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做梦都料不到,胤禑压根不希望密妃晋为贵妃。
尼玛,胤禑已经重权在握,若是让密妃的位分超越了德妃,那他还怎么混雍正朝?
客观的说,就算老四再讲手足之情,心里也总会有芥蒂。
“回汗阿玛,臣儿只想做个安乐贤王,绝无非分之想。”胤禑也不管康熙是不是想试探,径直提了要求,“臣儿只想去江南。”
康熙差点气笑了,真是个没出息的家伙!
胤禑想去江南,不外乎抢钱抢女人的无本生意。
“你既不缺银子,又不缺女人伺候着,何必那么贪婪呢?”
室内没有外人,康熙说话也就无所顾忌了。
胤禑故意涎着脸,说:“多多益善嘛!”
当年,王翦在前方打仗的时候,时不时的找秦始皇要土地,那就是想告诉赵政,他老王没有篡位的野心。
如今的胤禑,冒着得罪康熙的风险,也要去江南抢银子抢女人,也是想告诉康麻子,他不惦记大位,只图安逸享乐。
“那好,等你收拾……让王掞知道了进退,就依你!”
方才,康熙答应晋升密妃为贵妃,话刚出口就后悔了。
如今的见好就收,正得其时!
反正吧,让胤禑去祸害江南的士绅们,于大清,于康熙皆没有任何损失。
见康熙选择了退缩,胤禑暗暗松了口气,满口答应了去收拾王掞。
在如今的京城里,除了张廷玉和李光地等少数几人之外,绝大部分汉臣都住在外城。
张廷玉不过是礼部左侍郎罢了,他能够住在内城,主要是因为他爹张英,曾任帝师。
至于李光地,这家伙可是康熙极为器重的高级智囊,很多坏主意都是他向康熙主动提出的建议。
王掞虽然是太子师及皇子师,却不是帝师,所以,他只能乖乖的住到外城去了。
不过,王掞毕竟是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响当当的中堂大人。
所以,王掞的宅子,就在正阳门外东侧的北孝顺胡同。
胤禑心里有数,就算是他亲自登门,不管怎么威逼利诱,王掞都不可能松口。
但是,只要是人,必有在乎的软肋。
王掞的软肋,就是他的一儿一孙。
王掞共有两子,长子王奕清,中进士后,曾任詹事府詹事。
后来,因为王掞的不识趣,因屡次奏请复立胤礽为太子,王奕清代父受过,被发配至乌里雅苏台的军前效力。
值得一提的是,其次子王奕鸿的独子,也就是王掞之孙王重诚,很会读书,年仅十八岁,便中了举。
面对父子三进士的王家人,胤禑直接把主意打到了王重诚的身上。
作为靠科举发达的汉臣之家,为了家族权势和财富的传承,比谁都重视家族里的读书种子。
客观的说,汉臣之家,只要有一代人没有出仕做高官,纵有万贯家财,也会家道中落。
王家人的第三代子弟里边,唯有王重诚会读书,其余的都不中用。
若是合理的布下圈套,把王重诚陷入其中,拿捏住了把柄,王掞为了家族的长远考虑,大概率会选择低头。
实话说,王掞能够升到中堂,肯定不是傻子。
王掞三番五次的奏请复立胤礽为太子,不就是惦记着山陵崩后,让王家的富贵和权势,更上层楼么?
因其用心不纯,康熙也没手软,直接把王奕清赶去了乌里雅乌台吃黄土。
可是,康熙也没有料到,王掞竟然贼心不死的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胤禑私下里养有眼线和人手,但是,替康熙办事,那就是杀鸡用牛刀了,完全不值当。
既然是干脏活和臭活,胤禑很自然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抢岳父之妾的隆科多。
于是,胤禑回府之后,就命乌林亲自出面,去找隆科多。
大约一个多时辰后,隆科多跟着乌林,急匆匆的来了。
“奴才隆科多,请愉王大安!”隆科多一如既往的恭顺,满脸谗媚之色。
胤禑端起茶盏,小饮了一口,这才慢腾腾的说:“老隆啊,你当年是怎么把玉柱他额涅抢到手的?”
若是一般人这么问,隆科多真敢当场发飙,甚至是拔刀相向。
可问题是,胤禑不仅是今上的亲儿子,还是隆科多的顶头上司。
不过,随着康熙的年事已高,老十四又正得势,隆科多对胤禑的敬畏之心,比此前大减了三成以上。
“回愉王爷,奴才是个浑人,既然真心喜欢四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那一日,趁我岳父上衙之时,奴才带人登门,硬抢了四儿出门。等我岳父知道消息之时,嘿嘿,您猜怎么着,生米已煮成了熟饭。”隆科多很是得意的把抢岳父之妾的丑事,大致描述了一遍。
“嗯,若换作是我,只怕是不敢干啊!”胤禑故意拐着弯子的夸了隆科多的色胆。
隆科多得了鼓励之后,更来劲了,口沫横飞的说:“不瞒愉王爷您说,外头总有人瞎传四儿的坏话。不过,奴才真不在乎啥,只要能和心爱的女人每天腻在一起,奴才不怕挨骂。”
胤禑哑然一笑,说:“我的怪癖,你肯定也知道吧?”
隆科多没胆子接这种话茬,只得干笑了两声,算是勉强应付了过去。
俗话说的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古语有云,物以类聚,兽以群分。
胤禑虽然不如隆科多这么无耻,但是,他做下的坏事,导致名声也坏透了!
既然是臭味相投,那就有了共同的语言。
“老隆啊,有件事儿,还非你不可……”胤禑便把设计陷害王重诚的任务,交给了隆科多,“此事若成,玉柱的前程,你就勿须费心了。”
只要康熙还活着,隆科多的权势,已经到顶,短期内,不可能更上层楼。
但是,玉柱不仅是隆科多最宠的儿子,也是胤禑的哈哈珠子,这笔买卖就完全可以做了。
隆科多眨了眨眼,略微沉吟片刻,试探着说:“犬子的资历尚浅,恐怕难当大任啊?”
胤禑微微一笑,承诺说:“我也没有太大的本事,不过,帮玉柱补个御前三等侍卫,倒不算太难的事儿。”
隆科多抑制不住的喜上眉稍,他就是充任侍卫之后,获得了康熙的赏识,这才飞黄腾达了。
“成,请愉王爷放心,奴才一定把差事办得妥妥当当。”隆科多再无丝毫的犹豫,径直答应了胤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