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后富怎么了173 视角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都市>> 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我一个后富怎么了最新章节列表 >> 173 视角

173 视角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2日  作者:渔雪  分类: 都市 | 都市生活 | 渔雪 | 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俞兴的微信上多了一位从不给自己朋友圈点赞的好友。

他其实倒不是非要把邢宏宇怎么样,而是确实想看看这样第一线做短视频的人在产品上都是什么想法,而对方也似乎需要一些交流乃至小小的帮助。

快手刚有萌芽,秒拍是内置在微博,类似于Ins那样做功能补充,而微视是做单独的APP,这样一线的经验和思考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吕海颖要负责的海外项目,所以,俞兴忙完碳硅集团的工作之余也喜欢和她聊聊思路,也提到企鹅微视的变动。

吕海颖对于师兄与隔壁的沟通很好奇,找着机会看到两人在微信上的沟通。

她这一看便很愕然,指着手机屏幕:“师兄,你们聊这么多?这个……这个不会涉及到泄密吗?”

“我们就是随便聊聊,像是新时代的笔友,而且,就是聊思路,聊客户需求,都是笼统的概念问题,又不聊数据。”俞兴不以为然,“这能泄什么密?”

吕海颖随手一翻,倒还真是,但也看到疑似不妥的内容。

比如,在两人讨论APP日活的话题上,这位邢总就提到微视的日活现在是只计算“启动APP”。

不同软件的用户日活行为肯定是不同的,像微信,之前计算的时候是启动并存在发送消息的互动行为,而如果是游戏类APP,以“登入游戏”和“进行一局游戏”作为不同标准,前者自然便存在水分。

微视现在这种计算日活的方式嘛,必然从数据上会好看一些。

吕海颖大略看了看,还回手机,佯装不满道:“师兄,你这怎么还和企鹅的人开上小课堂了?没教我们的东西先教给他们了?”

她指的是俞兴和邢宏宇最新聊的产品角度问题。

俞兴提到做产品的视角还是应该以用户为主,而现在很多公司做产品,大概有那么三种视角。

要么是跟随对手的动作而动,比如微聊和微信,这俩现在已经到了不管对方出的功能是不是真的适合用户,都必须跟随的地步。

要么公司过去成绩或者推出的产品反馈不错,自觉能力了得,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增加功能。

要么嘛,就是产品团队接了任务,拿了钱,那就不能闲着,总得做点什么表示存在感。

邢宏宇对于俞总这种闲聊显得格外赞叹,不知道是不是触动他自己工作里碰见的情况。

“这就是闲聊,我是有感而发,觉得微视近期灰度测试的动作都不错,不管是不是跟Ins学了,微视现在增加的视频时长与拍摄滤镜,这都是适合用户的。”俞兴笑道,“就像你那次和我聊的,这确实降低用户创作门槛,绝对是利于产品长期竞争力的。”

“等等,哎,等等。”吕海颖越听越不对,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师兄,俞总,等等,你是我们碳硅数据的老总,不是微视的负责人,你别什么都说啊,这要真让微视玩成了,它在国内那么一卡位,我们就难受了!”

虽然微视神似Vine,但她绝不会就这么看低企鹅。

如今陷入泥沼的企鹅仍旧是巨头,它公司里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仍旧是超一线的,这要是真是被微视做起来,后面再竞争就难了。

“我是认真聊我的想法,他也认真聊了他的想法,又不是单方面的。”俞兴乐呵呵的说道,“反正外部有微信的掣肘,内部有微聊的掣肘,微视面临的是立体式的多重竞争。”

沟通是彼此想法的碰撞,对方或许觉得很有裨益,俞兴这边只会获得很多思考。

“师兄,也别那么不加忌惮,至少,微视做到什么程度,咱们这边就可以尝试推一推微信,不能真的就那么放任市场被占据。”吕海颖颇为严肃的提醒。

俞兴点点头:“这个很简单,什么时候看到微视引入QQ音乐,或者,邢宏宇什么时候跟我聊微视录制时要添加音乐,又或者,他跟我聊模板化创作,这样的节点就差不多了。”

吕海颖这么一听,正是对应自己要做的内容。

她思考片刻,觉得这样捅刀还真是十分老辣的经验。

“微视、秒拍、Vine、Ins、快手,它们的产品和运营,这都是值得我们仔细观察和学习的。”俞兴说到这里又想到碳硅集团在一体化压铸上所遇到的问题,叹了口气,“哎,就像电车这边需要的超大型压铸机,纸上的方案论证很好,真正做起来就会发现问题重重。”

他摇摇头:“现在在短视频摸索的时期,我们就看看各家都能做成什么,也看看大家出现的问题就是什么,这是很宝贵的经验。”

项目不是提出正确的思路就能成功,这确实能省不少力气,但真正执行成什么样又很难说了。

碳硅数据的规划还有不少时间,但也因为内部不断的思考和讨论而进行调整,吕海颖的试水就是这种调整的结果,市场里各家的表现也会成为调整的新因素。

吕海颖再次感受到师兄的重视。

她聊了几句自己手上的筹备工作,又想到最初的话题,笑道:“师兄,你要是推动微信在朋友圈加了新功能,这位邢总怕不是要恨透你了。”

俞兴摇摇头:“不会的,我和他说好了。”

吕海颖:“???”

她纳闷道:“这怎么说好的?师兄,你不至于把计划告诉他吧?”

“没那么具体,但实质是一样的,我告诉他……”俞兴平淡的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话已经先给他了,身不由己的又不会只他一个人,大家相互理解。

吕海颖眨眨眼,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师兄这种暗中窥伺的经验十分娴熟。

现在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微信会不会接受朋友圈里增加发布短视频的功能。

这不算什么大问题。

企鹅在做微视,微博在做秒拍,但阿里在短视频这方面没有动静,它一方面在应对企鹅疯狂组建的电商围剿联盟,一方面也在密集筹备阿里集团的整体上市工作。

阿里之前在香江上市的只是B2B业务,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它也需要借助资本市场来获得加速发展的资金。

至少,现在已经有消息传出,阿里这次的IPO会是全球罕见的融资规模。

而且,为了进行整体上市,阿里也在进行组织架构的变革,蔡崇信已经卸任了CFO的职务,转而负责集团战略投资和投资者关系,与之对应的是,战略投资部划入了阿里集团的投资部。

这种情况下的阿里,微信增加新功能是一炮双响的选择,既能维持与微聊的竞争,也能打击企鹅在短视频方向的投入。

当然了,逻辑是这样,微信未必真会愿意这么做。

如果微信不那么做,也可以转手直接找渠道建议微聊,企鹅内部的资源就是要争嘛,进一步增加即时通讯的用户黏性,这也是应有之意,不能因为微视那边是对的,微聊这边就不对了。

微信和微聊的相互掣肘,寻找突破口就不会是太大问题。

破坏容易,建设难,堡垒内外都是破绽。

吕海颖与师兄聊了一会,瞧着他颇为笃定的神色,调侃道:“好好好,师兄看这些的时候真是神采飞扬,不像谈到电车的时候老是沉着脸。”

俞兴脸色一沉,随即意识到自己可能出现的神情变化,无奈道:“不沉着脸不行,老是碰见问题,我恨不得我亲手去拧螺丝,但我特么的亲手去拧也不是解决办法。”

吕海颖笑道:“至少,电车已经能跑了,我还以为会搞个剪彩仪式庆祝庆祝呢。”

俞兴忍不住揉了揉脸:“跑起来容易,优化很难。”

他挥挥手,不想继续这个话题,结束了与师妹的沟通。

一体化压铸的问题是碳硅集团在当前阶段碰到的比较重要的情况,但这类情况不止它一个。

俞兴已经见过了力劲集团的杜耀杰,两边的沟通很快很果断,都不愿意合作到一半的项目就这么多生嫌隙,取得共识之后就要设立合资公司。

届时,这又是一笔不低的支出。

俞兴明面上需要探讨这笔支出的合理性,但心里已有决定,只是,这种决定究竟何时能带来想要的反馈……如此难以预期的研发是最磨人的。

从去年到今年,碳硅集团的项目进展总体是顺利的,反而到步入到下半年之后,各种问题就像是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

俞兴面对这种情况,夜深人静之余也忍不住会在心里冒出选择的犹疑,这种阶段的投入和催化究竟能否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果能等到产业链更加成熟,那做起来事肯定事半功倍。

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碳硅集团做到这种程度,也确实由不得己,俞兴不管怎样都必须坚持现有路线,直到“九州”闯进市场,或是用成功加冕,或是用惨败反思。

8月7日,章阳煦做完了公司扩增管培生计划的工作,然后找老板汇报一个小消息。

“俞总,乐视那边想加入专利联盟,这个流程要……怎么走?”

俞兴有点意外:“乐视有什么适合的专利来加?”

章阳煦玩笑道:“好像没有,大概是想用支票来加。”

俞兴沉吟:“还能再掏1000万?”

章阳煦愣了愣,他的意思是乐视已经给了1000万的支票,那个见面礼就是开路用的,但老板似乎完全没感受到那张支票的份量,居然想的再掏钱。

“算了,可以申请,然后走流程,看专利,最后成员投票否决。”俞兴很快说道,“专利联盟是正经事,不要让乐视搅合了。”

章阳煦想了想,问道:“俞总不看好乐视进军汽车吗?”

俞兴何止不看好。

他连找人制造问题的方式都想好了。

国内是可以融券做空的,过山峰不会涉及这一块,还要考虑一个另一层面的风险,但这件事可以交给李松的“真实研究”去做啊。

碳硅集团对于新能源产业了解很深,届时再中断对乐视汽车的合作或供应,顺口把情况无意间透露给李松,他肯定就会扑上去了。

阿真做空360无果,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盯上什么新目标。

俞兴甚至怀疑,如果碳硅集团上市,按照李松那样的表现,他可能还会千方百计的打听自己的消息。

他没有回答秘书的问题,只是笑道:“我是搞不懂那边,哦对,你找人安排几个懂测试设备的工程师,我有朋友要在临港这边搞排放测试,说是给新加坡还有东南亚的市场搞技术服务。”

章阳煦不疑有它,询问具体要求。

“我也不清楚,你找人把框架搭一搭,算是私活,会有红包的,先列个单子和人选给我,然后我给那边,让他们选选,也不一定能干多久。”俞兴顺手安排。

章阳煦点了点头,知道了事情属性。

俞兴等到秘书离开,随手翻了翻大众方面的新闻,对于“私活”的结果还是很期待的。

时至中旬,作为碳硅数据的BOSS,俞兴出席了一场申城这边举行的移动互联网会议。

他本来是不想参加的,结果瞧见还有企鹅微视的负责人过来。

俞兴秉承着笔友见面会的想法出席并发言。

他说的内容恰是在微信上和邢宏宇聊过的产品视角,这种心得就是这几年做产品和观察产品的经验,属于很实在的分享。

俞兴聊这些,前排的邢宏宇一听就知道是之前聊过的。

等到邢宏宇上台,他阐述了微视要坚持遵循用户需求的运营原则,又谈到短视频市场的远大前景,认为这种形式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完美契合的。

前面俞兴刚聊过产品视角,这边邢宏宇提到运营原则,听起来倒像是约好一样,忍不住让人心里有点嘀咕这种巧合。

邢宏宇发言完毕,下台的时候瞧向俞兴,两人只是相视一笑,并无其它互动,颇有些君子之交的风范。


上一章  |  我一个后富怎么了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