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书了谁还种田第111章 束脩_宙斯小说网
当前位置:宙斯小说网 >>言情>> 都穿书了谁还种田 >>都穿书了谁还种田最新章节列表 >> 第111章 束脩

第111章 束脩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04日  作者:天麻虫草花  分类: 言情 | 古代言情 | 经商种田 | 天麻虫草花 | 都穿书了谁还种田 
不出三日,全村都知道再生稻的事情。

知道归知道,也知道如何侍弄再生稻,但是依旧有不少村民来李天星家中询问再生稻这个事情。

都是带着怀疑的神色,问道再生稻能不能真的再次长出稻谷来。

也有村民是过来仔细询问再生稻如何护理,如何做才能够让他们多多产出稻谷。

李天星面对村民们的种种疑问,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

信的人无条件信任李天星,不信的人,就算李天星说的再好听,他们也是将信将疑,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李天星理解这种心态,毕竟新事物总是需要时间来被接受。

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等今年的再生稻有了收成了之后,他们自然是会信服。

放了十天的农忙假期,之后又紧锣密鼓的继续在后山围村建城墙。

外界瘟疫肆溢,也和张家村无关。

原本封镇、封县,这个时候村子的村民也不敢随意乱走,张家村倒是显的格外的宁静和祥和。

又这么过了十来天后。

再生稻从萌发出再生蘖,并且抽出了稻穗了出来。

“娘,今日我们下水田除虫的时候发现,之前割的稻桩上从中抽芽长出两三根稻穗了出来。

这都属于正常的现象吗?”早上,周秋妯娌几个下水田除虫、杀虫,看到水田再生稻的情况后,周秋询问她婆婆道。

“正常的,并且再生稻的谷子要比第一季小一些,产量的话估摸着只有第一季一半多点。

这再生稻也只能够再生一次,这次割完了之后,下次就再生不了。”李天星点了点头道。

这些日子,李天星也从系统里面买了一本《水稻种植技术》的农业书。

里面就大量的描写了关于再生稻的种植管理与特性。书

结合书中的理论知识,李天星指导几个儿媳妇在田地里实践起来。

还别说,再生稻生长的挺好,如今都抽穗了,绿油油的一片,长势极好,看着这模样只要稻子灌浆期灌浆好了,又可以丰收一遍。

张家村其他村民基本上照着李天星说的做法去侍弄再生稻,经过这十多天下来,看到自家田里的再生稻也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稻穗,绿意盎然。

村民们一个个露出大喜的神色,每日都有不少人上李天星家中来,主动向她请教更多关于再生稻种植的细节。

再生稻之事,再次给村民带来了无本的收入,这也让村民更加信赖、尊敬李天星了。

“这个张火家还真厉害,再生稻居然能成,这简直是前所未闻了。

要是再生稻推广了出去,以后大燕不会缺粮,百姓也不用挨饿受冻、丰衣足食了。

或许自己应该再主动一些了。”李先生看到水田内再生稻生长的生机勃勃,抽穗整齐量多,此时根本就没有人怀疑,这再生稻不能够种成了。

李先生心中一动之后,便往张里正家中走去。

正好此时正值傍晚,张里正也在家中。

“李先生你来我家找我爹有事情吗?快进来坐。”张木吃完晚食,出门的时候碰见了李先生后,他笑着连忙把李先生给迎进屋里头去。

“是找里正有些话要说,你爹可在家的?”李先生笑着问道。

“在的,正在后院纳凉,我领李先生你去。”张木笑着点头。

领着李先生到了后院。

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上,给这方小院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

张里正惬意地坐在一张藤椅上,手持一把大蒲扇,轻轻摇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如今他们村子越过越好,建城墙,保护村民,烧砖卖钱,再生稻事情又能够成,以后每年能够多收一半粮食上来,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不仅仅是张里正很满足,其他的村民更是满意现在的日子了。

张里正听见脚步声,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温和地落在了李先生的身上。

“哎呀,这不是李先生嘛,快请坐快请坐。”张里正见是李先生来了之后,他连忙起身,热情地招呼。

李先生是读书人,还是童生,日后要在他们的村子里面教娃儿读书。

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总是备受尊敬。

“今日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李先生朝张里正拱了拱手道。

“什么事情还要劳烦李先生亲自走一趟的?你只管让家里头的孙子喊我过去就是了。”张里正笑着问道。

“也没有大事情,我见咱们村子已经把学堂建了起来,我一老头子,也上干不了苦力活,闲赋在家没事干,想着能不能够提前教咱村里头娃儿读书的。

今年半年就不算在之前协议的三年当中,张里正你看如何?”李先生望向张里正问道。

“能够让李先生多教村里头的娃儿半年书,不仅仅我愿意,想必村民也愿意的。

只是,学堂是建成了,但是里面的桌椅等东西还没有备齐,另外各家各户的笔墨纸砚、书籍都没有,这似乎没法教的吧?”张里正迟疑了一下道。

他们村子的学堂也不过建了四间房,外加一间茅房和先生用的书房,架子是搭建起来了,但是内里的桌椅等东西还没有差人打造好。

想要弄好,估摸着要到明年才行。

“这个也简单,我先教他们认字,字写在墙上,之后教他们熟读三字经。

没有笔墨,让家里头的大人给他们做一个沙盘,让他们在沙盘上写字练字。

等今年瘟疫过去了之后,咱统一去镇上买纸墨笔砚,看看多买一些,能不能少些银钱的。

来年把桌椅等打造好了之后,搬到学堂去了后,我们正式教学了。”李先生有些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道。

“李先生不介意的话,就这么教书也行,前期就委屈李先生了。

李先生,你打算收年纪多大的学生?女娃儿你教不教的?”张里正笑着问道。

“年纪最好是不要超过十岁,因为再年长一些,他们的心思就不那么单纯了,学东西也慢些。

三岁启蒙是最好,六岁学也不晚。

至于女娃儿,我自是愿意教的,学习不分男女,只要有心向学,我都愿意倾囊相授。

不过,女学生我只收十一二岁以下的,并且男女我会分开教。

另外,我家儿媳书、琴也略懂一些,要是里正放的了心的话,女学生这块,可以让我家儿媳去教导的。”李先生温和地回答。

“说得好,李先生真是胸襟开阔之人。

不过,不是每家每户都有合适的娃儿能上学堂读书的,等我三日的时间,拟好一份名单,再择日通知入读。

另外,李先生收束脩的话,你收多少钱呢?

毕竟有些村民家中,或许能有两个以上的娃儿到学堂读书的。”张里正赞许地点点头,心中对李先生的敬意又增了几分。

“外村送学生到咱村子的学堂读书的话,一两银子一年,咱们村子的话,就八百文钱一年了。

没钱的可以用粮食等物品抵,逢年过年的话,一人给个五斤糙米就行,再不济番薯也行。

张里正,这么说可行?”说到束脩后,李先生沉吟了一会儿,他说了两个数。

“李先生你说行就行,就定下这个数额了。

到时候咱们村子也好给李先生你宣扬宣扬了。”张里正连忙定下李先生说的束脩金额下来。

在镇上的学堂,学生所上交的束脩是三两银子,逢年过节还得另备厚礼。

相比之下,他们村子的学堂真是实惠多了。

李先生此举,无疑是为村里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让更多村民家中能够承担得起教育的费用,实乃大善之举。

不过,镇上的学堂,教书先生都是以秀才为主,少量辅助一两个童生,李先生在功名上或许比不上镇上的秀才。

但是李先生年长不少,见多识广,教教启蒙的娃儿是绰绰有余的。

“张里正,咱村子也开了学堂,我也知道咱村子有猎户的。

你有没有想法,让人带头领着咱村子的年轻人、娃儿练练弓箭、习武什么的?”说完读书的事情后,李先生突然开口问道。

“李先生你这话何意?还是有什么想法,咱都是一个村子,也算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村子出了什么事情,我们也跑不了。

而且,咱们村子也不是独裁者,只要谁说的有理,我们都会听取意见的。”张里正听到李先生说到让村里头村民习武练功后,他面色微微一凝道。

“里正,其实我们南北府深山老林之中不缺乏土匪的存在。

这几年来,天灾人祸不断,特别是前两年旱灾,许多地方都收不上粮食上来,饿死了不少人了。

前年,南北府便有几处地方被土匪洗劫一空,那些土匪不仅抢夺粮食财物,甚至还伤人害命。

官府派人前去围剿,也损失惨重,无功而返的。

咱村子围村建了围墙,在大燕算是独一份,加上这几年天灾人祸不断,咱村子都是风调雨顺,现在又有再生稻这一回事情出来,咱们村子很容易被土匪盯上。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要是咱村里头没一些会武功或是会弓箭的村民护卫村子,到时候真的有个万一的话,后果真的不堪设想了。”李先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

“这么说来,咱们村子武力这块真的要上心了。

该明儿组建巡逻队,每日叫巡逻队的队员练功、习武,顺带带着村里头读书的娃儿一块练,让他们强身健体了。”张里正听完李先生这番话后,他面色颇为凝重道。

早先,他在镇上的就听闻南北方土匪的事情,那些风言风语说那块地那个村子遭了土匪抢劫,损失惨重什么的。

说官府都抓不到,惨败什么的。

那个时候,他听到这些,都还以为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夸张谈资。

他还想着,世间哪有那么多土匪横行,官府又怎会如此无能,连一伙土匪都捉拿不住?或许,这其中不乏以讹传讹的成分,真相往往被夸大其词,掩盖在了层层迷雾之后。

没想到都是真的。

“行,里正你通知我什么时候教学都成。今日我就先走偶尔,唠叨了。”李先生见事情谈妥了之后,便告辞离去了。

次日,张里正就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家中,告诉村民李先生不日就要遭学堂教书,让村民把家中适龄的娃儿送到学堂读书去。

听说今年半年不算在之前的三年协议当中后,能够白嫖李先生半年的教书,村民自然也乐的提前把自家的娃儿送到学堂去,让李先生教导。

他们也想看看自家的娃儿是不是读书的料子,看看自家能不能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出来。

要是真的成了,日后考取了功名,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老六,今日我来你家,是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你。”昨天,李先生和张里正说了土匪的事情,昨夜张里正一晚上都在想村里头巡逻队的事情。

想要教人练弓,他第一人选就想到了张留安了。

张留安本来就是猎户出身,箭术高超,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神射手。

并且三个儿女打小被他教习弓箭,彩霞、彩虹、健康三人都有不错的水准。

张里正心想,若是由他来教授村民们使用弓箭,定能事半功倍。

于是,张里正今晚,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张留安家的路。

“叔啥事情,只要能够帮的了的,我一定帮。”张留安开口问道。

“我想组织一支巡逻队,加强夜间的守卫。我知道你箭术了得,想请你来担任这巡逻队的教头,教大家练弓,提升我们村子的防御能力。”张里正开门见山道。

“这用不着吧?”张留安一听,眉头微微一皱道。

“怎么用不着,昨儿李先生和我说。

现在你说用不用得着了。”张里正把昨天李先生和他说的话和张留安说了一遍,脸上露出苦笑的神色道。

“既然如此,我义不容辞了。

不过,我先说好了,我会叫村民弓箭,等日后有人可以顶替我的位置了之后,便要退下来。”张留安道。


上一章  |  都穿书了谁还种田目录  |  下一章