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的大明第八百三十一章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言情>> 剑走偏锋的大明 >>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八百三十一章

第八百三十一章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2日  作者:郁雨竹  分类: 言情 | 历史 | 两宋元明 | 郁雨竹 | 剑走偏锋的大明 
为了发展,益田信太决定睁只眼闭只眼,不过于深究大森乡里的异常。

这也让银山上的人有了喘息之机,可以更快速的发展。

锦衣卫们最先察觉到变化,因为进山的探子变少了很多。

他们将事情上报给匡平和贾聪。

贾聪沉默半晌后道:“潘筠在此处的影响力竟这么大?”

匡平嘴角上挑,道:“潘筠在国内不显,但在倭国、琉球,甚至朝鲜,威望都很重。”

主要是,潘筠一出场就挑了一个大的。

倭国的勘合令掌握在大内氏手上,他家的海贸遍布东亚。

大内氏手上有一支水军,生意做到哪儿,水军就跟到哪儿,他们招募的海寇也就跟着晃荡到哪儿。

不管是大明、朝鲜、琉球,还是远一些的暹罗国和满刺加国,晃荡的海寇都有大内氏家族的份。

潘筠寻仇直接杀到大内氏家族来,不仅让大内氏割让土地和海港,还让大内教弘重伤不治,她的名声怎能不显?

据匡平所知,朝鲜沿海还有百姓供奉起潘筠的长生牌位呢。

即便,她与朝鲜人民从未谋面。

“就算是大明,现在也不能轻视她的存在了吧?”匡平若有所指地道:“王掌印不就很看重潘道长,得知潘道长来倭国后,几次来信询问详情吗?”

贾聪不吭声了。

自此,贾聪更加谨慎,反倒不急着独占银山开采,而是和几个矿主合作,先扛住倭国的打探,发展势力。

他们要在倭国没发现前,在大森乡发展出一个强大的势力来,如此才能保住银山。

这一次,朝廷的官船运回去不少白银,比上一次潘筠运回去的还要多。

皇帝收到这笔白银时大喜,心里的枷锁一轻,总算觉得不太受束缚了。

只是,福建邓茂七叛乱依旧没平。

距离邓茂七叛乱已过一年,皇帝心里好像扎了一根刺般难受,想了想,他便派陈懋领兵南下,再从各处抽调五万大军前去平叛。

加上之前派出去的军队,大明已陆续投入十五万兵力。

皇帝觉得,若这次还不能平叛,那陈懋、刘聚和陈荣等人都要受罚;

陈懋出兵不久,受使团案牵联的王骥被派到西南巡视,正好碰到思机发掠夺孟养,皇帝当即命王骥提督军务,宫聚为总兵,方瑛和张锐为左右参将,率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土汉军十三万讨伐。

此时,正值鬼月,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经由泉州港运回来的白银刚刚转运到京城。

皇帝便下令,此后倭国再输送回来的白银,由户部侍郎某某筹措军粮,又命户部郎中焦宏去云南督饷。

军报通过驿站快马传向各处,只各处一二把手得知,国家又要打仗了,而民间百姓一无所知,他们还沉浸在土地的丰收和鬼月的祭祀之中。

农历七月,小麦、黄豆等都收了,稻田里的稻子也在转黄,只等月底丰收。

不知是不是去年水灾风灾,把今年的大灾都提前发了,今年只年初耕作那会儿有过轻微的干旱情况,而后风调雨顺。

此时,田里的稻子才施过肥,前段时间刚下过一场雨,稻田里有浅浅的一层水,稻穗已经开始微微低垂,此时阳光灿烂,风一吹,青浪起伏,似乎还有稻花的香气。

潘筠他们正蹲在稻田里捉螃蟹,张子望沉着脸瞪他们,骂道:“那螃蟹才多大,你们是没吃过还是怎么的?”

潘筠刷的一下拎起一只,大声道:“院主且看,我认真挑选过的,这只够肥,可以吃了!”

田主也乐呵呵地道:“可以吃,可以吃,今年这蟹苗放得早,也比往年的大,水草丰美,所以今年长得比去年好。小道长们喜欢多抓一些。”

张子望连忙和他道歉,训斥学生不懂事。

田主不以为然:“道长们愿意来我们村做法事,我们只是请顿螃蟹宴,还是我们怠慢了呢。”

说是螃蟹宴,席上当然不可能只有螃蟹,甚至,螃蟹并没有多少。

潘筠他们虽然下田抓了,但只是玩儿,真正抓上来的不多,也就一个人能分到一只。

田主一看他们就是很知分寸的人,更高兴,更热情的招待他们了。

潘筠一脚泥,拎着鞋子就湿漉漉的从田里爬上来,踩着草走到水渠边洗脚,一边洗一边问:“里正,你们这村子的水渠挖得真好,年年都修吗?”

田主笑道:“不是一年,但每隔一年便要清淤,不然这水渠会淤堵的,水利是需要维修才利于人,不然就是害人了。”

潘筠点点头。

田主见她虽穿着学生的道袍,但从张子望和其他学生对她的态度便猜出她身份和能力不一般。

不然,刚才张子望那样训斥,其他学生都缩脖子,只有她一点不怕。

所以他对她也很客气,论人情世故,他是认真的。

他朝潘筠走了两步,问道:“小道长,七月半快到了,我们村的法事做了,祖宗们能收到我们的祭祀吧?”

潘筠肯定点头:“能!”

田主大松一口气:“那……”

“你们祖宗只要有心,一定会保佑你们出入平安,健康顺遂。”

田主顿时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这是一个大村,且只有两个大姓,一姓钱,一姓吴。

两族每年鬼月都会请和尚道士们来做法事,哦,因为离这不远就有一个寒山寺,所以他们都是请和尚多。

这不是去年风灾和水灾,过后他们请和尚们来做法事,还安葬了村里枉死的人,结果没多久,村里有几户人家房子塌了,后来一场暴雨,山上滑坡,又死了几个人。

村里就觉得和尚们功力不太行,所以今年他们改请道士。

全村从四月份就开始凑钱,直到六月才拿着钱跑到龙虎山,走了不少关系才把这个单挂在学宫的历练单上。

正好张子望要教他们做大型的祈福、安魂法事,便从一众单子中选中了这个。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张子望就带着他们一班学子走了两天,来到这个淳朴的村落。

花了大价钱的村民们并不知道这是一群学生兵,他们的单子被用做教学单。

当然,他们也不亏就是了,张子望亲自带队,已经完成教学任务,最近正闲下来的李文英也跟着过来凑热闹。

所以,学生只要出错,两位老师立刻顶上,绝对让村民们物有所值。

村民们很热情,道士们一进村就开始杀鸡宰羊,让潘筠他们都不好意思了。

张子望就训他们:“知耻而后勇,知道不好意思,就要更加认真,不能辜负善人们的期望!”

于是张子望要求他们把法事升级,不仅要给这个村子的人祈福,还要为这一片土地,为国家祈福。

学生们压力山大,只能拿出更多的符箓布置起来。

嗯,这些符箓都是他们自己画的,这件事就落在了符箓画得最好的潘筠身上。

当然,其他学生也画,不过是意思意思画上两三张而已。

而潘筠画的符箓和符阵,那可是以沓来计算的。

李文英走到张子望身边,看了一眼还卷着裤腿纳凉的潘筠,摇了摇头道:“你何苦这么折腾他们?这群学生里,除了潘筠和妙真,还有谁有能力踏出为国祈福的法阵?”

张子望:“不是还有你我吗?”

李文英:“……我就是来凑热闹的。”

张子望:“人家的饭你没吃,人家的茶你没喝?既然受了人家的好意,那就得付出代价!”

李文英噎得说不出话来。

村子要做的是两场不同的法事,一场安魂,更多的是为去年枉死的村民,需要在深夜完成;

一场祈福,这就需要在白天做了。

所以夜里,他们先布下安魂法阵,这套法事的步伐和要领他们正在学,全班通过率百分之九十七

潘筠的成绩最好,因此由她领头,同学们拿着各种法器在她身后辅助。

深夜,村民们安静的围在四周,默默地注视。

等到潘筠用剑挑起符纸,凭空燃起,火星炸开,在空中飘舞出不同的形状,开始有村民躁动起来,低声惊呼道:“我,我看到我爹了!”

“我也看到大哥了……”

人群中传来低低地哭泣声。

张子望见潘筠燃尽符纸,这才对村民们道:“阴门已开,大家可以给亲人们烧纸送福了。”

村民们立刻散开一点距离,家人们都围成一个圈生火烧掉手中的纸钱、元宝、衣裳等。

村民们压低声音和逝去的亲人说话,一时间,村里只看得到点点火光,亲人们的喃喃细语和蛙声虫声混在一起,让耳目通灵的潘筠都听不真切。

过了有一刻钟左右,妙真轻轻地摇动手中的铃铛,张子望立即提醒村民:“阴门要关了,你们快让亲人安心离去,莫要惦念凡尘,以免他们魂魄难安。”

立即有村民啜泣道:“娘,家里过得都好,您安心投胎去吧,不要念着家里……”

“孩子他爹,我会照顾好家里的,你安心去吧……”

“大哥,你放心,我将来生了儿子,一定给你过继一个,你放心投胎去,要是碰巧,说不定你转世还能做我儿子呢……”

说完,哭完,大家心里都轻松了。

潘筠瞅准时机,立刻带着大家踏步送走阴魂,以经文安抚鬼魂,阴魂进入阴门时,凭空一阵阴风起,卷起地上大家燃烧的纸灰飘向天空,好似小范围的龙卷风一样,只轻轻抚动众人的脸颊,却将数不尽的纸灰卷向高空……

村民们仰头注视这惊异的一幕,更加确信他们的亲人回来了,并收到了他们的祝福和捎去的东西。

法事毕,村民们之前身上萦绕的忧愁和悲伤便散了大半,大家脸上都见了笑容,浑身一派轻松。

第二天的祈福法事又是另一种景象了,全村都热闹得锣鼓喧天,张子望亲自打头,给学生们做示范,带着他们做了一场庞大的祈福法事。

村民们围着他们跪着,等张子望挑起的符山凭空燃起时,他们立刻虔诚的闭上眼睛念念有词,许下自己的愿望:“太祖,请您保佑我们家今年事事顺遂发大财,您想要啥,只管托梦回来……”

他们声音很轻,有的人甚至都没念出声,但站在第二排,手持桃木剑的潘筠却听到了在场每一个人许的愿望。

她晃了晃脑袋,若有所思。

人群之外,肩负考察的李文英瞪了潘筠一眼,潘筠立刻不敢再有多余的动作,一边听着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的愿望,一边双眼放空的盯着张子望,等待下一步。

这场法事耗时很长,每一个位置都有不同的步伐,不同的咒语,不同的黄符要燃,以表苍天。

其他人做的时候,要看,要听,要认真,在心里给予回应,以免请神来后神仙察觉到不敬,反而弄巧成拙。

这半场法事总耗时一个半时辰。

烈日下的一个半时辰。

结束时,正好是午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潘筠他们停下来时,脸晒得通红,神情都恍惚了。

你以为就完了吗?

不!

为国祈福,所请的神仙就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

既然把神仙请来了,那就得好好的送走,所以上午只是半场法事,下午还有半场呢。

因为张子望是临时升级法事,很多准备是昨天下午才开始的,不够,今天就还得准备。

潘筠他们退下,脱掉身上沉重的法衣就坐在树下、屋檐下、廊下等各种阴凉的地方,然后拿出纸钱就迭,迭金银元宝,迭衣服,迭车,迭各种可以进献给神仙的东西。

村民们给他们送水,知道他们今天不会吃饭,只喝水喝蔬菜汤,所以送完水就等在一旁看。

看他们手这么巧,村民们惊叹:“你们这手艺比我们县里棺材铺的还好呀。”

潘筠自豪道:“那是,我们龙虎山学宫出来的,不说别的,即便以后当道士混不下去了,去开个棺材铺也是可行的。”

“行,行,这一行亏不了,这世上啊,只有两件事不会改,那就是生和死。”


上一章  |  剑走偏锋的大明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