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第357章 ,求学与往事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列表 >> 第357章 ,求学与往事

第357章 ,求学与往事


更新时间:2024年05月24日  作者:小兵王2  分类: 历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大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长安城。

扶苏带着5个赵里学生,跟着他们身后的还有这些学生的家长,他们一行十余人来到这长安城当中。

看到这车水马龙的都城,赵里的村民有些拘谨,赵里虽然距离长安城不过几十里,但他们却很少来长安城,即便来了,也是半夜来到长安城的菜市,根本没有进入长安城的核心地区。

反倒是赵武等人好奇的打量长安城高大的建造,忙碌的人群,马车骆驼队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好奇心。

赵武惊叹道:“这就是长安城,好多人。”

扶苏笑道:“这里将会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

而后扶苏就带着赵里的村民继续前进。

“这里有骆驼!”

“那边有唱戏的,唱的是《天仙配》长安也太好了,不是节日也可以看戏。”

所以比起几乎免费的小学,中学的学费就比较高,每年学费就有3000钱,只有关中中产以上的家族才能承受学费开支。

最后所有人都围着一个糖果摊子前流口水。

他们投币上车之后,马车上的销售员笑看赵武等人道:“你们是想要去第二十六中求学学?”

“客官要去哪?”

“你打吧!你打完了,等胡亥哥会回来了,我就叫他带我去南方,让你没有人养老送终。”

销售员为自己的军旅生涯感到惋惜,要不是受伤,他此时应该是汉军的军官,继续为陛下效命。

徐凡是这几百年来,第一个让他们吃饱饭的天子,也是第一个免除他们徭役的天子,更是第一个结束战乱的天子。

反而他成了大汉子民之后,可以吃饱饭,没有徭役,日子越过越好,即便是成为汉人不到5年时间,他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大汉子民。

比起赵里村民担心被人看出是乡下人进城,他们的儿子往前不在意这些,看到任何新鲜的事情都要哇哇大叫。

现在大汉文明还处于大开拓时期,加之又处于产业链扩张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比暴秦时期多了10倍都不止。

于是长安城中学不断扩展,大大小小有有上百所,小学更是数不胜数,长安的适龄儿童几乎都上了小学。而长安也是徐凡确定了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城市。

赵武的父亲。并不知道扶苏此时内心的想,他并没有国仇家恨之感。

销售员自傲道:“自然见过,天子因为是夫子出身,最爱教书育人,天子还给某上过课,最喜欢我们叫他夫子,说某是天子门生也不为过。”

赵武父亲道:“您是汉军的老兵吧?”

“不年不节吃什么糖!”赵里的村民想要拉走自己的小孩。看到赵武拉着摊子不想走,他当即就把手举起来,要打人。

“读书好,陛下就一直教导我们要学习,读完中学即便考不上学院也可以做账房,掌柜,每天只要拨弄手指就可以赚大钱,不像我等,每日风里来雨里去,赚的辛苦钱。”

赵武父亲拱手行礼道:“原来您还是六郡老兵,真失敬失敬。”

大汉获得天下之后,赵里百姓几乎每年生活品质都会上一个台阶,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天子带来的,所以赵武父亲对天子尊敬之情是可想而知。天子对他而言,就和神灵一般。

这其中考学院对大汉的百姓来说不亚于另外一场科举考试,因为大汉朝廷每年都会招募大量的学院士子为汉吏,同时大汉上百个诸侯也会想办法招募他们。大汉的各官营工厂,私营的公司也需要这些人才。

赵武自豪道:“夫子说我们已经学完小学的学问了,可以读中学,考学院成为士人。”

销售员自豪道:“某是大汉三年在九江郡参军的,当时某啥都不懂,就知道暴秦欺负人,陛下敢打秦人,某就参军报仇。而后一路跟着陛下杀到黄河,灭了蒙恬,杀进关中。”

而扶苏只是微笑的看着这一切。

这话还真吓到赵武父亲了,虽然胡亥他们已经写信报平安,还说他们在会稽郡做下了好大事业,但赵里的村民还是心存疑虑。

毕竟开荒时期,农家,墨家士子都是他们诸侯国的支柱人才。所以考上学院,半只脚也算是踏上仕途。

销售员叹口气指着自己瘸的腿道:“只可惜在进攻函谷关的时候,某摔伤了腿,再也不能跑了,只能退役了。但天子没有放弃我等这些废人,在关中弄给农场养活我们,而后又给我们弄了一个客车车夫的职位。”

扶苏拱手行礼道:“我等要去长安第二十六中。”

现阶段任何一家学院的毕业生,都是被各方势力抢着要。即便是中学毕业,也能找到一份高薪白领的工作。

这种现代化的名字当然是徐凡弄出来的,长安城几乎每個里坊都有中学,而这几年因为关中百姓富裕,他们舍得花钱让自己的小孩上学,这些父母带着自己的小孩来长安城求学。

当然也是因为求学的人大增,大汉的教育经费也是在不断扩大,不算学校的建设费,光支付给夫子的俸禄一万金,大汉朝廷的财政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大的教育投入。

扶苏听到蒙恬的名字内心一紧,即便他已经尽量忘记往事了,但再次听到蒙恬的名字他还是心如刀绞,大秦崩溃之势不可阻止,正是北疆军覆灭开始的。

不过为了选拔人才,徐凡从自己的私库当中每年拿出1万金,用来资助那些学习好的贫困学生,每年大概可以资助3万贫穷的学子求学,主要资助的方向是关中和上郡等边郡贫困地区。

所以大汉有点能力的家庭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因为这种投入是真的可以看出产出和回报的。

对他来说,暴秦时期的天下才是真正的暗无天日,所以他对大秦没有任何留恋,自然也不会有心痛和国破家亡的感觉。

现在大汉的教育体系大致分三级,小学,中学,学府三级,体系还没有后世的正规,每级学完就可以就业。当然有家底的可以读中学,考学院。

想了想几个孩子的父亲还是给他们买了十钱的糖,分给他们解解馋。

这种情况不是在赵里一地,而是整个天下百姓都是如此看待徐凡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差,百姓心知肚明。

销售员笑道:“没想到,你们还是小士子。”

赵武父亲有的激动问道:“您见过天子吗?”

天下的百姓都认为他们有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拜当今天子所赐。

赵武看着自己的父亲可怜兮兮道:“买点吧!”

而后扶苏带着他们来到一个写着柳市站的牌子下,没多久一辆两丈长的客车停在牌子下。

这个时候在赶马车的车夫听到这话嘲讽道:“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天子门生,但凡你能学全常用三千字,也不至于在这里当一个车夫。”

售票员怒道:“你好到哪里去,不一样大字不识一箩筐,不一样也在这里做车夫。”

“但某不会说自己是天子门生。”

售票员叹口气道:“某不是读书的料,这书本上的字,硬塞都塞不进脑子里。伱们可不要学某。”

大汉还是更加相信自己的老兵,但凡能通读文字,有的本事的都会招募成为汉吏,或者是成为官营作坊的管事。他是没有机会了,以后只能看他家的小子了。

而后他摸摸赵武的头说道:“天子最喜欢教导你们这些学生了,你一定要考上长安的中学,说不定你有幸被天子教导一番。”

赵武父亲喜道:“他要真有幸被天子教导一番,那某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赵武父亲继续问道:“天子长什么样,是不是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听说天子最喜欢斩将夺旗了,想来也是力能巨鼎的勇士。”

大汉开国没几年时间,民间还流传着秦汉大战的精彩故事,徐凡自然是绝对的主角,尤其是小说家兴起之后,各种神话传说故事都出来了,什么气运降,临上天之子,甚至连徐帆最开始杀的那头野猪,也成了神魔了,是要阻止天子平定天下,结果本事不济被天子宰杀。

天子用这头神魔的肉身滋养了大汉的一众猛将,正是有这些猛将的加持,汉军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天下的百姓还非常认可这些故事,要不然说不通,陈家里的人本是一些普通的百姓,没练过武,大字又不是一箩筐,结果一个个成为了大汉的文臣武将,那肯定是当初那头神魔肉带来的神效。

售票员笑道:“天子虽然勇武,但他却很普通人差不多。”

几人交流半天,直到到路二十六中才下车。

二十六中是徐凡按照记忆当中的学校修建的,占地比较广大,有一栋2层的教学楼满足教学需求,一个学生宿舍,还有一个很大的运动场,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小学建筑水平,这样一栋学校却花费了300万钱,能满足三百多学生求学。

而赵武他们在学校外,就可以看到有一大群和他们年纪相当的人在踢足球,足球场外围还有一大群人在欢呼。

扶苏笑道:“这就是你们以后求学的地方。我们进去。”

扶苏对门卫说了自己是赵里夫子,带学生来求学。

门卫让扶苏登记之后,就放他们进去了。

“铛铛铛!”校园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跑回教室,但在球场上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分出胜负,又或者没有察觉铃声,还继续在球场上。

这个时候一个愤怒声音响起道:“你们想翻天,上课铃都响了还不回教室。”

“是校长!”刚才还缠闹不休的学生们,顿时如同遇到天敌的兔子,一个个撒腿跑向教室。

那个校长来到球场捡起被学生们丢下的足球。

而后他就愕然的看到扶苏等人。“太赵公子!”

扶苏行礼道:“蒙校长,好久不见。”

二十六中的校长就是当初秦将蒙毅。对这批投靠自己的秦军将领,徐凡最开始是把他们当做战俘全禁起来。

后面大汉发展缺乏人才,技术性官吏大部分都是审理之后继续录用,蒙毅因为有学问,被释放成为了长安城的夫子,后面因为他学问好,教导学生出色,被任命为第二十六中校长。

蒙毅带着扶苏一些人去了自己的办公室,当知道扶苏是要举荐自己的5个弟子,蒙毅拿出5张试卷道:“你们做做这上面的题目。”

而后看到赵武亲属道:“要考试,长辈先出去。”

“诺!”赵武父亲等人只能离开此地。

而赵武他们得到试卷之后,紧张的书写起来,好在上面的题目没有超出扶苏日常教学的范围,大部分题目他们都会做。

蒙毅看着扶苏小声问道:“您这几年过的好吗?”

扶苏道:“汉帝是真英雄,他没有针对我们兄弟,我们这些年都在长安城四周的乡村生活,靠着学问成为了夫子,过得不差,胡亥甚至离开关中去了会稽郡,汉帝也没有管。”

而后扶苏叹口气道:“汉帝是真不在意我等,毕竟他连父皇都可以战胜。”

蒙毅松口气道:“能活着就好。”

亡国宗亲能成为普通百姓,已经是万幸之事了。要知道当年始皇帝为了防备六国王室造反,几乎把他们屠杀的干干净净。

扶苏问道:“蒙兄你们被汉军俘虏之后过的如何,又怎么成为校长的?”

当年扶苏因为在上郡,对中原战局了解不多,只知道蒙恬的30万北疆军被汉军歼灭,大秦在中原的统治就土崩瓦解了。

蒙毅叹口气道:“当年中原大战之后,大秦在中原的统治就土崩瓦解了,齐地被被项羽打的大败,某带着1万士兵北上向汉帝投降,而后被俘虏带回关中,先挖了一年的煤矿,后面关中缺乏读书人,于是某就成为了夫子,而后成为校长。”

“汉帝不是一个弑杀之人,当年投降大汉的将领,只要不是杀戮太甚之人,汉帝都没有杀,而是放到民间。”

而后他苦笑道:“只是很多人受不成为大汉治下百姓的落差,有很多人投靠大汉的诸侯去了。”

对扶苏这样的皇室后裔,能活着就是万幸,但对大秦的贵族官吏阶级,成为普通百姓就难以忍受了。按照这片土地的传统,即便是改朝换代,也只是一家一姓之间的斗争,只要这片土地还需要有人来治理,天子就会需要他们。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汉帝会把整个大秦的统治阶级打落凡尘,大秦的毁灭他们和王室承担了一样的责任,而这对大秦的贵族官僚来说却是难以忍受的,这明明是赵姓赢氏的天下,结果天下的灭亡居然要他们承担后果,这还是家天下,这还有天理吗!

扶苏淡然道:“希望他可以挽回家族的荣耀吧。”

阶级不同看问题就不同,在扶苏看来秦末乱世,他父亲占据主要的责任,那些推波助澜的秦吏也要占据很大的责任。

刑法严苛不假,但严苛了上百年都没出问题,为什么会在天下统一十几年时间出现如此大的问题,不就是这些秦吏中饱私囊,贪婪无度弄出来。

让天下大乱你们也有责任,那凭什么指他们赵姓赢氏一家承担这个责任。

这几年复苏回忆秦国面临天下的情况,不是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秦国一统天下和周朝一统天下有很大的相似性。

周朝是以小凌大,而秦国对比关东六国也是以小凌大。

同样面临如何统治这个天下的问题,武王选择了用宗亲镇压中原,虽然出了三监之乱,但很快在周公的领导下被平定,周朝的天下维持了八百年。

反而是秦国没有抗住这波六国的反抗,最终大秦王朝土崩瓦解。

扶苏经常思考,要是当初他父亲使用宗亲镇压中原,会不会改变大秦被摧毁的局面。只可惜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改变了。

赵武等人考了两场,分别是语文和数学。

蒙毅找来5个夫子快速给他们打分,而后找来他们的父母道:“你们的儿子达到入学的要求。”

“不过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就不是义务教育了,而是你们来承担服装、课本,笔墨纸砚费用,一年是3000钱,要是寄宿,学校可以免费提供四人的宿舍,但还要加2000钱的伙食费用。”

二十六中每个星期上五天课,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了语文、数学、常识、音乐、军事、思想政治课等多门学课。星期五晚上你们可以接孩子回家。

“当然要是家庭贫寒,你们的儿子又学习优秀,我们也可以帮助你们申请助学金。由天子帮助你们上缴学费和伙食费。”

赵武父亲眼前一亮道:“蒙校长如何申请助学金?”

蒙毅道:“一要家境贫寒,家庭年收入低于3000钱,二要学习优秀,成绩要在优秀以上。你们申请助学金的话,我们学校要对你们进行考核。”

赵武父亲神色暗淡道:“我等不符合这个要求。”

赵里农户年收入普遍超过了万钱,在关中也是独一档的存在,自然不符合这个要求了。

蒙毅淡然道:“缴纳学费,新年之后就可以来上课。”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