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热门小说
《金陵》北美的午夜档,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陈瑾其实也很焦急,等待着哈维这货的信息,主要北美的票房统计非常的滞后,不像国内可以进行详细的统计。
要到明天,每个影院才会更新票房,从而统计出首日的午夜档。
其实像国内这么精准的票房统计机制,不是什么国家都可以做得到的,哪怕全世界象征电影工业最发达的美国,同样做不到华夏这一点。
其他国家,那就更差了。
之所以陈瑾在那等着,是因为哈维有办法知道一个大体的午夜档票房区间。
每个院线会有一个反馈,然后影业公司通过集体测算,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数据;虽然不是很精准,但大差不差,至少扑街和大卖是知道的。
剩下的,无非就是等待一个最终的数字。
《金陵》当然做不到爆卖和大火,陈瑾只是希望不要扑的太厉害,至少让他有所期待。
不过外界对这部电影的讨论,倒是非常的激烈。
上映前不管是哈维,还是他的一系列宣发,并没有让日资的阴谋得逞。
更夸张的是名古屋的市长居然在前几天公开跳出来,拒不承认有大屠杀这回事,这简直就是给上映带来了又一波的热度,让陈瑾找了好多账号在外网抨击这货。
把这舆论事件,越炒越热。
至于几个影评网站,更是成为了双方拉锯战的战场,索尼确实是花了不少钱。
《好莱坞之声》
“张沉溺于华丽的摄影和夸张的慢镜,强调每个华丽的枪伤引发的血喷。贝尔演了一个良心自我发现的机会主义者,但最终,他的救赎之路让人觉得只是对《辛德勒名单》的无力模仿……”
《纽约日报》
“张采用了一维的,充满爱国之心的方法,揭露日军对金陵的入侵和占领,并非毫无理由和不合时宜;近年来一些华夏电影显示出更加感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日军的妖魔化!”
《电影杂志》
“毫无疑问,张一谋导演的《战争之花》是部带有某种政治宣传企图的电影,片中华夏士兵全部英雄伟岸,而日本入侵者则是卑劣可鄙,做了丑化处理!”
这样的媒体影评比比皆是,陈瑾说实话都看笑了。
你特么收了钱也不能这么敷衍,一眼就看出来了拿钱办事;原本时间线无力对抗是发行、张卫平的锅,这一世……陈瑾显然不会惯着。
《好莱坞报道者》、《纽约之声》等等,哈维都花了钱买了诸多的好评。
魔法vs魔法,到午夜档来临之前,居然《金陵》的烂番茄又上升了10,足以看出哈维的发力还是有点用的。
这里陈瑾还是挺佩服有几家媒体。
因为确实哈维没花钱,但他们说的就很公正;这使得很多想要看《金陵》的北美观众,第一次领会到了买通稿是什么样的魔幻事件。
其实在未来的华夏,很多自媒体影评人,也是这样的收钱买路勾当。
这都是跟北美媒体学的。
你夸一部影片可能会被人认为是收钱了,但诋毁一部电影,则是都可以用“每个人的观影口味”不一样来搪塞,事实上,很多影视公司是非常恶心的。
尤其是同档期的影片,他们会给其他电影买差评!
因为喷电影大众喜闻乐见,你夸就不行了,尤其是我不喜欢的片子。
而且很多自媒体确实收钱夸电影被观众挖出来,还会被拉黑;但你骂电影收钱,反而相安无事,事后也可以跟个没事人一样继续跳出来,恰烂钱乱喷。
这一点,未来国内是常态,而且直接把电影市场都玩死了。
带节奏的比比皆是,很多好电影因为没有资金宣发,被对手上演了一波还未上映差评如潮的幻灭生态。
嗡嗡嗡!
就在陈瑾看着烂番茄媒体影评沉思之际,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凌晨1点21分。
《金陵》的午夜档票房,大致已经有结果了。
“韦恩,怎么样?”
陈瑾接通了电话,就在那问着。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关心这个!”
听得出哈维这小子心情不错,就这笑声,陈瑾就完全放下了心中的担忧:“感觉还可以?”
“太可以了,chan!”
“真的,我没想到,1000多家影院,居然开一场就能卖那么多!”
“应该有70万美金左右!”
“每家院线今晚卖了700多美金!”
“上座率达到了50以上,尤其是华人区的几家影院,几乎是100的上座率!”
哈维在那异常兴奋的说着。
“哈哈,这确实是华人的作风!”
“很多都已经等了好几个月……”
午夜档华人成为主力,这确实是在陈瑾的预料范围之内。
所以卖70多万,其实陈瑾并没有觉得有多夸张。
“听着,chan,这数字已经很让人吃惊了!”
“如果全美的所有影院都开,可能午夜档能到500万左右,这个数字是很多商业电影都达不到的!”
哈维用一副很专业的口吻在那说着。
事实上他这样的类比,也是极度不正确的。
因为华人的消费力在那,你开再多的馆,其实可能也就多12倍。
500万肯定到不了,200万倒是可以试着冲击下。
要知道,北美的午夜档纪录,是2009年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保持的5817万。
这数字直到现如今都没有一部电影可以打破。
而且《复仇者联盟》这么火,午夜档也才拿了1870万;但目前北美的票房,已经快要突破6个亿美金了。
午夜档并不能说明一部电影有多火,只能证明他热度、死忠多。
就拿《哈利波特》来说,这个系列全球是有无数粉丝的,可能第一时间冲进电影院的观众,就是比漫威多;但你不能说全球漫威的粉丝,就不如哈利波特。
因为《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最终的北美票房,堪堪突破2个亿。
《金陵》的这个200万,是陈瑾预估的华人群体发力。
接下来他的走势如何,还得看首周末的发展;但至少,肯定是比原本的《金陵》北美票房,要好上太多太多。
70万美金午夜档按照以往的惯例,最少是可以达到2000万以上的。
如果后续每天的上座率依旧能保持一个高水准,那其他院线也会相继开通;到了那时,北美上映《金陵》的影院就不止这1000多家,可能有2000甚至3000家,辐射到北美的任一角落。
“我感觉《战争之花》最少能拿3000万美金!”
哈维已经在那畅想未来。
真要3000万美金的话,他其实就不亏了。
按照北美票房只占据20的利润来看,影碟和流媒体市场,能帮他赚40005000万!
整体下来《金陵》的利润能到6000万左右。
绝对是赚大发了。
“那我等你的好消息,虽然……跟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陈瑾在那故意装作遗憾的说着,哈维顿时大笑:“nonono,chan,你可不能这么说,你是主演兼制片,电影在北美越卖座,对你以后的电影和名气,都是有帮助的!”
“借你吉言吧,希望真的能让我打开好莱坞市场!”
陈瑾当然知道不太可能,不过跟哈维这家伙,打马虎眼很有必要。
“如果真能到3000万,我一定让你们上今年的金球,甚至……奥斯卡!”
“当真?”
陈瑾要的就是这句话。
金球奖跟奥斯卡他还是有需要的,虽然拿不到奖,可入围下也比不入围来得好。
恶心下小日子也可以。
“当然,金球奖问题不大,奥斯卡的话……”
哈维已经开始动了歪脑筋,得让陈瑾把当初赚他的钱,原封不动的吐回来;当然,在哈维看来,陈瑾也是值得的。
如果用3000多万美金买一个奥斯卡提名,这对于打开北美市场很有助力。
“到时再说吧!”
“先让我们拭目以待《金陵》的北美票房!”
“我觉得你说得对,首周末我准备办一个party,如果卖的不错的话,希望你来参加!”
这种老色魔的晚宴一般就是美女和名利场。
但认识认识他的团队和小团体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昆汀、小李子几个,首映礼上虽然聊了很多,但陈瑾并没有加什么联系方式。
基本上也是点头之交,跟贝尔这种真正的朋友还是不一样的。
“好了韦恩,晚安吧,祝你做个好梦!”
“安”
两个人挂断了电话,陈瑾看着面前发亮的电脑显示屏,不由得长呼出一口气。
至少,比原本的《金陵》成功了不是?
他也没想着一部华夏电影,能在北美翻起多大的浪花。
《英雄》、《十面埋伏》这种都是吃了《卧虎藏龙》的红利,还有就是老美喜欢看武侠片,因为他们国内没有,所以非常的好奇。
而《金陵》这样的战争片,老美院线可太多了,几乎每年都有那么一两部。
虽然,《金陵》其实是一部历史片,但美国观众可不这么认为。
“唯一有点用的,也就贝尔了吧!”
陈瑾在那想着,走进卫生间洗漱了一番,就直接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陈瑾没再管《金陵》的事,而是来到了派拉蒙的影视制作基地。
他当然要视察下《杀手:龙》的后期工作,而后,得跟大卫·雷奇和查德,一起去CAA物色演员。
两个人给陈瑾推荐了一个选角导演。
说来又算是误打误撞,正是原本《疾速追杀》的选角导演史蒂文·温格,这家伙在好莱坞选角圈中,还是相当出名的。
诺兰的《黑暗骑士崛起》,选角导演也是他。
还有《哥斯拉》、《哥谭》系列。
说到选角,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国内有些电影没有这个职位,而在好莱坞电影职员表中,这个职业不可或缺;《杀手:龙》当时之所以没有,是因为陈瑾已经选好了,也没几个其他角色,所以跟北美演员工会报备下即可。
他本人兼选角和导演。
而《香江行》,需要几个美国华裔演员,这就涉及到选角问题;而且好莱坞选角不是说你确定了谁谁谁即可,资本和制片人敲定了都没用。
演员工会,这不是一个摆设,都是需要一起试镜的。
为的就是制约所谓的电影权力平衡,通过工会谈判保障演员权益,避免导演或制片人独断专行。
不过,说是这么说,漂亮国的很多规章制度听听就算了。
哪怕白纸黑字其实也没啥用。
其实也就是走个流程。
好莱坞选角并非完全依赖工会,但工会作为行业组织,在选角流程中承担重要协调职能。
你如果硬是要用某个演员,对方也认可,演员工会再阻止其实也是没什么卵用的,这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就用他了,你能把我怎么办?
演员工会也只能干瞪眼,给个台阶你好我好大家好,真要撕破脸也没那个必要。
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会故意卡你。
现在,陈瑾就面临着三方试镜的问题。
选角导演已经把陈瑾想要的演员,物色的差不多了,通过CAA经纪公司来招募,到时候具体商量一个时间,邀请这些演员在工会见证下试镜。
“chan,这是我根据你的需求,挑选的一些合适演员,你先用ipad看看资料!”
史蒂文·温格把一个平板递给了陈瑾,上面有很多演员的头像和履历,还有他拍摄的一些影视作品。
点开来就能看到片段和画面。
不得不说,北美在选角上也是很有流程和模版。
陈瑾看到的第一个演员,就很熟悉。
刘思慕!
未来那个饰演漫威《尚气》男一号的男演员。
23岁,倒挺符合《香江行》里面棒球男的人设,只不过目前的他还只是一个临时演员。
不得不说,史蒂夫·温格还是很专业的,这种犄角旮旯的小人物都能发现。
他应该是把整个北美的华裔演员圈层,都找了个遍。
都在这ipad里面了。
不过……陈瑾把他给pass掉了,倒不是这家伙不行。
而是立场。
很有问题,陈瑾看过他未来的一些新闻。
陈瑾不是没查过未来的一些出名华裔演员,这些天为了《香江行》选角,他特意进系统里面浏览过,所以很多的华裔演员,陈瑾或许比眼前的史蒂夫·温格还要了解。
谁能敌得过一个开了未来的人?
哪个演员塌房他一清二楚。
嗡——
就在陈瑾滑动ipad屏幕的时候,他身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哈维这家伙,大白天打什么电话?
“雷奇,你先看看,我去接个电话!”
陈瑾把ipad交给了大卫·雷奇。
其实这个ipad还可以把演员的履历、作品投射到大屏幕上,供整个选角团体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