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八百一十七章 甘下地狱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历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八百一十七章 甘下地狱

第八百一十七章 甘下地狱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0日  作者:高月  分类: 历史 | 两晋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高句丽的新都城在汉阳,紧靠汉江,人口约有十余万人。

这天上午,数百艘隋军战船出现汉水入海口。

高句丽熟悉的一幕又再次发生了,隋军战船沿着汉水北上,摧毁所有的高句丽船只。

高句丽国力和实力已经无法再造成两千石以上的大船,只有三百余艘五百石到千石的船只,被隋军堵在海港,一把火全部烧毁。

海港内浓烟弥漫,烈焰腾空,岸上的士兵惊恐万分,远远地躲着,谁也不敢上前来救火,半个时辰,熊熊烈火便将三百艘船全部吞没。

隋军战船离去,又沿岸寻找一切高句丽的船只,不留余地,全部摧毁。

这时,大将李汝森率一万辽东军渡过大同水南下,首当其冲便是大同堡,这是高句丽耗费三年时间修建的军堡,修筑在大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条海边的官路可以绕过它,不过辽东军的任务就是摧毁一切高句丽修建的军堡。

军堡修建在半山腰上,居高临下,军堡高六丈,堡内驻扎了三百名士兵,虽然军队不多,但地势险要,颇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不过辽东对这座军堡早已摸透,知道该怎么对付它。

军堡顶着站着数十名高句丽士兵,手执弓弩,抱着巨石,注视着山脚下的隋军,两侧都是悬崖,只有中间一条路可以上去,山崖并不算高,两百步左右。

隋军大将李汝森一挥手,“箭雷手!”

两百名箭雷手奔了过去,蹲在另一侧的悬崖下,他们的弩箭都是专门选的六石弩,需要两个人躺下上弦,箭雷射程达三百五十步,他们都是训练多年的精锐弩手,基本上都能做到百发百中。

李汝森盯着山顶上的大同堡,他们都反复研究过,一致认为只有箭雷能干掉这座军堡,箭矢虽然能射上城堡,但伤不了人,但箭雷就不一样了。

箭雷的爆炸足以让周围三丈内的士兵无一幸免,弹片虽然是斜向上飞射,趴下能躲过一劫,但那只限于大隋国内,大隋国内的箭雷是不放毒钉。

可是对付异族,就没有那么多怜悯之心,每支箭雷内填满上百颗细小的毒钉,毒钉四散飞射,哪怕是躺在地上,也一样难逃毒钉,除非是躲在桌子背后,用桌子作为盾牌,但那只是极少数高句丽士兵,大部分士兵就没有这种幸运了。

虽然砂锅饭只有两百步,但弩手们可以调整角度,高抛射的办法,百名弩手调整望山,瞄准山上的军堡顶部,不断后退,直到位置正好,很巧合的是,百名士兵正好站成两排。

旁边同伴点燃了火绳,火绳‘嗤!嗤!’燃烧,底部有两道红线,上面一根红线时凌空爆炸,下面一根红线时落地爆炸,燃烧到下面一根红线时,同伴低声喝令。“放箭!”

“咔!咔!咔!”一连串的弩机声响起,一百支燃烧着青烟的箭雷向军堡顶上射去。

“敌军箭矢来了!”

上面士兵大喊一声,纷纷蹲下,一支箭雷精准地抛射进了军堡顶部,一连串地爆炸了,只听见爆炸声夹杂着一片惨叫。

爆炸声结束,惨叫声也没有了,四十多名高句丽士兵大部分被炸死,即使少数没有炸死,也插满了毒钉,性命难保。

“准备射击窗口!”

军堡是上中下三层,底层一般不住人,养牲畜和存放物资,第二层和第三曾住人,二三两层各有三座窗口,三尺见方,既然是通风口,也是射击口。

六个窗口前站满了敌军,弩手的目标变了,变成六处窗口,校尉迅速进行部署,每十五名弩手负责一处窗口,分工明确。

两百名士兵一起躺下脚蹬上弦,取出箭雷放在弩上,校尉大喊:“瞄准!”

百名弩手一起举弩,对准了自己的目标,校尉再次下令,“点火,凌空爆炸!“

同伴们用火折子点燃了火绳,火绳嗤嗤燃烧,待烧到第一道红线时,同伴下令,“发射!”

一百支箭雷分别向自己的目标窗口射去,窗口处的士兵吓得纷纷躲闪,一百支箭雷射进窗口便爆炸了,只见窗子里面火光迸射,爆炸声如雷,伴随着无数士兵的惨叫声,浓烟从窗内滚滚冒出。

浓烟消散,第二轮箭雷再次发射,弩手表现出了高潮的箭术,支支命中目标,又是一连串的爆炸,这次是落地爆炸,实在军堡深处爆炸。

李汝森一挥手,“前锋杀上去!”

中郎将刘昆率领三千士兵冲上了山坡,杀进了军堡内,不多时,军堡顶上插上了大隋的赤底黄龙旗,一万大军冲了上去。

军堡内的三百名高句丽士兵无一幸免,最轻的伤也是中了十几枚毒钉,毒钉可以由隋军军医治疗,但必须在毒气攻心之前医治,用药物控制毒性,再用镊子把毒钉拔出来,最后连续吃十天的药,就能治好了。

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治好,主要原因就是救治太晚,毒气已经攻心。

顺利拿下大同堡,一万隋军继续南下,一路横扫高句丽的各处军堡,一口气拔掉二十几座军堡。

此时,高句丽境内除了京城汉阳城外,不再有任何高句丽军队。

婴阳王高元已经老迈,他早已失去了决战的勇气,包括大相渊太祚在内的高句丽群臣都没有勇气和隋军决一死战,这支隋军就是当年几乎将他们灭国的江南隋军,只是更加强大了。

而他们连当年一半的国力都没有了,五万士兵的兵器一半铁一半铜,就算铁也是熟铁,铜也是熟铜。

会打造高品质兵器的工匠都被江南隋军带走,现在高句丽的铁匠都是乡下铁匠,连杂质都去除不干净,更不用要指望他们懂得炭在生铁中的重要性。

隋朝的军器监大匠们能通过铁水的颜色和流动速度来判断出含碳量是否正好,或者通过炒钢法使熟铁变成精钢。

高句丽的铁匠只会把旧兵器熔化了重新打造,导致含碳量不足,铜铁兵器的品质都很软,一战就断,在和新罗的作战中就吃了大亏,要不是百济趁机偷袭新罗,高句丽几乎都要被新罗灭国了。

高元最终决定和隋军谈判投降,来隋军大营的谈判使者正是大相渊太祚。

罗士信很客气请他坐下,渊太祚开门见山道:“我们提三个条件,只要将军保证这三个条件,我们愿意投降,否则大家玉石俱焚。”

“先说条件!”

“第一,隋军不得杀戮高句丽一人,包括贵族大臣和平民;第二,国库可以交给大隋,但我们的私人财产不得侵犯;第三,我们不离开故土,愿意在高句丽为大隋臣民。”

罗士信缓缓道:“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我可以答应你们,但所有的高句丽贵族都必须去洛阳或者长安生活,这是天子的命令,新罗和百济的贵族都去了大隋,被安置大隋各地。”

“一定要去洛阳或者长安吗?”渊太祚问道。

“这倒没有明确要求,天子只是要求送去大隋!”

渊太祚反应极快,立刻道:“平壤已经属于大隋,我们可以去平壤,也不违反大隋天子的旨意,罗将军,可以答应吗?”

罗士信心中冷笑一声,点点头,“可以先去平壤,然后我请示天子,如果天子同意,你们可以留在平壤!”

渊太祚回去禀报,高元同意了去平壤,但又提出要求,一定要以书面形式把三个要求写下来,以免隋军反悔。

下午渊太祚又回来了,罗士信答应了对方提出的书面协议要求,双方随即签署了投降协议,以书面形式保证他们的安全。

罗士信以大隋征东元帅的名义在协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望着渊太祚远去,罗士信心中长长叹息一声,他才深深明白天子在他临行前说的那句话,‘你可能会留下一个屠夫的骂名!’

罗士信心中一横,为了这片土地永远归属于汉人王朝,自己就算下地狱又如何?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