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记事第196章 195.火浣织女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言情>> 秦时记事 >>秦时记事最新章节列表 >> 第196章 195.火浣织女

第196章 195.火浣织女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2日  作者:荆棘之歌  分类: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荆棘之歌 | 秦时记事 
巴夫人如此令人惊艳的礼物,却未能得到王后欣赏。

乌由在一旁跪坐,并不觉得喜悦,反而越发忐忑了。

像他们这等低贱的商贾,非有诏令,此生都不可能入得咸阳宫。

但如今却偏偏拿捏不住上位者的喜好,于他们生意人来说,属实不是件妙事。

但尽管如此,在王后将目光淡淡转向属于他进献的那个箱子时,他还是振奋精神,拱手道:

“小人生意做得粗糙,又常与西域草原奔波,因而并未能收集什么了不得的金玉宝石。”

侍从打开箱子,从里头慢慢拿出一件灰扑扑的、十分厚重的斗篷式衣裳来。

秦时有些惊讶——这样简陋的款式,这样不起眼的颜色,为何会当宝贝一样被献上来呢?

她的目光凝在上头,显然颇有些兴趣。

乌由精神一振,连忙解释:

“倒是曾在西域一小国国王处,费尽心思得一件神女所织的火浣衣——”

他说的似乎不怎么珍奇,但那不过是低调矜持之语。

只看一旁巴夫人的面色,显然这火浣衣已足够称得上是至宝。

此前,在《列子·汤问》中曾有记载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

因而乌由说起此物,不必拿言语去捧,只需淡淡说出来,想来已经足够令王后开怀了。

应该——是吧?

他悄然看着王后的神色,却见对方微微蹙眉,神色辨不分明,但显然不是欢喜的状态。

于是心中一慌,又加砝码解释:“传说这等火浣布乃是大荒中火鼠之皮所炼制,因有神异之处,织女缝纫时也当受天罚,要受十指钻心之痛。”

“而一旦成衣,倘有污浊,不必水洗,置于火中焚烧片刻,就可洁净如新。”

秦时却更皱眉了。

这火浣布的原材料,哪里是什么火鼠之皮,分明是石棉!

她在制耐火高炉时,还请大王着罪役去开采的。石棉确实在西域等地有不少矿脉,而石棉纤维一旦扎到人身上,那种痛楚,岂是言语来说明的?

偏还要将这等纤维制成衣裳。

制作之人也不知要受多少折磨痛楚,她只略微一想,便只觉寒毛竖起。

只是对方以此为宝,特意献上,并不好拿对方不知之处来问罪。

秦时蹙着眉,只淡淡开口:

“这等宝物……”

她忍了又忍,还是说道:“乌商有心了,只这等宝物,与我大秦并无什么稀罕之处。还是拿回去吧。”

她虽没问罪,可将献上的礼物退回,这岂不比问罪更加令人心惊胆颤!

乌由瞬间深深拜下:“王后恕罪!”

他深深惶恐,此刻脑中念头如电闪,一会儿想着:莫非王后不爱这等灰突突不甚明丽的东西?

又想着,明明他此前与其他贵族言语试探,对方也对火浣布十分感兴趣的。

又或者是,王后柔弱仁善,因而听不得织女们吃苦?

哎呀!

他满腔的懊恼此刻都来不及展现,只颤颤趴在地上,心中悲凉。

秦时却安抚道:“起来吧,并非怪罪你。”

“是这样的宝物要靠虐民来获得,显然并非正道,我秦国并不稀罕罢了。”

非要防火的话,这火浣衣碍于形制,其实也并防不了什么的。

毕竟有蹈火危险的平民百姓用不上这等珍奇之物,而贵族们日常侍奉如云,若真碰上火来,难不成还有闲暇开宝库寻这衣裳吗?

鸡肋罢了。

拿来填充宝库,宣扬名头,当真并无作用。

哪怕是赐给铁匠,这等并不柔软的织物虽经过处理,已不会再将纤维扎到人身上,却碍手碍脚不能做活。

恐怕也是要被放弃的。

乌由浑身冷汗涔涔。

他颤巍巍起身,似真似假的做出十成惶恐模样。

一旁的巴夫人也同样双手在袖中紧握,唯恐对方看琉璃树,还要叹一句“劳民伤财”。

秦时心中叹了口气:“一路跋涉来到咸阳,并非轻易。”

“二位有事君之心,我已能感受到了。”

“只是我并不爱这些,因而想问问,若我有事请托二位,不知要如何谈这交易?”

二人瞬间拱手:“王后但有吩咐,已是我等荣幸,何来交易之说?”

巴夫人也赶忙表示:“妾虽人微力薄,王后但有所需,便是家族拼尽全力,亦会办到的。”

秦时却微笑摇头,发髻上两支黄金雕出的玄鸟衔珠簪也跟着微微晃动。

巴夫人只悄悄看一眼,就知道这等硕大的南珠定然是国库珍奇之物,由此她更加心惊胆战。

只从王后随身之物就可看出,她定然是极得大王恩宠的!

如今贵人有令,她那番话不是奉承,而是真心之语。

却见秦时摇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是依托在利益之上。我今日但有吩咐,却不与你们相匹配的好处,那下次若再有吩咐,恐怕尔等的办事效率便要大打折扣了。”

“小人/妾万万不敢!”

二人诚惶诚恐,脑海中却不约而同回想着刚才王后那句话——

好一个“利来利往!”

区区16字,却道尽他们商贾之事的真谛。

如此透彻又犀利,这位王后,实在非他们揣测的肤浅人物!

秦时却并不觉得——秦国实在是个有些早的年份,不仅诸多物种都没有,便连许多耳熟能详的话语都没有。

她那“利来利往”十六字,乃是出自《史记》,如今还并未有人说出呢。

因而只当是如今商贾卑微,才叫二人这样惶恐,于是又主动提升合作方的信心:

“二位不必如此。”

“《管子》有言: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商通则物畅。”

“尔等促进物资流通,调剂余缺。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士农工商,我大秦缺一不可。”

“因而今日有所请。也只有你们,能助我快快达成目标。”

秦时端坐高台,微微一笑:

“若二位有信心替我完成此事——赤女,赏金簪二枚,特令两位商人破格簪戴,以示本王后的诚心。”

强权能令商人按规矩办事。

但足够的利益,却能使对方给出无数可能。

如今正需要这样,所以小时才会礼贤下士。


上一章  |  秦时记事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