟江军老师不太一样,温老师其实根本不太在意事业上更进一步了,他对《定风一号》在国际上的表现很关心,纯粹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中国电影人,想看看这部电影到底能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如果说需要他配合做一些工作,帮助《定风一号》获得更好的成绩,他会做,如果只是为了他自己,那就未必了。”

陈梓妍却说:“温老师拿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定风一号》又帮助他在国际影坛上打响了名号,他如果真的希望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就不应该只是旁观,他完全可以成为其中一个推手,推动这件事,我也认为,陈克求既然来找我了,他肯定也是看出来了温生明对于国际市场还是有想法的,不然他何必来费这个劲儿呢。”

陆严河点点头,“确实,可能是我想岔了,陈克求才是最了解温老师的人。”

他们两个人合作了几十年。

就像陆严河一点儿也不怀疑,陈梓妍可能比他自己更了解他。

陈梓妍说:“如果温老师的经纪业务能够签到拾火来,其实也很好,我们拾火目前签的演员里,年纪最大的也就是江军老师了,正好缺少温生明这个年龄段的演员。”

陆严河说:“但是,温老师他平时接戏要求很高的,我们拾火能够达到他的要求吗?”

“不怕要求高,只怕要求不明确。”陈梓妍说,“陈克求会一起过来,有他来沟通,我们拾火要做的其实都是执行和找资源的活,这些是拾火的长板,有陈克求在,我们并不需要去猜温老师的想法,这是跟成熟艺人合作,最麻烦的地方,其他的,其实相对来说还好。”

陆严河:“明白了。”

陈梓妍说:“另外有一件事,章若之她妈妈来问,如果寒暑假有合适的表演机会,可不可以让章若之接一两部戏。”

“她妈妈转性子了,支持章若之做演员了?”陆严河惊讶不已。

他至今还记得,在江芝的时候,章若之的妈妈有多么不希望她做一名艺人。

陈梓妍说:“倒也不是,她妈妈只是想要给章若之以后多一点选择,我看章若之自己反而不是那么想要做演员,她的性子是真的挺淡的,非常享受大学生活,哪怕《情书》这部电影给她带来了那么大的曝光,到现在都有很多人刷她在电影中的一些片段。”

陆严河说:“若之她自己的想法最重要,要不问问若之自己的想法,如果她愿意,我们就在寒暑假给她找几个角色,保持一下曝光,在她毕业以后还想演戏的时候,也还有基础。”

陈梓妍点头,“如果若之真的没有那么想做一名演员的话,怎么办呢?我们要不要劝一下,说实话,她资质很好,她不做演员是真的有点可惜。”

“这东西一定是强扭的瓜不甜。”陆严河说,“而且,当年她演《情书》,完全是本色出演,也涉及不到演技什么的,只是她的镜头感特别好,在这方面,老天爷真的赏饭吃。她想做什么,都可以先去尝试,说白了,有《情书》在,哪怕十年后她想再回来做演员,一样有机会。她很幸运,完全可以先尝试自己想做的,人生自由一点,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看得见的前途,就匆匆地砍掉了其他所有的可能性。”

陈梓妍:“你啊,真是不得了。”

“我怎么不得了了?”陆严河摇头,“头号粉丝,请收起一点对我的崇拜和喜欢。”

陈梓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说的话,同样送给你,人生自由一点,已经如此努力,天地都被你打宽了不止一点,你也别总是让自己在跑道上奔跑啊。”

陆严河:“我……如果我生来就是运动员,只有在跑道上才是我舒适的状态呢。”

“那当我没说,你加油跑。”

《舟》的班底,基本上就这么码齐了。

下个月,就可以开机。

陆严河又去录制了最新一期的《年轻的日子》,和自己的老友们相聚。

这个综艺节目,满打满算,已经做了八季,已经算是中国最长寿的综艺节目之一了。

而这个节目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全员都咖位飞升,稳居一线,却一个都没少,从第一季到最新一季,即使档期越来越难凑,全员越来越难集合,却一个都没有换,一个都没有少。

而《年轻的日子》做到第九季,这仍然是陆严河出道至今,唯一一个常驻综艺节目——不算第一季担任发起人的《演员的诞生》的话。

光是陆严河的粉丝,就知道这个综艺节目在陆严河的心中份量有多重。

直到现在,陆严河都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个人简介部分,把《年轻的日子》列入自己的代表作。

李真真非常开心地拉着大家一起吃饭。

因为运气特别好,陆严河回归参与录制的这一期,十分难得,全员到齐。


上一章  |  择日走红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