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伪戒:
仙澜宗,问道峰。
无尘身着一袭青色的道袍,脚踩布履,神莹内敛,步伐沉稳有力地向石阶上方的最高峰走去。
冷风吹拂,楚烬跟在师尊身后,心里很是忐忑与不解。平日里,师尊唤他,要么是指点他的修行,要么是有宗门差事去办,但师徒二人,却极少有这种沉默同行的相处机会。
不知不觉,师徒二人已走过数千棱台阶,即将登上峰顶。
这一路的沉默,让楚烬感到有些压抑与彷徨,就跟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令人喘不过气来。
无尘虽是六品至强者,但不论是对待仙澜宗的弟子,还是与其他古宗古族交往,都是以慈悲和善,心胸宽旷而示人。这些年,古宗古族间,偶尔也会有互相杀伐,争夺抢掠之事发生,可不论是谁,只要找到仙澜宗,那在无尘的斡旋和调节下,双方大多都会握手言和,不再行流血之事。
他在九黎大陆的威望极高,有不少古族的长老也都曾出言赞美过他,说无尘修的是“德行道”,品行无双,所以才受人尊崇,也确保了仙澜宗百年之内,没有遭到任何灾祸之事。
在乱世之中,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显然是极为不易的。
按理说,拥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且慈眉善目的强大师尊,那身为弟子的楚烬本应感到轻松与幸运。
但不知为何,他在师尊面前却总是表现得很拘谨,很忐忑,有一种时刻都在走钢丝的感觉。
但这并非是无尘平日里对他的要求过于严苛,相反,无尘对他是极好的。不但赠他仙澜宗的问道经,还手把手地将他引入了道门,更是在楚烬入四品时,赐给他两件至宝。
一件乃是曾威震九黎的相国钟。传闻,在无尽的岁月以前,九黎有一座古寺,名为天相寺,僧众遍布天下,鼎盛至极,并且这天相寺的最后一位大相佛陀,只差半步便可夺得神明位,成为大相至尊。
但不知为何,这位大相佛陀在即将跨过那道门槛时,却率领一众寺中高品,破空而去,远离九黎,不知去向。从此,天相寺便彻底没落,可那位大相佛陀用半生时间炼制的“相国钟”,却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天相寺没落百年后,才有了九黎大帝崛起,一统山河的恢宏故事。也有人说,若是天相寺的大相佛陀在世,九黎大帝恐怕是不能夺下神明位的,定要为那位佛陀让道。
但也有人说,是屋脊的不祥要降落在此间,而大相佛陀有感,自知不能战胜不祥,所以才举全寺之力,狼狈地逃离了九黎。
毕竟这乱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化缘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而后,九黎大帝得道,一统山河,晚年战不祥于家乡,血洒苍穹,力斩两神,身化刑山,这才逼退屋脊不祥。
总之,相国钟是留下了,且被无尘所得,最终又赠给了关门弟子楚烬。
除此之外,无尘还赠予楚烬一件不完美的天缺至宝,那是一颗来历诡异的珠子。楚烬入四品后,这颗珠子便一直在孕养他的神念,令其修为突飞猛进,神念之力也远超同辈。
纵观九黎九百九十九位天骄,身负至宝之人,又有几个呢?司徒业没有,三朵金花没有,陆透没有,就连那隐仙门的廖庭也没有,而楚烬却是有两件。
光凭借这两样至宝,就足以令他傲视同辈之人了。
而这些福运机缘,却都是师尊赐予的。他对楚烬的疼爱,已远胜过许多亲生父母了。
但不知为何,师尊对楚烬越好,他心里便越感到压力爆炸,好似生怕做错了什么,而愧对师尊对他的厚望。
登顶在即,忍耐了许久的楚烬,才率先打破沉默:“师尊,弟子有一事不解。”
“何事?”
无尘望月而行,头也不回地问。
“近期厉鬼宗的魔女频繁出手,且一直依靠着一件神樽至宝与众多五品周旋。按照门中五品仙师的描述,她手里的那件神樽……应与我体内的珠子,乃是同宗同源之物。”楚烬稍稍停顿了一下:“所以弟子不解,为何师尊却迟迟不命人率先出手,伺机将那厉鬼宗魔女手中的神樽夺下,还与我名门正派,令其再不能放肆作恶?”
“事分阴阳,你那珠子乃是凝聚纯净神念与气血之力的神物、阳物;而那神樽,则是摄取冤魂戾气的污秽容器,乃是阴物。两者合一,虽可成为完美至宝,但对你的前途提升不大,对我仙澜宗的意义也不大。”无尘轻声回道:“况且,那厉鬼宗的魔女应是有些来历的,且仙澜五城中,也有人在暗中助她,现在平定邪魔歪道,颇为耗费神力。这至宝早晚要合二为一,但却不急在这一时。当务之急,是你要夺取大帝机缘,成为真正的帝选之人。”
“弟子知晓了。”
“近日你一直在苦修,那珠子你炼化了几分了?”无尘随口问道。
“弟子愚钝,虽整日里都在感知那珠子,却再也难以精进。”楚烬惶恐地摇了摇头:“不过,那珠子一直在孕养我的神念六感,弟子此刻若以神通之法迎敌,有信心可战五品。”
无尘迈步来到山巅,瞧着星辰与明月道:“你炼化那珠子的契机,便在古皇传人的身上。他拥有特殊的血引印记,为师猜想,或恐与帝坟中真正的大帝遗物有关。若你能战胜古皇传人,去帝坟中拿回那件遗物,就定能炼化那珠子。”
“弟子……!”楚烬听闻此言,便急迫地就要表决心,表态。
却不料,无尘站在问道峰山,苍老的双眸雄视着周遭的辽阔大陆之景,且微微抬手道:“烬儿,站在这里,你可能看见九黎之辽阔?!”
楚烬闻听此言,一时间有些呆愣。他放眼望去,发现自己已然身处在最高峰上,周遭尽是触目可及的秀丽山河,日月寰宇之景。
无尘微微扭头,面目慈祥地瞧着他:“外人只知我仙澜宗以重税压榨黎民人间,却不知自大帝陨落后,我九黎混乱不堪,群雄相争,民不聊生。身为男儿,欲争大道,欲得神位,且终结这乱世,就只能以‘舍得’之道,先让一部分人站在至高。若我仙澜宗强横如当年的天相寺,若我门中弟子有人可冲破桎梏,率先步入神禁大道,那哪里还会有现如今的勾心斗角,处处算计呢?!”
“重税会令我仙宗弟子,变得更加强大,只有强大了,才可护住五城的黎民人间。这便是舍得之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为师这一代,已经将坏事做了;而你这一代,却要在无尽的骂声中,在这通往至高的山峰之上,再往前走一步。”
“烬儿,为师的寿元已不足半百,在我坐化之前,定要最后推你一次。你的天资绝不弱于古皇传人,所以你这一代的那一步,就要你来走了。”
宽厚慈善的声音,在山巅久久回荡,虽听着平稳淡然,却字字蕴含着呕心沥血的激昂之意。
师尊话里欲传大位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这任谁听了,都会有一种热血沸腾,心神激荡之感。
楚烬瞧着面容苍老且透着疲态的师尊,立即表态道:“弟子谨记师尊教诲。此次与古皇传人交换质子,弟子定当竭尽全力,在万众瞩目下,与他公平一战,绝不会令师尊蒙羞。”
话音落,他便行跪拜大礼,但脸颊冲向地面时,刚刚那激动感恩的表情却消失不见了,有的只是更加浓烈的恐惧与忐忑。
无尘站在山巅,目光深邃地瞧着弟子,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数个时辰之后,刑山帝坟中,花海旁的隧道内。
刑无在前方小心翼翼地引路,而身后的百米开外,则是跟着九位仙澜宗的仙师。
这条路,之前任也等人在寻找老刘的时候曾经走过。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刑无这一次表现得非常拘谨与忐忑,就像是第一次来这个隧道一样,处处都透露着陌生和汗流浃背之感。
后侧,荀仙师那满是皱纹的额头上,早已泛起了细密的汗珠。他表现得要比刑无更为谨慎,更为小心。
自打进入这条山洞隧道以来,他们九人便感觉到一股诡异的吞噬之力,在强行摄取自身腹内星核散发的星源之力,且无法对抗,也没有法子躲避。
这条隧道内,越往深处走,那里侧散发出的紫光便越强烈,与周遭的绯红之色遥相呼应。
周遭静谧无声,哪怕是峭壁之上落下一颗微小的砂砾,都能引起这九位仙师的心悸之感。
这可是帝坟啊,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啊!
荀仙师牵着小不点,扭头向四周凝望之时,便与那位最年长的老者传音交流:“吴师兄,我心中真的甚是不解啊。相传我九黎大帝,乃是兵主之身,修的也是举世无敌的帝道。可这……这大坟之中,又怎会产生诡异的吞噬之力呢?!这与传闻中的大帝之道……截然不同啊。”
“我也不知啊。”
那位白发苍苍的吴师兄,也是一脸懵逼,心中愕然:“你且看前方赤紫两色,水乳胶融,遥相呼应。就好似是两种未知道韵,在相互压制,对抗一般。这等状况,确实令人费解。”
“帝殒一战,到底发生了何事啊?!”
荀仙师隐隐觉得眼前的异常景象,是源自大帝殒落的那一战,但他虽身为五品,也人在这帝坟之中,却依旧不能窥探出任何事情真相。
说白了,在这大帝殒落的道场,五品与凡人,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对于入“触道”之境的至强者而言,此境界之下,也可统称蝼蚁。
九位仙师内心十分忐忑,再次故意拉远与刑无的距离,托在后面,缓慢前进。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这隧道中的紫光越来越浓,而绯红之色则是越来越稀薄。
终于,一行十一人,再次来到了那个任也等人曾经路过的岔路口。
上一次,任也等人来到这个岔路口后,便集体向绯红更浓之地摸索,并见到了一片地势十分开阔的山洞,而山洞边缘则是花海的另外一头入口。
但岔路左侧的尽头,则是矗立着一扇瞧着非常古朴的山门,且门上方还印有一个硕大的帝字。
帝字是用九黎梵文书写,所以荀仙师等人自然是认识的。
他们见到这扇古朴的大门后,皆是脸色愕然,内心激动万分。
吴仙师率先开口:“石门之上,悬有帝字?!我……我们这是来到了真正的大帝安魂之处?!!”
“应该没有错了。你们感知到了吗?那扇石门之后,拥有非常强烈的大帝道韵波动。”
“机缘啊,天大的机缘啊!”
对于神通者而言,品阶越高,便越能感觉到这帝坟的恢宏与壮丽,以及大帝之道散发的恐怖威压。
他们见石门之上,印有帝字,便已内心笃定,自己一行人找到了最正确的进入帝坟的方式。所以,荀仙师望着前面的那个蝼蚁少年时,连眼神都变得柔和了一些,不像先前那么冷漠了。
若没有刑无的血引指引,就凭他们这些五品,或穷其一生,也无法走到此处啊,更没有机缘见帝字浮现在眼前。
“没……没路了。”
刑无乃是凡人,尚未开悟,腹内也没有星核,所以就像是无法感知到那股吞噬之力一般,从始至终,都好似没有受到任何气息的压制。
“你还没有接到天道差事吗?”荀仙师皱眉询问。
“没有。”
刑无的小脸非常紧张,很郑重地摇了摇头:“我……我只感觉到,眉心更加灼热,似在指引我向门内前行。”
“那……那你就推开那扇门,进去。”
荀仙师虽然看刑无的目光柔和了许多,但对他的态度却是没变的,依旧像是指挥炮灰一般说道:“我等在此等待观察,你用尽全力去推那扇门。”
“若……若是一会儿要入内,各位仙师可以让我弟弟在此等待吗?”刑无试探着问:“他……他才五六岁,还是个稚童,万一里面有什么……!”
“莫要废话,一会儿我等自然会酌情考虑。”荀仙师不耐地回道。
“好!”
话音落,刑无便不再废话,只凭借着堪比二品神通者的肉身,伸出双手,试着推向了那扇古朴的石门。
后侧,谨慎的九位仙师,再次向后退了大概五十米左右,随后又共同催动仙澜宗的护教法宝——问道铃,并强行撑开了一片光照之地,随时准备竭尽全力地逃跑。
众人死死地盯着那扇石门,紧张到无法呼吸。反倒是小不点,似乎天生不知恐惧为何物,只双眼兴奋地打量着四周,且隐隐有一种血脉沸腾之感,就仿佛回到了自己家一般。
“啪!”
厚大的双手触摸到了石门之上,顿感一阵冰凉。
刑无调整呼吸,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憋得脸色涨红,猛然向前推动石门。
就在他用力的那一瞬间,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轰!”
石门之上的帝字,猛然爆发出璀璨的金光,紧跟着山洞内便地动山摇了起来,落下无数灰尘与砂砾。
“轰隆隆……!”
那帝字金光一闪而逝,瞧着厚重无比的古朴石门,竟被刑无轻而易举地推开了,且缓缓向两侧开合。
“呼啦啦!”
紫光漫天,石门之后的深邃廊道浮现,一股清风突兀荡起,吹起无边灰尘,席卷向众人。
“开了,开了……!”
荀仙师激动得双眼发红,死死盯着石门之后的深邃廊道,激动地吼道:“有碑文!大帝有留字,我等没有走错,真的来对了!!”
众人闻声望去,见到深邃的廊道入口,有一面漆黑无比,表面非常不规则的石碑矗立在刑无身前,且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两行大字。
帝路尽头三神跪,无情道前折桃枝。
两行大字刻在石碑之上,众人用肉眼观察时,却瞧着模糊一片,就像是凡人在窥探混沌之气。可偏偏他们的神念,却能清晰无比地感知到这两行字的存在。
他们感觉到石碑之上的那两行大字在激荡,似飞入九霄之中,又似整座刑山都在此刻活了一般。
他们的心中莫名升起一股,赤光耀九黎,可斩人间一切敌的豪壮之感。
帝路尽头三神跪,无情道前折桃枝!
众人虽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却也能感受到那股睥睨一切的霸气之感。
九位仙师入定,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可再抬头一看,深邃的廊道内却静谧一片,地面上也没有抖落的砂石灰尘,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幻境?
大帝道韵产生的幻境?!
荀仙师心中有了猜想,整个人就像是无意间坐在了大炮鸡上,瞬间高潮,并脸色涨红地感叹道:“帝殒不知多少岁月,可门开的这一刻,我等后人……竟能从万古岁月中,感知到这九黎之地,曾是何等的辉煌啊!”
“我们有过神道大帝啊!!”
众人内心激动万分,却在回过神来之后,又都愣在了原地。
“不……不太对啊。”吴仙师眉头紧锁,率先开口:“传闻,帝晚年,天降不祥,两位神明联手,欲征伐我九黎。大帝一怒,屠两神在此,才身化刑山,彻底坐化……。”
“可,可这石碑上却为何写的是,帝路尽头三神跪啊?那无情道与桃枝,又指的是什么呢?”
他心中万分不解,怔愣在原地。
荀仙师微微挑眉,猜测道:“难道是,当初并非是两神联手,而是三神?!”
“或有可能啊。”
另外一位仙澜宗的道姑,微微点头道:“帝战太过久远了,后人也是以讹传讹,许多史料也未见得就准确啊。”
“若是真有三神来此,那……大帝之神威,恐怕是我们连想象,都想象不来的。”荀仙师仰面赞叹了一声。
不远处,等待多时的刑无,试探问:“诸位前辈,咱还走吗?”
荀仙师听到这话,才想起来前面还有一个人,便立马板起脸问道:“此刻,你可感知到天道的差事了?”
“确有感知。天道差事,命我入此门,见桃枝取宝。”刑无恭敬地回答道。
“取宝?是……是大帝遗物吗?!”
荀仙师的心脏嘭嘭嘭地狂跳,立马点头道:“那你便入内吧。”
“仙师,小子求您了……您还是让我弟弟在这里独自等待吧。”刑无再次恳求。
“你多虑了,不光他会在这里等待,我们也会。”荀仙师活像一条无耻老狗,完全丧失勇气地说道:“我们就在门外,你且入内探查。若有不测,你便自己多想想办法……。”
我干尼玛啊,你真是装都不装啊!
刑无暗自攥了攥拳头,开言道:“好,那我便独自入内。若我能侥幸得到那件至宝……完成天道差事,令眉心血引完美,还请仙澜宗的前辈,信守诺言!”
“莫要废话,赶紧入内。”吴仙师也表情冷漠地催促了一句。
刑无无奈点头后,便独自迈步走入了那片迷蒙的紫光之中。
众人见他的背影,缓缓被紫光吞没,这才领着小不点,非常谨慎地来到了石门前,并小心翼翼地站在了门外,不敢入内半步。
紫光之中,那股诡异的吞噬之力,来得更加凶猛与强烈,九位仙师只站在那里,什么都没干,就有一种逐渐虚弱之感,且神念感知之力,也像是在缓慢枯萎一般。
九人来到了石门之外,便可绕过石碑,隐隐见到深邃廊道内的景象。
他们见到,在大概百米远处,有着一团非常耀眼的紫光,在包裹着一件无法窥探的神物。
刑无缓慢前行,走了很久,才来到了那团刺眼的紫光面前,并身体僵硬地站在那里。
“翁!”
古朴的石碑散发出的大帝道韵,似在死死镇着那团紫光,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刑无背对着九位仙师,双眸瞧着那团紫光时,却瞬间变得暗淡无比。
他内心涌起了万般不舍与留恋,但此刻却无人诉说,无人理解。
他缓缓回头,看了一眼九人环伺中的小不点,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又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怀中的七尊木雕。
嘿,命如此,那我便来了!
刑无收回目光,缓缓抬起右臂,伸手便触摸到了那团紫光。
当指尖探入紫光,便霎时间炸开了无数仙芒。
“刷!”
一道道仙芒绽放,演变成无数条桃枝,蜿蜒曲折地蔓延到了少年刑无的手掌之上,紧跟着是手臂、上身、头颅与脸颊。
桃枝无限生长,蔓延,就如藤蔓一般慢慢吞噬着刑无的肉身。
“啊!!!”
一声痛苦至极的嚎叫,在石碑之后响彻。
桃枝刺入到他的皮肉之中,似乎在为他洗精伐髓,重铸肉身。
皮肉撕裂,气血被一点点吞噬的剧痛感,让刑无的肉身疯狂抖动,下意识地猛烈挣扎。
他的面容变得扭曲,身体逐渐浮空,歇斯底里地大吼道:“仙……仙师……仙师……我快挺不住了……救我……快救我!”
门外,小不点在见到这一幕后,顿时激动地吼道:“快,快救我大哥!!!”
荀仙师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双眸死死地盯着刑无,却一动不动,也不理会小不点的叫喊。
“放开我,我要进去!”
“别拽着我!你们这群老王八蛋!!!”
小不点大吼大叫,连打带踹,奋力挣扎,但他一个孩童,又哪里能挣脱一位五品之人的手劲呢?
荀仙师只掐着他的腕子,目光清冷地瞧着刑无吼道:“你自己的机缘,外人帮不了你!你且忍着吧……!”
“啊!!!”
“太疼了,我真的扛不住了!求求你们了……救我啊!!”
刑无绝望地吼着,可那无限滋长的桃枝,却已蔓延着包裹住了他大半个身子,就像是中了蛊毒一样,嵌入血肉,无法挣脱。
“不必理会这个孩子!”吴仙师同样目光冷峻道:“他的大帝血引尤为特殊,天道既然已指引他来到此地,那这个野孩子即便是死了,这份机缘也会还于此地,不会外漏!……我等在此观察,他若得了完美血引,出门我们便可夺取;若没有得,则可回去禀告宗主,而后我仙澜宗长老尽出,共来此地重夺机缘!”
“吴师兄思虑周全,就按照您的意思办吧。”一位仙师立马出言附和。
“啊!!!”
痛苦的嚎叫声,变得更加凄厉。
此刻的小刑无,除了双脚还没有被桃枝吞没以外,其余肉身则已被紫光与桃枝尽数覆盖。
他的气血气息正在逐渐消散,眼看着就要死在此地。
转瞬间,他的肉身已被桃枝尽数包裹,漂浮在半空中,荡起一阵如潮汐般的紫气波动。
狂暴的气息波动过后,紫光变得非常黯淡。
“刷!”
就在这时,一件神物刺破紫光,在被埋葬了无数岁月后,终于现世。
那是一把散发着灭世之光,与恐怖吞噬之力的仙珍短刀。
它长约一尺半,刀柄像是由一位列仙班的匠人,在偶有所感时,用一条条桃枝编造,且镶嵌着一颗颗璀璨无比的紫色宝石。每一颗宝石都被雕成了桃花的模样,瞧着栩栩如生,流淌着晶莹的光芒。
刚刚,桃枝蔓延,完全覆盖着刀身,而此刻桃枝则从刀身退去,停滞在刀柄处,牢牢地禁锢着刀身。
刀身流淌着深紫色的光芒,如一块天地生养的仙珍神铁,完全看不出有过锻造炼化的痕迹,浑然天成,只静静地漂浮在那里,便让荀仙师等人感到一种强烈的濒死感。
此刀,名为——浮生错,已在帝坟中被镇压无数岁月。
它就像是一位女至尊的护道之物,奢华且美丽,妖艳至极。
如今现世,便散发着似要吞噬天地的灭世之光。
就在这时,刑无腰间的那个凡品酒壶,此刻竟也暗自抖动了数下。
“刷!”
陡然间,桃刀震荡,竟在山洞内四处乱窜了起来,就像是刚刚问世,却还没有见到自己苦等的新主人一般。
“我……我的天爷啊!”
荀仙师回过神来,双眼死死地盯着那乱飞的桃刀,大吼道:“这是仙神的至宝啊!!!完美的仙神至宝啊!它……它尚未认主,也没有认可那野小子?!”
“嗖!”
桃刀猛然飞掠向了石门,竟连续划破虚空,隐入黑暗,又陡然浮现。
它在石碑后侧停滞,似不敢跃出,只突然安静地悬浮在了九位仙师身前,且散发出了一种犹豫选择的神感。
它似乎在求救,想要离开这座洞府。
荀仙师等人都是人老成精之人,但此刻见到至宝想要择主,却瞬间丧失了理智。
它想出来啊,它想寻主啊!
神道机缘就在眼前啊,此刻不争,更待何时呢?!
“轰!”
吴仙师率先动身,毫不犹豫地飞跃入石门之内,大喝一声:“诸位师弟在此等候,老夫去去便来!”
“吴师兄,你一人恐无法压制此至宝,我来助你!”
“我也来!”
桃刀面前,人的欲望被无限放大,九位仙师瞬间飞起八人,全都果断无比地飞入洞府之中。
荀仙师只稍稍犹豫了一下,便见到自己身边只剩下了一个小不点。他本还有些犹豫,但一见同行之人全进去了,这外面也不见得比里面更安全了。
“啪!”
他一把甩开小不点,急迫地飞身入内。
九位五品仙师,在飞掠入内后,便极力催动星源之力,散发着自己最巅峰的神异之能。
“刷刷……!”
九道气息所化的神芒,争先恐后地压向了那散发着吞噬之光的桃刀。
“翁!”
就在这时,刚刚似乎还在犹豫选择的桃刀,突然安静了下来,冰冷且幽静地悬浮在了半空中。
桃枝结成的“蛹茧”之中,刑无透过缝隙瞧见了那九人皆已入内。
他脸上的痛苦之色,骤然消失不见,只轻声呢喃道:“弟子再回刑山,已思绪通达。此刻……愿得传承,自此不入人间。”
此章八千字,还2000,还欠5章4000字。
小说相关
《》是作者:伪戒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