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第1631章 什么技术我没见过?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科幻>>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列表 >> 第1631章 什么技术我没见过?

第1631章 什么技术我没见过?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1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 科幻 | 超级科技 | 十月廿二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其他小说


“咳咳……”

张汝宁清了清嗓子,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总之,具体的技术细节,涉及到高度保密的材料科学突破,在这里确实不能多说……等大家到了上沪微电子,亲眼看到实物之后,所有的疑惑自然都会解开。”

现场众人的想法还是比较单纯的。

既然组长都这么说了,那想必真是保密缘故,不便多问。

可脑子里的想法却没那么容易改变——

我们专业搞光刻的,什么技术没见过?

因此,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只是这一次的沉默,不再是之前的压抑和困惑。

而是混杂着震撼、好奇、以及一种即将揭开惊天秘密的忐忑。

简单来说就是,士气正旺!

张汝宁见状,知道火候到了。

“好,既然没有其他问题了那么现在开始挑选人手……”

听到这句话,范洪杰终于长舒一口气,感觉压在心口几个月的巨石终于被搬开。

像是屁股下面安了弹簧一样光速起身,把座位让给旁边的张汝宁。

脸上还带着苦笑:

“组长您是不知道啊,这段时间我在这个位置,简直是如坐针毡!”

他一边说着,一边捋了捋前额处的几缕头发:

“早知道这样,当初您就该把我也‘打包’带走,省得我在这里抓瞎……连头发都快掉光了!”

这话虽然是以半开玩笑的语气说出口,却又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也道出了在场不少人的心声。

大家都是长光的核心骨干,是多年的战友。

结果张组长自己跑去搞惊天动地的“秘密项目”,吃香的喝辣的。

却把他们留在“冷宫”里,守着进展缓慢、前途未卜的旧项目煎熬。

这心理落差,确实有点大。

张汝宁听出了范洪杰话里那点“失宠”的意味,也看到了其他人眼中类似的情绪。

他神情一肃,目光扫过面前众人:

“同志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经过组织严格审查,能力和立场都绝对可靠的骨干!”他加重了语气,“但也正因为都是骨干,所以才更不能把你们全部抽调走!”

接着又指了指范洪杰:“尤其是你,老范!”

“要是你我,正副组长,带着整个核心团队全都消失了,那外界岂不是一眼就看出咱们项目内部发生了变动?还谈什么保密?”

这段解释非常合理,也很容易被大家接受。

众人的表情好看了不少。

张汝宁也停顿了一下,又转而带上了真诚的歉意:

“但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确实委屈同志们了!”

“我知道你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你们的坚守,本身就是对这项国家战略任务最重要的支持!”

“我张汝宁在这里向大家保证!”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未来1800光刻机功劳簿上,绝对少不了你们这些‘留守功臣’的名字!”

瞬间,会议室里的气氛被彻底点燃。

压抑已久的斗志和好奇心汹涌而出,众人纷纷请缨,希望能奔赴上沪,亲眼见证那“颠覆认知”的新型光刻系统!

三天后。

上沪微电子装备集团(SMEE)研发与装配中心。

巨大的厂房在冬日阳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一辆大型牵引式卡车的货箱敞开着,停在专用卸货口前。

里面却已经空空如也,显然是已经完成了卸货。

装配中心负责人寿荣昌带着几名核心技术人员,早已等候在此。

看到张汝宁和栗亚波一行人下车走来,立刻迎了上去。

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期待:

“张研究员!栗教授!”寿荣昌热情地握了握二人的手,“一路辛苦了,欢迎欢迎!”

接着又看向稍远处:

“长光的同志们,也辛苦你们了!”

张汝宁与寿荣昌算是老相识,也笑着回应:“寿主任客气了,我们也是奉命而来,责无旁贷……”

简短的寒暄过后,前者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落在那辆空卡车上:

“看样子东西已经就位了?”

“早就到了!”寿荣昌连连点头,语速都快了几分,“昨天下午专机运抵,今天凌晨在超净装卸工位完成的卸车和初步环境稳定,现在就等着你们这些‘娘家人’来主持技术对接,还有后续的整机集成呢!”

他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走,咱们先进去,换衣服,东西就在里面。”

路上,或许是为了避免冷场,也或许是单纯好奇,寿荣昌回头打量了几番身后人群,然后有些疑惑地凑到栗亚波近前:

“栗教授,火炬实验室的负责人……我记着应该是常浩南院士,他没跟过来么?”

“老师他……这两天有其它事情。”栗亚波顺便瞄了眼门口万年历上的日期,“等几天正式进入装配流程的时候,他再过来。”

一行人换上最高等级的无尘服,经过严格的风淋除尘,进入了核心的光学装配车间。

车间内恒温恒湿,洁净度达到不可思议的级别。

刚走进气密大门,一行人的目光就被车间中央一个精致的、闪烁着金属冷光的方形货柜牢牢吸引住了。

货柜通体银灰色,表面没有任何标识。

只有几盏小小的状态指示灯。

它静静地矗立在专用承托平台上,像一位等待揭幕的明星。

此时,货柜旁边还站着另外几个人,同样穿着无尘服。

寿荣昌立刻介绍道:

“张研究员,栗教授,这几位是华芯国际负责对接的技术代表。”

“他们会全程跟进我们的总装调试过程,以便设备一交付,就能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起7nm芯片的生产线!”

为首一人转过身。

虽然隔着面罩看不清脸,但也能感觉到是一位性格沉稳的中年人。

听到张汝宁的名字之后当即伸出手,抢在寿荣昌之前自我介绍:

“我是黄炜,目前负责津门海河基地。”

张汝宁握住黄炜的手,言简意赅:

“张汝宁,长光集团,负责物镜系统。”

长光集团和华芯国际之间就隔了一层关系,不过二人之前也共同出席过几次行业会议,算是点头之交。

只是情况特殊,眼下显然不是叙旧的好时机。

寿荣昌示意旁边的工作人员递上一份厚厚的交接文件。

张汝宁接过,快速翻到签名页,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极度安静的无尘车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这标志着,这套寄托了无数期望的核心模组,正式由研发方移交给了集成方。

行政流程结束。

技术交接,正式开始!


上一章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