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孝矩和元寿同乘坐一辆马车回府,元寿低声道:“兄弟承诺搞定王隆,时隔这么多年,王隆还会听我们元家的话吗?”
元孝矩淡淡笑道:“王隆这个人你不了解他,他这个人野心极大,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什么忠君爱国对他来说都是狗屁,只要利益足够,他会出卖任何人,何况我还掌握着他毒杀太子杨昭的证据,他就得老老实实听我的安排。”
“我明白了,但兄长还要去江都吗?”
元孝矩点点头,“我必须再去一趟,事关重大,我需要和他沟通。”
“但天子毕竟是他父亲,他们父子感情再不好,也毕竟是父子。”
元孝矩笑道:“我不会提这件事,我只是想和他探讨海外贸易和盐铁专卖,以及怎么收复河西、朔方之事,我们的计划我不可能让他知道。”
元寿点点头,“兄长心里有数就行了,兄长大概什么时候去江都?”
“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吧!我要先在洛阳呆一段时间,等天子开始西征之时,我就出发。”
洛阳皇宫,南阳杨飞燕带着侄儿越王杨侗来到了父皇的御书房。
杨广刚刚收到萧夏送来的快信,大姐杨丽华病重,杨广没法亲自去探望大姐,便决定让女儿带着次孙代表自己前去。
“父皇,您就不能亲自去一趟江都吗?您一直想去看看的,大姑、老三都在江都,带上母后一起去,一家人正好团聚了。”
如果杨飞燕是之前提这个想法,杨广说不定都会动心,但现在他的整个心思都在剿灭西隋伪政权上,尤其是他接到了卫王杨集的信,让他看到了剿灭西隋伪政权希望,眼看着收复巴蜀的机会来了,他怎么能不抓住?
杨广摇摇头道:“你们去吧!去问问你母后,如果她想回娘家看看,也可以去一起去,父皇要剿灭西隋伪政权,他们一天不灭,父皇就一天寝食不宁。”
“好吧!”
杨飞燕无奈道:“我去给母后说,她一直想回江都的。”
萧皇后没想到丈夫居然同意自己回娘家省亲,心中不由大喜,她还不敢相信,用晚膳时,她又亲自向丈夫求证。
“陛下同意臣妾回江都?”
杨广点点头,“大姐病重,朕考虑仅让晚辈代表朕去探望,有点不近人情,如果由皇后代表朕,那就合情合理了,父皇母后在天之灵也不会怪朕。”
萧皇后欣然道:“臣妾愿代表陛下去探望大姐。”
杨广又道:“现在是十月初,河水还没有封冻,皇后带着孩子们尽快启程,朕会安排船只和护卫!”
“臣妾会尽快返回洛阳!”
杨广笑道:“不管怎么说,晋王也是你的儿子,你作为母后在江都多住些日子也无妨,再去晋陵郡看一看,新年祭祀父母,萧家可以在晋陵郡举行一次大祭,你明年春天回来也行!”
萧皇后心中却在担心另一件事,她沉默片刻道:“陛下…还是和我一起去江都吧!大姐的病情可能很严重了,否则夏儿不会写信给陛下,陛下去见她最后一面,好吗?”
“她若想见我最后一面,她也可以来洛阳!”
杨广说完这句话,转身便走,萧皇后急喊:“陛下!”
“成都还有一个让我更加头疼的大哥,我也想见他最后一面!”
杨广丢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望着丈夫远去的背影,萧皇后不由低低叹了口气。
五天后,五千骑兵护卫着萧皇后和公主的船队离开洛阳,沿着通济渠前往江都,这次规模比较低调,船队只有十几艘大船。
杨丽华确实病倒了,而且病情让萧夏的束手无策,用今天的话说,杨丽华得的是癌症,小腹明显能摸到一个很大的肿瘤,已经到了晚期,身形削瘦的厉害,就仿佛一下子老了二十岁,容貌如枯槁,头发也仿佛在一夜之间白了。
不过杨丽华看得很开,她丝毫不惧生死,每天依旧兴致盎然打麻将,这是她最大的爱好。
下午时分,萧夏在自己书房刚刚坐下,妻子崔羽便端了一盏茶进来,萧夏放下书问道:“御医怎么说?”
崔羽叹口气道:“御医说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开一个止痛的方子,让母亲不那么疼痛难过。”
沉默片刻,萧夏又问道:“有没有说,母亲还能过多久?”
“御医说最多半年,不过”
“不过什么?”萧夏追问道。
崔羽有点不想说,最终还是吞吞吐吐道:“阿乔和我说到母亲的病情,她担心母亲熬不过这个冬天!”
“那就安排母亲去南安郡,那边天气暖和。”
崔羽摇摇头,“她不肯去的,要不夫君去给她说。”
“好吧!我去劝她。”
萧夏也没有办法了,让母亲能多活一天算一天吧!
果然,萧夏刚提出让杨丽华去南安郡,立刻被杨丽华一口回绝。
“我要打麻将,要看我的几个孙女,你把我送过去,拼命折腾我,难道去那边我的病就能好?”
萧夏叹口气道:“眼看冬天要来了,那边暖和,能让母亲平安过冬。”
杨丽华摇摇头,“在这里我从来就不觉得冬天难熬,我们又不是贫寒人家,烧不起木炭,盖不起绵被和鸭绒被,我多穿点就是了,有什么难熬的,马上皇后和飞燕她们要来,教会她们打麻将,可以多开几桌,你赶紧给我多准备几副麻将,这才是正经事。”
萧夏无奈,只得点点头,“好吧!母亲的取暖由王妃安排,母亲要服从安排!”
“听你的就是了!”
杨丽华笑了笑,又低声道:“小眉跟你也快三年了,你赶紧让她怀上身孕,这一直是我最大的心病,记住了吗?”
萧夏默默点头,“我记住了!”
萧皇后的船只到了彭城县,萧夏派来的护卫战船也到了,一百艘战船前后护卫着皇后船队浩浩荡荡向江都而去。
五天后,萧皇后的船队直接在江都宫的码头前停下,这是晋王专用码头,可以停泊三艘万石大船。
萧夏带着家人在码头前迎接萧皇后和公主驸马一家到来。
宫女扶着萧皇后下了船,萧夏带着妻妾行大礼参拜,“儿臣恭迎母后到来!”
萧皇后笑道:“老三,一家人就不要那么多礼了,都起来吧!”
“谢母后!”
萧皇后转身拉过孙子杨侗笑道:“这是你皇三叔,你还记得吧!”
杨侗连忙跪下磕头,“侄儿参见皇叔!”
“你是侗儿,长这么大了。”
萧夏拉起侄子,见他长得非常清秀,像个女孩子一样。
杨侗今天只有十一岁,萧夏上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是去河西任职之前,他才刚刚生出来。
“老三,这边也有一个侄子,你可不能偏心啊!”
杨飞燕牵着五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上来了,杨飞燕也生一儿一女,儿子叫萧师道,女儿叫萧丽容,都是萧皇后起的名字。
萧夏抱起两个侄子哈哈一笑,“走吧!我们进宫去。”
众人跟随萧夏进宫,萧皇后低声问道:“大姑的情况怎么样?”
萧夏把两个孩子给了他们的父亲萧祝融,摇摇头道:“御医说最多还有半年,大姑一下子变得很苍老削瘦,头发也白了,母后要有心理准备。”
“她她本人知道吗?还有半年.”萧皇后又问道。
“具体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不过大姑很乐观,丝毫不惧生死。”
萧皇后长长叹了口气,这次丈夫应该来的,送大姐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