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拐点。
拐点很重要,但在它之前的相信也很重要。
十二月的第二周,阿里的微信更新了功能,朋友圈可以上传15秒的短视频。
这可能是大家对微信新功能最不意外的一次,微信还是选择了功能内置,而不是单独开拓短视频方向的市场。
同样,一个并不意外的问题也再一次摆在企鹅的微聊面前,跟不跟?
仅在微信更新的次日,微聊也毫不犹豫的选择跟随,似乎已经为这个功能做好了准备。
伴随着两家巨头延续的竞争,企鹅在短视频市场里的变化更引人注目一些,它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调整,原本的微视团队划归在微聊之下,仍旧单独运营“微视”品牌,但同时也为微聊提供产品支持。
微聊是企鹅内部的重点产品,资源也是最多的,而微视虽然资源逊色,之前的层级仍旧是持平的,这一次的调整却是把微视纳入微聊的权力范围。
按照企鹅方面的说辞,这是为了更好的整合两个软件的资源,不过,行业对此普遍的解读是企鹅的战略倾向性还是很明显的。
毕竟,一个是实实在在的能带来成功的即时通讯,一个是虚无缥缈的还在探索的短视频市场。
作为最关心友商的观察者,俞兴认为这就是企鹅已经完成它的战略决策。
在大公司的体系运转之下,没法拿到更多资源的微视只会越来越没有存在感,包括负责人的决策也会受到很大干扰,更何况,外界还存在不同形式的竞争。
俞兴不得不提起对邢宏宇命运的忧虑,企鹅就是不相信微视能带来公司发展的拐点啊。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不用忧虑了。
俞兴没有听到小道消息,但在微视上刷到邢宏宇的最新视频,文案是简单的几个字——“新的开始”。
他实在不觉得微视并入微聊算新的开始,大胆在视频下面评论:“辞了?”
邢宏宇没回。
俞兴趁着吃饭的空档又追加了条评论:“你身上有竞业吗?”
很快,他发现自己的评论被删了,不知是软件的自动删除还是邢宏宇自己动手。
俞兴想了想,倒也没有在意,生活会给出最好的安排,看现在的情况,邢总最好的安排反正是不在企鹅了。
当天晚上,他不算很诧异的收到邢宏宇在微信上发来的一大串信息,主题仍旧是以微视为代表的短视频的美好未来。
俞兴很有耐心的看了一遍内容,找到夹杂在其中的字眼,“主动请辞”“大公司病”“无奈”“踌躇”……
他想了想,回了几个字:“你有什么好踌躇的?”
邢宏宇很快又是一大串文字发过来。
作为一个几乎可以判定为三战三败的高管,他现在的情况很尴尬,实际上已经不再拥有对微视这个产品的主导权,包括先前提出的引进QQ音乐、企鹅视频等内部资源而降低创作门槛的方略都被暂时搁置了。
也因为这种情况,邢宏宇前前后后又谈又吵的找了好几次,最终还是心灰意冷的提出辞职,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在微视这个令人激动的项目上再发光发热了。
他最后一次见到总裁刘炽平,不无懊悔的发出预示和警告:“碳硅数据绝对会进军短视频!俞兴这样挑动微信就是为了剪除企鹅在这个方向的威胁!你们绝对会后悔的!”
不过,即便提了辞职,摆在面前的选择也不少。
邢宏宇遭遇了挽留,但在表达去意之后也被提供很多更能发挥能力的生态内坑位。
比如,接受过企鹅投资的58同城,那边就迅速给出高级副总裁的职务,可以负责技术工程平台部的工作。
甚至,连58的CEO姚劲波就专程过来的当面谈了一次,颇为诚意,不仅具化了高级副总裁的权力,还提到58同城的未来发展,目前正在考虑并购安居客,如果能成,邢宏宇也可以在未来负责那边的技术整合与战略落地。
从企鹅到企鹅,这种路径本身算一种企鹅高管在内部生态流转的惯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竞业协议的潜在风险。
邢宏宇主动辞职不是一时冲动,他虽然恼火,但也仔细衡量了当前的局势,微视已经置于微聊之下,自己在这干杵着已经没有多大意思,还不如另寻出路。
关于58同城的邀请,这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方向。
只是吧……
别说,真别说,俞总这么问了一嘴,临港那边是不是也能作为一个再就业的方向?
邢宏宇一念及此,忽然有点后悔,没有经过仔细的调查、严谨的分析,自己全凭主观感受就向刘炽平发出预示和警告……
预示的有点早哈。
警告的有点狠哈。
邢宏宇左想右想,还是通过微信给俞总发了一通感慨,而在感慨之后便把自己也有58高管职务的选择踌躇给说了出来。
等他发完长长的一段话,竟是有些屏气凝神的等待对面的回应。
俞兴这么回了一句:“58也不错。”
随即,他从个人角度评价微视的变动与邢宏宇的辞职:“微视之败,非战之罪。”
邢宏宇瞧着“非战之罪”这四个字,一时间连自己的前途也抛在一边,只觉心里涌动着一派极其复杂的感受。
他其实很憋屈,自己在年初就注意到国外短视频软件的萌芽与发展,然后就思考国内的市场空间与企鹅的局势,随即顺利以负责人的姿态来开启新项目的篇章,而市场也很快验证了这个方向具备的可行性。
项目验证,总办支持,资源允诺,眼看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情势忽然就急转直下!
邢宏宇有一种不知道怎么回事,稀里糊涂就没了的错愕。
此时此刻,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诱因就在电话另一端。
但是……公司调整的决策又不是他下的,外界的竞争威胁又不是……哦不,外界的竞争威胁和他也有一些原因,但总得来说,似乎也不用怨恨对方。
邢宏宇面对对方的评价,仔细斟酌后说道:“败了就是败了,但短视频这个赛道还是有潜力的。”
他本想再打一句“企鹅手里的资源在未来也还有一战之力”,但想想又删掉了,不提企鹅,只谈市场。
然后,他等啊等,等啊等,对面忽然不回了……
邢宏宇等到临睡都没见回复,半夜忽然醒来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抓手机,仍旧没看到回复,心里颇觉怅然若失。
相较于58同城,如果碳硅数据能给出合适的职位,似乎就是更好的选择了,后者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具有丰富的研发和运营经验,也已经培育出优秀的APP。
虽说碳硅数据如今面临企鹅排出的生态竞争,三款软件都有相似项目的碰撞,但比起58同城还是更让人看好,更为重要的是,俞总这个人对待员工是有口皆碑的。
邢宏宇陆续和俞兴谈过许多短视频的考量,也确信对方有进军短视频的想法,就像他对刘炽平的愤怒警告,碳硅数据是有起步能量的。
一直到了第二天的中午,邢宏宇才接到微信上的新消息。
“昨天临时有事忙,邢总,你有竞业协议吗?”俞兴问了一个邢宏宇没有正面回答的问题。
邢宏宇这次没有长篇大论,直接回答道:“签了的,为期两年。”
俞兴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企鹅和阿里这两家在这方面都差不多,只有百度在这方面最宽松。
他短暂思索后询问对方:“邢总,微视虽然失败,但我觉得你的想法还是不错的,你可以来碳硅试试。”
邢宏宇面对这个邀请,心里的情绪忽然稳了下来。
他沉默一会,问道:“这个竞业协议……”
“等你有空,你来临港散散心。”俞兴这么一说,又把自己秘书的微信名片推了过去,“加下我秘书,有事可以直接问他,我还要开个会。”
邢宏宇添加了章阳煦的微信,最后回了四个字:“谢谢俞总。”
不管怎么说,企鹅的竞争是公司层面的,个人前途和前东家没必要进行捆绑,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竞业协议……但俞总既然还是这么说,那就是愿意承担这方面的成本。
邢宏宇思虑万千,心里还是存在隐忧,这方面打起官司,除了违约费用,似乎也可以继续要求期限内的工作归属,到时候既要掏钱,也没法在碳硅数据工作,那还是一场空啊。
至于公司较不较真……
很难说。
邢宏宇心里转着这样的念头,依旧在企鹅履行工作交接的职责,而关于58同城的邀请也以“自己想要休息一阵”而暂且搁置。
企鹅的工作交接很迅速,萝卜比坑多,不少人都盯着好位置。
邢宏宇很知趣,也不再表示愤怒。
反倒是他即将真正离开企鹅的时候又接到一次总裁刘炽平的电话。
“宏宇,真的非要走吗?”刘炽平客气的挽留。
如果真要挽留,不会在最后一天才打。
邢宏宇也很客气:“刘总,我也是真的想休息休息。”
刘炽平继续挽留,见邢宏宇态度坚决便问道:“宏宇,想好下一步去哪了吗?你对什么方向感兴趣,我帮你留意留意,有些朋友也很希望你这样的人才能过去发光发热。”
邢宏宇的职业履历是很不错的,清华的电子工程出身,毕业后进入IBM的华夏研发中心,随后在05年加入企鹅,又历经搜索、微博、短视频三个业务。
虽说企鹅里三战三败,但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屡败屡战,意志顽强,经验丰富。
“这几年太累了,我先回去好好睡一觉,然后再想想能做什么。”邢宏宇说道,“感谢刘总,我也不急着再投入到工作,可能走走看看,去看看海。”
刘炽平有些惋惜,沉吟片刻后又一次解释了企鹅总办上通过的对微视调整的决策。
这是获得多数人认可的从大局出发的决策。
邢宏宇表示理解,这确实是企鹅权衡利弊后的大局。
他结束通话,感谢同事,离开企鹅,回家睡觉。
次日,邢宏宇乘坐最早的航班,抵达临港,看到了海。
相较于鹏城那边的南海,这边的东海也很不错嘛。
邢宏宇到了碳硅集团,没瞧见俞总,对方恰好出去和供应商谈合作了,但俞总的秘书也很热情,稍加介绍之后就拉着一起看碳硅集团的原型车。
说实在的,邢宏宇对于碳硅的电车也很好奇,这次瞧见已经能跑的原型车,还是很赞叹的。
他亲自试驾,提出一个来访者的雷同疑问:“章总,这是六座的,还挺小众啊?”
“嗯,公司是做过市场调研的,对这方面有信心。”章阳煦认真回答,又介绍道,“现在还要测试和优化,包括生产设备也还需要一一到位,系统架构上面,我们现在开发的是自己的车机系统。”
邢宏宇听得也很认真。
之前多是和俞总隔空交流,身份也不一样,现在可能要在这边发展,见微知著的从俞总身边人来揣摩他的风格就是一种很好的观察。
截止到目前为止,章阳煦带来的最大感觉就是“认真”,连自己这样一个访客都很认真又全面的介绍电车项目的情况,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傍晚在食堂就餐,邢宏宇还是提及了自己来到临港的最大阻碍,那份企鹅的竞业协议。
“没问题的,邢总,你放心吧。”章阳煦大包大揽,“它管不着我们。”
邢宏宇有些惊喜,但也有点疑虑:“我刚从那边离职,如果到了临港,可能还是很扎眼的,万一打起官司,这边的资源……”
他相信俞总在临港肯定是有关系的,可是,企鹅在那边的关系早就经过检验,这种事不好搞啊。
章阳煦笑道:“他们凭什么打官司啊?我们碳硅集团是造车的,它管不着!”
邢宏宇刚要点头,忽然愣住:“等等,章总,等等,造车?不是,我那个,我那个……呃,俞总说的碳硅是这个碳硅啊?”
章阳煦有点奇怪:“是啊,俞总是说来碳硅集团啊,压根碰不上竞业协议。”
邢宏宇咽了口口水:“是挂靠在碳硅集团的意思?”
章阳煦见状,也有点迟疑了:“俞总说车机系统这边也缺人,呃,应该不会搞错吧。”
邢宏宇翻出微信,瞧见俞总的“来碳硅试试”,一时间格外茫然,要不,我还是去58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